阎家三小子乐得合不拢嘴,阎富贵则挪到柱子旁边:“柱子,这次你可是花了大价钱。”
尽管阎富贵一向吝啬,但他有自己的原则。
这一根柱子带来的食物显然价值不菲,他觉得自己赚到了。\"三大爷,这都是我该做的。
要不是您帮忙,雨水入学也没这么顺利。”
何裕柱并不觉得这顿饭有多特别,因为他的空间里存着海量的食物,这样的小礼用来感谢三大爷的帮忙完全够了。
阎富贵闻言正色道:“柱子,你就放心吧,我已经联系好学校了。
三天后西单附小开始招生,你带雨水直接去就行。”
柱子出手大方,加上平日里的待人接物,阎富贵并未像剧中给傻柱介绍对象时那么不靠谱,已经为雨水的入学做好了一切准备。\"谢谢三大爷,我替雨水好好谢谢您!”
何裕柱点头。
西单附小距离南锣巷虽远,但师傅送给他的院子就在附近,步行不过十五分钟。
或许等雨水上学后,他们可以搬过去住。
暂时压下这个念头,何裕柱又和三大爷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学费和证件等,随后带着雨水回屋。
路过中院时,刚好看到秦淮茹端着碗筷走向水池洗涮。
何裕柱注意到她身形有些微妙的变化,再想起这段时间总在晚间出来散步的贾张氏最近没再露面,他心里已明白几分——秦淮茹很可能怀孕了。\"哥,这位姐姐是谁?”
小雨水跟在何裕柱身边,看着院子里陌生的秦淮茹,好奇地打量着。\"这是你东旭哥新娶的媳妇,叫秦姐就行。”
何裕柱一边说着,一边将雨水介绍给秦淮茹,“秦姐,这是我妹妹何雨水。”
秦淮茹看着身旁笑容甜美、五官精致的小姑娘,心里已有所猜测,听完介绍后也友好地点点头回应。\"你好,小姑娘长得真可爱,将来肯定是个美人胚子。”
秦淮茹如今气质愈发温婉,水灵灵的眼神加上优雅的姿态让人移不开目光。
她嘴角微扬的笑容,让何雨水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但雨水的心思全放在哥哥和家里,只是礼貌地打了招呼,随后催促哥哥带她回家休息。\"秦姐,我们先回去了。”
何裕柱说完便带着雨水离开了。
站在水池边的秦淮茹目送他们离去,眼神略显复杂。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雨水,发现这孩子面若桃花、气色极佳,显然是生活无忧无虑的模样,想必是柱子的师父一直在照料吧。
正想着,易忠嗨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只看到何家的门已经关上,便好奇地问秦淮茹:“小秦,柱子回来了?”
秦淮茹点头确认:“嗯,他带妹妹回来了。”
“雨水也回来了?”
易忠嗨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下意识想去找何裕柱。
但似乎想起什么,停住脚步转身走向后院。
片刻后,聋老太在易忠嗨的搀扶下来到中院。\"你说雨水回来了?”
老太太开口问道。\"对,刚刚秦淮茹亲眼看到的。
老太太,这不是个好机会吗?咱们现在就去找柱子?”
易忠嗨提议道。
易忠嗨发现拉拢柱子的策略不再奏效后,便谨慎行事,耐心等待机会。
他与老太太商议后,认为柱子虽然倔强,但存在软肋——何雨水。
只要控制住何雨水,柱子即使性子顽固,也能被利用。
于是得知何雨水归来后,易忠嗨立刻告知聋老太,认为她出面最有效。
院内,秦淮茹正洗碗时,看到这一幕感到困惑。
聋老太随即上前敲响何裕柱家门。\"谁呀?”
何裕柱打开门。\"柱子,是我。”
聋老太原本想称自己为奶奶,想起上次柱子的话,改为直呼其名。
聋老太?
何裕柱看见老太太,心中有所触动,但表面不动声色:“老太太,您来这儿有何贵干?”
聋老太下意识地往屋内张望,易忠嗨适时补充:“柱子,老太太听说雨水回来了,许久未见,很想念这孩子。”
“想念雨水?”
何裕柱心中疑惑。
根据原作,聋老太与易忠嗨关系密切,傻柱也常与她互动,从未听说雨水与老太太关系如此亲近。
这时,何雨水也被吸引到门口观察情况。\"哎呀,我的乖孙女,可想死我了!这么久不见,快让我抱抱你。”
聋老太见到何雨水后换上笑脸,准备上前拥抱。
这一举动让何雨水不自觉地退了几步,何裕柱也微微蹙眉,不明白聋老太在玩什么把戏。
就算是见到亲孙女,也不该有这样的表现吧?
“乖孙女,过来,让奶奶看看你,没在外面吃苦吧。”
聋老太继续说道。
何雨水歪着头打量聋老太,又疑惑地看着哥哥,好像在询问这位老奶奶是否身体不适。
以前何雨水住在院里的时候,聋老太经过中院也没表现出这么大的热情。
何裕柱轻咳几声说:“老太太,雨水在师父那儿挺好的,不用您操心了。
您找雨水到底有什么事呀?”
聋老太见何雨水完全不配合,有些尴尬,但旁边的易忠嗨会意地补了一句:“柱子,老太太就是关心你们兄妹俩。
你们爹不在了,老太太对我们院子的后辈一向关心。”
“是啊柱子,你现在虽在鸿宾楼做事,可还是咱们院子的孩子。
我这个当奶奶的,看到你们这些孙辈的,自然亲近。”
聋老太和易忠嗨一唱一和,要是让不懂事的小孩听见,真会觉得他们在关心人。
何裕柱心里冷笑一声,说:“老太太,您这话我不懂,我们什么时候有奶奶了?”
“哥,你忘啦,咱奶奶早死了,那时还没我们呢,这是听爸说的。”
何雨水睁大眼睛,无辜地说。
这话让聋老太的脸色有点难看。\"柱子,你……”
易忠嗨也皱眉,心想这兄妹俩怎么这么不会说话。\"老太太,多谢您的关心,我会照顾好雨水的。
您和一大爷要是没事的话,我们就回去了。”
何裕柱清楚聋老太和易忠嗨的身份,懒得和他们争辩,直接下了逐客令。
聋老太和易忠嗨对视一眼,知道这条路走不通,勉强点点头。
等柱子关上门后,两人阴沉着脸回了后院。
这一幕被旁边洗碗的秦淮茹看在眼里。
听到柱子和雨水的回答,她差点笑出来,忍住了没发声。
虽然觉得好笑,但她对柱子家的情况更感兴趣了。
她看出,这一大爷和聋老太似乎想和柱子家拉近关系。
嫁入院中后,秦淮茹渐渐适应了自己的角色,虽然最初从农村来到城市时有些不习惯,但现在已越发展现出一位城里家庭主妇的模样,开始逐渐融入这个院子的人际网络,小白莲也是如此。
八月中旬的一天清晨,何裕柱骑着自行车,带着何雨水来到西单附小。
此前他已经完成了雨水入学的资料登记,这次前来是为了正式报名并确定班级。
站在小学门口时,何裕柱并未立即带雨水进入校园,而是站在原地四处张望。
直到看见两辆黄包车靠近,他认出了车上的人影后,便拉着雨水迎了上去。
……
“师傅、师娘,你们到了。”
黄包车上的两人下车后,何裕柱率先打招呼,脸上没有丝毫惊讶,因为这是事先约定好的。
雨水也乖巧地凑上前,唤李保国为李叔,叫肖秋珍为肖姨。
今天是雨水入学分班的日子,李保国和肖秋珍一直将雨水视如己出,这样重要的时刻自然不能错过。
肖秋珍爱怜地摸了摸雨水的头,另一只手顺势牵起她的手。\"柱子,我们进去吧。”
李保国在一旁说道。
他们今日陪着何裕柱和雨水前来,也是为了给学校一个交代。
西单附小门口,其他学生大多有家长陪同,雨水虽有哥哥何裕柱相伴,但在这个年代,少了父母的身影总觉得不太妥当,所以他们还是决定来一趟。
何裕柱理解师傅师娘的用心,心中满是温暖。
几人同行,顺利通过校门的检查,步入校园。
不多时,一名戴着眼镜、身穿蓝衬衫的男教师走近。\"家长您好,是来办理入学手续的吗?”
教师主动发问,李保国和肖秋珍点头回应:“是的,您是这里的老师吧?”
“嗯,你们都带齐材料了吗?”
教师指的是上次提交的信息资料。
何裕柱将手中的资料递给旁边的一位老师。
老师查看后确认无误,说道:“何雨水是吧?带上学费去那边交了,看看分到哪个班,记住就行,等半个月后开学。”
简单交代完,老师又去帮
助其他学生家长了。
李保国等人没多犹豫,直接朝缴费处走去。\"学费一学期三万。”
肖秋珍拿出钱,替何雨水支付了学费。
何裕柱没反对,这是师娘对雨水的关爱,他若推辞反而显得生分。
缴费后,对方给了收据,何裕柱收好,得知雨水被分到一年级二班。
随后他们带雨水去教室熟悉环境,不少家长也陪着孩子来认教室,具体老师和课程安排要到九月初才正式进行。
雨水在教室转了一圈就记住了位置。
期间她还认识了两位同班同学,他们的家长都在陪同。
一位家长穿着补丁衣服,布鞋虽洗得很干净,仍留有泥渍,像是从农村来的,靠务农为生,家庭条件一般。
不过有些有远见的农民会想办法让孩子读书,即便如此,孩子的学业可能并不稳定。
另一位家长衣着整洁,显然是城里的工薪阶层,精神状态也更好。
他们见到李保国夫妇和何裕柱时,眼神微微闪烁。
李保国和肖秋珍的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衣服都是找裁缝定制的。
何裕柱兄妹身体健壮,衣着整洁,可以看出家庭状况良好。
他们主动与其他人打招呼,因即将成为同班同学。
何裕柱并未因对方条件优越而有异样,只是礼貌回应。
忙碌后,何裕柱感到饥饿,便提议带妹妹去鸿宾楼用餐。
他觉得自己虽在此地工作许久,却还未曾带妹妹品尝过这里的美食。
何雨水欣然同意,并表示想吃哥哥亲手做的菜肴。
李保国见状开玩笑说自己的菜不如何裕柱的好吃。
何雨水急忙否认,表示两人都很喜欢,并跑去亲近李保国。
见此情景,李保国的表情瞬间转变,肖秋珍则责备他不该如此。
何裕柱笑着打圆场,夸赞雨水深的“全都要”
的精髓。
李保国被妻子调侃后有些尴尬,但听徒弟这么说,便转移话题。
尽管阎富贵一向吝啬,但他有自己的原则。
这一根柱子带来的食物显然价值不菲,他觉得自己赚到了。\"三大爷,这都是我该做的。
要不是您帮忙,雨水入学也没这么顺利。”
何裕柱并不觉得这顿饭有多特别,因为他的空间里存着海量的食物,这样的小礼用来感谢三大爷的帮忙完全够了。
阎富贵闻言正色道:“柱子,你就放心吧,我已经联系好学校了。
三天后西单附小开始招生,你带雨水直接去就行。”
柱子出手大方,加上平日里的待人接物,阎富贵并未像剧中给傻柱介绍对象时那么不靠谱,已经为雨水的入学做好了一切准备。\"谢谢三大爷,我替雨水好好谢谢您!”
何裕柱点头。
西单附小距离南锣巷虽远,但师傅送给他的院子就在附近,步行不过十五分钟。
或许等雨水上学后,他们可以搬过去住。
暂时压下这个念头,何裕柱又和三大爷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学费和证件等,随后带着雨水回屋。
路过中院时,刚好看到秦淮茹端着碗筷走向水池洗涮。
何裕柱注意到她身形有些微妙的变化,再想起这段时间总在晚间出来散步的贾张氏最近没再露面,他心里已明白几分——秦淮茹很可能怀孕了。\"哥,这位姐姐是谁?”
小雨水跟在何裕柱身边,看着院子里陌生的秦淮茹,好奇地打量着。\"这是你东旭哥新娶的媳妇,叫秦姐就行。”
何裕柱一边说着,一边将雨水介绍给秦淮茹,“秦姐,这是我妹妹何雨水。”
秦淮茹看着身旁笑容甜美、五官精致的小姑娘,心里已有所猜测,听完介绍后也友好地点点头回应。\"你好,小姑娘长得真可爱,将来肯定是个美人胚子。”
秦淮茹如今气质愈发温婉,水灵灵的眼神加上优雅的姿态让人移不开目光。
她嘴角微扬的笑容,让何雨水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但雨水的心思全放在哥哥和家里,只是礼貌地打了招呼,随后催促哥哥带她回家休息。\"秦姐,我们先回去了。”
何裕柱说完便带着雨水离开了。
站在水池边的秦淮茹目送他们离去,眼神略显复杂。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雨水,发现这孩子面若桃花、气色极佳,显然是生活无忧无虑的模样,想必是柱子的师父一直在照料吧。
正想着,易忠嗨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只看到何家的门已经关上,便好奇地问秦淮茹:“小秦,柱子回来了?”
秦淮茹点头确认:“嗯,他带妹妹回来了。”
“雨水也回来了?”
易忠嗨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下意识想去找何裕柱。
但似乎想起什么,停住脚步转身走向后院。
片刻后,聋老太在易忠嗨的搀扶下来到中院。\"你说雨水回来了?”
老太太开口问道。\"对,刚刚秦淮茹亲眼看到的。
老太太,这不是个好机会吗?咱们现在就去找柱子?”
易忠嗨提议道。
易忠嗨发现拉拢柱子的策略不再奏效后,便谨慎行事,耐心等待机会。
他与老太太商议后,认为柱子虽然倔强,但存在软肋——何雨水。
只要控制住何雨水,柱子即使性子顽固,也能被利用。
于是得知何雨水归来后,易忠嗨立刻告知聋老太,认为她出面最有效。
院内,秦淮茹正洗碗时,看到这一幕感到困惑。
聋老太随即上前敲响何裕柱家门。\"谁呀?”
何裕柱打开门。\"柱子,是我。”
聋老太原本想称自己为奶奶,想起上次柱子的话,改为直呼其名。
聋老太?
何裕柱看见老太太,心中有所触动,但表面不动声色:“老太太,您来这儿有何贵干?”
聋老太下意识地往屋内张望,易忠嗨适时补充:“柱子,老太太听说雨水回来了,许久未见,很想念这孩子。”
“想念雨水?”
何裕柱心中疑惑。
根据原作,聋老太与易忠嗨关系密切,傻柱也常与她互动,从未听说雨水与老太太关系如此亲近。
这时,何雨水也被吸引到门口观察情况。\"哎呀,我的乖孙女,可想死我了!这么久不见,快让我抱抱你。”
聋老太见到何雨水后换上笑脸,准备上前拥抱。
这一举动让何雨水不自觉地退了几步,何裕柱也微微蹙眉,不明白聋老太在玩什么把戏。
就算是见到亲孙女,也不该有这样的表现吧?
“乖孙女,过来,让奶奶看看你,没在外面吃苦吧。”
聋老太继续说道。
何雨水歪着头打量聋老太,又疑惑地看着哥哥,好像在询问这位老奶奶是否身体不适。
以前何雨水住在院里的时候,聋老太经过中院也没表现出这么大的热情。
何裕柱轻咳几声说:“老太太,雨水在师父那儿挺好的,不用您操心了。
您找雨水到底有什么事呀?”
聋老太见何雨水完全不配合,有些尴尬,但旁边的易忠嗨会意地补了一句:“柱子,老太太就是关心你们兄妹俩。
你们爹不在了,老太太对我们院子的后辈一向关心。”
“是啊柱子,你现在虽在鸿宾楼做事,可还是咱们院子的孩子。
我这个当奶奶的,看到你们这些孙辈的,自然亲近。”
聋老太和易忠嗨一唱一和,要是让不懂事的小孩听见,真会觉得他们在关心人。
何裕柱心里冷笑一声,说:“老太太,您这话我不懂,我们什么时候有奶奶了?”
“哥,你忘啦,咱奶奶早死了,那时还没我们呢,这是听爸说的。”
何雨水睁大眼睛,无辜地说。
这话让聋老太的脸色有点难看。\"柱子,你……”
易忠嗨也皱眉,心想这兄妹俩怎么这么不会说话。\"老太太,多谢您的关心,我会照顾好雨水的。
您和一大爷要是没事的话,我们就回去了。”
何裕柱清楚聋老太和易忠嗨的身份,懒得和他们争辩,直接下了逐客令。
聋老太和易忠嗨对视一眼,知道这条路走不通,勉强点点头。
等柱子关上门后,两人阴沉着脸回了后院。
这一幕被旁边洗碗的秦淮茹看在眼里。
听到柱子和雨水的回答,她差点笑出来,忍住了没发声。
虽然觉得好笑,但她对柱子家的情况更感兴趣了。
她看出,这一大爷和聋老太似乎想和柱子家拉近关系。
嫁入院中后,秦淮茹渐渐适应了自己的角色,虽然最初从农村来到城市时有些不习惯,但现在已越发展现出一位城里家庭主妇的模样,开始逐渐融入这个院子的人际网络,小白莲也是如此。
八月中旬的一天清晨,何裕柱骑着自行车,带着何雨水来到西单附小。
此前他已经完成了雨水入学的资料登记,这次前来是为了正式报名并确定班级。
站在小学门口时,何裕柱并未立即带雨水进入校园,而是站在原地四处张望。
直到看见两辆黄包车靠近,他认出了车上的人影后,便拉着雨水迎了上去。
……
“师傅、师娘,你们到了。”
黄包车上的两人下车后,何裕柱率先打招呼,脸上没有丝毫惊讶,因为这是事先约定好的。
雨水也乖巧地凑上前,唤李保国为李叔,叫肖秋珍为肖姨。
今天是雨水入学分班的日子,李保国和肖秋珍一直将雨水视如己出,这样重要的时刻自然不能错过。
肖秋珍爱怜地摸了摸雨水的头,另一只手顺势牵起她的手。\"柱子,我们进去吧。”
李保国在一旁说道。
他们今日陪着何裕柱和雨水前来,也是为了给学校一个交代。
西单附小门口,其他学生大多有家长陪同,雨水虽有哥哥何裕柱相伴,但在这个年代,少了父母的身影总觉得不太妥当,所以他们还是决定来一趟。
何裕柱理解师傅师娘的用心,心中满是温暖。
几人同行,顺利通过校门的检查,步入校园。
不多时,一名戴着眼镜、身穿蓝衬衫的男教师走近。\"家长您好,是来办理入学手续的吗?”
教师主动发问,李保国和肖秋珍点头回应:“是的,您是这里的老师吧?”
“嗯,你们都带齐材料了吗?”
教师指的是上次提交的信息资料。
何裕柱将手中的资料递给旁边的一位老师。
老师查看后确认无误,说道:“何雨水是吧?带上学费去那边交了,看看分到哪个班,记住就行,等半个月后开学。”
简单交代完,老师又去帮
助其他学生家长了。
李保国等人没多犹豫,直接朝缴费处走去。\"学费一学期三万。”
肖秋珍拿出钱,替何雨水支付了学费。
何裕柱没反对,这是师娘对雨水的关爱,他若推辞反而显得生分。
缴费后,对方给了收据,何裕柱收好,得知雨水被分到一年级二班。
随后他们带雨水去教室熟悉环境,不少家长也陪着孩子来认教室,具体老师和课程安排要到九月初才正式进行。
雨水在教室转了一圈就记住了位置。
期间她还认识了两位同班同学,他们的家长都在陪同。
一位家长穿着补丁衣服,布鞋虽洗得很干净,仍留有泥渍,像是从农村来的,靠务农为生,家庭条件一般。
不过有些有远见的农民会想办法让孩子读书,即便如此,孩子的学业可能并不稳定。
另一位家长衣着整洁,显然是城里的工薪阶层,精神状态也更好。
他们见到李保国夫妇和何裕柱时,眼神微微闪烁。
李保国和肖秋珍的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衣服都是找裁缝定制的。
何裕柱兄妹身体健壮,衣着整洁,可以看出家庭状况良好。
他们主动与其他人打招呼,因即将成为同班同学。
何裕柱并未因对方条件优越而有异样,只是礼貌回应。
忙碌后,何裕柱感到饥饿,便提议带妹妹去鸿宾楼用餐。
他觉得自己虽在此地工作许久,却还未曾带妹妹品尝过这里的美食。
何雨水欣然同意,并表示想吃哥哥亲手做的菜肴。
李保国见状开玩笑说自己的菜不如何裕柱的好吃。
何雨水急忙否认,表示两人都很喜欢,并跑去亲近李保国。
见此情景,李保国的表情瞬间转变,肖秋珍则责备他不该如此。
何裕柱笑着打圆场,夸赞雨水深的“全都要”
的精髓。
李保国被妻子调侃后有些尴尬,但听徒弟这么说,便转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