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此刻危急,有何良策-《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行了一段,发现凌统未跟,回头见其仍立岸边,身形笔直,孙权无奈叹息。

  罢了,由他去吧。

  孙权登车,命车夫前行,又遣人送好酒予凌统,料其此刻正需。

  舰上,孙尚香卧床难眠,索性执鞭出房。

  战舰已入长江,江东陆地已不可见。

  她略感失落,又咬牙愤恨。

  “我无意追究设陷阱之人,迫使我兄押送人质至许昌,否则必让他自食恶果。”

  孙尚香鞭声响起,战船木壁上留下一道白痕。

  ……

  江陵。

  沐浴阳光的苏晨忽觉寒意,急忙望向门口,幸而空荡。

  许褚未至,苏晨心安,复躺椅上,但忧虑难掩。

  数日前,因好奇拆阅许褚密信,自此心神不宁。

  他惧怕许褚携表妹逼婚,一念及此,便毛骨悚然。

  连晒太阳亦失乐趣,时刻警惕此事降临。

  “梦皆反。”

  “我常虑此事,或许不会成真?”

  苏晨自语,随即闭目欲憩。

  “军师!军师!”

  远处,许褚之声洪亮传来。

  苏晨心惊,几欲逃离。

  怕啥来啥,许褚已至!

  未及躲避,许褚大步踏入。

  “军师!”

  “丞相请您前往。”

  许褚见苏晨无异,高声宣告。

  “仲康稍等,我稍整仪容。”

  苏晨更衣而出,示意启程。

  二人登车,许褚驾车。

  黑车穿梭江陵街巷,曹字大旗飘扬,路人见状皆紧张避让。

  此旗象征曹操,车中人非其即亲信。

  曹操对苏晨之重视,可见一斑。

  许褚终于忍不住,向马车内大声问:“军师,信已阅,您意下如何?”

  车内传来酣睡声。

  许褚一愣,笑道:“军师真能睡。”

  不久,他们到达江陵府衙。

  “军师,醒醒,我们到了。”许褚喊道。

  苏晨猛然睁眼,掀开帘子下车。

  步入府内,苏晨问许褚:“仲康,丞相召我,可是大事?”

  往常,曹操不会轻易打扰他,除非紧要之事。

  与在辎重营时相比,如今多了许多暗中窥探,每日访客不断。

  若非曹操派的人代为回绝,苏晨实在难以应对。

  来访者多是曹仁的管家、程昱的随从等,他初入曹营,不便直接拒绝。

  同事之间,日后还需共事,关系僵硬并无益处。

  许褚道:“听说刘备和北方都有消息传来,但具体内容我不清楚,丞相也没说。不过丞相收到消息后,脸色不太好。”

  刘备又搞什么鬼?

  苏晨心中暗想。

  他设计让刘备离开鄂城,还擒了张飞、关羽,按理说刘备应四处逃窜才对。

  但从许褚所言来看,刘备似乎又有新动作,让曹操头疼。

  算了。

  他想不出缘由,等见曹操再问便是。

  穿过庭院,来到内室。

  程昱等谋士及曹仁等重要将领皆在场。

  十几人围成一圈似在商议,曹操端坐主位,并未参与。

  “军师到!”

  曹操见苏晨前来,眼中一亮。

  众人闻言停下交谈,望向门口。

  看清是苏晨后,众人拱手齐声道:“苏祭酒。”

  “见过诸位。”

  行礼毕,苏晨疑惑地看向曹操:“丞相急召,可是有何要事?”

  曹操点头,目光转向程昱。

  程昱将两封信交予苏晨。

  他匆匆一瞄,一封乃诸葛亮所作《敬告天子书》,另一封则为曹营探子带回的密报。

  他先启诸葛亮之信。

  阅罢,事情缘由即刻明了。

  信中,诸葛亮颂扬刘备身为皇叔,深得民心,现掌庐江太守之职,志在重振汉室、复兴刘氏……诸多赞誉之词不绝。

  实则要旨仅二:

  一,刘备攻取庐江及周遭要地,获大量粮草兵力,告之许昌朝廷无需忧虑,待时机成熟再施援手;

  二,警示曹操速还天子,割让数州,尊奉天子以安天下。

  阅毕,苏晨愕然。

  看来实力令人膨胀,诸葛亮甫得五六万兵马及重镇,便胆敢挑衅曹操。

  随后,他拆解探子之信。

  内容简练,一眼便知刘备得庐江之因。

  原是内奸献城投降。

  此人刘靖倒是大方,重镇也舍得相赠。

  但思及徐州陶谦与荆州刘表,苏晨不禁讶异刘备之好运。

  刘备仿若天命所归,犹如现实版幸运之神。

  绝境之中,总能觅得生机。

  此番,更是实现从卑微至巅峰的蜕变。

  论运气,刘备无人能及。

  然而此番好运,实则曹操所赐。

  赤壁之战中,曹操一时愤慨,诛杀刘靖之父刘馥!

  杀父之恨,岂能罢休?

  加之刘家于庐江根基稳固,联手其他世家,轻松夺取庐江,转赠刘备。

  “又是世家。”

  苏晨不禁叹息摇头。

  每次动荡,世家皆参与其中。

  若不除世家,天下难安。

  苏晨将信件封好置旁,转向程昱道:“仲德,你们方才议论的便是此事?”

  程昱颔首:“正是。”

  “刘备攻取庐江,实力大增,打乱了我们的布局。”

  “起初,丞相欲率军北归,现在看来难以实现。”

  “许昌因丞相久离,加之江东未胜,局势动荡。”

  “西凉马腾连克雍州重镇,逼近许昌。”

  “北方异族侵扰边境,文若来信请丞相增兵北疆,以防南下造成灾祸。”

  程昱言罢,神色凝重。

  众人面露忧色。

  烦恼接踵而至。

  北返许昌本是喜事,此刻却无人欢笑。

  苏晨轻揉眉心。

  曹操看似强盛,实则内外皆忧,隐患重重。

  原本取荆州后,稳步前行即可一统。

  但因急躁,全力攻江东,损失二十万荆州水军及北方士卒,粮草、物资、财宝消耗巨大。

  以曹操现今之力,短期难以复原。

  此消彼长,应对西凉马腾、北方异族及各地家族势力更为艰难。

  苏晨深知,历史上曹操赤壁败归许昌,几丧命于家族之手,风险极大。

  程昱问:“苏祭酒,此刻危急,有何良策?”

  众人目光聚焦于苏晨。

  曹操亦满怀期待。

  每逢困境,皆是苏晨指引,化险为夷。

  他深信,此次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