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岂能与之联手-《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苏晨感受到一道灼热的目光紧盯着自己,无奈起身,拱手笑道:“在下苏晨,丞相府军师祭酒,见过孙姑娘。”

  “哦?”

  孙尚香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注意到苏晨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青年。

  如此年轻,却能策划出如此精妙的计谋?

  但她又想到曹操的地位,应该不会戏耍于她。

  她细细观察着苏晨,只见他相貌堂堂,举止温文尔雅,颇有翩翩公子之风。

  难怪能得到曹操的赏识,确实才华横溢。

  忆及周瑜,十六岁便能指挥三军,眼前的苏晨,亦是毫不逊色。

  “孙尚香见过公子。”

  孙尚香行了一礼。

  “姑娘请坐。”

  苏晨指向旁边专为江东准备的宴席。

  孙尚香点头,独自落座,毫无惧色,自得其乐。

  见状,

  苏晨也缓缓坐下。

  曹操朝苏晨投去一抹深意的笑,随即沉默。

  许褚站在苏晨身旁,似乎有些不满。

  宴席结束后,众人各自回府。

  江陵府衙迅速发布了一系列命令。

  两日后,曹操胜利返回许昌,大军撤回,带走了大部分将领、谋士和士兵。

  只留下曹仁负责荆州事务,苏晨协助。

  同时,黄忠、魏延、甘宁、赵霸、张辽、徐晃、于禁等将领也被留下,分赴各地驻守。

  此外,曹操还留下了三万北方精锐步兵,加上原有的五万荆州步兵,共计八万。

  再加上江夏城内的三万兵马,总数近十二万,足以守卫襄阳与江陵。

  苏晨安排黄忠、魏延驻守江陵;蔡瑁、张允守襄阳;赵霸随行保护。

  张辽率五千援军驻守合肥,徐晃驻安陆五千,于禁驻云社五千。

  甘宁调集江夏兵马后,将统领水军,震慑江东。

  一切安排妥当,众将出发上任,苏晨这才松了口气。

  这样的布局,足以让刘备难以兴风作浪。

  曹操刚离开,傍晚江东的战船便至,送来了造船工匠和技术。

  苏晨立刻命令曹仁严格监管工匠,并从荆州招募更多工匠入营,给予酬劳,鼓励他们创新生产。

  革新工艺者获重金厚赏,以激励工匠热忱。

  水军招募与训练并行不悖,蔡瑁、张允主其事,苏晨无需深涉。

  另,江东践诺,赠重礼,苏晨遂释鲁肃,遣人护归。

  连日奔波,终理毕要务,余琐屑由曹仁接手。

  一日,苏晨乘舟自江陵渡向江夏,因对甘宁调兵有所疑虑,故亲临督战。

  数十万百姓待安置,稍有不虞,恐生纷扰。

  正当苏晨启程,柴桑渡头,孙权已候多时,面露难得之悦色。

  鲁肃归,孙权欣悦异常。

  未几,曹营战舰抵岸,鲁肃离舟,孙权亟步迎上。

  “子敬,终得归也。”孙权笑语相迎。

  鲁肃见孙权亲迎,心怀感激:“肃何德何能,劳主公大驾!”

  “子敬此言差矣,岂生分矣?”孙权执其手,微责之。

  “吾为曹贼所俘,颜面尽失,怎敢如此劳烦主公。”鲁肃摇头,神色自责。

  “子敬,此岂怪你。”孙权不悦,“皆诸葛亮之过,那小计,竟被曹操识破,可笑至极。”

  孙权语中轻蔑显。

  “不然!”鲁肃正视孙权,正色道,“主公,孔明草船借箭之计确为妙计,且孔明才华横溢,唯遇强敌。”

  “哦?”孙权讶异,“子敬何以言之?”

  “吾虽陷曹营,却借机探得其秘。”鲁肃随孙权登车,对坐续言,“主公素好奇曹操身边神秘谋士?”

  “正是,此人屡设诡计,可恶至极!”孙权颔首。

  “此人乃曹操新聘军师祭酒,胆略非凡,行事诡秘莫测。”

  鲁肃言:“我于曹营多方探听,其姓名却始终未知,唯偶尔闻人呼其为苏祭酒。”

  孙权问:“苏家?”随即联想到荆州望族。

  思忖半晌,荆州苏家无印象,又念及江东,亦无显赫苏氏。

  线索全无,孙权苦恼。

  “此人真有如此能耐?”孙权转而问鲁肃。

  鲁肃答:“岂止能耐,主公,他不仅识破诸葛亮草船借箭之计,庞统连环计、大都督苦肉计,亦皆被其看穿。且那陈群南渡江东索质之计,亦出自他手。他预知主公欲以我为质,故在陈群至前,已筹谋赎金。”

  初闻此事,鲁肃不信,何人能思虑至此?然经多方查证,确为一人所为。

  此人已挫诸葛亮、庞统及大都督。

  江东文武,乃至主公,皆在其掌控之中。

  思及此,不禁寒意凛然!唯憾不知其名。

  “什么!”孙权震惊,凝视鲁肃。

  心中不适,自己所为,竟皆在他人摆布之下?身为君主,此境实难承受。

  孙权摇头苦笑:“世间竟有此等奇人!”

  鲁肃正色道:“主公,应与刘备联手,方能制衡此人,共御曹操。”

  孙权怒道:“刘备?狡猾之辈,吾恨不得除之,岂会与之同盟?”

  “主公何出此言?”鲁肃惑。

  自被俘曹营,与外界隔绝,后续之事一无所知。

  孙权告之:“子敬,刘备趁我江东之乱,已夺庐江。试问,吾岂能与之联手?”

  鲁肃闻言,眉头紧锁。

  刘备之行径确有失妥当,乘危取利,难言仁义。

  但即便如此,

  江东与刘备之联盟,断不可破。

  否则必致双方受损,反使曹操得利。

  "主公,刘玄德此举确有不当。

  我愿前往庐江,为主公索回失地。

  若不成,再图他策,主公以为如何?"鲁子敬言。

  "子敬,你之忠厚依旧。

  "

  "无奈的是,即便我愿竭力,亦难有所为。

  主公亦知,江东兵马,非我所控。

  "

  孙权摇头,满心无奈。

  他实不欲与刘玄德为敌,正忙于江东之稳固。

  然周公瑾却执意欲攻刘玄德。

  赤壁之战使周瑜声誉受损,亟需一胜以挽回。

  而江东兵马,皆由周瑜统领。

  "主公,公瑾虽刚烈,但不会越权。

  我稍后往访,或可阻其行动。

  "鲁肃道。

  他与周瑜同窗挚友,深信周瑜不会拒绝。

  "如此甚妙。

  "孙权心中暗喜,鲁肃果然可靠,能制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