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好一个仁义满天下-《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显然,这背后隐藏着诸葛亮的阴谋!

  吕蒙剖析得条理分明。

  “确实挺蹊跷的。”

  周瑜也不禁皱眉。

  “刘备与诸葛亮为何会与曹军联合?依我对刘备的了解,他绝不会这样做。”

  周瑜说道,“况且在我军攻城之前,刘备才承诺阻击魏延的援军,怎么可能立刻违背承诺呢?”

  “为什么不行?”

  吕蒙摇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合作,而是互相利用。”

  “苏祭酒企图借此分裂孙刘联盟,让我们对立,好从中获利。”

  “而诸葛亮也想借此夺取江陵,所以暂时与曹军联手。”

  “至于出尔反尔这种事,他们不是第一次做了。”

  “大都督可以想想袁绍和刘琦的事。”

  听闻此言,周瑜微微一愣。

  官渡之战时,曹操借助关羽之手杀掉了袁绍的爱将颜良、文丑。

  袁绍几乎要杀死刘备,刘备答应去召回关羽、张飞并效忠袁绍,才得以保命。

  但结果呢?刘备转头就背叛了袁绍,根本没有回去。

  刘琦更是悲惨,原本指望刘备帮他夺回荆州,结果不但没夺回来,连自己的领地都没保住,如今反倒成了刘备用来安抚荆州士族和平民的傀儡。

  据说他还重病缠身,命不久矣。

  可见,刘备背信弃义已非首次。

  “难道真如子明所说?”

  周瑜开始认真思考。

  若是曹刘联手,刘备突然率军返回,给他来个措手不及,那么不仅江陵难以攻下,这剩下的两万多士兵恐怕也会损失惨重。

  毕竟,攻城是最耗体力的,这支两万多人的部队现在已经疲惫不堪,战斗力最多只剩下四五成。

  如何抵挡刘备的突袭?

  “报!”

  “禀告大都督,有三位老者从江陵城北门乘坐马车前来,请问该如何处置?”

  此时。

  一名传令兵跑来问道。

  “这个苏祭酒又在耍什么花样!”

  周瑜一脸疑惑。

  “大都督,把他们叫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吕蒙说道。

  “这样也好,子明,你亲自走一趟,把他们三人带过来。”

  周瑜点头同意。

  “遵命。”

  吕蒙拱手,随即带领手下离去。

  不一会儿,他就领着三个须发斑白的老者前来。

  周瑜一打量这三个老人的年岁,猜测他们多半已近暮年,哪敢轻视,赶紧上前施礼道:“在下江东周瑜,见过三位前辈。”

  “原来是周都督,我等见过您了。”

  寒暄过后,其中年长的那位老者向前跨出一步,注视着周瑜说道:“我等是江陵城里的乡绅,代表城中数十万百姓,有事欲向都督请教。”

  周瑜一听,心里直觉事情不妙。

  但他还是好奇对方究竟要说什么,于是平静地问:“不知诸位有何见教?”

  那老者笑了笑,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块白色布条,解开绳结,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

  “这是城中百姓签名的手迹。”

  “也是我们所写的万民书,现呈递给都督,请都督过目。”

  周瑜吃了一惊。

  他接过一看,确实是一串串清晰的姓名。

  但内心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

  江陵百姓怎么可能直接递万民书给他呢?

  “此万民书,实为我江陵百姓赠予刘皇叔的礼物。”

  “众所周知,皇叔仁德宽厚,体恤百姓,因此我们希望将来江陵城能够由皇叔来治理。”

  “恳请都督成全,将江陵城转交皇叔,以免伤了城中数十万百姓的心。”

  话音未落,那老者已深深鞠躬。

  “万万不可。”

  周瑜如何敢受这礼?

  眼前的老人看似七十多岁,却是城中威望极高的长辈,深受百姓敬仰。

  此时对他行此大礼,分明不是敬重他,而是让他陷入困境。

  若此事传扬出去,天下百姓必会责骂于他。

  于是周瑜急忙将老人扶起。

  “这么说,都督是答应了?”

  老人站起身,激动地望着周瑜问道。

  心想苏祭酒果然没有骗他,这一招果然奏效!

  “我……”

  面对三双满载岁月痕迹且充满期待的眼神,周瑜感到进退两难。

  他僵立在那里,憋得喘不过气来,心中把苏祭酒骂了个遍。

  这种令人烦忧的计策,怎会有人使出?实在可恶!

  “大都督,这三人显然是被苏祭酒利用,以城中数十万百姓的民心来胁迫您。”

  吕蒙走近低声说道,“依我看,不宜与他们纠缠,不如先将他们安置在一旁,事后再送回城如何?”

  周瑜也认同这个想法,但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若是直接送走这几人,必定招致怨恨;若日后他们回到城内添油加醋地诽谤一番,岂不是让他彻底失去江陵民心?

  “大都督?”

  见周瑜与吕蒙交头接耳,三位老者忍不住呼唤一声。

  周瑜转头望去,三人立刻又行礼道谢:“多谢大都督。”

  周瑜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大都督,莫再理会这三人了,还是让我送他们离开吧。”

  吕蒙再次提醒。

  周瑜点头同意,随后转身对三位老者说道:“三位老丈,请先去那边稍作休憩,待我攻下江陵后,再详谈此事。”

  说完,朝吕蒙挥了挥手。

  吕蒙根本不容三人开口,立刻命手下士兵护送他们到远处。

  “大都督,此举万万不可!”

  “无论你送与不送,这城池总要交出去。”

  “我等只效忠于刘皇叔!”

  三人虽已离去,却仍不安静,一路高喊刘备之名,宣称若江陵不给刘备,便带领百姓抗拒周瑜进城。

  周瑜听后眉头紧皱,好在吕蒙终于将他们送走了,总算清静下来。

  但他的心里对刘备已有几分不满——城中百姓竟盼望刘备入驻,自己辛辛苦苦攻打此地,岂非徒劳?

  “好一个仁义满天下,刘备此人,果然深得民心啊!”

  周瑜心中冷嘲热讽。

  “大都督!”

  吕蒙返回,一脸怒意,“那三人一路上不断高呼刘备之名,扬言江陵若不给刘备,就号召百姓反对其入城。”

  “大都督,您觉得这是否是苏祭酒与刘备的谋划?”

  部下急切地问。

  周瑜摇头,挥手示意安静。"此事暂且不论,先攻克江陵才是关键。”

  “遵命。”

  吕蒙拱手领命。

  两人重新望向江陵城,静静等待。

  不久,外出侦查的亲兵归来。

  “禀告大都督,我们确实看到甘宁与张飞同行,他们偶尔交谈,手下约有千三百余人。”

  “当我们到达时,甘宁正与张飞撤离,因此没有察觉我们的存在。”

  听到这话,吕蒙大为震怒,面色铁青。

  “如此看来,诸葛亮果然与苏祭酒联手了。”

  他冷哼一声,“妄图乘机夺取江陵,真是荒谬。”

  吕蒙怒气冲冲地说:“大都督,刘备大军已在后方,很快就会到江陵,我们必须有所防备!”

  “若是在我们攻城之际他突然袭击,我军定会吃紧。”

  “若战败,局势必会迅速恶化,江陵城恐怕就保不住了。”

  周瑜却摆摆手,问亲卫:“可曾瞧见诸葛亮?”

  “回大都督,不曾见到。”

  周瑜眉头微皱。

  诸葛亮不在这里,他又去了哪里?

  正沉思间,另一名骑兵急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