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青云吃饭的速度也不慢,吃完就把孩子接回去了。
他觉得,百世善人的角色,更像是孩子的养母。养母只要尽到最基本的义务就很好,他作为孩子的亲爹,理应承担更多责任,能多做就多做。舒恬宁肯牺牲以后的生生世世也要拯救的,肯定首先是这个孩子。
他自然要全心全意把他抚养大,才不辜负舒恬争取到的这个机会。至于他没有了下辈子,没就没了吧。原本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就不相信人会有什么下辈子。他一直是认为人死如灯灭的。
所以,从他的角度来讲,他等于什么都没失去。
盛怀周对父亲的怀抱和气息也十分熟悉,在两个人怀里转场,没有丝毫不适。
小花妖大概能理解盛青云的心理,对于他这种主动负责的行为表示赞赏。俩人目前合作养娃,进展顺利。
☆
季家父母收到季文衡写来的信,气的心肝脾肺肾都疼。这孩子怎么这样呢?都说长兄如父,长姐如母,他作为家里的老大,为这个家做出点牺牲又怎么了?难道非要让文敏下乡出点事他就满意了吗?
之前就一直写信要钱要票,他们打听过了,别人家下乡的孩子,虽然也来信说乡下日子不好过,但大体也饿不死,能活下去,而且别人家也就偶尔给下乡的孩子寄点东西,很少有月月寄钱寄票的。
他们寄了一段时间,季文衡总该适应乡下的生活了吧?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父母帮衬吧?
他们不过就少寄了点,让他少要点,他就要跟他们算总账了?还敢威胁他们!
季母说:“别理他!我看他也就这么一说,我们是他的亲爹妈,他还能真的告我们不成?那份工作,就当是他跟我们买断关系了。以后我们不用他养老,他也别再找我们了。就当生这个儿子白生了。”
季父苦着脸抽烟,“我们冒的起这个风险吗?他要是真的豁出去告我们,那文敏的工作可能会被收回去,她也会被要求下乡,她的婚事就完了。
还有老三,他接了你的班,要是我们被查,他的工作也会没有。以后老四也会被人盯着,你想帮她走走门路弄个工作不下乡,只怕是不可能了。”
“那么多人接班逃避下乡呢,怎么我们就不行?”
“那是因为没人告。我们车间的老常,大儿子当兵,二儿子有工作,他本来想让小儿子接他的班,这样小儿子也不用下乡了,结果不知道被谁举报了,这个班就没接成,他小儿子还是下乡了。这年头,红眼病多着呢!
咱们家之所以没人举报,是因为老大下乡了。他要是没下乡,老三想接你的班,估计也有点悬。工作现在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是一个人的命啊。
老大不光让出了工作,他还替文敏下了乡,他等于要替文敏在乡下过一辈子苦日子。他心里不舒服,那也是应该的。”
季母也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她叹息道:“我们又有什么办法?他不下乡,难道要文敏去吗?”
季父也沉默。他们夫妻都心知肚明,当初文敏就可以接季母的班,但是他们觉得季母的工作好,让孩子接班有点可惜了。内心深处,也担心文敏以后嫁人把这份工作带走。什么东西都是送出去容易,想再要回来就难了。
你现在要让文敏把工作还给她大哥,哪怕她已经嫁人,不用再下乡了,文敏都不会同意。她的婆家人也不会同意。没人会把到手的利益让出去。
想了想,季父说:“这笔钱要文敏出。工作是她拿了。她出钱买断是应该的。”
季母犹豫道:“她一下子能拿出八百块吗?她婆家人能同意吗?别再闹得夫妻不和。”
“那怎么办?我们出吗?你现在没工作,老三挣了钱只交一半,剩下的都自己攒着,还要在家里吃喝,以后他要娶媳妇生孩子,哪儿不需要花钱?还有老四,你当初没让文敏下乡,你觉得你能让她下乡?”
季母:“……”
老四就算下乡,也得从他们身上扒掉一层皮。
他们家这些孩子,个顶个的不省心。相对来讲,老大是最老实、最省心的。也怪他们,没事克扣他那点钱干什么呢?
结果现在好了,老大也开始闹起来了。
“要不,咱们出一半,文敏出一半。”
季父眉头皱的死紧,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季母去找季文敏,跟她说这件事。季文敏当时就炸了:“有他这样当哥的吗?他怎么能这么对我?拿出400块钱,我婆婆不得把我赶出家门啊?”
她拉着季母撒娇,“妈,你跟他好好说说嘛,他一向听你的话的,你好好说说,他没准就不要了,或者少要点呢。你忍心看着你闺女不幸福吗?妈~”
季母无功而返,回家跟季父一说,季父沉默良久,说道:“要是老大不同意,依旧要闹呢?”
季母:“先给他400,拖一拖,说说好话,说不定就能混过去了呢?文敏嫁人两年了,到现在还没生孩子,她婆婆肯定对她有意见呢,要是再让她拿400块钱出来,那她肯定更难过了。”
季父同意了妻子的提议,给季文衡寄了400块钱过来。
季文衡略一思索,便知道了具体是怎么回事。他收下了钱,给季父季母回了一封信,“儿子当年下乡,某种程度上是父母‘逼迫’的,如果不是您二位在我这儿恳求,拿生养之恩说事,我不会那么轻易把工作让给文敏。所以,父母给我这些钱,我收下了。剩下的,就是我和文敏之间的事了。”
他直接给季文敏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要么给钱,要么他就要回去要个说法了,当年季文敏求着季父季母,让季父季母向他施压,这件事情,这三个人都有责任。
季文衡坐地起价,直接跟季文敏要600块。
他同时还给厂里写了一封信,深情讲述了自己对厂子的思念和留恋,说他虽然人在乡下,但是心系工厂,还询问厂子效益如何,职工是不是发不出工资了?要不然,当初他将工作让给妹妹,顶替她下乡,文敏答应每个月给他一半工资,怎么一直没有寄给他?
这当然是他随便乱说的,季文敏没有做过这样的承诺。季父季母倒是答应每个月给他10块钱,但是也兑现的不好。
工厂收到他的信,就问季文敏是怎么回事,季文敏当然矢口否认。但是这种事情,也很难有证据来证明。季文敏当然要否认啦,那是关系到她的切身利益的事情。
工厂领导劝她:“做人要知恩图报,你哥把工作给了你,他替你下乡了。虽说下乡是国家政策,下乡光荣,但是乡下日子苦,这事咱们也都知道。就算你当初没有承诺给他一半,但是,你每个月还是该给点,表示表示。”
季文敏差点气哭了。她去找季父季母哭诉,季父季母也没什么办法,两个人只是后悔,不该拖欠每个月那10块钱。
最后,季母说道:“给吧。咱们之前答应了每个月给10块,10年就是1200,他现在合起来只要1000,就当咱们一次性付了好几年的。付完这一次,以后也就不用再付了。真算起来,咱们还是占便宜了。”
季文敏气得跺脚。账能这么算吗?他们本来就没打算付这笔钱啊。大哥下乡之后,也就按时付了一年,第二年就减半了,现在,一年能给个二三十就不错。
本来打算明年就彻底不给了。而且,就算给,这钱也是爸妈给,现在一次付清,她要给出600块去,爹妈只是吃了小亏,她可是吃了大亏的。
但是,不管她怎么撒娇,季父也没有再开口帮她付这笔钱,只是告诉她:“你自己做决定,后果你也自己承担。”
最后,季文敏跟父母吵了一架,气哼哼地回了家,把事情跟丈夫说了说。季文敏长得好看,她的丈夫十分爱她,闻言便拿出了自己的积蓄给她,让她把钱寄给季文衡。
“我其实非常感激大哥,要不是他替你下乡,你就没法留在城里,我也就没有机会认识你,没有机会跟你结婚。就算是感激他给了我们俩幸福的生活,这笔钱也该花。而且,我知道你心里其实也是挂念他的,只是你嘴硬心软,不爱说而已。寄给他吧,寄了咱们也心安。”
季文敏抱着丈夫哭了一鼻子,把钱寄给了季文衡,同时写信告诉他,俩人恩断义绝。
季文衡收到信只是笑了笑,他们其实早就放弃他了,怎么现在弄得好像都是他的错一样?好像是因为他闹了,他们才被逼无奈跟他义绝的。其实不是,他们早就想跟他义绝了。
所以,闹这一场,只是给自己要来了1000块的好处而已,他没有任何额外的损失。
他觉得,百世善人的角色,更像是孩子的养母。养母只要尽到最基本的义务就很好,他作为孩子的亲爹,理应承担更多责任,能多做就多做。舒恬宁肯牺牲以后的生生世世也要拯救的,肯定首先是这个孩子。
他自然要全心全意把他抚养大,才不辜负舒恬争取到的这个机会。至于他没有了下辈子,没就没了吧。原本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就不相信人会有什么下辈子。他一直是认为人死如灯灭的。
所以,从他的角度来讲,他等于什么都没失去。
盛怀周对父亲的怀抱和气息也十分熟悉,在两个人怀里转场,没有丝毫不适。
小花妖大概能理解盛青云的心理,对于他这种主动负责的行为表示赞赏。俩人目前合作养娃,进展顺利。
☆
季家父母收到季文衡写来的信,气的心肝脾肺肾都疼。这孩子怎么这样呢?都说长兄如父,长姐如母,他作为家里的老大,为这个家做出点牺牲又怎么了?难道非要让文敏下乡出点事他就满意了吗?
之前就一直写信要钱要票,他们打听过了,别人家下乡的孩子,虽然也来信说乡下日子不好过,但大体也饿不死,能活下去,而且别人家也就偶尔给下乡的孩子寄点东西,很少有月月寄钱寄票的。
他们寄了一段时间,季文衡总该适应乡下的生活了吧?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父母帮衬吧?
他们不过就少寄了点,让他少要点,他就要跟他们算总账了?还敢威胁他们!
季母说:“别理他!我看他也就这么一说,我们是他的亲爹妈,他还能真的告我们不成?那份工作,就当是他跟我们买断关系了。以后我们不用他养老,他也别再找我们了。就当生这个儿子白生了。”
季父苦着脸抽烟,“我们冒的起这个风险吗?他要是真的豁出去告我们,那文敏的工作可能会被收回去,她也会被要求下乡,她的婚事就完了。
还有老三,他接了你的班,要是我们被查,他的工作也会没有。以后老四也会被人盯着,你想帮她走走门路弄个工作不下乡,只怕是不可能了。”
“那么多人接班逃避下乡呢,怎么我们就不行?”
“那是因为没人告。我们车间的老常,大儿子当兵,二儿子有工作,他本来想让小儿子接他的班,这样小儿子也不用下乡了,结果不知道被谁举报了,这个班就没接成,他小儿子还是下乡了。这年头,红眼病多着呢!
咱们家之所以没人举报,是因为老大下乡了。他要是没下乡,老三想接你的班,估计也有点悬。工作现在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是一个人的命啊。
老大不光让出了工作,他还替文敏下了乡,他等于要替文敏在乡下过一辈子苦日子。他心里不舒服,那也是应该的。”
季母也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她叹息道:“我们又有什么办法?他不下乡,难道要文敏去吗?”
季父也沉默。他们夫妻都心知肚明,当初文敏就可以接季母的班,但是他们觉得季母的工作好,让孩子接班有点可惜了。内心深处,也担心文敏以后嫁人把这份工作带走。什么东西都是送出去容易,想再要回来就难了。
你现在要让文敏把工作还给她大哥,哪怕她已经嫁人,不用再下乡了,文敏都不会同意。她的婆家人也不会同意。没人会把到手的利益让出去。
想了想,季父说:“这笔钱要文敏出。工作是她拿了。她出钱买断是应该的。”
季母犹豫道:“她一下子能拿出八百块吗?她婆家人能同意吗?别再闹得夫妻不和。”
“那怎么办?我们出吗?你现在没工作,老三挣了钱只交一半,剩下的都自己攒着,还要在家里吃喝,以后他要娶媳妇生孩子,哪儿不需要花钱?还有老四,你当初没让文敏下乡,你觉得你能让她下乡?”
季母:“……”
老四就算下乡,也得从他们身上扒掉一层皮。
他们家这些孩子,个顶个的不省心。相对来讲,老大是最老实、最省心的。也怪他们,没事克扣他那点钱干什么呢?
结果现在好了,老大也开始闹起来了。
“要不,咱们出一半,文敏出一半。”
季父眉头皱的死紧,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季母去找季文敏,跟她说这件事。季文敏当时就炸了:“有他这样当哥的吗?他怎么能这么对我?拿出400块钱,我婆婆不得把我赶出家门啊?”
她拉着季母撒娇,“妈,你跟他好好说说嘛,他一向听你的话的,你好好说说,他没准就不要了,或者少要点呢。你忍心看着你闺女不幸福吗?妈~”
季母无功而返,回家跟季父一说,季父沉默良久,说道:“要是老大不同意,依旧要闹呢?”
季母:“先给他400,拖一拖,说说好话,说不定就能混过去了呢?文敏嫁人两年了,到现在还没生孩子,她婆婆肯定对她有意见呢,要是再让她拿400块钱出来,那她肯定更难过了。”
季父同意了妻子的提议,给季文衡寄了400块钱过来。
季文衡略一思索,便知道了具体是怎么回事。他收下了钱,给季父季母回了一封信,“儿子当年下乡,某种程度上是父母‘逼迫’的,如果不是您二位在我这儿恳求,拿生养之恩说事,我不会那么轻易把工作让给文敏。所以,父母给我这些钱,我收下了。剩下的,就是我和文敏之间的事了。”
他直接给季文敏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要么给钱,要么他就要回去要个说法了,当年季文敏求着季父季母,让季父季母向他施压,这件事情,这三个人都有责任。
季文衡坐地起价,直接跟季文敏要600块。
他同时还给厂里写了一封信,深情讲述了自己对厂子的思念和留恋,说他虽然人在乡下,但是心系工厂,还询问厂子效益如何,职工是不是发不出工资了?要不然,当初他将工作让给妹妹,顶替她下乡,文敏答应每个月给他一半工资,怎么一直没有寄给他?
这当然是他随便乱说的,季文敏没有做过这样的承诺。季父季母倒是答应每个月给他10块钱,但是也兑现的不好。
工厂收到他的信,就问季文敏是怎么回事,季文敏当然矢口否认。但是这种事情,也很难有证据来证明。季文敏当然要否认啦,那是关系到她的切身利益的事情。
工厂领导劝她:“做人要知恩图报,你哥把工作给了你,他替你下乡了。虽说下乡是国家政策,下乡光荣,但是乡下日子苦,这事咱们也都知道。就算你当初没有承诺给他一半,但是,你每个月还是该给点,表示表示。”
季文敏差点气哭了。她去找季父季母哭诉,季父季母也没什么办法,两个人只是后悔,不该拖欠每个月那10块钱。
最后,季母说道:“给吧。咱们之前答应了每个月给10块,10年就是1200,他现在合起来只要1000,就当咱们一次性付了好几年的。付完这一次,以后也就不用再付了。真算起来,咱们还是占便宜了。”
季文敏气得跺脚。账能这么算吗?他们本来就没打算付这笔钱啊。大哥下乡之后,也就按时付了一年,第二年就减半了,现在,一年能给个二三十就不错。
本来打算明年就彻底不给了。而且,就算给,这钱也是爸妈给,现在一次付清,她要给出600块去,爹妈只是吃了小亏,她可是吃了大亏的。
但是,不管她怎么撒娇,季父也没有再开口帮她付这笔钱,只是告诉她:“你自己做决定,后果你也自己承担。”
最后,季文敏跟父母吵了一架,气哼哼地回了家,把事情跟丈夫说了说。季文敏长得好看,她的丈夫十分爱她,闻言便拿出了自己的积蓄给她,让她把钱寄给季文衡。
“我其实非常感激大哥,要不是他替你下乡,你就没法留在城里,我也就没有机会认识你,没有机会跟你结婚。就算是感激他给了我们俩幸福的生活,这笔钱也该花。而且,我知道你心里其实也是挂念他的,只是你嘴硬心软,不爱说而已。寄给他吧,寄了咱们也心安。”
季文敏抱着丈夫哭了一鼻子,把钱寄给了季文衡,同时写信告诉他,俩人恩断义绝。
季文衡收到信只是笑了笑,他们其实早就放弃他了,怎么现在弄得好像都是他的错一样?好像是因为他闹了,他们才被逼无奈跟他义绝的。其实不是,他们早就想跟他义绝了。
所以,闹这一场,只是给自己要来了1000块的好处而已,他没有任何额外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