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武人不同,武人最相信自己的本事,认为只要自己的力量足够,便无物不破,但文人,有些就喜欢玩心眼。
就像是崔景,每次开战之前都会先输出一通,占了正义,凭着他的那一张嘴,横杀三军,先把人家气势给杀了。
甚至有的被他说着说着,直接就投降了。
今日崔四爷也同样,先占了正义,然后再让人动手,就算今日沈遂死在这里,也是沈遂自找的。
沈遂见崔家真的动了真格要见他留下,心中又恼又恨,但他心知再闹下去,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死的人越多,他的罪责就越大。
最后他只得带着诸位将士一边抵御,一边退出羡阳城,折返回平州城。
来的时候气势汹汹,走的时候一身狼狈,堪称战败之军。
“羡阳城多美啊。”崔四爷感慨了一声,“要是打坏了屋舍草木,那多不好。”
他感慨完,然后又下令道:“派遣军队三千,追去平州城,若是他敢入城,便告知老七,让他关闭城门,将这位沈大将军困死在城中。”
“至于其他,我先书信给三郎,让他做决定。”
时下崔氏一族,崔家主仍旧是家主,但崔景却今时不同往日,纵然是年轻一辈,但对崔氏一族的事情也有很大的权利,几乎能与崔家主平起平坐。
事关崔姒,最好还是让崔景来决定。
“谁干的?沈遂?”
崔长佑被人扶回崔家二房的时候,崔姒脑子嗡的一下,浑身的血都在逆流。
她眼瞳微微睁大,眼珠上也染上了血丝,手指死死握成拳。
崔长佑握着拳头捂在嘴边,咳了一声:“阿姒,别生气,我没事。”
“有事你就该要死了。”崔姒盯着他苍白的脸几息,然后扭过头去,“让人请大夫来看看。”
“已经有人去喊了,一会就到。”崔长佑是扎扎实实地挨了沈遂一掌,他又硬生生的憋气,气血逆流,吐了两口血,确实该看看大夫。
“阿姒,你可别告诉母亲,她要是知道了,指不定先打我一顿。”
崔姒怒瞪他:“你以为瞒得住?不想挨打,最好好好地去认错。”
崔长佑:“......”
他捂住心口咳了两声,只觉得伤口更痛了。
崔姒警告他:“小叔父,下次别作死,不然我和祖母一起揍你。”
搁下这话,崔姒抬脚就离开,去了外院见燕南乡等人。
将事情的经过听了听,崔姒皱紧眉头。
“他还真的是,为了林清凝高兴,别人的生死都可以不管。”
领兵闯到崔氏族地,不管亲弟的婚盟,开口就是‘让崔氏再考虑’、‘亲事作罢’。
这感情不是自己的亲事,所以就算是没了他也无所谓。
想逼她去认错道歉,感情要认错道歉的人又不是他自己,他自然也无所谓了。
吃亏受苦受委屈难做人的都是别人,他不吃亏无损失无所谓。
崔姒目光冷了冷,良久之后突然道:“平州虽然不比重山关,却也是北燕四州南下的必经之路,若是关了平州的门户,你说,是否能切断北燕四州南下之路?”
燕南乡冷汗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王姬,此事恐怕不妥,若是关闭平州,切断北燕四州与南下各州的路,恐有...有谋反之嫌疑,到时候这事情就闹大了。”
“闹大?”崔姒笑了笑,“北燕大军南下,以平州为起点,不到两年,夺原州、云州、莱州、渺州,崔氏一族不说居功甚伟,但也是于北燕有功。”
“沈大将军身为北燕王座下大将军,不对外杀敌,反而是带着人打上我羡阳城来,我倒是想知道,北燕王这心里想的是什么?”
“是不是觉得我崔氏一族已经没用了,打算来一个‘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容不下我崔氏一族了。”
燕南乡脑中仿佛有狂风席卷。
他忙是为燕行川辩解:“王姬,主上是什么心思,旁人不知道难不成您不知道吗?不说崔家有您在,他万万是不敢动的,便是崔家与您无关,他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
不说崔家有功无过,便是无功,只要是无过,燕行川都不可能动崔家。
崔家在平州经营多年,虽为氏族,却也是仁善之家,在乱世之中,平州能安居太平,也全仰仗崔家,如此氏族,于情于理,都是不能动的。
“主上他是这世间上最讲道义,最仁德宽容的君主了。”
“这话倒是有几分真。”这一点崔姒还是相信的。
她没有那么恨燕行川,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动过崔家,崔家搭上了北燕的这艘船,也真的度过了这个乱世,甚至一跃成为最顶尖的氏族。
作为一个帝王,他确实是有许多帝王没有的仁义道义,也一辈子都没学会一个帝王的冷酷无情,江山社稷为重。
上辈子得亏他死得早,若是他再活十几年二十年,底下的臣子掌握的权势太多,都不知道飘成什么样了。
燕南乡几人闻言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暗给燕行川捏了一把汗。
“不过......”崔姒又皱了皱眉头。
几人的一颗心又是一提。
“不过有人不将我崔家放在眼里,觉得崔家随随便便就能欺负,这件事,我也要给崔家讨个公道。
你且放心,崔家又不是真的要造反,只需北燕王将这位沈大将军处罚了,给崔家公道,这事情也算是过去了。”
燕南乡心里发悬:“敢问王姬,如何才算是处罚?”
“总之不能轻飘飘地过去了。”崔姒淡淡地开口,“今日崔家丢了脸,那就得踩着他的脸,将崔家的脸面还回来,今日崔家人受了伤,那就要他受同样的伤,才算是平等了。”
“对了,还有沈小将军与阿好的亲事,沈大将军也说了,亲事就此作罢,既如此,沈家若是还想结亲,那便需得沈大将军亲自登我崔家的大门,给我崔家赔礼道歉。”
“若是他做不到,那也请沈小将军另聘佳妇,不必再来我崔家了。”
就像是崔景,每次开战之前都会先输出一通,占了正义,凭着他的那一张嘴,横杀三军,先把人家气势给杀了。
甚至有的被他说着说着,直接就投降了。
今日崔四爷也同样,先占了正义,然后再让人动手,就算今日沈遂死在这里,也是沈遂自找的。
沈遂见崔家真的动了真格要见他留下,心中又恼又恨,但他心知再闹下去,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死的人越多,他的罪责就越大。
最后他只得带着诸位将士一边抵御,一边退出羡阳城,折返回平州城。
来的时候气势汹汹,走的时候一身狼狈,堪称战败之军。
“羡阳城多美啊。”崔四爷感慨了一声,“要是打坏了屋舍草木,那多不好。”
他感慨完,然后又下令道:“派遣军队三千,追去平州城,若是他敢入城,便告知老七,让他关闭城门,将这位沈大将军困死在城中。”
“至于其他,我先书信给三郎,让他做决定。”
时下崔氏一族,崔家主仍旧是家主,但崔景却今时不同往日,纵然是年轻一辈,但对崔氏一族的事情也有很大的权利,几乎能与崔家主平起平坐。
事关崔姒,最好还是让崔景来决定。
“谁干的?沈遂?”
崔长佑被人扶回崔家二房的时候,崔姒脑子嗡的一下,浑身的血都在逆流。
她眼瞳微微睁大,眼珠上也染上了血丝,手指死死握成拳。
崔长佑握着拳头捂在嘴边,咳了一声:“阿姒,别生气,我没事。”
“有事你就该要死了。”崔姒盯着他苍白的脸几息,然后扭过头去,“让人请大夫来看看。”
“已经有人去喊了,一会就到。”崔长佑是扎扎实实地挨了沈遂一掌,他又硬生生的憋气,气血逆流,吐了两口血,确实该看看大夫。
“阿姒,你可别告诉母亲,她要是知道了,指不定先打我一顿。”
崔姒怒瞪他:“你以为瞒得住?不想挨打,最好好好地去认错。”
崔长佑:“......”
他捂住心口咳了两声,只觉得伤口更痛了。
崔姒警告他:“小叔父,下次别作死,不然我和祖母一起揍你。”
搁下这话,崔姒抬脚就离开,去了外院见燕南乡等人。
将事情的经过听了听,崔姒皱紧眉头。
“他还真的是,为了林清凝高兴,别人的生死都可以不管。”
领兵闯到崔氏族地,不管亲弟的婚盟,开口就是‘让崔氏再考虑’、‘亲事作罢’。
这感情不是自己的亲事,所以就算是没了他也无所谓。
想逼她去认错道歉,感情要认错道歉的人又不是他自己,他自然也无所谓了。
吃亏受苦受委屈难做人的都是别人,他不吃亏无损失无所谓。
崔姒目光冷了冷,良久之后突然道:“平州虽然不比重山关,却也是北燕四州南下的必经之路,若是关了平州的门户,你说,是否能切断北燕四州南下之路?”
燕南乡冷汗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王姬,此事恐怕不妥,若是关闭平州,切断北燕四州与南下各州的路,恐有...有谋反之嫌疑,到时候这事情就闹大了。”
“闹大?”崔姒笑了笑,“北燕大军南下,以平州为起点,不到两年,夺原州、云州、莱州、渺州,崔氏一族不说居功甚伟,但也是于北燕有功。”
“沈大将军身为北燕王座下大将军,不对外杀敌,反而是带着人打上我羡阳城来,我倒是想知道,北燕王这心里想的是什么?”
“是不是觉得我崔氏一族已经没用了,打算来一个‘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容不下我崔氏一族了。”
燕南乡脑中仿佛有狂风席卷。
他忙是为燕行川辩解:“王姬,主上是什么心思,旁人不知道难不成您不知道吗?不说崔家有您在,他万万是不敢动的,便是崔家与您无关,他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
不说崔家有功无过,便是无功,只要是无过,燕行川都不可能动崔家。
崔家在平州经营多年,虽为氏族,却也是仁善之家,在乱世之中,平州能安居太平,也全仰仗崔家,如此氏族,于情于理,都是不能动的。
“主上他是这世间上最讲道义,最仁德宽容的君主了。”
“这话倒是有几分真。”这一点崔姒还是相信的。
她没有那么恨燕行川,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动过崔家,崔家搭上了北燕的这艘船,也真的度过了这个乱世,甚至一跃成为最顶尖的氏族。
作为一个帝王,他确实是有许多帝王没有的仁义道义,也一辈子都没学会一个帝王的冷酷无情,江山社稷为重。
上辈子得亏他死得早,若是他再活十几年二十年,底下的臣子掌握的权势太多,都不知道飘成什么样了。
燕南乡几人闻言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暗给燕行川捏了一把汗。
“不过......”崔姒又皱了皱眉头。
几人的一颗心又是一提。
“不过有人不将我崔家放在眼里,觉得崔家随随便便就能欺负,这件事,我也要给崔家讨个公道。
你且放心,崔家又不是真的要造反,只需北燕王将这位沈大将军处罚了,给崔家公道,这事情也算是过去了。”
燕南乡心里发悬:“敢问王姬,如何才算是处罚?”
“总之不能轻飘飘地过去了。”崔姒淡淡地开口,“今日崔家丢了脸,那就得踩着他的脸,将崔家的脸面还回来,今日崔家人受了伤,那就要他受同样的伤,才算是平等了。”
“对了,还有沈小将军与阿好的亲事,沈大将军也说了,亲事就此作罢,既如此,沈家若是还想结亲,那便需得沈大将军亲自登我崔家的大门,给我崔家赔礼道歉。”
“若是他做不到,那也请沈小将军另聘佳妇,不必再来我崔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