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华小心翼翼地挪动步子,绕过桌子走到蜷缩的郑湘仪身边。
“湘仪,走,哥送你回学校。”
他甚至没敢再看谢冬梅一眼,只留给父母一个写满了‘委屈’和‘懂事’的背影,拉起还在发抖的妹妹,几乎是落荒而逃。
堂屋里,郑爱国像一头耗尽了力气的老牛,颓然地跌坐在长凳上,看着满桌狼藉,眼圈红得吓人。
谢冬梅看着大儿子仓皇离去的背影,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跳梁小丑卖力演完了一出蹩脚的独角戏。
直到门口传来关门声,她才缓缓收回目光。
想等她气消了再来拿钱?
天真。
这辈子,她手里但凡有一分钱,都得牢牢攥着,谁也别想动!
“唉……”
一声长长的叹息,带着浓重的疲惫和挫败,从郑爱国嘴里吐了出来。
刚才还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此刻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他手肘撑在油腻的桌面上,死死盯着那盘被他亲手砸烂的西红柿炒蛋。
红的汤,黄的蛋,糊了一桌子,就跟他此刻的心一样,乱成了一锅粥。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养儿子我以为是养来防老的,怎么一个个……都成了上门讨债的活阎王?”
“冬梅啊,你说,是不是我太没用了?我不会教孩子……我这个当爹的,当得太失败了……”
说着,一个快五十岁的男人,眼圈红得像兔子,肩膀控制不住地抖动起来。
谢冬梅没说话,默默地转身去厨房,端了一杯温水递给郑爱国。
“行了。为那种没良心的东西生气,气坏了身子,谁给你疼?是他郑明华,还是他那个眼高于顶的媳妇?”
“记住我今天说的话,人这一辈子,什么最重要?是命!是健健康康地活着!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你要是没钱,就得处处看人脸色,就活得没个人样!”
她的话敲进郑爱国的心里:“以后这家里的钱,咱俩死死攥在自己手里。兜里有钱,腰杆子就硬。只有别人求咱们的份儿,没有咱们求别人的理儿!”
郑爱国重重地点了点头:“冬梅,你说的对!我听你的!”
他端起那杯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抹了把嘴,“还是你脑子清楚。幸亏你没让把后山那些东西说出来,不然这家里头,更是没个安宁日子了。”
“对了,”她话锋一转,看向郑爱国,“今天头一天当副厂长,什么滋味?”
一提到这个,郑爱国那张布满愁云的脸,总算有了点活泛气。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
“嗨,别提了,浑身不得劲儿。”他咧了咧嘴,想笑又笑不出来,“就跟屁股底下垫了块砖头似的,硌得慌。”
“平时厂里那些人见了我,也是郑主任、郑哥地叫,客客气气的。今天可倒好,那热情得……跟见了亲爹似的,一个个笑得脸上都开了花。”
郑爱国来了兴致,忍不住绘声绘色地比划起来:“就那个车间的刘胖子,离着老远就跑过来,非要给我点烟,那打火机都快杵到我鼻子眼儿里了!还有几个,偷偷摸摸往我这塞东西,这个塞烟,那个塞酒。嘿!把我当什么人了?”
他脸上带着一股子被冒犯后的正直和骄傲。
“我当场就给他塞回去了!拿我老郑当什么人?咱们是工人阶级,要凭本事吃饭,不兴搞这种歪门邪道!”
“王厂长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呢,一个劲儿地点头!”
可那股子气势很快就又泄了下去。
他看着满桌狼藉,和角落里那张空荡荡的椅子,眼神黯淡下来。
“好好的一个家,这闹的像什么样!”
“老郑,别想这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现在当上副厂长,咱俩去市里庆祝一下!”
郑爱国被她这突如其来的气势搞得一愣:“咋贺?”
“我们去就去市里最好的饭店!吃个痛快!”
郑爱国下意识地就想摆手:“那得花多少钱……”
“钱?”谢冬梅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你忘了,咱们有钱。”
她朝后山的方向使了个眼色。
郑爱国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嘘——”谢冬梅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等会儿夜深了,你跟我去挖点金子把门店的款结了。然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好!我听你的!”
……
午夜刚过,万籁俱寂,只有几声零星的狗吠从远处传来。
郑爱国和谢冬梅一人拿着一把铁锹,背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借着朦胧的月色,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后山摸去。
山路崎岖,郑爱国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用手电筒给谢冬梅照着路,嘴里还小声念叨:“你慢点,小心脚下。”
“放心,这山路我闭着眼都能走。”谢冬梅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异常沉稳。
两人很快就到了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
谢冬梅没急着动手,而是先绕着四周走了一圈,仔细观察着。
“没人来过。”她拍了拍手。
郑爱国也蹲下身,借着手电光查看那片土地,泥土平整上面还落着枯叶,确实没有一丁点被翻动过的痕迹。
“开挖吧。”谢冬梅选定了一个位置,用脚尖画了个圈。
“好嘞!”
郑爱国应了一声,抡起铁锹就挖了下去。
夫妻俩谁也没说话,夜色里只听得见铁锹切入泥土和两人微微有些急促的喘息声。
挖了约莫半米深,铁锹的尖端碰到了一个硬物,发出一声沉闷响。
郑爱国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郑爱国哪怕惊喜过一次,也抵不过再次看见这么多金砖!
谢冬梅伸手进去,从中取出了三块金砖。
“够了。”她把三块金砖用布仔细包好,然后将箱子重新盖好,放回坑里。
两人又花了十几分钟,才把土坑恢复了原状,甚至还从别处移了几块带着草皮的土块盖在上面,不留一丝痕迹。
谢冬梅拿起一块,塞进自己的帆布包里,然后又拿起两块,放进了郑爱国的包里。
“这块,找陈砚君换成钱。这两块,你收好,是给顾家那位顾维同志抵账的。”她条理清晰地安排着。
“湘仪,走,哥送你回学校。”
他甚至没敢再看谢冬梅一眼,只留给父母一个写满了‘委屈’和‘懂事’的背影,拉起还在发抖的妹妹,几乎是落荒而逃。
堂屋里,郑爱国像一头耗尽了力气的老牛,颓然地跌坐在长凳上,看着满桌狼藉,眼圈红得吓人。
谢冬梅看着大儿子仓皇离去的背影,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跳梁小丑卖力演完了一出蹩脚的独角戏。
直到门口传来关门声,她才缓缓收回目光。
想等她气消了再来拿钱?
天真。
这辈子,她手里但凡有一分钱,都得牢牢攥着,谁也别想动!
“唉……”
一声长长的叹息,带着浓重的疲惫和挫败,从郑爱国嘴里吐了出来。
刚才还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此刻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他手肘撑在油腻的桌面上,死死盯着那盘被他亲手砸烂的西红柿炒蛋。
红的汤,黄的蛋,糊了一桌子,就跟他此刻的心一样,乱成了一锅粥。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养儿子我以为是养来防老的,怎么一个个……都成了上门讨债的活阎王?”
“冬梅啊,你说,是不是我太没用了?我不会教孩子……我这个当爹的,当得太失败了……”
说着,一个快五十岁的男人,眼圈红得像兔子,肩膀控制不住地抖动起来。
谢冬梅没说话,默默地转身去厨房,端了一杯温水递给郑爱国。
“行了。为那种没良心的东西生气,气坏了身子,谁给你疼?是他郑明华,还是他那个眼高于顶的媳妇?”
“记住我今天说的话,人这一辈子,什么最重要?是命!是健健康康地活着!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你要是没钱,就得处处看人脸色,就活得没个人样!”
她的话敲进郑爱国的心里:“以后这家里的钱,咱俩死死攥在自己手里。兜里有钱,腰杆子就硬。只有别人求咱们的份儿,没有咱们求别人的理儿!”
郑爱国重重地点了点头:“冬梅,你说的对!我听你的!”
他端起那杯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抹了把嘴,“还是你脑子清楚。幸亏你没让把后山那些东西说出来,不然这家里头,更是没个安宁日子了。”
“对了,”她话锋一转,看向郑爱国,“今天头一天当副厂长,什么滋味?”
一提到这个,郑爱国那张布满愁云的脸,总算有了点活泛气。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
“嗨,别提了,浑身不得劲儿。”他咧了咧嘴,想笑又笑不出来,“就跟屁股底下垫了块砖头似的,硌得慌。”
“平时厂里那些人见了我,也是郑主任、郑哥地叫,客客气气的。今天可倒好,那热情得……跟见了亲爹似的,一个个笑得脸上都开了花。”
郑爱国来了兴致,忍不住绘声绘色地比划起来:“就那个车间的刘胖子,离着老远就跑过来,非要给我点烟,那打火机都快杵到我鼻子眼儿里了!还有几个,偷偷摸摸往我这塞东西,这个塞烟,那个塞酒。嘿!把我当什么人了?”
他脸上带着一股子被冒犯后的正直和骄傲。
“我当场就给他塞回去了!拿我老郑当什么人?咱们是工人阶级,要凭本事吃饭,不兴搞这种歪门邪道!”
“王厂长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呢,一个劲儿地点头!”
可那股子气势很快就又泄了下去。
他看着满桌狼藉,和角落里那张空荡荡的椅子,眼神黯淡下来。
“好好的一个家,这闹的像什么样!”
“老郑,别想这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现在当上副厂长,咱俩去市里庆祝一下!”
郑爱国被她这突如其来的气势搞得一愣:“咋贺?”
“我们去就去市里最好的饭店!吃个痛快!”
郑爱国下意识地就想摆手:“那得花多少钱……”
“钱?”谢冬梅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你忘了,咱们有钱。”
她朝后山的方向使了个眼色。
郑爱国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嘘——”谢冬梅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等会儿夜深了,你跟我去挖点金子把门店的款结了。然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好!我听你的!”
……
午夜刚过,万籁俱寂,只有几声零星的狗吠从远处传来。
郑爱国和谢冬梅一人拿着一把铁锹,背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借着朦胧的月色,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后山摸去。
山路崎岖,郑爱国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用手电筒给谢冬梅照着路,嘴里还小声念叨:“你慢点,小心脚下。”
“放心,这山路我闭着眼都能走。”谢冬梅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异常沉稳。
两人很快就到了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
谢冬梅没急着动手,而是先绕着四周走了一圈,仔细观察着。
“没人来过。”她拍了拍手。
郑爱国也蹲下身,借着手电光查看那片土地,泥土平整上面还落着枯叶,确实没有一丁点被翻动过的痕迹。
“开挖吧。”谢冬梅选定了一个位置,用脚尖画了个圈。
“好嘞!”
郑爱国应了一声,抡起铁锹就挖了下去。
夫妻俩谁也没说话,夜色里只听得见铁锹切入泥土和两人微微有些急促的喘息声。
挖了约莫半米深,铁锹的尖端碰到了一个硬物,发出一声沉闷响。
郑爱国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郑爱国哪怕惊喜过一次,也抵不过再次看见这么多金砖!
谢冬梅伸手进去,从中取出了三块金砖。
“够了。”她把三块金砖用布仔细包好,然后将箱子重新盖好,放回坑里。
两人又花了十几分钟,才把土坑恢复了原状,甚至还从别处移了几块带着草皮的土块盖在上面,不留一丝痕迹。
谢冬梅拿起一块,塞进自己的帆布包里,然后又拿起两块,放进了郑爱国的包里。
“这块,找陈砚君换成钱。这两块,你收好,是给顾家那位顾维同志抵账的。”她条理清晰地安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