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正的考教-《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明州城很大,半点不比万年郡城要小。

  他用了一个多时辰,走遍了明州大街小巷,看到了很多未曾看到的场景。

  比如,这里有明州供销社,包罗万象,啥都有的卖,而且还很便宜,甚至某些商品,比天灾前还要便宜。

  米面粮油酱醋茶,这一类的民生必需品,贱卖出了白菜价!

  当然,为了防止百姓大量囤积物资,每个人每天都有定量。

  明州治所内,会给每一个百姓发放一种身份证明,上面写着百姓的户籍,没有证明既是黑户,会被抓起来。

  进城也需要靠身份证明,而且这个身份证明材质极为特殊,他未曾见过,难以仿造。

  诸如布帛一类的物品,也很便宜。

  民以食为天。

  只要百姓能吃饱穿暖,他们才不在乎谁当皇帝。

  “如此补贴,能补贴的起吗?”徐凤至不解。

  据他了解,可不只是明州城这样,但凡是明军治下,皆如此。

  州府有州供销社,县城也有县供销社,就连乡镇也设有分店,百姓亦可以购买,若是没钱,可以以物换物。

  此举大善也!

  除此之外,城内对鼠疫防治也堪称一绝。

  天天撒石灰。

  按照坊市划分,天天都有人上门询问。

  有人走街串巷的游说。

  修建公共设施,如公厕之类的,杜绝了随地大小便。

  “也难怪明州城如此整洁,只不过城东正在修桥铺路,不太好进!”

  窥一斑而知全豹。

  赵正治下若都是如此,那便已经有明主之象。

  但他任就不放心。

  恰好走到了一个叫做‘法院’的地方。

  有不少人在这里围观。

  他不由的走上前,驻足观看。

  看了一会儿才知道,这里竟是为民伸冤的公堂!

  只不过,和公堂也有区别。

  因为门口张贴了法院的介绍,法院主要是调解,断案为主,刑罚需要送入治所,由专人过问,复审之后,才能宣判。

  在法院门口,还张贴了许多律法小教条,都极为有意思。

  徐凤至对大康律令有一定了解。

  细看下,不由惊呼,“竟然不一样,明州竟有自己的律法?”

  又看了一下法院设立的公堂,多为百姓纠纷,有占地案,有偷鸡摸狗,也有兄弟二人为了抚养双亲而争执的。

  甚至还有和离案子。

  法院外面还有张贴的公式,细算之下,竟有几十例和离案子。

  而在法院的另一边,则是一个巡逻司的地方,他们只管巡逻缉盗,不插手民间纠纷。

  巡逻司旁,则是城管司,主要负责城市管理。

  “责任细分到每一个部门,倒是清晰明了!”

  徐凤至一路走,一路看,终于在傍晚看完了一切。

  他这才对明州的体系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那就是:全面,细致,新颖!

  说他全面,盖因覆盖了百姓的方方面面,大到出生入死,小到柴米油盐,这里都能找到负责的人。

  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而不是像之前一样,一个衙役啥都能管。

  巡逻队就巡逻缉盗,城管就负责城市。

  还设立有纠察,专门管理这些衙役,但凡欺压百姓,可上门投诉,也可以在法院起诉。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他真的在纠察司的门口,看到了案子公示,最后交给法院量刑。

  最严重的一个直接被革职,下了大狱!

  他迫不及待的找到了赵正。

  此刻,赵正正在看文件。

  得知徐凤至来了,才放下手中的东西,“凤至......”

  噗通!

  徐凤至直接跪了下来。

  赵正一惊,旋即起身,过去搀扶,“凤至,快起来!”

  “容在下跪着说话!”徐凤至道。

  喜欢跪着?

  这家伙爱好挺别致的。

  “出什么事了?”

  “没有出事。”徐凤至道:“赵大人,徐某今天游历明州,大开眼界,大人绝对乃当世英豪,不,不只是当世英豪,简直就是明君也!”

  “明州和万年郡的百姓能有大人这样的主公,是他们的幸运!”

  “徐凤至,叹服也!”

  赵正心里隐约有了猜测,便道:“不至于,只是做了一些小事罢了。”

  他将徐凤至搀扶起来,拉着他的手,坐了下来,“我起于微末,知道民间之苦,也知道百姓之难,我所做的,也是我之前所期盼的,就是做的还有些毛躁,很多地方还不成熟,让凤至见笑了!”

  “大人所作之事,已经足够尽善尽美,很多地方在我看来,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徐凤至很是认真的说道。

  “做了些许好事,就不用一直说了,你可用过饭了?”赵正一招手,吴长寿就将案牍上的点心给端了过来。

  赵正有给他倒了茶,“看你精神疲惫,嘴唇皲裂,应该是没吃饭,先吃一点,垫垫肚子,一会就到饭点了,留下来,随我一起吃!”

  徐凤至本来不觉着饿,可看到点心,瞬间饿的挠心挠肺,他也不客气,拿起糕点就吃了起来。

  “慢些慢些。”赵正丝毫不嫌他吃相难看,举止粗鄙,反而一脸微笑,眼中带着一丝欣赏。

  这让徐凤至心中一暖。

  “你先吃着,我手头还有点事。”赵正说了句,便走到了案牍前继续忙活。

  “知我来,连公务都要放在一旁,对我是何等的看重?”

  他不由想到了在杜朔麾下的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一边吃着可口的糕点,心里却在想,能为赵正做些什么?

  赵正用眼角余光观察着徐凤至,在他看来,这家伙要么有大才,要么就是真的很粗鄙。

  故此,他不由轻叹一声,放下手中的公文,手指轻敲起桌面来,又故作心烦的点燃了一根烟,装出一副纠结的样子。

  徐凤至迟疑了一会儿,起身道:“大人可是碰上烦心事了?”

  “说烦心也烦心,说不烦心也就那样。”

  “若大人不嫌弃,可于在下说说,兴许能为大人分忧!”徐凤至道。

  “也不是甚大事,告诉你也无妨。”赵正笑了笑,旋即道:“这不是拿下万年郡了吗,一个个都吵着立功,但是再扩张的方向上,却出现了争执,一时半会,我也拿不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