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大楼内,气氛顿时一凝。
众人难以置信地看向提议者。
因为这个方案在柏林电影节历史上那都是格外罕见,也只有当年颁奖制度还没完善的时候出现过
“这会不会太冒险?”
一个资深委员微微前倾,十指交握放在桌面,提出了质疑。
“难道这个规则写进了章程里面?”
“既然没有写入章程,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做出选择”
有人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
“我个人认为并不冒险,这是一次正常的调换,我们有充分理由。
媒体也会乐见其成——他们需要话题,而这部片无论最后是否拿奖,至少在技术创新上,已经是近几十年来的高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会获得观众和媒体们的喜欢。”
“是啊,”另一名年轻委员忍不住插话,语气里还有余温未退的震撼,“战场送信、一镜到底,这个创意简直完美,谁能想到能在战争片里把它做到这种程度?
这绝对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思.”
短暂的沉默过后,为首的人合上笔记本,话锋一转:
“那就不多说了,大家举手表决吧。如果否决,我们就按原计划用山田洋次的《弟弟》。”
会议桌周围的人互相对视,神情各异,纷纷做出了各自的选择。
翌日清晨,柏林的天色依旧是铅灰色,细雪在清冷的空气中打着旋。
电影宫外,媒体区已经挤满了人,摄影机三脚架一字排开,灯光一闪一闪地照着台前的讲台。
六十周年的柏林电影节号召力无需多言,台下不光是欧洲本土媒体,连中国几大门户的驻外记者都特意赶来了。
靠近中间的一排,几个国内记者正低声闲聊。
“哎,其实今天没啥悬念,《1939》昨天就送到了组委会。”
“是啊,我短信都写好了,就等他说完我就按发送。”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啊。”
“写稿子的活都省了.”
几人相视一笑,表情轻松得很。
随着现场灯光略微暗下,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走上台,身着深色西装,笑意盎然。
他先用德语和英语交替,简单回顾了本届柏林的整体安排——主竞赛单元、展映单元、各类论坛——每一个节点都带着典礼特有的隆重感。
最后,他的语调微微一顿,换上了更有仪式感的口吻:
“在今年的六十周年,我们收到了许多优秀的影片.现在,我将宣布本届柏林电影节的惊喜影片:
由中国导演吴宸执导的《1939》。”
台下的国内记者几乎同时低头按下了手机发送键,脸上带着一种“果然如此”的自信。
可还没等他们把手机收回去,迪特的下一句话紧跟而来:
“.并且,《1939》将作为本届柏林电影节的闭幕式影片放映。”
短短半句,像一颗重石丢进了水面,瞬间掀起了一阵阵涟漪。
“不是,我没听错吧?”
“闭幕式影片?!”
“他是不是把‘开幕’说成了‘闭幕’?”
不仅国内媒体面露惊愕,连不少欧美记者也面面相觑,手里的笔悬在半空。
反倒是迪特本人似乎很满意台下的骚动,微笑着压了压手:
“对的,你们没有听错,《1939》将作为闭幕式影片。这是我们多番讨论后的结果,希望大家能在柏林享受一次独特的电影之旅。”
都是深谙话题之道的人,迪特·考斯里克随即不多做解释,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留下了诸多媒体大眼瞪着小眼,原地消化这个消息。
“这搞什么飞机啊?”
“我靠,完了,我消息刚发回去啊.”
“快打电话!让他们别急着推稿,还有后续.”
国内几家媒体的驻外记者立刻掏出手机,边拨号边往外走,神情从错愕到急躁。
此时,京城的网易娱乐编辑部里,早班的几位编辑刚从午睡中醒来没多久,连连打着哈欠。
“收到柏林那边的消息了,《1939》是惊喜影片。”
“哦,这也没惊喜啊,大家都知道了,直接发稿吧。”
“好,我宣布,这次的惊喜影片没有任何惊喜。”
编辑敲下最后一个字,点下“发送”,语气还带着点戏谑,众人闻言顿时嘻嘻哈哈起来。
下一秒,他的电话响了。
看到是柏林那边同事打来的,忍不住嘟囔:“不是事情都解决了吗,还有什么破事?
“哈?你逗我呢?””
接了电话的人听了一下后,率先表现出来的是不信,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这种情况都不能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谁信啊。
电话那头的同事急得声音都高了八度:“真的,闭幕式!全球媒体都在播,柏林六十周年搞这么一出,你快改!”
“不信,谁能证明啊?”
正在柏林的人闻言都沉默了片刻,火气也上来了。
“我证明你大爷的,不信待会你自己去柏林电影节官网看,消息迟了你可别怪我”
被挂了电话,网易这边的人也是面面相觑,但是依旧选择了相信,赶忙回到自己位置上,编辑起消息。
“对了,这种组合还有什么案例来着?”
众人沉默了一片。
“算了,没想到先发吧,后面查到资料再补吧”
媒体消息此时还是推送着:六十届柏林电影节惊喜影片公布,《1939》入围.
消息报道蛮热烈的,下方的讨论声音很多。
“猜到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赶上了啊。”
“嘻嘻,那今年岂不是国内三部影入围主竞赛单元?”
“历年来,开幕式影片很难拿奖,王泉安那里难了;
至于张艺某的《三枪》,我都怀疑柏林收了钱,能拿奖我吃屎,估计最后还得靠吴宸的《1939》.”
“.”
韩三评也看到了《1939》入围的消息,松了一口气,电影最终还是赶上了,而且作为一部抗战片,能在海外宣传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拿不拿奖都是其次
此时网友们的议论热度还在往上飙,门户网站的编辑部里,电话和即时通讯窗口同时闪烁。
不到十分钟,新的稿件又被顶到首页。
这次还加上了配图,是柏林电影节的会标与一张定格剧照:白雪皑皑的雪林中,两名身影在风雪里疾行,背影被雪雾吞没.
【震撼!《1939》锁定柏林闭幕式和主竞赛单元】
【柏林六十周年大礼,官宣《1939》成为闭幕式影片,同时也将角逐金熊.】
【柏林六十周年罕见一幕,《1939》入围主竞赛单元并且将成为闭幕式影片】
【《1939》出奇制胜,柏林闭幕式首度迎来中国导演作品.】
【.】
消息一出,观众与业内的反应几乎是两极分化,对比起观众们纷纷高呼“牛逼”的反应,业内则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媒体写错了吧?”
“编辑是不是喝多了?假酒?”
“哈哈.哈?”
业内人员现在满脑子都是问号,但是看了报道,几家媒体都陆续发了,这意味着这个事情大概率是事实。
就在这时,中影大楼里,韩三评正低头翻着文件,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秘书探头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打印稿。
“韩董,吴导的《1939》入围柏林电影节了。”
韩三评抬起头,笑了笑,语气淡然:“知道了。”
秘书却没有退下,继续道:“但是.吴导的电影还入围了闭幕式影片。”
“什么?”
韩三评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子猛地一挺,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目光里带上了几分难以掩饰的震动。
窗外寒风掠过楼顶的旗帜,猎猎作响
此时的吴宸得知这个消息也难掩震惊之色。
若是他没记错,主竞赛单元和闭幕式影片这种罕见的历史性的组合,几十年来首次出现在柏林;
应该是明年伊朗参赛的那部经典作品《一次别离》.
众人难以置信地看向提议者。
因为这个方案在柏林电影节历史上那都是格外罕见,也只有当年颁奖制度还没完善的时候出现过
“这会不会太冒险?”
一个资深委员微微前倾,十指交握放在桌面,提出了质疑。
“难道这个规则写进了章程里面?”
“既然没有写入章程,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做出选择”
有人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
“我个人认为并不冒险,这是一次正常的调换,我们有充分理由。
媒体也会乐见其成——他们需要话题,而这部片无论最后是否拿奖,至少在技术创新上,已经是近几十年来的高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会获得观众和媒体们的喜欢。”
“是啊,”另一名年轻委员忍不住插话,语气里还有余温未退的震撼,“战场送信、一镜到底,这个创意简直完美,谁能想到能在战争片里把它做到这种程度?
这绝对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思.”
短暂的沉默过后,为首的人合上笔记本,话锋一转:
“那就不多说了,大家举手表决吧。如果否决,我们就按原计划用山田洋次的《弟弟》。”
会议桌周围的人互相对视,神情各异,纷纷做出了各自的选择。
翌日清晨,柏林的天色依旧是铅灰色,细雪在清冷的空气中打着旋。
电影宫外,媒体区已经挤满了人,摄影机三脚架一字排开,灯光一闪一闪地照着台前的讲台。
六十周年的柏林电影节号召力无需多言,台下不光是欧洲本土媒体,连中国几大门户的驻外记者都特意赶来了。
靠近中间的一排,几个国内记者正低声闲聊。
“哎,其实今天没啥悬念,《1939》昨天就送到了组委会。”
“是啊,我短信都写好了,就等他说完我就按发送。”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啊。”
“写稿子的活都省了.”
几人相视一笑,表情轻松得很。
随着现场灯光略微暗下,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走上台,身着深色西装,笑意盎然。
他先用德语和英语交替,简单回顾了本届柏林的整体安排——主竞赛单元、展映单元、各类论坛——每一个节点都带着典礼特有的隆重感。
最后,他的语调微微一顿,换上了更有仪式感的口吻:
“在今年的六十周年,我们收到了许多优秀的影片.现在,我将宣布本届柏林电影节的惊喜影片:
由中国导演吴宸执导的《1939》。”
台下的国内记者几乎同时低头按下了手机发送键,脸上带着一种“果然如此”的自信。
可还没等他们把手机收回去,迪特的下一句话紧跟而来:
“.并且,《1939》将作为本届柏林电影节的闭幕式影片放映。”
短短半句,像一颗重石丢进了水面,瞬间掀起了一阵阵涟漪。
“不是,我没听错吧?”
“闭幕式影片?!”
“他是不是把‘开幕’说成了‘闭幕’?”
不仅国内媒体面露惊愕,连不少欧美记者也面面相觑,手里的笔悬在半空。
反倒是迪特本人似乎很满意台下的骚动,微笑着压了压手:
“对的,你们没有听错,《1939》将作为闭幕式影片。这是我们多番讨论后的结果,希望大家能在柏林享受一次独特的电影之旅。”
都是深谙话题之道的人,迪特·考斯里克随即不多做解释,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留下了诸多媒体大眼瞪着小眼,原地消化这个消息。
“这搞什么飞机啊?”
“我靠,完了,我消息刚发回去啊.”
“快打电话!让他们别急着推稿,还有后续.”
国内几家媒体的驻外记者立刻掏出手机,边拨号边往外走,神情从错愕到急躁。
此时,京城的网易娱乐编辑部里,早班的几位编辑刚从午睡中醒来没多久,连连打着哈欠。
“收到柏林那边的消息了,《1939》是惊喜影片。”
“哦,这也没惊喜啊,大家都知道了,直接发稿吧。”
“好,我宣布,这次的惊喜影片没有任何惊喜。”
编辑敲下最后一个字,点下“发送”,语气还带着点戏谑,众人闻言顿时嘻嘻哈哈起来。
下一秒,他的电话响了。
看到是柏林那边同事打来的,忍不住嘟囔:“不是事情都解决了吗,还有什么破事?
“哈?你逗我呢?””
接了电话的人听了一下后,率先表现出来的是不信,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这种情况都不能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谁信啊。
电话那头的同事急得声音都高了八度:“真的,闭幕式!全球媒体都在播,柏林六十周年搞这么一出,你快改!”
“不信,谁能证明啊?”
正在柏林的人闻言都沉默了片刻,火气也上来了。
“我证明你大爷的,不信待会你自己去柏林电影节官网看,消息迟了你可别怪我”
被挂了电话,网易这边的人也是面面相觑,但是依旧选择了相信,赶忙回到自己位置上,编辑起消息。
“对了,这种组合还有什么案例来着?”
众人沉默了一片。
“算了,没想到先发吧,后面查到资料再补吧”
媒体消息此时还是推送着:六十届柏林电影节惊喜影片公布,《1939》入围.
消息报道蛮热烈的,下方的讨论声音很多。
“猜到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赶上了啊。”
“嘻嘻,那今年岂不是国内三部影入围主竞赛单元?”
“历年来,开幕式影片很难拿奖,王泉安那里难了;
至于张艺某的《三枪》,我都怀疑柏林收了钱,能拿奖我吃屎,估计最后还得靠吴宸的《1939》.”
“.”
韩三评也看到了《1939》入围的消息,松了一口气,电影最终还是赶上了,而且作为一部抗战片,能在海外宣传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拿不拿奖都是其次
此时网友们的议论热度还在往上飙,门户网站的编辑部里,电话和即时通讯窗口同时闪烁。
不到十分钟,新的稿件又被顶到首页。
这次还加上了配图,是柏林电影节的会标与一张定格剧照:白雪皑皑的雪林中,两名身影在风雪里疾行,背影被雪雾吞没.
【震撼!《1939》锁定柏林闭幕式和主竞赛单元】
【柏林六十周年大礼,官宣《1939》成为闭幕式影片,同时也将角逐金熊.】
【柏林六十周年罕见一幕,《1939》入围主竞赛单元并且将成为闭幕式影片】
【《1939》出奇制胜,柏林闭幕式首度迎来中国导演作品.】
【.】
消息一出,观众与业内的反应几乎是两极分化,对比起观众们纷纷高呼“牛逼”的反应,业内则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媒体写错了吧?”
“编辑是不是喝多了?假酒?”
“哈哈.哈?”
业内人员现在满脑子都是问号,但是看了报道,几家媒体都陆续发了,这意味着这个事情大概率是事实。
就在这时,中影大楼里,韩三评正低头翻着文件,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秘书探头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打印稿。
“韩董,吴导的《1939》入围柏林电影节了。”
韩三评抬起头,笑了笑,语气淡然:“知道了。”
秘书却没有退下,继续道:“但是.吴导的电影还入围了闭幕式影片。”
“什么?”
韩三评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子猛地一挺,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目光里带上了几分难以掩饰的震动。
窗外寒风掠过楼顶的旗帜,猎猎作响
此时的吴宸得知这个消息也难掩震惊之色。
若是他没记错,主竞赛单元和闭幕式影片这种罕见的历史性的组合,几十年来首次出现在柏林;
应该是明年伊朗参赛的那部经典作品《一次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