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 初次交锋-《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黄宁在曹州城处理冤案的消息传到了附近的各个州县。

  很多百姓都对此举甚为支持。

  不过郓州刺史听闻后,却有些讶异。

  而此时齐克让率军已经开进了郓州城中。

  “刺史,你觉得这个黄宁究竟是何人?在短短不过几日的功夫,四处州县的百姓之心已然归附贼军那一边,这叫我怎么带兵打仗?”

  “齐将军,您是陛下钦派的泰宁军节度使,全权负责剿灭叛军事宜,这还未开战,您怎么能屈服于叛军之气焰?”

  “依我看,区区一些草寇,以为暂时赢得了民心,就不可一世,将朝廷威严置于何地?”

  当然齐克让不是惧怕叛军势力,他只是对于黄宁的这番举措甚为不解。

  他听闻这个黄宁如今俨然成为了黄巢麾下的第一谋士。

  如果有这人的存在,叛军就不好收拾。齐克让站在郓州城墙上,目光阴沉地望向曹州方向。

  “这个黄宁,必须尽快除掉。”

  他转身对身旁的亲兵下令:“传令下去,挑选二十名精锐暗探,潜入曹州。”

  “务必查清叛军的兵力部署、粮饷储备和武库位置。”

  亲兵抱拳领命:“属下这就去安排。”

  齐克让眯起眼睛,低声自语:“我倒要看看,这个黄宁究竟有什么本事。”

  与此同时,曹州城内,黄宁正与黄巢商议军务。

  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单膝跪地:“禀报将军,郓州方向有异动。”

  黄巢眉头一皱:“何事?”

  斥候低声道:“朝廷派了暗探潜入曹州,意图不明。”

  黄宁闻言,微微一笑:“看来齐克让坐不住了。”

  黄巢冷哼一声:“区区暗探,也敢来送死?”

  黄宁摇头:“不可轻敌,齐克让此举必有深意。”

  他转头对斥候道:“加派人手,严密监视城中陌生面孔。”

  斥候领命而去。

  黄巢看向黄宁:“你觉得齐克让想做什么?”

  黄宁沉吟片刻:“无非是想摸清我军虚实,再伺机进攻。”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我们得先发制人。”

  黄巢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你有何计策?”

  黄宁微微一笑:“既然他想查,我们就让他查。”

  “不过,查到的未必是真的。”

  黄巢哈哈大笑:“妙计!”

  当夜,曹州城内悄然流传出几份假情报。

  一名商贩打扮的男子在酒馆低声谈论:“听说叛军的粮仓在东城,守备松懈。”

  另一人附和:“我还听说他们的兵器大多陈旧,不堪大用。”

  角落里,一名陌生男子默默饮酒,眼中闪过精光。

  翌日,这名男子悄然离开曹州,直奔郓州。

  齐克让听完暗探的汇报,眉头舒展:“果然如此。”

  他冷笑道:“叛军不过虚张声势,粮饷不足,兵器匮乏。”

  副将迟疑道:“将军,会不会有诈?”

  齐克让摆手:“暗探亲眼所见,岂能有假?”

  他站起身,高声道:“传令三军,三日后进攻曹州!”

  副将只得领命:“是!”

  另一边,黄宁站在城楼上,远眺郓州方向。

  一名心腹低声道:“大人,鱼已上钩。”

  黄宁淡淡一笑:“好戏才刚刚开始。”

  齐克让的五千精锐在第三日清晨开拔,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沉重的脚步声和马蹄声踏碎了郓州郊野的宁静。

  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盔甲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

  “加速前进,务必在午时前兵临曹州城下!”

  命令被一层层传达下去,军队的行进速度明显加快。

  齐克让胸有成竹,嘴角挂着轻蔑的冷笑。

  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暗探带回的情报:粮仓在东城,守备松懈;武库兵器陈旧。

  “黄宁?哼,不过如此。”他低声自语。

  此刻,曹州城楼之上,黄宁同样注视着远方扬起的尘烟。

  黄巢按剑立于他身侧,神色凝重。

  “来了。”黄宁的声音平静无波。

  他身后站着几位心腹部将,个个神情肃穆。

  “按原定计划,各就各位。”黄宁下令。

  “得令!”部将们迅速散去。

  城中看似依旧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普通百姓被要求留在家中,不得外出。

  街道空旷,只有巡逻的义军士卒步伐整齐地走过。

  所有的“破旧兵器”早已被精心布置在显眼又易于“暴露”的位置。

  而真正的精锐甲胄和锋锐刀枪,则被严密地隐藏在地窖和几处坚固的民宅内。

  东城那片区域,表面上看是粮仓所在,堆着不少粮袋。

  但只有核心将领知道,那些粮袋上层是真粮,下面全是沙土。

  真正的粮草,早已分散转移到城内多处隐蔽地点。

  黄宁亲自坐镇南门主城楼,这里是齐克让最可能的主攻方向。

  他身边站着数名神射手和令旗官。

  黄巢则前往西城坐镇,以防万一。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流逝。

  日头渐渐升高,气温也变得燥热起来。

  远处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官军庞大的军阵。

  黑压压的一片,如同移动的钢铁丛林。

  鼓声隆隆响起,官军的阵列开始变换,前锋缓缓推进。

  巨大的攻城器械——楼车、云梯、冲车,在士兵的推动下,发出吱呀的声响,缓缓靠近。

  齐克让策马来到阵前,遥望曹州城。

  城头旗帜鲜明,但守军似乎并不多。

  他更加确信了暗探的情报。

  “传令!”他抽出佩剑,直指曹州城,“前锋营,进攻东城!给我撕开一道口子!”

  “中军准备云梯,主攻南门!”

  “左右两翼策应,压制城头弓手!”

  号角长鸣,战鼓擂得更急。

  官军前锋营的士兵发出震天的呐喊,举着盾牌,扛着简陋的飞梯,如潮水般向东城涌去。

  南门外,更多的士兵推着沉重的云梯车,开始冲锋。

  城头上,黄宁冷静地看着敌人进入射程。

  “弓弩手预备——”他抬起手。

  数百张弓弩齐齐对准了城下。

  “放!”

  随着他手臂挥下,一片密集的箭雨带着凄厉的呼啸声,泼向冲锋的官军。

  瞬间,冲在最前面的官军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倒下一片。

  惨叫声、箭矢入体的闷响声混杂在一起。

  但官军人数众多,后续士兵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

  箭雨一轮接着一轮。

  官军的盾牌上插满了箭矢,不断有人中箭倒下。

  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后,官军前锋营终于冲到了东城下。

  飞梯被迅速架起。

  士兵们口衔钢刀,开始奋力攀爬。

  东城的守军似乎有些“慌乱”。

  箭矢变得稀疏,抵抗也不如南门那边顽强。

  甚至有人开始“仓惶”地向后跑。

  “将军!东城守备果然空虚!我军已登上城头!”一名传令兵飞马奔到齐克让面前禀报。

  齐克让眼中精光爆射:“好!传令中军,全力猛攻南门,牵制叛军主力!”

  “命令前锋营,站稳脚跟,扩大突破口!”

  “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东城方向!”

  他仿佛已经看到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