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箭矢快耗尽了!"负责后勤的弟子满脸焦灼地报告。
“坚持住!”
就在战况最危急的时刻,大地突然剧烈震颤起来。城墙上的碎石簌簌落下,连正在攻城的敌军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动作。李信扶住摇晃的城垛,循声望去——只见农家禁地的石门轰然炸裂,一个身高近丈的巨汉缓步而出。他赤裸的上身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手中两柄车轮巨斧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典庆兄弟!"朱家的面具瞬间变成"喜"相,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你终于出关了!"
那巨人抬头望向城墙,声如洪钟:"这是怎么回事?"
朱家简要将田蜜叛变、驱尸魔操控尸奴的事快速说了一遍。典庆听完,古铜色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简单问道:"我该做什么?"
"看到远处那几个吹笛子的了吗?"朱家指向敌军后方那几个戴着青铜面具的身影,"解决他们!"
典庆点点头,突然一个纵身从三丈高的城墙直接跳了下去。李信大惊:"危险!"伸手想要阻拦却已经来不及。
"将军放心。"朱家按住李信的手臂,"典庆是披甲门第一高手,铜头铁臂,百战无伤。"
话音未落,典庆已经如陨石般砸进敌阵,震飞了周围十余个尸奴。他落地后毫不停歇,双斧一摆,径直朝着驱尸魔所在的方向冲去。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沿途的尸奴疯狂扑咬,但它们的牙齿咬在典庆身上竟然迸出火星!敌军射来的箭矢撞在他的皮肤上,纷纷折断落地。一个楚军武士举剑劈向他的后颈,精钢打造的剑刃"铛"地一声断成两截,而典庆的皮肤上连道白痕都没留下。
"这...这还是人吗?"李信看得目瞪口呆。
朱家笑道:"披甲门的至强硬功,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典庆如入无人之境,双斧所过之处,尸奴如同麦秆般被拦腰斩断。他每一步都踏得地动山摇,很快就冲到了距离驱尸魔不足百步的地方。
那几个戴着青铜面具的控尸人显然慌了神,笛声变得杂乱无章。他们急忙摇动铃铛,调集大批尸奴挡在身前。但典庆根本不屑绕路,直接撞了上去——那些刀枪不入的尸奴在他面前就像纸糊的一般,被撞得支离破碎。
"拦住他!快拦住他!"一个控尸人惊恐地尖叫。
十几名楚军精锐立即结阵阻拦,长矛如林般刺向典庆。但那些精铁打造的矛尖刺在他身上,要么弯曲要么折断。典庆双斧一轮,楚军的阵型顿时血肉横飞。
终于,第一个控尸人转身想逃,却被飞来的巨斧直接钉在了地上。剩下的几人四散奔逃,但典庆的速度远比他们想象的快——他如猛虎般扑出,一拳就打爆了一个控尸人的脑袋,红白之物溅在青铜面具上,显得格外刺目。
随着控尸人接连倒下,尸潮的攻势明显紊乱起来。那些尸奴开始无目的地原地打转,有的甚至互相撕咬起来。
城墙上,李信抓住战机:"全军出击!趁现在!"
战鼓雷动,蓄势已久的秦军铁骑如洪流般冲出城门。失去指挥的尸奴成片倒下,楚军也开始节节败退。
随着丛林深处传来急促的鸣金声,正在攻城的敌军如潮水般退去。那些狰狞的尸奴也突然停止了攻击,像断了线的木偶般纷纷倒地。城墙上幸存的守军们这才瘫坐下来,许多人直接昏睡在血泊中。
李信拄着长剑,铠甲上满是刀痕箭伤。他望着退去的敌军,眉头紧锁:"还没结束。"声音沙哑却坚定,"如此规模的叛乱,绝不可能只有这些兵力。田蜜背后,必定还有更多六国余孽的支持。"
朱家摘下面具,露出疲惫的面容。他望着满地伤亡的农家弟子,手指微微发抖:"李将军说得对...这仅仅是开始。"
梅三娘靠在残破的城垛边,铁面具已经碎裂了一半,露出下面惨白的脸色。她的镰刀断成两截,右腿的伤口还在渗血。当典庆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城头时,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师兄..."
典庆大步走来,铜浇铁铸般的身上满是敌人的血迹,却没有一道伤痕。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检查梅三娘的伤势:"师妹,没事吧?"
"我没事..."梅三娘摇摇头,声音突然哽咽,"就是咱们烈山堂的弟子都...都..."
典庆沉默片刻,古铜色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一定要抓到田蜜。"他的声音低沉如雷,"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司徒万里拖着伤腿走来,手中的算盘只剩下一半珠子:"伤亡统计出来了...我们损失了近二成战力。如果敌军再来一次这样的进攻..."
"不会那么快。"李信望向远处的密林,"他们也需要休整。
朱家刚要说话,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手心。典庆立即扶住他:"你的内伤..."
"不碍事。"朱家擦去嘴角的血迹。
赤练甩了甩链剑上的血珠:"坚持吧,白凤已经去新郑了,而且卫庄大人他们也进山了。我们目前能做的,就只有死守了。"
李信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的声音说道:"眼下我们只能死守待援!"他环视四周,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的面孔,"现在所有人听令——"
"轻伤者负责收集所有能用的兵器箭矢!"他的青铜剑指向城墙下散落的武器,"哪怕是断箭也要捡回来重新加工!"
"重伤无法战斗的,立即转移到后山药庐!"李信转头看向朱家,"朱堂主,麻烦你安排他们做些后勤工作——煮饭、熬药、包扎伤口,一个都不能闲着!"
朱家点点头,面具停留在"思"相:"药庐还有不少毒草,可以淬在箭头上。"
李信继续部署:"其余人抓紧时间休息,轮流值守。"他看向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山林,"接下来必定还有恶战。"
士兵们立即行动起来。轻伤的秦军士兵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尸堆中翻找可用的箭矢。农家弟子们则将断裂的兵器收集起来,交给铁匠重新熔铸。几个精通医术的弟子已经开始熬制药汤,浓郁的药香混合着血腥味飘散在城头。
典庆盘坐在城墙中央,正在调息。他那铜浇铁铸般的身体上虽然没伤,但内力消耗极大。梅三娘拖着伤腿,坚持要留下:"老娘还能挥得动镰刀!"
“坚持住!”
就在战况最危急的时刻,大地突然剧烈震颤起来。城墙上的碎石簌簌落下,连正在攻城的敌军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动作。李信扶住摇晃的城垛,循声望去——只见农家禁地的石门轰然炸裂,一个身高近丈的巨汉缓步而出。他赤裸的上身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手中两柄车轮巨斧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典庆兄弟!"朱家的面具瞬间变成"喜"相,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你终于出关了!"
那巨人抬头望向城墙,声如洪钟:"这是怎么回事?"
朱家简要将田蜜叛变、驱尸魔操控尸奴的事快速说了一遍。典庆听完,古铜色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简单问道:"我该做什么?"
"看到远处那几个吹笛子的了吗?"朱家指向敌军后方那几个戴着青铜面具的身影,"解决他们!"
典庆点点头,突然一个纵身从三丈高的城墙直接跳了下去。李信大惊:"危险!"伸手想要阻拦却已经来不及。
"将军放心。"朱家按住李信的手臂,"典庆是披甲门第一高手,铜头铁臂,百战无伤。"
话音未落,典庆已经如陨石般砸进敌阵,震飞了周围十余个尸奴。他落地后毫不停歇,双斧一摆,径直朝着驱尸魔所在的方向冲去。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沿途的尸奴疯狂扑咬,但它们的牙齿咬在典庆身上竟然迸出火星!敌军射来的箭矢撞在他的皮肤上,纷纷折断落地。一个楚军武士举剑劈向他的后颈,精钢打造的剑刃"铛"地一声断成两截,而典庆的皮肤上连道白痕都没留下。
"这...这还是人吗?"李信看得目瞪口呆。
朱家笑道:"披甲门的至强硬功,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典庆如入无人之境,双斧所过之处,尸奴如同麦秆般被拦腰斩断。他每一步都踏得地动山摇,很快就冲到了距离驱尸魔不足百步的地方。
那几个戴着青铜面具的控尸人显然慌了神,笛声变得杂乱无章。他们急忙摇动铃铛,调集大批尸奴挡在身前。但典庆根本不屑绕路,直接撞了上去——那些刀枪不入的尸奴在他面前就像纸糊的一般,被撞得支离破碎。
"拦住他!快拦住他!"一个控尸人惊恐地尖叫。
十几名楚军精锐立即结阵阻拦,长矛如林般刺向典庆。但那些精铁打造的矛尖刺在他身上,要么弯曲要么折断。典庆双斧一轮,楚军的阵型顿时血肉横飞。
终于,第一个控尸人转身想逃,却被飞来的巨斧直接钉在了地上。剩下的几人四散奔逃,但典庆的速度远比他们想象的快——他如猛虎般扑出,一拳就打爆了一个控尸人的脑袋,红白之物溅在青铜面具上,显得格外刺目。
随着控尸人接连倒下,尸潮的攻势明显紊乱起来。那些尸奴开始无目的地原地打转,有的甚至互相撕咬起来。
城墙上,李信抓住战机:"全军出击!趁现在!"
战鼓雷动,蓄势已久的秦军铁骑如洪流般冲出城门。失去指挥的尸奴成片倒下,楚军也开始节节败退。
随着丛林深处传来急促的鸣金声,正在攻城的敌军如潮水般退去。那些狰狞的尸奴也突然停止了攻击,像断了线的木偶般纷纷倒地。城墙上幸存的守军们这才瘫坐下来,许多人直接昏睡在血泊中。
李信拄着长剑,铠甲上满是刀痕箭伤。他望着退去的敌军,眉头紧锁:"还没结束。"声音沙哑却坚定,"如此规模的叛乱,绝不可能只有这些兵力。田蜜背后,必定还有更多六国余孽的支持。"
朱家摘下面具,露出疲惫的面容。他望着满地伤亡的农家弟子,手指微微发抖:"李将军说得对...这仅仅是开始。"
梅三娘靠在残破的城垛边,铁面具已经碎裂了一半,露出下面惨白的脸色。她的镰刀断成两截,右腿的伤口还在渗血。当典庆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城头时,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师兄..."
典庆大步走来,铜浇铁铸般的身上满是敌人的血迹,却没有一道伤痕。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检查梅三娘的伤势:"师妹,没事吧?"
"我没事..."梅三娘摇摇头,声音突然哽咽,"就是咱们烈山堂的弟子都...都..."
典庆沉默片刻,古铜色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一定要抓到田蜜。"他的声音低沉如雷,"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司徒万里拖着伤腿走来,手中的算盘只剩下一半珠子:"伤亡统计出来了...我们损失了近二成战力。如果敌军再来一次这样的进攻..."
"不会那么快。"李信望向远处的密林,"他们也需要休整。
朱家刚要说话,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手心。典庆立即扶住他:"你的内伤..."
"不碍事。"朱家擦去嘴角的血迹。
赤练甩了甩链剑上的血珠:"坚持吧,白凤已经去新郑了,而且卫庄大人他们也进山了。我们目前能做的,就只有死守了。"
李信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的声音说道:"眼下我们只能死守待援!"他环视四周,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的面孔,"现在所有人听令——"
"轻伤者负责收集所有能用的兵器箭矢!"他的青铜剑指向城墙下散落的武器,"哪怕是断箭也要捡回来重新加工!"
"重伤无法战斗的,立即转移到后山药庐!"李信转头看向朱家,"朱堂主,麻烦你安排他们做些后勤工作——煮饭、熬药、包扎伤口,一个都不能闲着!"
朱家点点头,面具停留在"思"相:"药庐还有不少毒草,可以淬在箭头上。"
李信继续部署:"其余人抓紧时间休息,轮流值守。"他看向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山林,"接下来必定还有恶战。"
士兵们立即行动起来。轻伤的秦军士兵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尸堆中翻找可用的箭矢。农家弟子们则将断裂的兵器收集起来,交给铁匠重新熔铸。几个精通医术的弟子已经开始熬制药汤,浓郁的药香混合着血腥味飘散在城头。
典庆盘坐在城墙中央,正在调息。他那铜浇铁铸般的身体上虽然没伤,但内力消耗极大。梅三娘拖着伤腿,坚持要留下:"老娘还能挥得动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