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迟,说走就走!
但是,这贵州的雨季来得毫无预兆。雨,越下越大!
车内,程雪望着车窗外瓢泼的大雨,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徒劳地摆动。越野车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前行,每一次颠簸都让她的胃部翻涌。
"还有半小时就到马家寨。"
这时,坐在副驾驶的林教授展开一张泛黄的地图,"根据资料,陈圆圆的墓地在寨子后山的松林里。"
坐在后排的小李紧抱着装有玉簪的保险箱:"教授,您真的相信这支簪子能带我们找到陈圆圆的秘密?"
程雪没有立即回答。自从收到那封匿名邮件后,她连续三晚做同一个梦——一个身着明末服饰的女子站在雨中的山寨前,向她伸出手,掌心躺着那支碧玉簪。
"我相信文物会说话。"
她最终说道,"只是我们不懂它们的语言。"
车子拐过一个急弯,马家寨突然出现在雨幕中——几十栋木质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腰上,寨门前的石牌坊已经风化得看不清字迹。
"奇怪。"林教授皱眉,"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确实,整个寨子静得出奇,除了雨声,听不到任何人声犬吠。车子在寨中心的空地上停下,三人冒雨走向最近的一栋吊脚楼。
程雪刚踏上木楼梯,楼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站在门内,眼神警惕:"你们是谁?"
"我们是北京来的考古队。"程雪出示工作证,"想了解一下陈圆圆墓的情况。"
老人脸色骤变,作势要关门。林教授突然用当地方言说了几句话,老人动作一顿,惊讶地打量着他。
"你怎会讲我们的话?"老人改用方言问。
林教授似乎也愣住了:"我...我也不知道。"
老人犹豫片刻,终于让开门口:"进来吧。雨大。"
吊脚楼内光线昏暗,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老人自称吴阿公,是寨子里最年长的人。他给三人倒了自酿的米酒,眼神却一直没离开小李怀中的保险箱。
"你们带了不该带的东西来。"吴阿公突然说。
程雪心头一跳:"您指什么?"
老人指向保险箱:"那里面,是不是有支绿玉簪?"
三人面面相觑。程雪谨慎地问:"您怎么知道?"
"寨子里昨晚就传开了。"吴阿公往火塘里添了根柴,"说是有外人带着'绿娘子'回来了。"
"绿娘子?"
"我们祖上对那支簪子的称呼。"老人的目光变得幽深,"吴三桂送给陈圆圆的定情信物,后来在北京城破时遗失了。"
林教授身体前倾:"您知道这支簪子的来历?"
"不只是知道。"吴阿公站起身,从里屋捧出一个乌木匣子,"我们寨子,世代守护着这个。"
匣子打开,里面是一幅褪色的画像——画中女子云鬓高挽,簪着一支碧玉簪,容貌与程雪梦中所见一模一样。
"陈圆圆..."程雪轻呼。
吴阿公点头:"祖训说,'绿娘子'终有一日会回到主人身边。昨晚寨里好些人说梦见圆圆娘娘站在雨里,就知道是你们要来了。"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雷声轰鸣中,程雪仿佛听到有女子在轻声歌唱。
"我们能去看看陈圆圆的墓吗?"她问。
吴阿公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明天吧,雨停了带你们去。今晚..."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保险箱,"把'绿娘子'收好,别让其他人知道你们带着它。"
夜深了,程雪躺在客房的木床上,听着屋顶的雨声。寨子里的狗突然集体狂吠起来,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
她起身掀开窗帘一角,看到寨子里亮起了火把,十几个穿黑衣的人围在空地上,中间似乎躺着什么。距离太远,她只能勉强辨认出吴阿公站在人群前,手里举着一件发光的物件。
一道闪电劈下,程雪瞬间看清了——地上躺着一头被宰杀的黑猪,鲜血流入一个挖好的土坑。吴阿公手中拿着的,赫然是一支与她带来的几乎一模一样的玉簪!
"在看什么?"林教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程雪吓得差点叫出声。
"寨子里在举行某种仪式。"她压低声音,"他们也有支玉簪!"
林教授凑到窗前,正好看到吴阿公将那支玉簪浸入猪血中。他的身体突然僵直,双眼圆睁:"血祭...这是关宁军的秘仪!"
"你怎么知道?"程雪惊讶地问。
林教授似乎自己也困惑了:"我...我不知道,就是突然想起来了。"
外面的仪式很快结束,黑衣人散去。程雪正要拉上窗帘,却看到空地上还站着一个人——不是寨民,而是那个自称张明远的西装男子!他抬头看向程雪所在的窗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随即隐入黑暗。
"是他!"程雪倒吸一口冷气,"那个基金会的人!"
林教授面色凝重:"明天一早就去看墓地,然后立刻离开。这寨子不对劲。"
程雪点头,回到床上却辗转难眠。凌晨时分,她终于迷迷糊糊睡去,却又陷入那个熟悉的梦境——
雨中的山寨前,陈圆圆向她伸出手。但这次,女子的面容扭曲了,变成了张明远的脸!他手中握着的不是玉簪,而是一把滴血的匕首...
程雪猛地惊醒,发现天已微亮。雨停了,寨子里传来鸡鸣声。她起身洗漱,发现保险箱还锁得好好的,但心里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早餐时,吴阿公显得心事重重:"昨晚寨子里死了只鸡,不吉利。你们今天看完墓地就走吧。"
"为什么突然..."小李刚要追问,被林教授用眼神制止。
饭后,吴阿公带着三人沿一条隐蔽的小路向后山走去。山路湿滑,两旁是参天的古松。走了约莫半小时,前方出现一片开阔地,十几座古墓静静矗立。
"那就是。"吴阿公指向其中一座不起眼的坟冢。
墓碑上赫然刻着"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几个大字,与资料中记载的一模一样。程雪走近细看,发现碑文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情系山海关,魂归云贵川"。
"这是..."她刚想询问,背包里的保险箱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吴阿公脸色大变:"快走!'绿娘子'感应到主人了!"
话音未落,保险箱砰地弹开,那支碧玉簪自行飞出,直直插在墓碑前的地面上。霎时间,狂风大作,松林发出骇人的呼啸声。
程雪看到玉簪周围的地面开始渗出水珠——不,是血珠!鲜红的液体从泥土中渗出,形成一个诡异的图案。
林教授突然跪倒在地,双手抱头,发出痛苦的呻吟。他的声音变了调,用某种古老的口音嘶吼着:"圆圆!我辜负了你!"
吴阿公惊恐地后退:"祖灵附体...他是...他是..."
一声枪响划破山林。
"精彩,真精彩。"张明远从松林后走出,手中握着一把手枪,"没想到真能亲眼看到'血魂归位'的场面。"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穿黑衣的人,正是昨晚参加仪式的那批。程雪这才看清,他们每人的领口都别着一枚银色的雄鹰徽章——与玉簪尾部的标记一模一样!
"感谢你们帮我找到了第二支簪子。"张明远微笑着举起另一支碧玉簪——正是昨晚仪式中使用的那支,"现在,把'绿娘子'交出来吧。它本就是我们关宁军的圣物。"
吴阿公挡在程雪面前:"你们不是关宁后人!是叛徒!"
张明远冷笑:"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老东西。"他抬手又是一枪,吴阿公应声倒地。
"跑!"程雪拉起还在痛苦挣扎的林教授,和小李一起冲向松林深处。
身后枪声不断,子弹呼啸着擦过耳边。程雪不知道要逃向哪里,只知道必须保护那支玉簪——它现在正插在墓碑前,散发着越来越强烈的绿光...
但是,这贵州的雨季来得毫无预兆。雨,越下越大!
车内,程雪望着车窗外瓢泼的大雨,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徒劳地摆动。越野车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前行,每一次颠簸都让她的胃部翻涌。
"还有半小时就到马家寨。"
这时,坐在副驾驶的林教授展开一张泛黄的地图,"根据资料,陈圆圆的墓地在寨子后山的松林里。"
坐在后排的小李紧抱着装有玉簪的保险箱:"教授,您真的相信这支簪子能带我们找到陈圆圆的秘密?"
程雪没有立即回答。自从收到那封匿名邮件后,她连续三晚做同一个梦——一个身着明末服饰的女子站在雨中的山寨前,向她伸出手,掌心躺着那支碧玉簪。
"我相信文物会说话。"
她最终说道,"只是我们不懂它们的语言。"
车子拐过一个急弯,马家寨突然出现在雨幕中——几十栋木质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腰上,寨门前的石牌坊已经风化得看不清字迹。
"奇怪。"林教授皱眉,"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确实,整个寨子静得出奇,除了雨声,听不到任何人声犬吠。车子在寨中心的空地上停下,三人冒雨走向最近的一栋吊脚楼。
程雪刚踏上木楼梯,楼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站在门内,眼神警惕:"你们是谁?"
"我们是北京来的考古队。"程雪出示工作证,"想了解一下陈圆圆墓的情况。"
老人脸色骤变,作势要关门。林教授突然用当地方言说了几句话,老人动作一顿,惊讶地打量着他。
"你怎会讲我们的话?"老人改用方言问。
林教授似乎也愣住了:"我...我也不知道。"
老人犹豫片刻,终于让开门口:"进来吧。雨大。"
吊脚楼内光线昏暗,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老人自称吴阿公,是寨子里最年长的人。他给三人倒了自酿的米酒,眼神却一直没离开小李怀中的保险箱。
"你们带了不该带的东西来。"吴阿公突然说。
程雪心头一跳:"您指什么?"
老人指向保险箱:"那里面,是不是有支绿玉簪?"
三人面面相觑。程雪谨慎地问:"您怎么知道?"
"寨子里昨晚就传开了。"吴阿公往火塘里添了根柴,"说是有外人带着'绿娘子'回来了。"
"绿娘子?"
"我们祖上对那支簪子的称呼。"老人的目光变得幽深,"吴三桂送给陈圆圆的定情信物,后来在北京城破时遗失了。"
林教授身体前倾:"您知道这支簪子的来历?"
"不只是知道。"吴阿公站起身,从里屋捧出一个乌木匣子,"我们寨子,世代守护着这个。"
匣子打开,里面是一幅褪色的画像——画中女子云鬓高挽,簪着一支碧玉簪,容貌与程雪梦中所见一模一样。
"陈圆圆..."程雪轻呼。
吴阿公点头:"祖训说,'绿娘子'终有一日会回到主人身边。昨晚寨里好些人说梦见圆圆娘娘站在雨里,就知道是你们要来了。"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雷声轰鸣中,程雪仿佛听到有女子在轻声歌唱。
"我们能去看看陈圆圆的墓吗?"她问。
吴阿公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明天吧,雨停了带你们去。今晚..."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保险箱,"把'绿娘子'收好,别让其他人知道你们带着它。"
夜深了,程雪躺在客房的木床上,听着屋顶的雨声。寨子里的狗突然集体狂吠起来,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
她起身掀开窗帘一角,看到寨子里亮起了火把,十几个穿黑衣的人围在空地上,中间似乎躺着什么。距离太远,她只能勉强辨认出吴阿公站在人群前,手里举着一件发光的物件。
一道闪电劈下,程雪瞬间看清了——地上躺着一头被宰杀的黑猪,鲜血流入一个挖好的土坑。吴阿公手中拿着的,赫然是一支与她带来的几乎一模一样的玉簪!
"在看什么?"林教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程雪吓得差点叫出声。
"寨子里在举行某种仪式。"她压低声音,"他们也有支玉簪!"
林教授凑到窗前,正好看到吴阿公将那支玉簪浸入猪血中。他的身体突然僵直,双眼圆睁:"血祭...这是关宁军的秘仪!"
"你怎么知道?"程雪惊讶地问。
林教授似乎自己也困惑了:"我...我不知道,就是突然想起来了。"
外面的仪式很快结束,黑衣人散去。程雪正要拉上窗帘,却看到空地上还站着一个人——不是寨民,而是那个自称张明远的西装男子!他抬头看向程雪所在的窗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随即隐入黑暗。
"是他!"程雪倒吸一口冷气,"那个基金会的人!"
林教授面色凝重:"明天一早就去看墓地,然后立刻离开。这寨子不对劲。"
程雪点头,回到床上却辗转难眠。凌晨时分,她终于迷迷糊糊睡去,却又陷入那个熟悉的梦境——
雨中的山寨前,陈圆圆向她伸出手。但这次,女子的面容扭曲了,变成了张明远的脸!他手中握着的不是玉簪,而是一把滴血的匕首...
程雪猛地惊醒,发现天已微亮。雨停了,寨子里传来鸡鸣声。她起身洗漱,发现保险箱还锁得好好的,但心里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早餐时,吴阿公显得心事重重:"昨晚寨子里死了只鸡,不吉利。你们今天看完墓地就走吧。"
"为什么突然..."小李刚要追问,被林教授用眼神制止。
饭后,吴阿公带着三人沿一条隐蔽的小路向后山走去。山路湿滑,两旁是参天的古松。走了约莫半小时,前方出现一片开阔地,十几座古墓静静矗立。
"那就是。"吴阿公指向其中一座不起眼的坟冢。
墓碑上赫然刻着"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几个大字,与资料中记载的一模一样。程雪走近细看,发现碑文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情系山海关,魂归云贵川"。
"这是..."她刚想询问,背包里的保险箱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吴阿公脸色大变:"快走!'绿娘子'感应到主人了!"
话音未落,保险箱砰地弹开,那支碧玉簪自行飞出,直直插在墓碑前的地面上。霎时间,狂风大作,松林发出骇人的呼啸声。
程雪看到玉簪周围的地面开始渗出水珠——不,是血珠!鲜红的液体从泥土中渗出,形成一个诡异的图案。
林教授突然跪倒在地,双手抱头,发出痛苦的呻吟。他的声音变了调,用某种古老的口音嘶吼着:"圆圆!我辜负了你!"
吴阿公惊恐地后退:"祖灵附体...他是...他是..."
一声枪响划破山林。
"精彩,真精彩。"张明远从松林后走出,手中握着一把手枪,"没想到真能亲眼看到'血魂归位'的场面。"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穿黑衣的人,正是昨晚参加仪式的那批。程雪这才看清,他们每人的领口都别着一枚银色的雄鹰徽章——与玉簪尾部的标记一模一样!
"感谢你们帮我找到了第二支簪子。"张明远微笑着举起另一支碧玉簪——正是昨晚仪式中使用的那支,"现在,把'绿娘子'交出来吧。它本就是我们关宁军的圣物。"
吴阿公挡在程雪面前:"你们不是关宁后人!是叛徒!"
张明远冷笑:"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老东西。"他抬手又是一枪,吴阿公应声倒地。
"跑!"程雪拉起还在痛苦挣扎的林教授,和小李一起冲向松林深处。
身后枪声不断,子弹呼啸着擦过耳边。程雪不知道要逃向哪里,只知道必须保护那支玉簪——它现在正插在墓碑前,散发着越来越强烈的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