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立即寂静无声。
曲连逢:“前来赶考的学子们也看到了,我们这些人,就是此次科举的考官。”
“此次科举,由镇国长公主燕无赦主持,用的班底,是江南科举的班底,想必学子们对江南科举,有些了解吧?”
了解,简直太了解了。
谁没有几个同窗好友啊,江南很多同窗好友,这会儿都已经在任上了。
且书信中屡屡夸赞江南科举,一公平、二速度,三,公开,绝无藏污纳垢。
心中屡次写到长公主在江南如何如何镇压斩杀贪官污吏,恨不能为长公主效犬马之力等等等等。
若是此次科举,沿用江南的班底,那他们这些人的机会,岂不是大大增加了。
想到这里,他们的心就开始狂跳,激动的恨不能嚷几嗓子。
“肃静!”
“肃静!”
曲连逢连着两声,才把鼎沸的热闹给压下去。
“此次科举,自然也跟以往考试不一样。具体事宜,待长公主来了之后,再行颁布。”
“现在,本官就来自我介绍一下,本官姓曲,名连逢,现任户部侍郎,祖籍金陵,出身白鹿书院。”
还未说完,就已经被人尖叫着道破生平。
“是金陵才子之首,当年一人力压江南数百学子的,曲连逢,曲大儒。”
若是有人不知道金陵才子之首,就有人科普大皇子当年的谋士,不少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曲连逢朝陶西章伸手有请,后者板着脸上去。
“吾名陶西章,出身,陇西陶家。”
即便只是简单的几句介绍,也被不少学子认出。
“我知道,是百年儒林世家的陶家,陶大儒。”
若是人人不知道曲连逢,肯定人人都知道陶西章。
大燕国,无人不知道的陶家,代代出大儒,代代出谋士名臣的陶家。
学子们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风尘仆仆的竟然是真神仙。
颜其辛:“我是颜其辛,没什么好介绍的。”
颜这个姓氏可不多见,结合之前上场的两位大儒,这个肯定来头也不小。
“不会是东林书院的颜其辛吧?”
东林书院可是与白鹿书院并称南北两大书院啊!
“我知道,颜其辛是东林书院的院首,苦读十年出学子,百年不出颜其辛,就是他,曾经被东林书院众大儒夸赞,百年都出不了一个的人才。”
又是一声惊呼。
郑不缺本不想上去,其他人都介绍了,他河西郑氏,若是不介绍,岂不是落了威名。
“吾是郑不缺,出身河西郑氏。”
又有人知道。
“我知道,千年不遇真才子,说的就是他。”
“就是那个代代出文人谋士的河西郑氏?”后面一句人们没有说。
郑氏一族,不是已经没落了吗?
又一想,能与这几位先生并高低,可见不是没落,是低调。
现在一朝出世,以后就是天下皆知啦。
曲连逢见都介绍完了,开口道:“既然长公主还未到,考官们如此风尘仆仆有失体面,本官就带几位考官先去客栈熟悉一番,换上考官制服,学子们,稍安勿躁。”
早就在几位大儒亮明身份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没有燥气了。
一生能把几位精彩绝艳的先生都看一个遍,不要说等一会儿,就算是等一年,他们都愿意。
有事弟子服其劳,他们愿意为大儒们鞍前马后,跑腿扶凳。
附近就有客栈,走过去不过百米,曲连逢带着三人,身后挂着一串尾巴,浩浩荡荡的进了客栈。
贡院呼啦一下,就空了。
探子们赶紧回去汇报,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大儒,但是看读书人那么狂热的样子,就知道考官们都很厉害。
但凡是一点对公主有利的,就是对他们主子不利。
其实陶西章等人也没有多狼狈,只不过跟一个个打扮崭新的学子相比,他们无非是在路上晒的黑了一些,衣袍穿的陈旧了一些。
待换上礼部朝服以后,一个个双目有神,光华内敛,不笑的时候,不怒自威。
四人出来以后,学子们心神一震,不止不敢造次,大气都不敢再多喘一声。
这四位是捏着他们未来的大手,一句话,一笔字,就能决定他们的未来是天还是地。
一行人与燕无赦先后脚抵达贡院。
学子们看到马车上下来的人,下意识的双膝跪地。
“叩见长公主!”
燕无赦:“平身!”
她从马车上下来,一身玄色凤袍朝服,配上突入美貌的大妆,非但不见艳色,反倒显得锐气逼人,更加让人不敢直视。
韩迁:“想科考,排队!”
一句话,学子们老老实实的排成数十排,百姓老老实实的退到最后。
燕无赦朝韩迁看了一眼,后者抽出兵器。
“科举重地,谁若是敢乱,杀无赦!”
学子们吓的一个个头都不敢抬了。
曲连逢:“此次科举,先面试,后笔试。面试,是考官出题,你们作答,每个题目都不一样,这是第一轮淘汰。”
“淘汰掉的学子,也不要灰心,还可以参加第二轮一技之长赛,这是针对口才不好,又心里有想法的学子设立,所以第一轮被淘汰掉的学子,不要灰心。”
“殿下,可开始?”
燕无赦点头,两个麒麟军抬了一张椅子过来给她坐下。
只有还有专人为考官们准备的桌椅茶水点心。
如此不拘一格的科举,闻所未闻,前所未见,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学子们还等着检验身上可有夹带呢,现在不用那么麻烦的环节了,直接就考。
麒麟军维持秩序,只有四个考官,就只能排成四排。
有韩迁拿刀震着,又有长公主凶名加上威名远播,再有麒麟军从中安排秩序。
十几排,有序的合并成四队。
曲连逢给第一个学子出题。
“为什么考科举?”
学子被问得一愣,他只擅长书写,口才不行啊,尤其是看到曲大儒,更是紧张的手脚都开始发抖。
“学…学生……”
曲连逢:“下一个,五日以后参加第二轮。”
学子急的眼泪都出来了,悔的不停的捶打胸口。早知道是这样考试,他就多与同窗练练口才了。
第二个学子
“你考中以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事?”
这个学子充分吸取了教训,不敢迟疑。
“回乡见家人。”
曲连逢:“前来赶考的学子们也看到了,我们这些人,就是此次科举的考官。”
“此次科举,由镇国长公主燕无赦主持,用的班底,是江南科举的班底,想必学子们对江南科举,有些了解吧?”
了解,简直太了解了。
谁没有几个同窗好友啊,江南很多同窗好友,这会儿都已经在任上了。
且书信中屡屡夸赞江南科举,一公平、二速度,三,公开,绝无藏污纳垢。
心中屡次写到长公主在江南如何如何镇压斩杀贪官污吏,恨不能为长公主效犬马之力等等等等。
若是此次科举,沿用江南的班底,那他们这些人的机会,岂不是大大增加了。
想到这里,他们的心就开始狂跳,激动的恨不能嚷几嗓子。
“肃静!”
“肃静!”
曲连逢连着两声,才把鼎沸的热闹给压下去。
“此次科举,自然也跟以往考试不一样。具体事宜,待长公主来了之后,再行颁布。”
“现在,本官就来自我介绍一下,本官姓曲,名连逢,现任户部侍郎,祖籍金陵,出身白鹿书院。”
还未说完,就已经被人尖叫着道破生平。
“是金陵才子之首,当年一人力压江南数百学子的,曲连逢,曲大儒。”
若是有人不知道金陵才子之首,就有人科普大皇子当年的谋士,不少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曲连逢朝陶西章伸手有请,后者板着脸上去。
“吾名陶西章,出身,陇西陶家。”
即便只是简单的几句介绍,也被不少学子认出。
“我知道,是百年儒林世家的陶家,陶大儒。”
若是人人不知道曲连逢,肯定人人都知道陶西章。
大燕国,无人不知道的陶家,代代出大儒,代代出谋士名臣的陶家。
学子们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风尘仆仆的竟然是真神仙。
颜其辛:“我是颜其辛,没什么好介绍的。”
颜这个姓氏可不多见,结合之前上场的两位大儒,这个肯定来头也不小。
“不会是东林书院的颜其辛吧?”
东林书院可是与白鹿书院并称南北两大书院啊!
“我知道,颜其辛是东林书院的院首,苦读十年出学子,百年不出颜其辛,就是他,曾经被东林书院众大儒夸赞,百年都出不了一个的人才。”
又是一声惊呼。
郑不缺本不想上去,其他人都介绍了,他河西郑氏,若是不介绍,岂不是落了威名。
“吾是郑不缺,出身河西郑氏。”
又有人知道。
“我知道,千年不遇真才子,说的就是他。”
“就是那个代代出文人谋士的河西郑氏?”后面一句人们没有说。
郑氏一族,不是已经没落了吗?
又一想,能与这几位先生并高低,可见不是没落,是低调。
现在一朝出世,以后就是天下皆知啦。
曲连逢见都介绍完了,开口道:“既然长公主还未到,考官们如此风尘仆仆有失体面,本官就带几位考官先去客栈熟悉一番,换上考官制服,学子们,稍安勿躁。”
早就在几位大儒亮明身份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没有燥气了。
一生能把几位精彩绝艳的先生都看一个遍,不要说等一会儿,就算是等一年,他们都愿意。
有事弟子服其劳,他们愿意为大儒们鞍前马后,跑腿扶凳。
附近就有客栈,走过去不过百米,曲连逢带着三人,身后挂着一串尾巴,浩浩荡荡的进了客栈。
贡院呼啦一下,就空了。
探子们赶紧回去汇报,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大儒,但是看读书人那么狂热的样子,就知道考官们都很厉害。
但凡是一点对公主有利的,就是对他们主子不利。
其实陶西章等人也没有多狼狈,只不过跟一个个打扮崭新的学子相比,他们无非是在路上晒的黑了一些,衣袍穿的陈旧了一些。
待换上礼部朝服以后,一个个双目有神,光华内敛,不笑的时候,不怒自威。
四人出来以后,学子们心神一震,不止不敢造次,大气都不敢再多喘一声。
这四位是捏着他们未来的大手,一句话,一笔字,就能决定他们的未来是天还是地。
一行人与燕无赦先后脚抵达贡院。
学子们看到马车上下来的人,下意识的双膝跪地。
“叩见长公主!”
燕无赦:“平身!”
她从马车上下来,一身玄色凤袍朝服,配上突入美貌的大妆,非但不见艳色,反倒显得锐气逼人,更加让人不敢直视。
韩迁:“想科考,排队!”
一句话,学子们老老实实的排成数十排,百姓老老实实的退到最后。
燕无赦朝韩迁看了一眼,后者抽出兵器。
“科举重地,谁若是敢乱,杀无赦!”
学子们吓的一个个头都不敢抬了。
曲连逢:“此次科举,先面试,后笔试。面试,是考官出题,你们作答,每个题目都不一样,这是第一轮淘汰。”
“淘汰掉的学子,也不要灰心,还可以参加第二轮一技之长赛,这是针对口才不好,又心里有想法的学子设立,所以第一轮被淘汰掉的学子,不要灰心。”
“殿下,可开始?”
燕无赦点头,两个麒麟军抬了一张椅子过来给她坐下。
只有还有专人为考官们准备的桌椅茶水点心。
如此不拘一格的科举,闻所未闻,前所未见,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学子们还等着检验身上可有夹带呢,现在不用那么麻烦的环节了,直接就考。
麒麟军维持秩序,只有四个考官,就只能排成四排。
有韩迁拿刀震着,又有长公主凶名加上威名远播,再有麒麟军从中安排秩序。
十几排,有序的合并成四队。
曲连逢给第一个学子出题。
“为什么考科举?”
学子被问得一愣,他只擅长书写,口才不行啊,尤其是看到曲大儒,更是紧张的手脚都开始发抖。
“学…学生……”
曲连逢:“下一个,五日以后参加第二轮。”
学子急的眼泪都出来了,悔的不停的捶打胸口。早知道是这样考试,他就多与同窗练练口才了。
第二个学子
“你考中以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事?”
这个学子充分吸取了教训,不敢迟疑。
“回乡见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