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章:老皇帝的命全靠谢宁吊着-《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高林甫一顿。

  显然没想到,陛下也急需谢宁救命。

  无奈只能放人,“那老夫就等着三日后,再请大人出宫为我儿诊治。”

  “嗯。”

  谢宁点点头,转身告辞。

  直到谢宁走出去好远,高林甫才唤来侍从寻今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高家的箭簇会反插在他儿子的眼眶上。

  “你说是识檐射杀了谢大人家的女眷,伤我儿的是武状元吴俊源!”

  高林甫大脑翁地一声。

  梁锋的女儿被养在谢宁家里,他怎可能不知道,只是他想不通他儿子识檐向来分得轻重,便是胡闹也不会有难以收拾的时候,怎么会就冒然在街上公然射杀了那梁家的女子?

  赵俨与太子妃,询问几句见高识檐目前没有大碍,全都离去,高林甫一个人坐在床边,闻着满屋子的血腥味,蓦地觉得谢宁这个年轻人简直太能沉得住气了。

  高识檐射杀梁家女,不足两个时辰,转头他就能摁下所有,前来宰相府给高识檐救治,这般泰山崩于眼前面不改色的沉着,让高林甫骤然对谢六元有了个新的印象。

  高识檐的命,谢宁必然会救。

  那高家是否要换一种方式来收拾他呢。

  高林甫撇了撇茶碗里的沫子,倏忽露出个嘲讽的笑来:谢宁哪里是要救他儿子的命,分明是迫不得已来救他儿子的命。

  宫里,谢宁刚给老皇帝诊治完,前脚刚踏出紫宸殿,要去自己的矮房休息,后脚就有个小黄门来给谢宁塞纸条,上面写着时间地点,务必相会。

  这个时间节点。

  乾元帝的身边除了太子的人,便是太子的人,严密得连只苍蝇都放不进去,想要密会见他的人能是谁?

  纸条谢宁都没看第二眼,转手就扔进花园的草丛中。

  他前脚扔,后脚就有人捡。

  “你瞧清楚了,他确实是把纸条扔了?”

  菡萏宫,祁王赵俨遏制怒火道:“好个谢宁,当真除了太子谁都看不上眼,连我这个祁王都请不动他!”

  祁王母妃辰妃道:“现在皇上的身边连寻常太医都近身不得,皇后几次要进去送药都被赵小脚给挡了回来,儿子,要是这谢宁再不松口,恐怕我们真要眼睁睁看着你大哥登基了。”

  “不可能!”

  这江山,这天下,他努力筹谋了这么久,怎么可能眼睁睁拱手于他人。

  即便是做了三十年的太子,他的亲大哥也不行!

  “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辰妃在后宫与皇后面和心不和三十余年,现在皇后因为母家的事势微,她也没好到哪里去,去年一场科举舞弊案件,太子一党打下了他们这么多年来的官员人际网。

  就连吏部最强助力彭举都被削官罢职。

  “叫舅舅领兵入京!”

  “叫你舅舅动用南疆兵马?”

  辰妃登时瞳孔挛缩,“这怎么能行,你舅舅与南疆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眼见着今年就能分出胜负,这时候叫他用兵,那岂不是与谋反无异?”

  “那该怎么办!”

  赵俨如今是真没招了,他焦躁地转了几圈,眼眸猛然一亮,“对了,中兴卫所的陈宿中!他当年乃舅舅帐下行走,妻子儿子都在浏阳老家,多年受咱们曹家照顾,母妃,你赶快给舅舅送信,叫他务必想办法,让陈宿中站在我们这边。”

  “陈宿中是太子调任中兴卫任大将军,他能轻易挪换阵营支持我们么?”

  “不肖他彻底支持。”

  赵俨眸色危险地道:“只叫他派一直队伍悄悄潜入京城,我们许以重利总有人肯卖命,母妃是否忘了,京城南北大营,只有北大营魏大舆是站在太子一头,只有南衙十六卫按兵不动,我们就有机会!”

  “你是说……”

  在京城用兵意味着什么,辰妃当然明白,她不禁恐慌地道:“儿子,你跟赵奕是亲兄弟,便是你不当这个皇帝,他也不会要了你的命……我们难道……”

  “母妃!”

  赵俨偏执阴狠地道:“事到如今,您觉得我们还能全身而退吗?”

  逍遥散、杨家军,科举舞弊,这些年的桩桩件件,单拎出来哪一条都够他在宗正寺待到人老枯骨,同样都是天潢贵胄,一个皇帝的亲儿子,赵俨怎么可能认命。

  东宫。

  赵奕将纸条扔进香炉里,对赵斌等东宫幕僚轻哼道:“我这三弟还是这般天真,孤有时候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好了。”

  “祁王殿下意欲拉拢谢大人?”

  东宫幕僚陶先生道:“那他此刻下手未免也太晚了。”

  赵斌坐在一旁挑眉唇角嘲讽一勾。

  “调陈宿中三万人马悄悄进京,在长治待命,在父皇没彻底安好之前,切勿惊动朝中。”赵奕摩挲着扳指道:“斌堂弟,你在南衙务必注意动向,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要及时上报给孤。”

  长治距离京城急行军一个下午可达。

  一旦京城有逼宫用兵嫌疑,陈宿中不肖一日便可带兵血洗宫闱。

  此时的太子赵奕杀伐果断,与紫宸殿谨遵孝悌的模样判若两人。

  老皇帝还没到油尽灯枯时候,各方人马就都已经按捺不住蠢蠢欲动。

  杨琰听闻梁颖被高识檐射杀,第二天清早便动身来了谢府,在梁颖不大的坟包上站了整整半天,上了三柱清香,起身离开。

  平心而论,谢宁不愿意老皇帝太早死了,乾元帝一旦驾崩,就意味着朝局势力重新洗牌,他目前经营的一切,可能会化作飞灰,也可能更上一层楼。

  还有杨家军平反的事情尚未解决。

  为老皇帝没那么早嘎掉,谢宁利用太医局之便,又制作了一批用料珍稀昂贵的牛黄安宫丸,有他事先手搓的一批安宫牛黄丸吊着,乾元帝才两三日的时间,面色就逐渐变好。

  但凡清醒着就攥着谢宁的手,目光慈爱,仿佛亲儿孙地一顿猛夸,要让他封王拜相,要给太子保他一世权柄,当然这些话谢宁也就听听而已。

  人之将死。

  其言没得信。

  三天一到,宰相府果然进宫派人来请,谢宁收拾收拾跟老皇帝请了半天假,动身去了宰相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