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好酒菜,斟满美酒,二奎毫不见外的坐在了末席。
二话不说,端起酒碗便一饮而尽。
酒碗刚空,便再次倒满,然后又是一仰头,喝的一干二净,甚至一滴都没有洒出来。
要知道这可是冯掌柜珍藏的酒,都是经过陆承安改良的蒸馏技术酿造的,至少都有四十多度,两大碗喝下去,将近一斤了。
二奎虽然也修了仙道,但因为资质平庸,如今也不过才刚刚八品而已。
两碗酒烈酒下去,此时已经是眼冒金星了。
但他依然不管不顾,还准备倒酒。
陆承安无奈笑了笑,伸手按住了酒坛道:
“二奎,哪有你这种喝法...”
二奎愣了愣,口齿都有些不轻道:
“不是...陆哥儿你说的...看我酒量嘛...”
闻言,陆承安与冯掌柜对视了一眼,随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冯掌柜敲了敲二奎的脑袋,恨铁不成钢道:
“这些年做生意倒是摸清楚门道了,可这人情世故怎么还是一窍不通?陆老弟的意思是要请你同桌共饮,你这憨货...”
二奎此时才明白自己领会错了意思,只能憨厚一笑。
正好此时,里屋走出来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一晃一晃,冲着冯掌柜含糊不清道:
“爷爷...爷爷...”
冯掌柜哪听得了这个,噌的一下站起身小跑着过去,一把抱起孩子。
“诶...小宝怎么醒了,爷爷抱抱...”
二奎见儿子竟然自己走了出来,当即不乐意了,冲着屋子里喊道:
“芸娘,芸娘?你干什么呢?孩子怎么都看不住?”
谁知冯掌柜却直接呵斥道:
“你说什么混账话?什么叫孩子都看不住?看不住怎么不见你去看?昨晚一晚上小宝睡得不安宁,都是芸娘在哄,我听你睡得跟个死猪一样,还有脸说芸娘?”
被冯掌柜这么一呵斥,二奎不敢说话,只能嘟囔着道:
“自古不都是娘养儿嘛...”
冯掌柜又瞪了他一眼,二奎这才彻底闭嘴。
陆承安笑而不语,只是伸手轻轻拍了拍二奎的肩膀。
没一会儿,一位大约不到二十岁年纪的女子从里屋走了出来,一边走还一边急匆匆整理自己的盘发和衣领。
“是我不好,是我不好,方才不小心睡着了,这才让小宝自己跑了出来,公父别怪二奎了...”
女子相貌普通,眼神温婉,一看就是一个贤淑良人。
出来后伸手便要从冯掌柜手里抱走小宝,正好看见已经起身的陆承安。
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只好仓促欠身行礼。
“原来有客在,妾身失礼了...”
二奎连忙上前站在妻子身边,向陆承安介绍道:
“陆哥儿,这是内人芸娘,前年掌柜的给我寻的媳妇。”
“芸娘,这就是我常常跟你提到过的书院陆先生。”
芸娘一听原来此人就是书院那位陆先生,顿时慌了神,说着就要行大礼。
毕竟现在民间都有流传,说书院的陆先生是当世圣人,就连朝廷公卿见了都要行礼的。
陆承安连忙伸手挥出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芸娘,笑道:
“夫人不必客气,我与二奎兄弟是相熟多年的好友,岂能受夫人如此大礼。”
听陆承安说是自己朋友,二奎顿时得意地看向妻子道:
“你看?我没骗你吧?”
芸娘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低眉道:
“那妾身就不打扰了...”
说着便要抱小宝离开。
陆承安却开口道:
“夫人且慢。”
芸娘一愣,回过头看了眼陆承安,然后又诧异的看了眼二奎。
二奎和冯掌柜立即反应过来,眼中满是惊喜。
赶忙从妻子怀中把儿子抱了过来,凑到陆承安面前,像是献宝一般笑道:
“陆哥儿你看,这孩子今年一岁多了,调皮的很。”
“你那首鹅鹅鹅,他都会背呢...”
“来,小宝,给陆先生背一段。”
可让二奎尴尬的是小宝非但没听他的话背一段鹅鹅鹅,反而盯着陆承安一个劲的傻笑。
笑过之后,甚至还冲陆承安伸出双手,奶声奶气道:
“抱抱...”
陆承安哈哈一笑,伸手接过小宝,立即就闻到一股奶香味。
二奎看着自己儿子在陆承安怀里乖巧的模样,忍不住笑骂道:
“嘿...你们看这臭小子,这么屁点大,就知道巴结人了你看...”
冯掌柜笑骂道:
“什么巴结人,这是人家小宝有灵性,知道陆老弟不是凡人...”
芸娘抿嘴而笑,没有说话。
陆承安抱着小宝坐下,柔声问道:
“小宝,听你爹说你会背咏鹅?”
刚才二奎让他背不背,被陆承安这么一问,小宝竟然直接就开口背了起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那奶奶的声线,口齿不清的咬字,顿时让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
整个院子里顿时充满了生机。
难怪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来到人间的天使...
逗乐了一会儿,芸娘见差不多了,便主动上前道:
“小宝,陆先生还要跟爷爷和爹爹说话,走,娘带你去玩马马...”
小宝十分乖巧,扑进了娘亲的怀里。
芸娘抱着小宝离开了,二奎和冯掌柜则一脸期待的看着陆承安。
陆承安笑了笑,问道:
“小宝是去年什么时候出生的?”
二奎不假思索回道:
“去年三月二十八。”
陆承安点了点头,脑海中不禁回忆起去年三月二十八日的情景。
随后有些惊讶道:
“小宝降生的日子竟然与宗学开始修订的日子正好是同一天,这孩子,应文道昌盛而生。”
二奎和冯掌柜对视了一眼,眼中也都蓦然一惊。
冯掌柜连忙道:
“对对对,我记得那天宁儿还让人来找过我,说是她的师兄师弟们正好在那天聚齐,请我往后一段时间安顿一下诸位大贤的生活起居。”
二奎有些忐忑的看着陆承安,问道:
“陆哥儿,这...有什么说法吗?是不是冲撞了什么?”
陆承安摇头微笑,回道:
“二奎,冯掌柜说的没错,你果然是个有福之人。”
二奎一头雾水,但还是听得出来自己儿子似乎不同凡响。
陆承安想了想又问道:
“那小宝的姓...”
他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二奎本是无姓氏之人,在这天下,寻常底层百姓很多都没有姓氏,只有祖上出过稍有地位的人,或许才能有姓氏。
二奎连忙道:
“姓冯...”
此话一出,冯掌柜眼神微不可查的变了变,为了掩饰眼底的变化,他只好端起酒碗喝酒,只是看那晃动的酒碗就知道,他的内心远不如表面那么平静。
陆承安会心一笑,点头道:
“小宝应宗学创立而生,不如就取宗元两个字,以后就叫冯宗元,如何?”
二话不说,端起酒碗便一饮而尽。
酒碗刚空,便再次倒满,然后又是一仰头,喝的一干二净,甚至一滴都没有洒出来。
要知道这可是冯掌柜珍藏的酒,都是经过陆承安改良的蒸馏技术酿造的,至少都有四十多度,两大碗喝下去,将近一斤了。
二奎虽然也修了仙道,但因为资质平庸,如今也不过才刚刚八品而已。
两碗酒烈酒下去,此时已经是眼冒金星了。
但他依然不管不顾,还准备倒酒。
陆承安无奈笑了笑,伸手按住了酒坛道:
“二奎,哪有你这种喝法...”
二奎愣了愣,口齿都有些不轻道:
“不是...陆哥儿你说的...看我酒量嘛...”
闻言,陆承安与冯掌柜对视了一眼,随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冯掌柜敲了敲二奎的脑袋,恨铁不成钢道:
“这些年做生意倒是摸清楚门道了,可这人情世故怎么还是一窍不通?陆老弟的意思是要请你同桌共饮,你这憨货...”
二奎此时才明白自己领会错了意思,只能憨厚一笑。
正好此时,里屋走出来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一晃一晃,冲着冯掌柜含糊不清道:
“爷爷...爷爷...”
冯掌柜哪听得了这个,噌的一下站起身小跑着过去,一把抱起孩子。
“诶...小宝怎么醒了,爷爷抱抱...”
二奎见儿子竟然自己走了出来,当即不乐意了,冲着屋子里喊道:
“芸娘,芸娘?你干什么呢?孩子怎么都看不住?”
谁知冯掌柜却直接呵斥道:
“你说什么混账话?什么叫孩子都看不住?看不住怎么不见你去看?昨晚一晚上小宝睡得不安宁,都是芸娘在哄,我听你睡得跟个死猪一样,还有脸说芸娘?”
被冯掌柜这么一呵斥,二奎不敢说话,只能嘟囔着道:
“自古不都是娘养儿嘛...”
冯掌柜又瞪了他一眼,二奎这才彻底闭嘴。
陆承安笑而不语,只是伸手轻轻拍了拍二奎的肩膀。
没一会儿,一位大约不到二十岁年纪的女子从里屋走了出来,一边走还一边急匆匆整理自己的盘发和衣领。
“是我不好,是我不好,方才不小心睡着了,这才让小宝自己跑了出来,公父别怪二奎了...”
女子相貌普通,眼神温婉,一看就是一个贤淑良人。
出来后伸手便要从冯掌柜手里抱走小宝,正好看见已经起身的陆承安。
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只好仓促欠身行礼。
“原来有客在,妾身失礼了...”
二奎连忙上前站在妻子身边,向陆承安介绍道:
“陆哥儿,这是内人芸娘,前年掌柜的给我寻的媳妇。”
“芸娘,这就是我常常跟你提到过的书院陆先生。”
芸娘一听原来此人就是书院那位陆先生,顿时慌了神,说着就要行大礼。
毕竟现在民间都有流传,说书院的陆先生是当世圣人,就连朝廷公卿见了都要行礼的。
陆承安连忙伸手挥出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芸娘,笑道:
“夫人不必客气,我与二奎兄弟是相熟多年的好友,岂能受夫人如此大礼。”
听陆承安说是自己朋友,二奎顿时得意地看向妻子道:
“你看?我没骗你吧?”
芸娘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低眉道:
“那妾身就不打扰了...”
说着便要抱小宝离开。
陆承安却开口道:
“夫人且慢。”
芸娘一愣,回过头看了眼陆承安,然后又诧异的看了眼二奎。
二奎和冯掌柜立即反应过来,眼中满是惊喜。
赶忙从妻子怀中把儿子抱了过来,凑到陆承安面前,像是献宝一般笑道:
“陆哥儿你看,这孩子今年一岁多了,调皮的很。”
“你那首鹅鹅鹅,他都会背呢...”
“来,小宝,给陆先生背一段。”
可让二奎尴尬的是小宝非但没听他的话背一段鹅鹅鹅,反而盯着陆承安一个劲的傻笑。
笑过之后,甚至还冲陆承安伸出双手,奶声奶气道:
“抱抱...”
陆承安哈哈一笑,伸手接过小宝,立即就闻到一股奶香味。
二奎看着自己儿子在陆承安怀里乖巧的模样,忍不住笑骂道:
“嘿...你们看这臭小子,这么屁点大,就知道巴结人了你看...”
冯掌柜笑骂道:
“什么巴结人,这是人家小宝有灵性,知道陆老弟不是凡人...”
芸娘抿嘴而笑,没有说话。
陆承安抱着小宝坐下,柔声问道:
“小宝,听你爹说你会背咏鹅?”
刚才二奎让他背不背,被陆承安这么一问,小宝竟然直接就开口背了起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那奶奶的声线,口齿不清的咬字,顿时让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
整个院子里顿时充满了生机。
难怪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来到人间的天使...
逗乐了一会儿,芸娘见差不多了,便主动上前道:
“小宝,陆先生还要跟爷爷和爹爹说话,走,娘带你去玩马马...”
小宝十分乖巧,扑进了娘亲的怀里。
芸娘抱着小宝离开了,二奎和冯掌柜则一脸期待的看着陆承安。
陆承安笑了笑,问道:
“小宝是去年什么时候出生的?”
二奎不假思索回道:
“去年三月二十八。”
陆承安点了点头,脑海中不禁回忆起去年三月二十八日的情景。
随后有些惊讶道:
“小宝降生的日子竟然与宗学开始修订的日子正好是同一天,这孩子,应文道昌盛而生。”
二奎和冯掌柜对视了一眼,眼中也都蓦然一惊。
冯掌柜连忙道:
“对对对,我记得那天宁儿还让人来找过我,说是她的师兄师弟们正好在那天聚齐,请我往后一段时间安顿一下诸位大贤的生活起居。”
二奎有些忐忑的看着陆承安,问道:
“陆哥儿,这...有什么说法吗?是不是冲撞了什么?”
陆承安摇头微笑,回道:
“二奎,冯掌柜说的没错,你果然是个有福之人。”
二奎一头雾水,但还是听得出来自己儿子似乎不同凡响。
陆承安想了想又问道:
“那小宝的姓...”
他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二奎本是无姓氏之人,在这天下,寻常底层百姓很多都没有姓氏,只有祖上出过稍有地位的人,或许才能有姓氏。
二奎连忙道:
“姓冯...”
此话一出,冯掌柜眼神微不可查的变了变,为了掩饰眼底的变化,他只好端起酒碗喝酒,只是看那晃动的酒碗就知道,他的内心远不如表面那么平静。
陆承安会心一笑,点头道:
“小宝应宗学创立而生,不如就取宗元两个字,以后就叫冯宗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