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假关心,真下旨-《侯府联姻手札》

  庆嬷嬷的话给太后吃了一颗定心丸。

  “承安侯府,如今能去的就只有裴长渊了,若是裴景淮身子还好,一同跟去,多一个人出主意,说不定锦儿能更快回来呢。”

  想起裴景淮那副孱弱的身子,太后不住叹气。

  “命世子同去就是了。”庆嬷嬷劝道:“如今首要之事,便是将太子救出来,旁的一切都无关紧要,个人安危岂能比重江山社稷?世子有用,就该为此事出一份力,哪怕真的因为此事有所折损,您给承安侯府赐一份哀荣就是了。”

  “你这话说到了哀家的心坎上。”太后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传哀家懿旨,命承安侯携世子前往郦城,务必将太子平安带回,若太子有损,承安侯府难辞其咎,当诛满门!”

  ……

  太后这一道圣旨,将整个盛京都惊动了。

  内侍奉命站在承安侯府门口,大声诵读懿旨,原本是想逼承安侯府不得不就范,不曾想,懿旨刚宣完,顿时民生鼎沸。

  跪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的承安侯,坐在轮椅上脸色苍白的世子,还有站在一旁气得浑身发抖的世子夫人。

  “欺人太甚!”顾清瑶眼含泪水,厉声呵斥道:“太后只顾着保全自己的孙儿,却要逼人家的儿子去送死,公道何在?世子身子弱,久病缠身,连圣上都恩准不必入朝为仕,太后却要逼他出公!本郡主要面见圣上,问问他为何旨意朝令夕改!”

  “就是,世子这幅样子,怎么可能离京?”

  “早听说朝廷要对世家出手,这承安侯府莫不是第一个?”

  “还要逼当爹的亲自带儿子去送死,这不是扎人心窝子吗?太后也忒狠了些。”

  此起彼伏的议论声让内侍有些站不住脚,就在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一辆马车快速驶来,停在了侯府门口。

  帘子掀开,高如海疾步走下。

  “奴才见过郡主、侯爷、世子。”

  “高总管来得正好,本郡主正要入宫,问问皇帝舅舅意欲何为!”

  顾清瑶做出一副要上马车去皇宫的架势,高如海果然慌了。

  “郡主,误会,都是误会。”

  高如海腆着一张老脸,笑道:“奴才这不就是带着圣上的旨意来了吗?郡主,圣上请您和侯爷、世子一同进宫呢,请三位移驾。”

  说着,高如海冲着那名内侍狠狠踹了一脚,“大胆贱奴,竟敢假传太后娘娘懿旨,来人,把他拉下去,即刻杖毙!”

  “高主管,奴才冤枉,真的是太……唔——”

  高如海一个眼神,身后的两个奴才立刻上前架住那名内侍,在他说出不该说的话前,用帕子堵住了他的嘴,顺势将人拖了下去。

  “郡主,侯爷,世子,莫要听信小人谗言,这贱奴竟敢挑拨几位与太后娘娘的感情,当真该死!奴才一定会秉公执法,绝不姑息。”

  顾清瑶看着那名内侍消失的方向,只觉悲凉。皇权之下,人命就这般卑贱,为着主子的错,下人就得丧命。

  “郡主,请。”

  高如海让开路,恭敬道。

  顾清瑶和裴景淮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底深处的愤怒,却又不得不掩饰下去。

  ……

  乾曌宫。

  “蠢!愚蠢至极!”

  雍帝怒不可遏,周边的内侍宫女跪了一地,无人敢发出声音。

  太后的人刚出宫,他就收到了消息。一听到太后懿旨的内容,他只觉眼前发黑。奈何知晓此事的时候为时已晚,派人阻拦不及,他只得派高如海去承安侯府,尽可能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小。

  太后只顾着楚晏锦,却丝毫不顾及他这个做皇帝的儿子。她只知道,若是不想办法楚晏锦会没命,却没想过,一旦这道旨意下下去,承安侯府必定寒心,裴景淮无事还好,一旦出事,裴家必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纵使承安侯府落寞了,可裴家在盛京众多世家里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旦承安侯府反了……

  他对世家的打压还仅是触及皮毛,尚未动摇根基,一旦世家联合,后果不堪设想。当年惠懿太子背后有世家支持,他费了多大力气才扳倒楚瑜暄,太后是舒坦日子过久了,把当年的艰难忘得一干二净!

  到底是生养自己的母亲,纵使雍帝正在气头上,也无法斥责她。

  雍帝强压着怒气,不断思索该如何是好。

  太后倒是提醒了他,此时再派人,确实应该选那些中立的,才会真正想办法接太子回京。若是楚晏钰插手,他这个三儿子,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

  现下还不是打破平衡的时候,他还得扶持着点太子才行。

  再等等,再等等……

  思索间,高如海已经回来了,正在门外求见。

  雍帝收敛了情绪,坐在首位等他们进来。

  ……

  顾清瑶一进去,就发觉屋内氛围不对,想来雍帝刚刚发过火。

  “永嘉,裴爱卿,方才你们受委屈了。”雍帝笑道:“太后派人来跟朕说,有个内侍偷了她的令牌出了宫,她唯恐出什么岔子,就赶忙派人来寻了朕,幸好高如海去得及时,没出什么岔子吧?”

  “回圣上,奴才去得正正好,那贱奴刚准备假传懿旨呢,奴才将他抓了个正着,已经就地处决了。”

  “好,高如海,你做得不错,该赏,自个去内务府领赏银去。”

  “谢圣上呢。”高如海知道,这笔赏银是给那个内侍家里人的,毕竟无辜丧命,总得有个交代才行。

  “永嘉啊,舅舅这次确实有件事情要你帮忙。”

  雍帝看向顾清瑶,“锦儿出事,朕是坐立难安啊,此事又不好交给老二去做,朕思来想去,还是得托付给承安侯府才行。”

  果然。

  顾清瑶掩住眼中的讥讽,平静道:“不知皇帝舅舅有何吩咐?”

  “灵州是个好地方,据说有神医出现过,若能寻到神医,景淮就有救了。”雍帝笑道:“此行经郦城、梧州,再往灵州去,一路舟车劳顿,朕会命人备下良驹和马车,好让你们一路安稳。”

  真是个老狐狸,假关心,真下旨,此言一出,他们如何拒绝?

  顾清瑶心里暗骂,却还是言笑晏晏,“此去辛劳,我和夫君前往即可,家中离不开人,公爹留在家中等候就是了。我们定带着好消息回来。”

  雍帝看了一眼承安侯,“也是,你们两个人出去,也正好借机培养下感情。不过,游玩之余,可莫要误了大事。”

  三人谢过雍帝,雍帝也不吝啬,着高如海端出一个托盘,上面是一块金色令牌,上书“如朕亲临”。

  “你们此去可带着这令牌,沿途官员必会关照。”

  “多谢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