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猫,客厅。
陈舟早上出发之后,林女士顶替丈夫的角色,自己在客厅发了会儿呆。
她想了想给桃桃发展兴趣特长的事情。
上班,可以再跟同事打听打听。
...
周二,除了情报上提到的余大爷和崔老板两人要来。
这天还是陈舟老相识,王猛同志,顺道过来吃包子的日子。
今天没下雨,王队进来的时候,就没那么急。
但是他也没有找到座位。
所以,还是打包带走。
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暑期一般也不会堵车,王猛就比上次多要了一碗玉米面粥。
店里的粥熬得刚刚好,有点黏糊劲,但又没有那么稠。
闻着是那种淡淡的谷物的香气。
吃包子就茶水真差点意思,还是来碗粥对路子。
但是打包的话,就得麻烦一下店里的服务员了。
王猛喊道:
“小姐姐,帮我盛碗粥,带走。”
“稍等一会......来了来啦!”
店里的服务员小姑娘,工作态度特别热情。
早上看到她,心情也会好。
王猛想起之前还跟店老板聊过几句——陈师傅说给小姑娘的待遇比同行高一点。
具体多少,他也没细问。
但想来肯定是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上个班都这么开开心心的。
“陈师傅的小店真行,来这里吃个饭,各方各面都让人觉得舒服。”
另一边,正在打包餐盒的小师妹,慢慢的也记下了很多顾客的偏好和习惯。
对眼前这位追着老板吃包子的城管,
她微笑着提醒道:
“我已经给你封严实了,路上肯定不会洒的。”
“谢谢啊。”
陈舟听着两人的对话,内心微笑:你这有点多余了,他保不齐要洒在单位的办公桌上。
“走了啊,陈师傅!”
王猛不忘跟店老板挥挥手。
...
上午十点多将近十一点的时候。
余大爷跟崔老板两人也来了。
估计他们在古玩店先碰过面,聊起陈舟之后,就开车赶了过来。
老余进来,就装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
“小陈,你开店也不跟我说一声,有点不够意思了啊!”
老余说的有理,确实不能做那种不够意思的人......陈舟就真诚地说道:“余大爷,我开了个店。”
余少春爆了句粗口。
“没你这么玩的。”
几人笑着一块坐了下来。
陈舟问他们,过来了想吃点啥。
比起摆摊的时候,现在也就多了灌汤包和熟肉包子。
老余岁数是大了点,可能饭量在那摆着,所以不得不喜新厌旧。新品一样来一个。
崔老板倒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点了仨素馅的。
陈舟以为他是吃素的,
提醒道:“里面也放一点荤油了啊。”
崔鸿摆摆手:“没事,也不能一点油水不沾,那吃起来也不香。主要是早上两根油条把我腻住了,来点素的调调。”
“那行,”陈舟起身往厨房走去,“青椒茄子馅的,肯定吃着不腻。”
小师妹帮忙端包子、盛粥。
陈舟又走出来,自己给两人夹了一大盘腌黄瓜。
老余看后,轻声一笑:“嘿,我是好这口。”
......老余是真好打发。
店里人不多,陈舟就他们一块坐了下来。
余少春先是尝了尝店里的灌汤包,这玩意儿趁着烫嘴的时候来上一口才地道。
小陈的手艺没得挑,跟汴梁本地吃过的,也差不多。
再尝尝熟肉的,又是另外一种体验。
余少春感觉有点吃肉夹馍的意思了。
两者面皮不一样,一个是烤的,一个是蒸的。
他现在的牙口,感觉包进包子里就挺合适,上锅蒸过之后,还更烂糊了一点,他爱吃这个。
旁边的崔老板,他吃点黄瓜,咬一口素包子,再看着余大爷那流油的灌汤包,满是肉的熟肉包。
觉得自己嘴里,实在是不香。
又跟陈舟要了两个肉的。
“这俩素的我打包吧。”
尝过灌汤包之后,崔老板又要打包。
只不过这次是:“再帮我打包四个熟肉包、四个鲜肉包。”
在店里吃,他有点吃饱了,但没吃太够。
几人随口聊着天,陈舟也提了一嘴之前李老师过来的事情。
主要还是当面感谢一下余大爷的推荐。
老余稍微琢磨了会儿:
“他好像之前问过我你是不是开店了,我说我也不清楚。今天来了才发现,
合着你开店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倒是也说得通,李老师新账号上粉丝也多了起来,评论私信各种方式,总有人会留言的。
闲聊几句之后,余少春对陈舟说道:
“小陈,现在我有这么个事...”
“您直说就行,能帮您办到的,我一定尽力。”
“是这样,月底有个朋友要从外地回来了,我想着给她安排安排...”
老余说话的口吻语气,有点不那么爽快了,甚至变得有点磨磨唧唧。
陈舟不禁疑惑:“对方是位女士?”
余大爷点了点头,随后赶紧澄清道:
“但你们不要误会啊,我俩就是朋友关系,毕竟都这个岁数了,不能再搞那些用不着的。”
你不这么掩饰,我确实不会误会.....陈舟心想:
每回拿几根黄瓜就把余大爷对付过去,自己真有点过意不去。
这次难得余大爷提出来一点小要求。自己尽量给安排妥当。要是做不到的,也不能耽误他。
于是陈舟说道:
“我这主要是包子,但也能做几道菜,就是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她爱吃蟹黄汤包,其实跟你这个灌汤包有点类似,但我在这边没吃过什么太满意的,就想着跟你问问。”
......余大爷是真会赶时候。
陈舟笑道:“包在我身上了,到时候你们可以下午或者晚上过来,我店里正好不营业。然后得提前跟我说,我保证给你们安排好。”
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挺小李的评价。余少春已经非常信任陈舟的手艺了。
同时,他也很欣赏陈舟的态度,不托大。
听对方这么说,余少春知道小陈肯定是会做。
他放下心来:
“不着急,月底还早着呢。我到时候给你寄点大闸蟹,得用这个做。估计有个十斤、八斤的,不够再跟我说,剩下的你们就留着。”
“行。”
跟余大爷谈钱,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情。
陈舟就没客气。
余少春临走又跟陈舟说道:
“对了,她还会下两手围棋,你们要感兴趣,可以跟她切磋切磋。”
陈舟早上出发之后,林女士顶替丈夫的角色,自己在客厅发了会儿呆。
她想了想给桃桃发展兴趣特长的事情。
上班,可以再跟同事打听打听。
...
周二,除了情报上提到的余大爷和崔老板两人要来。
这天还是陈舟老相识,王猛同志,顺道过来吃包子的日子。
今天没下雨,王队进来的时候,就没那么急。
但是他也没有找到座位。
所以,还是打包带走。
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暑期一般也不会堵车,王猛就比上次多要了一碗玉米面粥。
店里的粥熬得刚刚好,有点黏糊劲,但又没有那么稠。
闻着是那种淡淡的谷物的香气。
吃包子就茶水真差点意思,还是来碗粥对路子。
但是打包的话,就得麻烦一下店里的服务员了。
王猛喊道:
“小姐姐,帮我盛碗粥,带走。”
“稍等一会......来了来啦!”
店里的服务员小姑娘,工作态度特别热情。
早上看到她,心情也会好。
王猛想起之前还跟店老板聊过几句——陈师傅说给小姑娘的待遇比同行高一点。
具体多少,他也没细问。
但想来肯定是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上个班都这么开开心心的。
“陈师傅的小店真行,来这里吃个饭,各方各面都让人觉得舒服。”
另一边,正在打包餐盒的小师妹,慢慢的也记下了很多顾客的偏好和习惯。
对眼前这位追着老板吃包子的城管,
她微笑着提醒道:
“我已经给你封严实了,路上肯定不会洒的。”
“谢谢啊。”
陈舟听着两人的对话,内心微笑:你这有点多余了,他保不齐要洒在单位的办公桌上。
“走了啊,陈师傅!”
王猛不忘跟店老板挥挥手。
...
上午十点多将近十一点的时候。
余大爷跟崔老板两人也来了。
估计他们在古玩店先碰过面,聊起陈舟之后,就开车赶了过来。
老余进来,就装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
“小陈,你开店也不跟我说一声,有点不够意思了啊!”
老余说的有理,确实不能做那种不够意思的人......陈舟就真诚地说道:“余大爷,我开了个店。”
余少春爆了句粗口。
“没你这么玩的。”
几人笑着一块坐了下来。
陈舟问他们,过来了想吃点啥。
比起摆摊的时候,现在也就多了灌汤包和熟肉包子。
老余岁数是大了点,可能饭量在那摆着,所以不得不喜新厌旧。新品一样来一个。
崔老板倒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点了仨素馅的。
陈舟以为他是吃素的,
提醒道:“里面也放一点荤油了啊。”
崔鸿摆摆手:“没事,也不能一点油水不沾,那吃起来也不香。主要是早上两根油条把我腻住了,来点素的调调。”
“那行,”陈舟起身往厨房走去,“青椒茄子馅的,肯定吃着不腻。”
小师妹帮忙端包子、盛粥。
陈舟又走出来,自己给两人夹了一大盘腌黄瓜。
老余看后,轻声一笑:“嘿,我是好这口。”
......老余是真好打发。
店里人不多,陈舟就他们一块坐了下来。
余少春先是尝了尝店里的灌汤包,这玩意儿趁着烫嘴的时候来上一口才地道。
小陈的手艺没得挑,跟汴梁本地吃过的,也差不多。
再尝尝熟肉的,又是另外一种体验。
余少春感觉有点吃肉夹馍的意思了。
两者面皮不一样,一个是烤的,一个是蒸的。
他现在的牙口,感觉包进包子里就挺合适,上锅蒸过之后,还更烂糊了一点,他爱吃这个。
旁边的崔老板,他吃点黄瓜,咬一口素包子,再看着余大爷那流油的灌汤包,满是肉的熟肉包。
觉得自己嘴里,实在是不香。
又跟陈舟要了两个肉的。
“这俩素的我打包吧。”
尝过灌汤包之后,崔老板又要打包。
只不过这次是:“再帮我打包四个熟肉包、四个鲜肉包。”
在店里吃,他有点吃饱了,但没吃太够。
几人随口聊着天,陈舟也提了一嘴之前李老师过来的事情。
主要还是当面感谢一下余大爷的推荐。
老余稍微琢磨了会儿:
“他好像之前问过我你是不是开店了,我说我也不清楚。今天来了才发现,
合着你开店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倒是也说得通,李老师新账号上粉丝也多了起来,评论私信各种方式,总有人会留言的。
闲聊几句之后,余少春对陈舟说道:
“小陈,现在我有这么个事...”
“您直说就行,能帮您办到的,我一定尽力。”
“是这样,月底有个朋友要从外地回来了,我想着给她安排安排...”
老余说话的口吻语气,有点不那么爽快了,甚至变得有点磨磨唧唧。
陈舟不禁疑惑:“对方是位女士?”
余大爷点了点头,随后赶紧澄清道:
“但你们不要误会啊,我俩就是朋友关系,毕竟都这个岁数了,不能再搞那些用不着的。”
你不这么掩饰,我确实不会误会.....陈舟心想:
每回拿几根黄瓜就把余大爷对付过去,自己真有点过意不去。
这次难得余大爷提出来一点小要求。自己尽量给安排妥当。要是做不到的,也不能耽误他。
于是陈舟说道:
“我这主要是包子,但也能做几道菜,就是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她爱吃蟹黄汤包,其实跟你这个灌汤包有点类似,但我在这边没吃过什么太满意的,就想着跟你问问。”
......余大爷是真会赶时候。
陈舟笑道:“包在我身上了,到时候你们可以下午或者晚上过来,我店里正好不营业。然后得提前跟我说,我保证给你们安排好。”
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挺小李的评价。余少春已经非常信任陈舟的手艺了。
同时,他也很欣赏陈舟的态度,不托大。
听对方这么说,余少春知道小陈肯定是会做。
他放下心来:
“不着急,月底还早着呢。我到时候给你寄点大闸蟹,得用这个做。估计有个十斤、八斤的,不够再跟我说,剩下的你们就留着。”
“行。”
跟余大爷谈钱,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情。
陈舟就没客气。
余少春临走又跟陈舟说道:
“对了,她还会下两手围棋,你们要感兴趣,可以跟她切磋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