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什么叫惊喜啊!-《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

  楚国公主在转头望向李成的那一刻,便已蘸墨提笔,做好了书写的准备。

  可此时,在李成将这么一首定风波,给缓缓背诵出来之后,楚国公主却并没有落笔的动作。

  她保持着提笔歪头看李成的姿势,整个人像是被施展了定身术一样,就那么呆呆的看着李成

  对于她而言,整个世界此时似乎都安静了。

  眼前景象,也似乎随之发生了变化——

  阴云密布,暴雨突至,黄豆大的雨珠,自天空乱纷纷砸落,打的两旁树叶哗哗乱响。

  突然遭逢这瓢泼大雨,众人纷纷狼狈奔走,到处躲避。

  只有一少年,脚踏芒鞋,手握竹杖,在这白茫茫的雨幕里,缓步而行,宛若闲庭散步。

  完全没将这瓢泼般大雨,当回事儿。

  没过多久,云收雨歇,斜阳映照山头。

  少年手持竹杖,驻足回首,看着那落雨的地方,风雨皆不见……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楚国公主神情呆呆的,嘴巴不自觉微张。

  这种状态足足持续了几十息的时间,笔尖处,那滴已经坚持了好一会的墨,终于坚持不住,啪嗒一声落在纸上。

  赵润娘这才回过神来。

  她扭过脖子,没有在意微微发酸的感觉,立刻便要提笔书写。

  小蝶想要重新拿一张纸,将这被墨弄脏的纸给换了,却被楚国公主摇头制止。

  有些时候多上一滴墨,不那么完美,也未尝不可。

  皓腕转动,一个个字跃然纸上。

  只是,和平日里那工整端谨的字比起来,此时她写出的这些字,多出了少有的洒脱与不羁。

  写完,停笔,双手拿起纸张,看着纸上的词,又细细的读了两遍,一时间,整个人都有些痴了。

  什么叫惊喜?

  这就是惊喜了!

  原本以为有着上一首无常在,便是李小郎都很难再写出,那等水准的佳作。

  可哪能想到,此时李小郎给出的这词,竟丝毫不亚于无常!

  甚至于要比无常还要更加引人入胜!

  妙极!

  真是好词!

  当真是好词!

  一时之间,竟让她有种在拜读青莲居士佳作的感觉。

  “敢问李……先生,这词名为何?”

  在问这话时,楚国公主是站起身后才开的口。

  对李成的称谓,也从之前的李小郎,变成了李先生。

  这等这显著的变化,看的不远处,那同样姓李的年轻禁军瞪大了眼睛。

  望着李成神色都变了,那叫一个高山仰止。

  果然,这诗词文章写的好,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先生称不上,不过是胡乱写一些诗词罢了。”

  李成摆手,他一个文抄公,哪里敢称先生?

  “若连您这都是胡乱写一些,那世间绝大多数的诗词,都该丢了才对。”

  楚国公主赵润娘这话说的很认真。

  李成想了想,便也没在这事情上和她多掰扯。

  他叫自己先生,那就叫先生吧。

  苏东坡居士的诗词,是真能当得起这样的称呼。

  “这词我给它取名为定风波,李家洼南岗头遇雨。”

  李成说出了这首词的名字。

  他没有说假话,这名字确实是他取的。

  没办法,暂时只有赵匡胤,赵德昭父子二人,知道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这个时候为了不暴露,也只能勉强改个比较符合自己身份和经历的词名,进行一定的遮掩了。

  定风波?这个倒贴切。

  赵润娘坐回石凳上,提笔在纸上将这名字给写下,用镇纸珍重地压好。

  之等着墨迹干涸,她要将之给珍藏起来。

  这等绝世好词,值得她如此郑重对待。

  “李先生好洒脱,怪不得在此居住,还怡然自得。”

  放下笔赵润娘起身,望着李成面带赞叹羡慕之色。

  李成看到了她眼中的一些光芒。

  笑着开口摇头道:“有啥好洒脱的?不过是苦中作乐,随遇而安罢了。

  这事儿你可千万别尝试,看起来挺洒脱的,可代价也大,我那次淋雨回去后就发高烧了。

  人差点儿没过来。”

  李成倒并非全是瞎说,因为历史上东坡居士干了这件异常潇洒的事情之后,回去的确是发了高烧,大病一场。

  将东坡居士这放荡不羁爱自由,满篇洒脱的诗,以及他随后发高烧的事放在一起来看的话,倒让人忍不住想笑。

  淋雨时有多潇洒,随后得病就有多狼狈。

  他也有必要在此时将话给挑明,给楚国公主打个预防针。

  他缘何会选这首定风波,说给她听?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知道林妹妹有病,年纪轻轻便遭遇不幸,意志消沉。

  所以,便将大苏学士的这首词拿出来给她看,中和一下心情,开阔一下心胸。

  这是好意。

  万一她受到这词的感染,等到下雨天也去潇洒的淋一场雨,就她这身体素质,一个弄不好就可能出大事。

  那可就好心办了坏事了!

  这点,必须得提出来。

  苏大学士的这首词,写的是真蛊惑人心。

  包括李成自己当年,在学过这首词后,都曾专门干过这种事儿,被大雨浇成了落汤鸡,还觉得自己格外的潇洒。

  楚国公主听到李成这话,愣了一下,不禁莞尔,笑了一半想起什么,忙用手帕掩住了嘴。

  但眉宇间的笑意却掩饰不住。

  果然,还是笑起来好看。

  李成暗自点点头。

  “先生好意,楚国记下了,定然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片刻后,收敛了笑容的楚国公主,对着李成微微一礼,出声说道,很是听话。

  又在这里停顿片刻,楚国公主向李成告辞。

  她毕竟未出阁,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也确实不太好。

  “先生,五日后还有吗。”

  临走的时候,赵润娘望着李成询问。

  “有,到了那时你只管来。”

  “多谢先生,能让我读此佳作。”

  她对着李成,极为认真的行了一礼,而后转身离去。

  此时,天空阴沉,光线晦暗,可赵润娘却觉得天地格外明亮。

  就连心胸也都随之变得开阔起来。

  以往,她只想着吃药治病,尽量的多活一些时日,能少让父皇少伤一些心。

  可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让她有着强烈的、尽可能多活下去的念想,想那便是李先生的诗词。

  不知五日后前来,李先生又会给自己带来何等的惊喜?

  看着那转身离去,从其神态动作当中,就能看出心情与之前相比大不一样的林妹妹,李成嘴角含笑。

  片刻后又微微的叹口气。

  若史书上有明确记载说了她因何病去世,自己要是个医术高明的学医之人,能治好她的病,该有多好?

  好一会儿,李成才收拾了心情,将一些心思,转移到赵匡胤身上。

  也不知赵匡胤现在如何了,有没有把驴车战神给干掉。

  现在,他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的最新情况,进行吃瓜。

  最好赵老大能把驴车战神,带到自己面前,给好好的料理一番。

  如此当面吃瓜,见证历史,才最是解气。

  不过,他也没有太多的担忧。

  就算是赵老大这个时候,还没有解决驴车战神,但那也是早晚的事。

  若自己都给他透了这么多的底,他还能再翻车,那只能说被驴车战神给弄死的不冤。

  而在李成如此想着的时候,赵光义也迎接到了赵匡胤。

  带着他那身披重孝的儿子,哭着向赵匡胤磕头。

  随后,将虎目有泪光闪动的赵匡胤,往晋王府中迎……

  (求张月票呀大佬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