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散心也好,带好侍卫。”四贝勒叮嘱一句。
元晞欢喜起来,高高兴兴地谢恩,甜滋滋得像一盆蜜,她从小被宋满拢在羽翼下长大,宋满没有把她往标准千金的方面雕琢,而是保护了她相当一部分天性。
所以她并不算传统的温柔含蓄的贵族千金,性格更为热烈直接,从某种方向上讲,她的性情其实很像未经打压雕琢之前的四贝勒。
或许也因此,四贝勒对元晞的性情一直格外包容喜爱,这会看着元晞明媚的面孔,却怎么看怎么发愁。
于是一晚上,他都有些沉默。
元晞品过滋味来,便有些迟疑地看宋满,她不知道是该留下还是离开,怕离开了,让额娘独自面对心情不好的阿玛;留下,没准阿玛额娘还觉得她碍眼。
到最后是宋满打发弘昫他们俩,“你们都回去吧,明儿一早还上学呢。”
元晞和弘昫才双双起身,向父母行礼告退,弘景弘晟则更好打发一些,宋满直接叫乳母给打下去了。
“怎么眉头皱得这样深。”宋满指尖去揉他的眉心,声音柔而带一点轻笑,似嗔怪似的,“孩子都被吓得跑了——若有烦心事,能说的,你和我说两句,不能说的,咱们歇下,好歹我陪着你呢,好不好?”
四贝勒顺势牵住她的手,“也只有这会能听到你‘你呀我呀’的。”
宋满望着他笑,眉目很柔和,四贝勒叹了口气。
“元晞订婚,那日和八弟闲聊,聊到该提前给两个孩子合一下八字,我便叫人瞧了瞧。”
四贝勒神情很忧愁,宋满哽了一下,控制好表情,听他继续说:“那道长说,元晞命格极贵重,但于婚事上只怕并不顺遂,命中不止一夫。”
他是隐藏身份去请人算的,不然人家未必敢说出这话,命格贵重不算什么,爱新觉罗家这一大票子人,和满朝臣工去算,一大半都能捞个命格贵重,四贝勒担心的是女儿的婚事不顺遂。
他听了结果,当然不肯相信,于是又找几个人算了,八贝勒陪他晃荡了一天,看着他阴沉的脸色,一向八面玲珑让人如沐春风的八爷后来都想不出话来劝他了。
宋满听完,又哽了一下。
对命理之说,她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她小时候,爸妈抱着她到景区游玩,十块钱算一个人,还有人说她爸妈是佳偶天成,必定恩爱如意,白头偕老,他们一家一定和和美美,幸福平安呢。
只能说,钱花足了,什么结果都能得到。
但四贝勒的性情她是了解的,一个人算了不好,他肯定不会相信,还会再算,可若好几个人都说不好……宋满微微拧眉。
四贝勒e的是怕女儿婚事不顺当寡妇,若只是一个人这么说,还不算什么,但看了好几个,说辞都大差不差,四贝勒便有些悬心,对这门婚事另有想法起来。
在他看来,婚姻不顺,肯定不是我女儿命不好,那就是西林觉罗家的小子命薄,牵连了我女儿。
她柔缓了语气,轻声道:“若真是如此,咱们可有法子给元晞破一破?那道长可说过没有?”
四贝勒摇头叹气,“你这就想差了……”
他给宋满分享了一下今天吃的一肚子命理经,宋满神情认真地听着,俩人又一起为女儿惆怅担忧了一会,但对于西林觉罗家这门婚事,四贝勒还是叹着气表示:“先定着吧,本来也是权宜之计。”
总不能为了这点虚无缥缈的说辞就反悔,而且一时之间,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
宋满好好安抚了四贝勒一番,四贝勒抱怨她不上心,但也知道她一向不大信这些,即使常常诵经供奉,也都是为了从前的那个孩子。
他只能自己叹气。
宋满没大将算命的话放在心上,如果真要信,人家还说元晞命格贵重呢,那岂不是好的?
但佟嬷嬷、春柳和冬雪几人不一样。
她们听了一耳朵,第二日忧心忡忡地打听,回来和宋满说:“李格格打算要去的那家道观,听说也很灵验,咱们去时,带格格好好儿拜拜吧。”
为了安她们的心,宋满点点头。
某种程度上,元晞和宋满也很像。
她回来短短听了一耳朵佟嬷嬷的忧愁,好笑地说:“嬷嬷,那道长还说我命格贵重呢,这岂不是最好的?婚姻不顺,还影响我荣华富贵?”
她人生的下限,从她打额娘肚子里出来那一刻就框定了,这是一种幸运,只要她心态拿得稳,在婚姻中会受到的影响就远低于同时代其他女子。
元晞还琢磨着,“多几个丈夫也没什么不好,一辈子对着一个人,看得多厌啊?”
她是说笑的语气,忧心忡忡许久的佟嬷嬷实在无奈,忍俊不禁,“我的格格呀!”
“好嬷嬷,您就别担心了,那些命理神论,均是无稽之谈,人活一世,究竟怎样不都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吗?”元晞按着她坐下,向她请求:“嬷嬷替我打一对攒珠的如意节好不好?得用细线攒珍珠,含薇含芳都做不来,我思来想去,咱们院里只怕只有嬷嬷有这个本事了。”
为了不破坏珍珠,钻的眼儿都是能小就小,但打络子的线却一般都是粗的,攒着珍珠打络子和攒珠刺绣绝不是一个概念,确实是一道讲究经验和手法的难题。
佟嬷嬷听元晞这么说,哪舍得拒绝,当即答应下来,又说:“格格您要什么,和奴才说就是,这样说实在折煞老奴了。”
元晞在她身边笑,“嬷嬷在我心里,就是我的长辈,您再说这样的话,我可过意不去了。”
佟嬷嬷只得住口,看向元晞的眼中却满满是笑。
元晞回到屋里,见宋满气定神闲地坐在窗边饮茶,“哼”了一声,“额娘您就叫我自己应对嬷嬷和姑姑们。”
“那不是知道我们大格格能应对吗?”宋满冲她招手,眼中含笑,是叫人见了便觉心安的沉静柔软,“新得的老普洱很香,快来尝尝。”
元晞欢喜起来,高高兴兴地谢恩,甜滋滋得像一盆蜜,她从小被宋满拢在羽翼下长大,宋满没有把她往标准千金的方面雕琢,而是保护了她相当一部分天性。
所以她并不算传统的温柔含蓄的贵族千金,性格更为热烈直接,从某种方向上讲,她的性情其实很像未经打压雕琢之前的四贝勒。
或许也因此,四贝勒对元晞的性情一直格外包容喜爱,这会看着元晞明媚的面孔,却怎么看怎么发愁。
于是一晚上,他都有些沉默。
元晞品过滋味来,便有些迟疑地看宋满,她不知道是该留下还是离开,怕离开了,让额娘独自面对心情不好的阿玛;留下,没准阿玛额娘还觉得她碍眼。
到最后是宋满打发弘昫他们俩,“你们都回去吧,明儿一早还上学呢。”
元晞和弘昫才双双起身,向父母行礼告退,弘景弘晟则更好打发一些,宋满直接叫乳母给打下去了。
“怎么眉头皱得这样深。”宋满指尖去揉他的眉心,声音柔而带一点轻笑,似嗔怪似的,“孩子都被吓得跑了——若有烦心事,能说的,你和我说两句,不能说的,咱们歇下,好歹我陪着你呢,好不好?”
四贝勒顺势牵住她的手,“也只有这会能听到你‘你呀我呀’的。”
宋满望着他笑,眉目很柔和,四贝勒叹了口气。
“元晞订婚,那日和八弟闲聊,聊到该提前给两个孩子合一下八字,我便叫人瞧了瞧。”
四贝勒神情很忧愁,宋满哽了一下,控制好表情,听他继续说:“那道长说,元晞命格极贵重,但于婚事上只怕并不顺遂,命中不止一夫。”
他是隐藏身份去请人算的,不然人家未必敢说出这话,命格贵重不算什么,爱新觉罗家这一大票子人,和满朝臣工去算,一大半都能捞个命格贵重,四贝勒担心的是女儿的婚事不顺遂。
他听了结果,当然不肯相信,于是又找几个人算了,八贝勒陪他晃荡了一天,看着他阴沉的脸色,一向八面玲珑让人如沐春风的八爷后来都想不出话来劝他了。
宋满听完,又哽了一下。
对命理之说,她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她小时候,爸妈抱着她到景区游玩,十块钱算一个人,还有人说她爸妈是佳偶天成,必定恩爱如意,白头偕老,他们一家一定和和美美,幸福平安呢。
只能说,钱花足了,什么结果都能得到。
但四贝勒的性情她是了解的,一个人算了不好,他肯定不会相信,还会再算,可若好几个人都说不好……宋满微微拧眉。
四贝勒e的是怕女儿婚事不顺当寡妇,若只是一个人这么说,还不算什么,但看了好几个,说辞都大差不差,四贝勒便有些悬心,对这门婚事另有想法起来。
在他看来,婚姻不顺,肯定不是我女儿命不好,那就是西林觉罗家的小子命薄,牵连了我女儿。
她柔缓了语气,轻声道:“若真是如此,咱们可有法子给元晞破一破?那道长可说过没有?”
四贝勒摇头叹气,“你这就想差了……”
他给宋满分享了一下今天吃的一肚子命理经,宋满神情认真地听着,俩人又一起为女儿惆怅担忧了一会,但对于西林觉罗家这门婚事,四贝勒还是叹着气表示:“先定着吧,本来也是权宜之计。”
总不能为了这点虚无缥缈的说辞就反悔,而且一时之间,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
宋满好好安抚了四贝勒一番,四贝勒抱怨她不上心,但也知道她一向不大信这些,即使常常诵经供奉,也都是为了从前的那个孩子。
他只能自己叹气。
宋满没大将算命的话放在心上,如果真要信,人家还说元晞命格贵重呢,那岂不是好的?
但佟嬷嬷、春柳和冬雪几人不一样。
她们听了一耳朵,第二日忧心忡忡地打听,回来和宋满说:“李格格打算要去的那家道观,听说也很灵验,咱们去时,带格格好好儿拜拜吧。”
为了安她们的心,宋满点点头。
某种程度上,元晞和宋满也很像。
她回来短短听了一耳朵佟嬷嬷的忧愁,好笑地说:“嬷嬷,那道长还说我命格贵重呢,这岂不是最好的?婚姻不顺,还影响我荣华富贵?”
她人生的下限,从她打额娘肚子里出来那一刻就框定了,这是一种幸运,只要她心态拿得稳,在婚姻中会受到的影响就远低于同时代其他女子。
元晞还琢磨着,“多几个丈夫也没什么不好,一辈子对着一个人,看得多厌啊?”
她是说笑的语气,忧心忡忡许久的佟嬷嬷实在无奈,忍俊不禁,“我的格格呀!”
“好嬷嬷,您就别担心了,那些命理神论,均是无稽之谈,人活一世,究竟怎样不都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吗?”元晞按着她坐下,向她请求:“嬷嬷替我打一对攒珠的如意节好不好?得用细线攒珍珠,含薇含芳都做不来,我思来想去,咱们院里只怕只有嬷嬷有这个本事了。”
为了不破坏珍珠,钻的眼儿都是能小就小,但打络子的线却一般都是粗的,攒着珍珠打络子和攒珠刺绣绝不是一个概念,确实是一道讲究经验和手法的难题。
佟嬷嬷听元晞这么说,哪舍得拒绝,当即答应下来,又说:“格格您要什么,和奴才说就是,这样说实在折煞老奴了。”
元晞在她身边笑,“嬷嬷在我心里,就是我的长辈,您再说这样的话,我可过意不去了。”
佟嬷嬷只得住口,看向元晞的眼中却满满是笑。
元晞回到屋里,见宋满气定神闲地坐在窗边饮茶,“哼”了一声,“额娘您就叫我自己应对嬷嬷和姑姑们。”
“那不是知道我们大格格能应对吗?”宋满冲她招手,眼中含笑,是叫人见了便觉心安的沉静柔软,“新得的老普洱很香,快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