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进入忻州城-《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聂副师长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禁对陈振华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

  “小陈同志,你们的工作做得扎实啊!此次若能成功歼灭忻州小鬼子,那可是大功一件。”

  陈振华笑了笑,接着说道:“聂副师长,我有个想法。待我们拿下太原城后,希望能将太原城的兵工厂全面建设起来。这兵工厂对于我们的抗战事业至关重要,届时还望聂副师长多多支持和帮助啊。”

  聂副师长听后,眼神一亮,兴奋地说道:“小陈同志,这想法太好了!我肯定愿意全力以赴支持太原兵工厂的建设。只是,你为何突然跟我说起此事呢?”

  陈振华心中虽有着对未来国防工业的长远考量,但此时并未向聂副师长详细说明,只是笑着说道:“聂副师长,咱们都是为了抗战胜利,提前谋划总是好的。”

  而在忻州城内,晋绥军的两位师长正紧张有序地筹备着战斗。他们的士兵们,虽然经历了思想上的转变,但此刻都怀着同仇敌忾的心情,准备给小鬼子致命一击。

  郭静云和王靖国师长们亲自到各个营连进行动员,鼓舞士气。

  “弟兄们,我们以前或许走过弯路,但现在我们有机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真正的贡献!消灭小鬼子,洗清我们的耻辱!”

  61军的晋绥军的士兵们的眼中燃起了熊熊斗志,齐声高呼:“消灭小鬼子!保家卫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的日子越来越近。忻州城外,365师的将士们严阵以待,独立四团和独立五团的战士们时刻注视着城内的动静,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

  而在远处,115师聂副师长带来的一个团兵力也已悄然就位,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给予支援。

  终于,行动的时刻来临。晋绥军的两个师如猛虎下山一般,向忻州城内的小鬼子发起了猛烈攻击。

  第二天,天色渐暗,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忻州城笼罩其中。万籁俱寂,唯有偶尔传来的风声,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半夜时分,静谧的氛围被一阵轻微的异动打破。晋绥军61军的军部,趁着夜色的掩护,从忻州城南门口,悄然离开了忻州城,他们的行动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城中其他势力。

  就在61军军部离开不久,城内突然爆发出激烈的战斗声响。那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滚滚春雷,打破了黑夜的宁静。

  原来是晋绥军61军的两个师,按照事先的计划,向忻州城内的小鬼子发起了猛烈攻击。

  这两个师的将士们,个个怀着满腔的热血与对小鬼子的深仇大恨,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这片土地绝不容许小鬼子肆意践踏。

  战斗中,一位年轻的晋绥军72师的连长,挥舞着手中的大刀,身先士卒,带领着部下冲向日军的阵地。

  “弟兄们,杀鬼子,为乡亲们报仇!”他的吼声在夜色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位战士奋勇向前。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但他们凭借着多年的作战经验和坚固的防御工事,迅速组织起反击。

  一时间,忻州城内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双方陷入了激烈的交火,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城内顿时喊杀声四起,枪炮声震耳欲聋。剩余不足380人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但他们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顽强的抵抗意志,试图负隅顽抗。

  晋绥军的将士们毫不退缩,他们前赴后继,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一位年轻的士兵,在与日军的拼杀中,身上多处受伤,但他依然死死抱住一名日军,用尽全力将其摔倒在地,然后抽出匕首,狠狠刺向敌人。

  “为了国家,我跟你们拼了!”他的吼声在硝烟中回荡。

  在激烈的战斗中,陈振华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他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城内的战况,不断调整部署,为晋绥军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

  “命令炮兵,向日军驻地的核心阵地开炮!为我们的兄弟们减轻压力!”随着一声声炮响,日军的阵地被炸得火光冲天。

  聂副师长也没有闲着,他指挥着自己带来的一个团,从侧翼迂回,包抄日军。

  “弟兄们,我们从侧面进攻,给小鬼子来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知道我们八路军的厉害!”在聂副师长的带领下,这一个团的兵力迅速突破了日军的防线,与晋绥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拼杀,61军的两个师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配合,终于成功将忻州城内的小鬼子全部歼灭。

  当最后一名小鬼子倒下时,欢呼声瞬间响彻整个忻州城。将士们疲惫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扞卫了这片土地的尊严。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忻州城内的日军终于被成功歼灭。晋绥军的两位师长在战斗结束后,望着满是硝烟的战场,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深知,这一战不仅是对小鬼子的沉重打击,也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随后,忻州城城门缓缓打开,72师的师长王靖国和101师的师长郭静云,两人站在城门口,热情地欢迎陈振华带领的独立四团、独立五团以及115师的将士们入忻州县城。

  陈振华骑着战马,和聂副师长一起,威风凛凛地进入忻州城。他望着城中的断壁残垣和胜利的将士们,心中感慨万千。

  在忻州城北门口,陈振华和聂副师长,与王靖国和郭静云两位师长会合。大家看着彼此,眼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二位师长,此次战斗,你们立了大功啊!”陈振华笑着说道,

  “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离不开陈将军和聂副师长的支持与配合。” 此时,与陈振华已经非常熟悉的72师师长王靖国,则连忙上前说道:

  “哈哈哈,王师长,你们好,相比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101师的郭师长吧?”陈振华迅速跳下战马,然后上前拉住王靖国师长的手说道。

  “陈旅长,大名鼎鼎不敢当,不敢当啊,不如陈旅长战功赫赫,杀的小鬼子鬼哭狼嚎啊!”此时的郭静云师长,也急忙上前,自然也知晓了这人就是陈振华无疑了。

  于是陈振华松开王靖国师长的手,然后和101师长郭静云的手握在了一起,然后自然一番惺惺相惜。

  随后,陈振华也向王靖国和郭静云两位师长,热情洋溢的介绍了115师的聂副师长,从而来让王靖国和郭静云两位师长没有丢了面子,毕竟是115师的副师长,可以说堪比国军的军长了。

  随后,陈振华和聂副师长,随同72师的王靖国和101师的郭静云两位师长,一起进入到忻州县城内,然后安排后续的72师和101师整编的事情。

  入城后,陈振华立刻下达了一系列指令。他深知,稳定忻州城的局势,为后续的战斗和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至关重要。

  紧接着,陈振华命令独立四团和独立五团迅速接手整个忻州城的防御工作。这两个团的战士们训练有素,他们迅速分散到各个关键位置,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确保忻州城的安全万无一失。

  同时,陈振华将晋绥军61军两个师剩余的兵力妥善管辖起来,以便整合力量,共同抗日。

  在这个过程中,72师的师长王靖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凭借着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再次挑选了一批优秀的晋绥军将士,让他们加入到自己的部队当中,并进行严格的管控与训练。

  “这些新加入的弟兄们,都是好样的!我们要把他们训练成钢铁之师,为抗战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王靖国对新成员们充满了期待。

  战斗的硝烟,逐渐在忻州城的上空渐渐散去,刺鼻的火药味却依旧弥漫在空气中。城内满目疮痍,断壁残垣诉说着刚刚结束的那场惨烈战斗。

  陈振华等人迈着沉稳的步伐,神色凝重地走进临时作为指挥中心的大院。晋绥军的王靖国、郭静云两位师长,早已安排就绪,他们身上的军装满是尘土与硝烟痕迹,脸上虽带着战斗后的疲惫,却难掩胜利的自豪。

  陈振华走到会议室里的会议桌面前,目光坚定而温和地扫过郭静云和王靖国两位师长,以及聂副师长,然后示意大家坐下。

  “两位师长,这次忻州之战,你们功不可没!城内鬼子步兵大队被成功全部歼灭,这是咱们共同的荣耀,更是为抗战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陈振华的声音坚定有力,在略显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王靖国率先开口,他微微欠身,说道:“陈长官,哦,陈旅长,这都多亏了您的谋划与指挥,要不是您提前布局,我们哪能如此顺利。”郭静云师长和聂副师长也点头称是。

  陈振华摆了摆手,“大家都别谦虚,这是咱们齐心协力的结果。现在战斗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要考虑的事情还很多。”

  说着,他走到一幅简易的军事地图前,地图上用红笔和蓝笔标注着各种符号,忻州城及周边区域显得格外醒目。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