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炮兵营长一声令下,早已装填好炮弹的火炮瞬间怒吼起来。36门九二式步兵炮率先开火,炮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掠过晨雾,像一群愤怒的火鸟,精准地砸向县衙门和晋绥军的营房。
紧接着,24门四一式山炮也加入了战团,更大口径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城中心的宪兵队大院,爆炸声接连不断,火光冲天而起,把半边天都染成了红色。
部分城内的日军和晋绥军还在睡梦中,突如其来的炮轰让他们瞬间陷入混乱。晋绥军的营房里,士兵们穿着内衣就往外跑,却被呼啸而来的炮弹炸得血肉横飞。
日军的宪兵队大院里,军官们慌乱地穿衣服,想要组织抵抗,却被山炮的冲击波掀翻了屋顶,埋在废墟里。
南门的弹药库被燃烧弹击中,残留的炸药引发了连环爆炸,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把周围的房屋都点燃了。
“怎么回事?八路的炮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一个从睡梦中惊醒的日军少佐,看着窗外不断爆炸的火光,吓得脸色惨白。
他一直以为八路军只有几门迫击炮,最多不过是缴获的山炮,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有这么多重炮,而且打得如此精准。
晋绥军的士兵更是魂飞魄散。他们早就听说八路军穷,装备差,可眼前的炮火把他们的幻想炸得粉碎——那些呼啸而来的炮弹,比日军的炮火还要密集,还要凶狠,仿佛要把整个县城都掀翻过来。
“完了,这下彻底完了……”有人瘫在地上,手里的枪都掉了,眼神空洞。
城外的指挥部里,陈振华站在高处,看着城内不断升起的火光和浓烟,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知道,第一波炮轰只是开始。这些从黄崖洞兵工厂批量生产的九二式步兵炮,还有从日军和晋绥军手里缴获的弹药,足够让城内的敌人好好“享受”一番。
“告诉炮兵,第一轮炮击结束后,调整角度,重点轰击城墙的防御工事,给李铁柱和赵刚的人打开突破口。”
陈振华对身边的通讯员说,“另外,让周卫国的战车团做好准备,等城墙炸开,立刻冲进去,配合步兵肃清残敌。”
通讯员刚跑出去,徐虎就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旅长,城里的内应传来消息,日军的通讯线路被炮打断了,晋绥军的士兵开始逃跑了,还有人举着白旗想投降呢!”
“投降?晚了。”陈振华摇摇头,“告诉他们,想活命就放下武器,到北门集合,要是敢顽抗,就别怪咱们的炮弹不长眼。”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平定县城,今天必须拿下来!”
此时的城内,炮声仍在继续,却已经从密集的齐射变成了精准的点射。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落在日军和晋绥军的火力点上,四一式山炮则不断轰击着城墙,为即将到来的步兵冲锋扫清障碍。
刚安排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李跑进来喊道:“旅长,周团长带着战车团从东门冲进来了!说是看到东门已经拿下,怕您这边有危险,就提前进城了!”
陈振华皱了皱眉:“这个周卫国,怎么总是这么急躁。”他快步走出地下室,正好看到周卫国骑着一匹马从外面进来,身上的军装沾满了尘土,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容:
“旅长,您没事吧?我看到东门打得厉害,就带着战车团从东门绕过来了,一路上没遇到多少抵抗,晋绥军的人一看到坦克,全跑了!”
“你呀。”陈振华又气又笑,“不是让你在城外待命吗?万一鬼子炸了弹药库,你的坦克能挡得住?”
周卫国挠了挠头:“这不没炸嘛。再说了,我的战车团可不是吃素的,刚才在东门,一炮就把鬼子的碉堡轰塌了,那些晋绥军吓得腿都软了,比打鬼子痛快多了!”
陈振华没再责备他,目光投向窗外——天已经蒙蒙亮了,枪声渐渐稀疏下来,只有零星的抵抗还在继续。
他走到院子里,登上一辆坦克的炮塔,极目远眺,整个平定县城尽收眼底。东门的硝烟还没散尽,北门的城墙上已经插上了红旗,街道上,战士们正在清扫战场,一些老百姓打开门,怯生生地往外面看,还有人端着热水递给战士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
“差不多了。”陈振华轻声说,“平定县,彻底拿下了。”
周卫国凑过来说:“旅长,下一步是不是该打太原了?我的战车团早就准备好了,保证第一个冲进太原城!”
陈振华摇摇头:“不急,先把平定县城的物资清点清楚,让战士们休整一天,再派人去侦察太原的情况。晋绥军的部队虽然靠不住,但太原城里还有不少爱国的军官,说不定能争取过来。咱们的目标是赶走鬼子,不是跟晋绥军死磕。”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阳泉和平定是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太原的门。但这扇门后面,还有更硬的骨头要啃。日军在太原经营了多年,城防比阳泉和平定坚固得多,还有飞机大炮支援,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卫国用力点头:“旅长,放心,我一定好好训练,保证战车团在攻打太原时能派上用场!”
陈振华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现在让你的战车团去接管东门和南门,别让一个鬼子跑了。徐虎,你带侦察团去搜查全城,尤其是日军的宪兵队和晋绥军的旅部,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特别是崔紫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两人齐声应道,转身匆匆离去。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陈振华站在炮塔上,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金色的阳光洒在阳泉县城的屋顶上,也洒在战士们疲惫却坚毅的脸上。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但他心里充满了信心——只要将士们同心协力,只要老百姓支持他们,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赶不走的鬼子。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泛黄的地图,轻轻抚平,手指落在“太原”两个字上,眼神坚定如铁。
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给平定县城的断壁残垣镀上了一层暖色。陈振华走下坦克炮塔,沿着街道缓步前行,身后跟着两个警卫员。
街道两旁,战士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抬走牺牲战友的遗体,收缴散落的枪支弹药,给受伤的俘虏包扎伤口。
一些老百姓也渐渐放下了戒备,端着水、拿着干粮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被鬼子和晋绥军压迫的日子。
“陈旅长,您可得为俺们做主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抓住陈振华的手,眼泪直流,“俺家老头子就是被崔紫云的人拉去修炮楼,活活累死的,尸体都没给俺送回来啊!”
“奶奶您放心,”陈振华蹲下身,轻声安慰道,“崔紫云跑不了,咱们一定会找到他,让他给老百姓偿命。以后,平定县城再也不会有鬼子和汉奸欺负你们了,咱们自己的日子,咱们自己过。”
旁边一个中年汉子喊道:“陈旅长,俺们想参军!跟着你们打鬼子,报仇雪恨!”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附和,十几个年轻小伙子纷纷举手,眼里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陈振华站起身,看着这些朴实的乡亲,心里一阵滚烫:“好!只要愿意参军的,都到县衙门口集合,登记造册。“
“但我要说清楚,当兵不是为了报仇,是为了让咱们的国家不再被欺负,让咱们的子孙后代能过上安稳日子。”
“你们怕不怕苦?怕不怕死?”
“不怕!”众人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屋檐上的尘土都落了下来。
正说着,徐虎快步跑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旅长,抓到崔紫云了!这小子藏在一间屋子的地窖里,被我们的战士揪出来了,还搜出了不少金银珠宝,全是抢老百姓的!”
“带过来。”陈振华的语气冷了下来。
很快,两个战士押着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胖子走了过来,正是崔紫云。他头发凌乱,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显然是被打了,看到陈振华,腿一软就想跪下,被战士一把架住。
“陈……陈长官,饶命啊!”崔紫云涕泪横流,“我是一时糊涂,被小鬼子骗了,我也是中国人啊,求您看在都是华夏子孙的份上,放我一条生路吧!”
“华夏子孙?”陈振华冷笑一声,指着周围的老百姓,“你看看他们!你抢他们的粮,抓他们的壮丁,帮着鬼子害他们的时候,怎么没想过自己是炎黄子孙?“
“平定城外被你活埋的三十多个老百姓,采石场里被你折磨死的壮丁,他们的冤魂能饶了你吗?”
崔紫云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嘴里嘟囔着:“我……我也是没办法……是阎长官让我这么做的……”
“别往阎长官身上泼脏水!”人群里突然有人喊道,“阎长官虽然有时候糊涂,但还没让你帮着鬼子害自己人!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
陈振华看了看群情激奋的老百姓,又看了看瘫在地上的崔紫云,高声说道:“乡亲们,崔紫云勾结鬼子,残害百姓,罪大恶极,按照军法,当处以极刑!大家说,该怎么处置他?”
“枪毙!”“千刀万剐!”“让他给死去的人抵命!”愤怒的喊声此起彼伏。
陈振华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好!就按大家说的,下午三点,在县城城中心的菜市场广场上,公开枪毙崔紫云,让所有汉奸看看通敌叛国的下场!”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紧接着,24门四一式山炮也加入了战团,更大口径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城中心的宪兵队大院,爆炸声接连不断,火光冲天而起,把半边天都染成了红色。
部分城内的日军和晋绥军还在睡梦中,突如其来的炮轰让他们瞬间陷入混乱。晋绥军的营房里,士兵们穿着内衣就往外跑,却被呼啸而来的炮弹炸得血肉横飞。
日军的宪兵队大院里,军官们慌乱地穿衣服,想要组织抵抗,却被山炮的冲击波掀翻了屋顶,埋在废墟里。
南门的弹药库被燃烧弹击中,残留的炸药引发了连环爆炸,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把周围的房屋都点燃了。
“怎么回事?八路的炮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一个从睡梦中惊醒的日军少佐,看着窗外不断爆炸的火光,吓得脸色惨白。
他一直以为八路军只有几门迫击炮,最多不过是缴获的山炮,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有这么多重炮,而且打得如此精准。
晋绥军的士兵更是魂飞魄散。他们早就听说八路军穷,装备差,可眼前的炮火把他们的幻想炸得粉碎——那些呼啸而来的炮弹,比日军的炮火还要密集,还要凶狠,仿佛要把整个县城都掀翻过来。
“完了,这下彻底完了……”有人瘫在地上,手里的枪都掉了,眼神空洞。
城外的指挥部里,陈振华站在高处,看着城内不断升起的火光和浓烟,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知道,第一波炮轰只是开始。这些从黄崖洞兵工厂批量生产的九二式步兵炮,还有从日军和晋绥军手里缴获的弹药,足够让城内的敌人好好“享受”一番。
“告诉炮兵,第一轮炮击结束后,调整角度,重点轰击城墙的防御工事,给李铁柱和赵刚的人打开突破口。”
陈振华对身边的通讯员说,“另外,让周卫国的战车团做好准备,等城墙炸开,立刻冲进去,配合步兵肃清残敌。”
通讯员刚跑出去,徐虎就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旅长,城里的内应传来消息,日军的通讯线路被炮打断了,晋绥军的士兵开始逃跑了,还有人举着白旗想投降呢!”
“投降?晚了。”陈振华摇摇头,“告诉他们,想活命就放下武器,到北门集合,要是敢顽抗,就别怪咱们的炮弹不长眼。”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平定县城,今天必须拿下来!”
此时的城内,炮声仍在继续,却已经从密集的齐射变成了精准的点射。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落在日军和晋绥军的火力点上,四一式山炮则不断轰击着城墙,为即将到来的步兵冲锋扫清障碍。
刚安排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李跑进来喊道:“旅长,周团长带着战车团从东门冲进来了!说是看到东门已经拿下,怕您这边有危险,就提前进城了!”
陈振华皱了皱眉:“这个周卫国,怎么总是这么急躁。”他快步走出地下室,正好看到周卫国骑着一匹马从外面进来,身上的军装沾满了尘土,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容:
“旅长,您没事吧?我看到东门打得厉害,就带着战车团从东门绕过来了,一路上没遇到多少抵抗,晋绥军的人一看到坦克,全跑了!”
“你呀。”陈振华又气又笑,“不是让你在城外待命吗?万一鬼子炸了弹药库,你的坦克能挡得住?”
周卫国挠了挠头:“这不没炸嘛。再说了,我的战车团可不是吃素的,刚才在东门,一炮就把鬼子的碉堡轰塌了,那些晋绥军吓得腿都软了,比打鬼子痛快多了!”
陈振华没再责备他,目光投向窗外——天已经蒙蒙亮了,枪声渐渐稀疏下来,只有零星的抵抗还在继续。
他走到院子里,登上一辆坦克的炮塔,极目远眺,整个平定县城尽收眼底。东门的硝烟还没散尽,北门的城墙上已经插上了红旗,街道上,战士们正在清扫战场,一些老百姓打开门,怯生生地往外面看,还有人端着热水递给战士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
“差不多了。”陈振华轻声说,“平定县,彻底拿下了。”
周卫国凑过来说:“旅长,下一步是不是该打太原了?我的战车团早就准备好了,保证第一个冲进太原城!”
陈振华摇摇头:“不急,先把平定县城的物资清点清楚,让战士们休整一天,再派人去侦察太原的情况。晋绥军的部队虽然靠不住,但太原城里还有不少爱国的军官,说不定能争取过来。咱们的目标是赶走鬼子,不是跟晋绥军死磕。”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阳泉和平定是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太原的门。但这扇门后面,还有更硬的骨头要啃。日军在太原经营了多年,城防比阳泉和平定坚固得多,还有飞机大炮支援,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卫国用力点头:“旅长,放心,我一定好好训练,保证战车团在攻打太原时能派上用场!”
陈振华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现在让你的战车团去接管东门和南门,别让一个鬼子跑了。徐虎,你带侦察团去搜查全城,尤其是日军的宪兵队和晋绥军的旅部,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特别是崔紫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两人齐声应道,转身匆匆离去。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陈振华站在炮塔上,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金色的阳光洒在阳泉县城的屋顶上,也洒在战士们疲惫却坚毅的脸上。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但他心里充满了信心——只要将士们同心协力,只要老百姓支持他们,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赶不走的鬼子。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泛黄的地图,轻轻抚平,手指落在“太原”两个字上,眼神坚定如铁。
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给平定县城的断壁残垣镀上了一层暖色。陈振华走下坦克炮塔,沿着街道缓步前行,身后跟着两个警卫员。
街道两旁,战士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抬走牺牲战友的遗体,收缴散落的枪支弹药,给受伤的俘虏包扎伤口。
一些老百姓也渐渐放下了戒备,端着水、拿着干粮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被鬼子和晋绥军压迫的日子。
“陈旅长,您可得为俺们做主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抓住陈振华的手,眼泪直流,“俺家老头子就是被崔紫云的人拉去修炮楼,活活累死的,尸体都没给俺送回来啊!”
“奶奶您放心,”陈振华蹲下身,轻声安慰道,“崔紫云跑不了,咱们一定会找到他,让他给老百姓偿命。以后,平定县城再也不会有鬼子和汉奸欺负你们了,咱们自己的日子,咱们自己过。”
旁边一个中年汉子喊道:“陈旅长,俺们想参军!跟着你们打鬼子,报仇雪恨!”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附和,十几个年轻小伙子纷纷举手,眼里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陈振华站起身,看着这些朴实的乡亲,心里一阵滚烫:“好!只要愿意参军的,都到县衙门口集合,登记造册。“
“但我要说清楚,当兵不是为了报仇,是为了让咱们的国家不再被欺负,让咱们的子孙后代能过上安稳日子。”
“你们怕不怕苦?怕不怕死?”
“不怕!”众人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屋檐上的尘土都落了下来。
正说着,徐虎快步跑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旅长,抓到崔紫云了!这小子藏在一间屋子的地窖里,被我们的战士揪出来了,还搜出了不少金银珠宝,全是抢老百姓的!”
“带过来。”陈振华的语气冷了下来。
很快,两个战士押着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胖子走了过来,正是崔紫云。他头发凌乱,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显然是被打了,看到陈振华,腿一软就想跪下,被战士一把架住。
“陈……陈长官,饶命啊!”崔紫云涕泪横流,“我是一时糊涂,被小鬼子骗了,我也是中国人啊,求您看在都是华夏子孙的份上,放我一条生路吧!”
“华夏子孙?”陈振华冷笑一声,指着周围的老百姓,“你看看他们!你抢他们的粮,抓他们的壮丁,帮着鬼子害他们的时候,怎么没想过自己是炎黄子孙?“
“平定城外被你活埋的三十多个老百姓,采石场里被你折磨死的壮丁,他们的冤魂能饶了你吗?”
崔紫云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嘴里嘟囔着:“我……我也是没办法……是阎长官让我这么做的……”
“别往阎长官身上泼脏水!”人群里突然有人喊道,“阎长官虽然有时候糊涂,但还没让你帮着鬼子害自己人!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
陈振华看了看群情激奋的老百姓,又看了看瘫在地上的崔紫云,高声说道:“乡亲们,崔紫云勾结鬼子,残害百姓,罪大恶极,按照军法,当处以极刑!大家说,该怎么处置他?”
“枪毙!”“千刀万剐!”“让他给死去的人抵命!”愤怒的喊声此起彼伏。
陈振华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好!就按大家说的,下午三点,在县城城中心的菜市场广场上,公开枪毙崔紫云,让所有汉奸看看通敌叛国的下场!”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