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攻打平定县城4-《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十字街口的枪声骤然密集起来,像炒豆子般噼啪作响。徐虎带着侦察团的战士们已经冲过了岗楼,正依托茶馆的残垣断壁与日军对峙。

  陈振华一个侧翻滚进茶馆的柜台后,刚稳住身形,就见徐虎猫着腰跑过来,脸上沾着血污,嗓门压得极低:“旅长,东门那边打急了,孔清德说日军突然增派了一个中队的兵力,迫击炮阵地快顶不住了,只能提前发起冲击!”

  “我知道了。”陈振华眉头紧锁,目光扫过对面的日军岗楼——那里的机枪还在疯狂吐着火舌,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打在砖墙上溅起一片片尘土。

  “让特战组打掉那挺重机枪,用缴获的九七式狙击步枪,三点钟方向的窗口,鬼子的机枪手换了三次了,都是露头就打,没经验。”

  徐虎立刻朝后比了个手势,两名背着狙击步枪的战士迅速爬上茶馆的二楼,片刻后,两声沉闷的枪响接连响起,岗楼里的机枪声戛然而止。

  陈振华趁机起身,挥了挥手:“一组跟我左突,二组右进,目标宪兵队大院,动作要快!”

  三十多名侦察兵像离弦的箭般冲出掩体,沿街巷两侧快速推进。陈振华手里的驳壳枪左右开弓,子弹精准地射向从巷子里窜出来的日军。

  他的枪法是在无数次实战中练出来的,当年在淞沪战场上时,曾凭着一把驳壳枪在淞沪战场的稻田地里干掉过一个小队的鬼子,此刻在狭窄的街巷里,更是如鱼得水。

  刚转过一个街角,迎面撞上一小队晋绥军。这些人穿着灰布军装,手里的步枪却大多没上刺刀,看到陈振华他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有人喊:“是八路军!快开枪!”

  陈振华却把枪往下压了压,扬声喊道:“晋绥军的弟兄们,你们看看城墙上的鬼子!看看被他们抢走的粮食!看看采石场里的冤魂!你们是中国人,不是汉奸的狗!放下枪,我们既往不咎!”

  那小队晋绥军的动作明显迟疑了。一个年轻的士兵握着枪的手在发抖,嘴唇翕动着像是想说什么,却被旁边的老兵踹了一脚:“少听他们胡说!崔旅长说了,八路军来了没好下场!”

  “崔紫云?”陈振华冷笑一声,“他现在怕是早就带着金银细软准备跑路了!你们想想,等鬼子败了,你们这身军装能保得住命吗?平定县城内外的老百姓,谁不认得你们这些帮着鬼子抢粮的败类!”

  这话像是戳中了他们的痛处,几个士兵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就在这时,北面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夹杂着高志远标志性的大嗓门:“晋绥军的弟兄们,缴枪不杀!放下武器,到北边集合,有热粥喝!”

  那小队晋绥军彻底慌了神,有人把枪往地上一扔,喊了句“俺不打了”,转身就往北边跑。

  有了第一个,剩下的人也纷纷效仿,转眼间就跑了个精光。陈振华朝徐虎递了个眼色:“派两个人去收拢他们,带到北门交给高志远,让他甄别一下,手上没血债的,愿意参军的留下,想回家的发路费。”

  “是!”徐虎应着,又指了指前面的巷子,“宪兵队大院就在前面第三个门,门口有两个岗哨,还有铁丝网围着。”

  陈振华点点头,示意战士们停下,自己则贴着墙根往前挪。快到巷口时,他突然听到里面传来争吵声,是日军的声音:“……崔旅长跑了?混蛋!不是说好了要一起死守吗?他的部队呢?”

  另一个声音更气急败坏:“别管晋绥军了!快把炸药搬出来,要是八路军冲进来,就把弹药库炸了!”

  陈振华心里一沉,看来老王的消息没错,鬼子果然要炸弹药库。他立刻回身对徐虎说:“你带主力从正面强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从侧面的排水沟绕过去,先控制炸药库的入口!”

  徐虎有些犹豫:“旅长,太危险了,排水沟太窄,一旦被发现……”

  “没时间了!”陈振华打断他,“弹药库不能炸,那是咱们攻打太原的底气!”他拍了拍徐虎的肩膀,

  “记住,尽量抓活的,尤其是那个负责炸药的军官,我要知道他们把引爆器藏在哪。”

  说完,他不等徐虎再劝,转身钻进了旁边的排水沟。沟里又黑又臭,全是污水和垃圾,仅容一人匍匐前进。

  陈振华咬着牙往前爬,熏死人的污水浸透了军装,碎石子划破了手掌和膝盖,但他毫不在意,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一点。

  爬了大约二十多米,前面终于透出一丝光亮。他悄悄探出头,发现已经到了宪兵队大院的后院,几个鬼子正扛着炸药箱往一辆卡车上搬,旁边站着一个戴眼镜的军官,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盒子,应该就是引爆器。

  陈振华深吸一口气,猛地从沟里窜出来,手里的驳壳枪连开三枪,三个扛炸药的鬼子应声倒地。

  那军官吓了一跳,转身就想按引爆器,陈振华一个箭步冲上去,一脚踹在他的手腕上,引爆器“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八嘎!”军官怒吼着拔出指挥刀砍过来,陈振华侧身躲过,左手抓住他的手腕,右手的驳壳枪顶住了他的太阳穴:“不想死就老实点!弹药库的入口在哪?”

  军官梗着脖子不说话,陈振华眼神一冷,用枪托在他膝盖上狠狠一顶,那军官顿时惨叫着跪了下来。

  “说不说?”陈振华的声音像冰一样冷,“再不说,我就把你扔到炸药堆里,让你跟你的弹药库一起上天。”

  军官脸色惨白,终于哆嗦着说:“在……在地下室,从……从主楼的楼梯下去,有……有密码锁。”

  “密码多少?”

  “8……8154……”

  陈振华朝外面喊了一声:“徐虎,带两个人过来!”很快,徐虎就带着战士冲了进来,看到地上的炸药箱,吓了一跳:“我的娘,这得有几百斤吧?”

  “先把炸药搬到安全的地方,派两个人看好这个鬼子,别让他耍花样。”陈振华捡起地上的引爆器,又对那军官说,“带我去地下室,要是敢耍花招,这玩意儿现在就响。”

  军官不敢反抗,乖乖地领着陈振华往主楼走。主楼里一片混乱,枪声和喊叫声此起彼伏,显然徐虎的部队已经攻进来了。

  陈振华一路上再次放倒了两个负隅顽抗的鬼子,很快就到了地下室门口。那是一扇厚重的铁门,上面有个四位数的密码锁。

  陈振华按军官说的输入“8154”,铁门“咔哒”一声开了。一股浓重的火药味扑面而来,地下室里堆满了木箱,上面印着“九二式重机枪”“三八式步枪”“手榴弹”等字样,还有几箱炮弹,码得整整齐齐。

  “果然是个宝库。”陈振华心里一阵激动,转身对跟进来的徐虎说,“派一个排守在这里,任何人不许靠近,等战斗结束了,让后勤处的人来清点。”

  他又看了看那个军官,“把他绑起来,等会儿送到审讯室,我要知道太原日军的布防情况。”

  他看了看天色,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该撤了,咱们的炮兵该登场了。”

  当陈振华带着最后一批物资撤出平定县城时,天边已经露出了一抹鱼肚白。前线指挥部里,独立四团和独立十一团的炮兵们正摩拳擦掌——36门九二式步兵炮和24门四一式山炮沿着城外的土坡一字排开,炮口直指城内,黑洞洞的炮口在晨光中闪着冷冽的光。

  “旅长,您可回来了!”孔清德迎上来,递过一杯热水,“弹药都准备好了,就等您的命令了!”

  陈振华接过水杯,一口气喝了大半,然后把一张绘制详细的地图铺在桌子上:

  “你们看,日军的宪兵队大院在城中心,这里是他们的指挥中枢,先用四一式山炮轰掉;晋绥军的旅部在县衙门,用九二式步兵炮压制,别给他们集结的机会;南门的日军弹药库虽然被咱们搬空了,但墙里还藏着几箱炸药,用燃烧弹引爆,省得他们再用;北门的晋绥军营房,留着给高志远的人当突破口,炮轰时注意别炸塌城墙……”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移动,每一个标注都精准无比——哪里是日军的岗楼,哪里是晋绥军的战壕,哪里有老百姓的房屋需要避开,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是他在城里穿梭时,用眼睛和记忆一点点拼凑出来的城防图,比侦察兵的手绘地图还要细致。

  “都记清楚了?”陈振华抬头看向独立四团和独立十一团的6个炮兵营长。

  “记清楚了!”众人齐声应道,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跟着陈振华打了这么多仗,还从没一次集中过这么多火炮,光是看着那一排排炮管,就觉得浑身的血都在燃烧。

  陈振华看了看表,时针正好指向四点整。“就是现在。”他猛地一挥手,“给我打!狠狠打!”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