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沉默了,他的心中翻涌起复杂的情绪。
朴仁勇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不作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大明的仁德和对南方局势的重视上。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注是整个高丽的未来。
如果赌赢了,他的高丽将会稳定下来,他这个新高丽王也能将王位一代代传承下去,享尽荣华富贵。
如果赌输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亡国灭种,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议事殿内的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时间仿佛凝固了,没有人敢轻易发表意见,因为这个决定实在太过重大。
不知过了多久,李成桂突然猛地抬起头。
“下令所有军队不得妄动,明军要是继续南下,也不得抵抗。”
众人皆惊,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只有朴仁勇松了一口气,他心中暗自庆幸。
因为他其实是陈林这个外交部长策反的间谍,他早已与大明暗中勾结,以落户大明、成为大明子民以及荣华富贵为承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另一边,朱元璋手持八百里加急奏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李成桂这老狐狸,倒真按你说的,按兵不动了?”
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压,目光扫过奏报上“高丽全军戒严却无抵抗之意”的字样,嘴角勾起一抹冷峭。
“他以为拖到安南战事吃紧,咱就会撤兵?”
陈林站在一旁掏耳朵:“安南那边的动静,你已派魏国公南下,绝对没有问题。”
“李成桂眼下是赌咱们念及南方战局,不愿两线用兵,更赌大明‘仁德’,不会真灭了高丽。
他这是在赌国运!”
“朴仁勇传回的消息说,高丽朝堂如今分成两派,主战派痛陈利害,希望李成桂调兵突袭汉四郡,可他却压着不批,显然是把宝全押在‘拖延’上了。”
朱元璋冷笑一声,将奏报掷在案上:“咱打天下靠的不是‘仁德’,是刀枪!
他李成桂在高丽杀主篡国,眼里哪有什么‘天命’?
如今想靠装恭顺蒙混过关,晚了!”
他抬眼看向陈林:“你布的外交方面谍网,朴仁勇要是露了马脚,咱们这出戏可就唱砸了。”
“放心。”
陈林语气笃定:“朴仁勇已按臣的吩咐,故意向李成桂献上‘假情报’。
说大明水师在仁川只驻了三千人,且多是后勤兵,实则张赫将军已率增援的两万水师在仁川港布防,连补给船都伪装成了高丽商船。
另外,臣安插在高丽军中的三个细作,已分别混进了汉城卫、开城卫和平壤卫,只要李成桂有异动,咱们半个时辰内就能收到消息。”
朱元璋点点头,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像是在盘算着什么。
过了片刻,他突然问道:“蓝玉那边到哪了,他走得还顺吗?”
“永昌侯昨日已过鸭绿江,眼下正驻军在义州。”
陈林连忙回道:“他特意让人送来消息,说高丽义州守将见明军势大,已暗中派人来降,愿为内应。
蓝将军怕打草惊蛇,没敢立刻受降,只让他继续守着城池,等咱们的号令。”
“好个蓝玉,倒也沉得住气。”
朱元璋脸上露出几分赞许:“告诉蓝玉,让他再等十日。
这十日里,让他把义州到汉城的粮道摸清楚,顺便让张赫的水师从海上运些粮草过去,别让咱们的将士饿着肚子打仗。”
他顿了顿,又看向陈林:“还有郑和的舰队,让他别在仁川港待着了,去济州岛。
济州岛本就是大明的国土,让郑和把岛占了,既断了高丽的退路,又能防着倭寇趁机捣乱。
告诉他,要是遇到倭国舰队,直接击沉,不必担心外交影响。”
陈林竖起大拇指,下去传递消息了。
临时大帐内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喃喃自语:“高丽这块地,自汉唐就是咱中国的郡县,后来分裂出去,如今也该收回来了。
后世的历史咱是受够了,如此重要的一块战略要地,竟然有大敌驻军,时刻威胁我华夏领土,这种事绝不能在大明身上发生。
岛链,就从高丽开始!”
三日后,高丽新都。
李成桂坐在王座上,脸色比前三日又沉了几分。
殿外传来的风声像是明军的马蹄声,每一声都敲在他的心上。
朴仁勇站在殿下,手里拿着一封书信,脸上带着几分“喜色”。
“大王,大明那边有消息了!”
“明军已经停下前进的脚步,在距离新都一百里的地方停住了。
臣觉得此地就是今后的国境线,大明应该就在这止步!”
李成桂猛地直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却又很快黯淡下去:“不会是圈套吧?”
“大王多虑了。”
朴仁勇连忙说道:“信里说,安南那边的战事比预想的更棘手,占城已经派人来大明求援,朱元璋眼下确实没精力跟咱们耗着。
而且,郑和的舰队已经离开仁川,去了济州岛,看样子是要去防倭寇,这说明大明对咱们的戒心已经松了。”
李成桂沉默了,手指在王座的扶手上反复摩挲。
“好,那就派使者去大明。”
李成桂终于下定了决心,“让崔莹去,他是老臣,说话稳重,也懂大明的规矩。
告诉崔莹,此行只为押运粮草、美女犒劳远道而来的明军,以表两国世代友好之情义。”
朴仁勇心中暗喜,脸上却依旧恭顺:“大王英明。
臣这就去安排,让崔莹明日就出发。”
待朴仁勇退下,李成桂独自留在殿内,望着窗外的天空,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不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而是把高丽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同一时间,明军大营。
蓝玉身披铠甲,站在沙盘前,手指在汉城的位置重重一点:“这老狐狸果然上当了。”
身旁的副将连忙说道:“将军,那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水师已经在济州岛站稳脚跟,彻底封死高丽退路。”
“再等等。”蓝玉眼神锐利:“告诉弟兄们,这几日抓紧时间休整,把攻城的器械都检查一遍,装出一副大军就此止步的假象,松懈李成桂戒心。
三日,三日后立刻南下,直取汉城!”
副将躬身领命,转身去传达命令。
蓝玉看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明军兵力部署,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什么样的硬仗没打过?
对付高丽这样的小国,简直是手到擒来。
朴仁勇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不作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大明的仁德和对南方局势的重视上。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注是整个高丽的未来。
如果赌赢了,他的高丽将会稳定下来,他这个新高丽王也能将王位一代代传承下去,享尽荣华富贵。
如果赌输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亡国灭种,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议事殿内的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时间仿佛凝固了,没有人敢轻易发表意见,因为这个决定实在太过重大。
不知过了多久,李成桂突然猛地抬起头。
“下令所有军队不得妄动,明军要是继续南下,也不得抵抗。”
众人皆惊,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只有朴仁勇松了一口气,他心中暗自庆幸。
因为他其实是陈林这个外交部长策反的间谍,他早已与大明暗中勾结,以落户大明、成为大明子民以及荣华富贵为承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另一边,朱元璋手持八百里加急奏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李成桂这老狐狸,倒真按你说的,按兵不动了?”
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压,目光扫过奏报上“高丽全军戒严却无抵抗之意”的字样,嘴角勾起一抹冷峭。
“他以为拖到安南战事吃紧,咱就会撤兵?”
陈林站在一旁掏耳朵:“安南那边的动静,你已派魏国公南下,绝对没有问题。”
“李成桂眼下是赌咱们念及南方战局,不愿两线用兵,更赌大明‘仁德’,不会真灭了高丽。
他这是在赌国运!”
“朴仁勇传回的消息说,高丽朝堂如今分成两派,主战派痛陈利害,希望李成桂调兵突袭汉四郡,可他却压着不批,显然是把宝全押在‘拖延’上了。”
朱元璋冷笑一声,将奏报掷在案上:“咱打天下靠的不是‘仁德’,是刀枪!
他李成桂在高丽杀主篡国,眼里哪有什么‘天命’?
如今想靠装恭顺蒙混过关,晚了!”
他抬眼看向陈林:“你布的外交方面谍网,朴仁勇要是露了马脚,咱们这出戏可就唱砸了。”
“放心。”
陈林语气笃定:“朴仁勇已按臣的吩咐,故意向李成桂献上‘假情报’。
说大明水师在仁川只驻了三千人,且多是后勤兵,实则张赫将军已率增援的两万水师在仁川港布防,连补给船都伪装成了高丽商船。
另外,臣安插在高丽军中的三个细作,已分别混进了汉城卫、开城卫和平壤卫,只要李成桂有异动,咱们半个时辰内就能收到消息。”
朱元璋点点头,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像是在盘算着什么。
过了片刻,他突然问道:“蓝玉那边到哪了,他走得还顺吗?”
“永昌侯昨日已过鸭绿江,眼下正驻军在义州。”
陈林连忙回道:“他特意让人送来消息,说高丽义州守将见明军势大,已暗中派人来降,愿为内应。
蓝将军怕打草惊蛇,没敢立刻受降,只让他继续守着城池,等咱们的号令。”
“好个蓝玉,倒也沉得住气。”
朱元璋脸上露出几分赞许:“告诉蓝玉,让他再等十日。
这十日里,让他把义州到汉城的粮道摸清楚,顺便让张赫的水师从海上运些粮草过去,别让咱们的将士饿着肚子打仗。”
他顿了顿,又看向陈林:“还有郑和的舰队,让他别在仁川港待着了,去济州岛。
济州岛本就是大明的国土,让郑和把岛占了,既断了高丽的退路,又能防着倭寇趁机捣乱。
告诉他,要是遇到倭国舰队,直接击沉,不必担心外交影响。”
陈林竖起大拇指,下去传递消息了。
临时大帐内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喃喃自语:“高丽这块地,自汉唐就是咱中国的郡县,后来分裂出去,如今也该收回来了。
后世的历史咱是受够了,如此重要的一块战略要地,竟然有大敌驻军,时刻威胁我华夏领土,这种事绝不能在大明身上发生。
岛链,就从高丽开始!”
三日后,高丽新都。
李成桂坐在王座上,脸色比前三日又沉了几分。
殿外传来的风声像是明军的马蹄声,每一声都敲在他的心上。
朴仁勇站在殿下,手里拿着一封书信,脸上带着几分“喜色”。
“大王,大明那边有消息了!”
“明军已经停下前进的脚步,在距离新都一百里的地方停住了。
臣觉得此地就是今后的国境线,大明应该就在这止步!”
李成桂猛地直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却又很快黯淡下去:“不会是圈套吧?”
“大王多虑了。”
朴仁勇连忙说道:“信里说,安南那边的战事比预想的更棘手,占城已经派人来大明求援,朱元璋眼下确实没精力跟咱们耗着。
而且,郑和的舰队已经离开仁川,去了济州岛,看样子是要去防倭寇,这说明大明对咱们的戒心已经松了。”
李成桂沉默了,手指在王座的扶手上反复摩挲。
“好,那就派使者去大明。”
李成桂终于下定了决心,“让崔莹去,他是老臣,说话稳重,也懂大明的规矩。
告诉崔莹,此行只为押运粮草、美女犒劳远道而来的明军,以表两国世代友好之情义。”
朴仁勇心中暗喜,脸上却依旧恭顺:“大王英明。
臣这就去安排,让崔莹明日就出发。”
待朴仁勇退下,李成桂独自留在殿内,望着窗外的天空,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不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而是把高丽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同一时间,明军大营。
蓝玉身披铠甲,站在沙盘前,手指在汉城的位置重重一点:“这老狐狸果然上当了。”
身旁的副将连忙说道:“将军,那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水师已经在济州岛站稳脚跟,彻底封死高丽退路。”
“再等等。”蓝玉眼神锐利:“告诉弟兄们,这几日抓紧时间休整,把攻城的器械都检查一遍,装出一副大军就此止步的假象,松懈李成桂戒心。
三日,三日后立刻南下,直取汉城!”
副将躬身领命,转身去传达命令。
蓝玉看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明军兵力部署,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什么样的硬仗没打过?
对付高丽这样的小国,简直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