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崔莹带着高丽的国书抵达鸭绿江西岸的临时大营。
“外臣崔莹,奉高丽国王李成桂之命,前来向大明皇帝陛下请罪。”
崔莹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我王不知何时冒犯大明天威,早已上表称臣,岁岁纳贡,只求陛下能念及两国百姓,撤兵回国。”
朱元璋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案上的国书,慢悠悠地翻看着。
殿内静得能听到呼吸声,崔莹的额头渗出了冷汗,心里七上八下的。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放下国书,语气平淡地说道:“李成桂倒还有点自知之明。
不过,他杀主篡国,在高丽境内搞得民不聊生,如今一句称臣纳贡就想了事?”
崔莹连忙磕头:“陛下息怒!
我王已经下令,减免高丽今年的赋税,安抚百姓。
今后,高丽愿永远臣服大明,做大明的藩属国,绝不敢再有二心。”
朱元璋冷笑一声:“做藩属国?
咱大明的藩属国,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样吧,咱给李成桂一个月的时间,让他把高丽的土地、人口、赋税都统计清楚,写成册子,送来朕这边。
另外,让他把汉城的守军撤了,只留一千人维持治安。
要是他能做到这些,朕就考虑撤兵。”
崔莹心中一喜,连忙说道:“臣谢陛下恩典!
臣这就回去禀报我王,让他照办。”
“慢着。”
朱元璋叫住了他:“你回去告诉李成桂,咱已经派水师去济州岛帮他防倭寇了,让他放心。
另外,大明天兵会在高丽再待一段时间,让你主好生供养着,别到时候热闹了咱的永昌侯,咱也劝不住。”
崔莹连忙应下:“是是是,多谢陛下提醒。”
消息传回高丽新都,李成桂更忧虑了。
让汉城守军撤到城外,只留一千人守城,这不就是自行解除武装吗?
到时候明军一个猛扑,他的都城就没了。
可要是不听旨行事,明军就会立刻南下。
怎么选?
难道真要将命运压在大明的仁德上!?
朴仁勇看着李成桂忧虑的样子,心中暗自得意。
他悄悄给陈林写了封信,把高丽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最后还加了一句:“李成桂已方寸大乱,可随时动手。”
又过了一天,陈林拿着朴仁勇的信。
朱元璋正在看蓝玉送来的奏报,见陈林进来,连忙问道:“怎么样?李成桂那边有动静吗?”
“李成桂没有按照咱们的要求,可以让永昌侯进军了!”
“好!
传旨蓝玉,即刻起兵南下,直取汉城!
让在仁川登陆张赫一部兵马,配合蓝玉的大军。
郑和那边,让他从济州岛出发,沿着高丽海岸线北上,拿下高丽的各个港口,断了他们的退路。”
前线明军大营。
蓝玉一声令下,五万明军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
明军一路南下,所到之处,高丽守军要么不战而降,要么望风而逃。
毕竟,李成桂已经下令不许抵抗,而且明军势大,谁也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与此同时,张赫率领两万水师自仁川登陆后,留下五千人驻守仁川,自己则率领一万五千人向高丽新都进发,配合蓝玉的大军。
郑和的舰队也从济州岛出发,沿着高丽海岸线北上。
高丽的港口大多没有设防,明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釜山、庆州等重要港口。
郑和让人在港口竖起大明的旗帜,同时派人去通知附近的高丽官员,让他们投降大明。
三日后,高丽新都城外。
蓝玉的大军和张赫的水师汇合,一共六万五千人,将高丽新都团团围住。
李成桂站在汉城的城墙上,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明军,脸色惨白如纸。
最不愿见到的景象,最终还是发生了。
此时,朴仁勇脸上的恭顺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漠。
“大王,大明势大,高丽根本不是对手,咱们还是投降吧,或许陛下还能留你一条性命。”
“投降?”
李成桂惨笑一声:“我李成桂征战一生,从未想过会落到这般田地。
我杀了高丽王,篡了高丽的江山,本想成就一番霸业,没想到最后却成了大明的阶下囚。”
他顿了顿,突然拔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
朴仁勇连忙上前,一把夺下他的佩剑:“大王不可!
大明陛下说了,只要你投降,就会封你为‘高丽侯’,让你在南京安度晚年。
你要是死了,不仅你自己没命,高丽的百姓也会遭殃。”
李成桂愣住了,他看着朴仁勇,又看了看城外的明军,心中充满了矛盾。
他不想投降,可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要是继续抵抗,汉城迟早会被明军攻破,到时候,不仅他自己会死,高丽百姓也会跟着遭殃。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了蓝玉的声音:“李成桂!你已无路可退,速速打开城门投降!
若再负隅顽抗,一旦城破,玉石俱焚!”
李成桂闭上眼睛,两行泪水从眼角滑落。
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他缓缓睁开眼睛,对身后的侍卫说道:“打开城门,投降吧。”
城门缓缓打开,明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汉城。
蓝玉骑着马,看到李成桂站在城门口,脸色平静地说道:“李成桂,你终于想通了。
走吧,跟我去见陛下。”
第二天,后方朱元璋大帐内。
朱元璋看着这位没当上几天高丽王的李成桂,语气平淡地说道:“李成桂,你可知罪?”
李成桂跪倒在地,声音沙哑地说道:“罪臣知罪。
罪臣杀主篡国,冒犯大明天威,愿听陛下发落。”
“你杀主篡国,本应处死。”
朱元璋说道:“但念在你最终选择归顺,没有让高丽百姓遭受战火,咱就饶你一命。
封你为‘高丽侯’,赐你一处宅院,让你在应天府安度晚年。
今后,就当个富家翁吧!”
“罪臣谢陛下恩典!”李成桂连忙磕头谢恩。
朱元璋又看向陈林,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陈林,这次平定高丽,你功劳最大。
你布的谍网,不仅摸清了高丽的底细,还策反了朴仁勇,为咱们节省了不少兵力和时间。
你说咱封你个什么爵位呢?”
“外臣崔莹,奉高丽国王李成桂之命,前来向大明皇帝陛下请罪。”
崔莹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我王不知何时冒犯大明天威,早已上表称臣,岁岁纳贡,只求陛下能念及两国百姓,撤兵回国。”
朱元璋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案上的国书,慢悠悠地翻看着。
殿内静得能听到呼吸声,崔莹的额头渗出了冷汗,心里七上八下的。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放下国书,语气平淡地说道:“李成桂倒还有点自知之明。
不过,他杀主篡国,在高丽境内搞得民不聊生,如今一句称臣纳贡就想了事?”
崔莹连忙磕头:“陛下息怒!
我王已经下令,减免高丽今年的赋税,安抚百姓。
今后,高丽愿永远臣服大明,做大明的藩属国,绝不敢再有二心。”
朱元璋冷笑一声:“做藩属国?
咱大明的藩属国,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样吧,咱给李成桂一个月的时间,让他把高丽的土地、人口、赋税都统计清楚,写成册子,送来朕这边。
另外,让他把汉城的守军撤了,只留一千人维持治安。
要是他能做到这些,朕就考虑撤兵。”
崔莹心中一喜,连忙说道:“臣谢陛下恩典!
臣这就回去禀报我王,让他照办。”
“慢着。”
朱元璋叫住了他:“你回去告诉李成桂,咱已经派水师去济州岛帮他防倭寇了,让他放心。
另外,大明天兵会在高丽再待一段时间,让你主好生供养着,别到时候热闹了咱的永昌侯,咱也劝不住。”
崔莹连忙应下:“是是是,多谢陛下提醒。”
消息传回高丽新都,李成桂更忧虑了。
让汉城守军撤到城外,只留一千人守城,这不就是自行解除武装吗?
到时候明军一个猛扑,他的都城就没了。
可要是不听旨行事,明军就会立刻南下。
怎么选?
难道真要将命运压在大明的仁德上!?
朴仁勇看着李成桂忧虑的样子,心中暗自得意。
他悄悄给陈林写了封信,把高丽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最后还加了一句:“李成桂已方寸大乱,可随时动手。”
又过了一天,陈林拿着朴仁勇的信。
朱元璋正在看蓝玉送来的奏报,见陈林进来,连忙问道:“怎么样?李成桂那边有动静吗?”
“李成桂没有按照咱们的要求,可以让永昌侯进军了!”
“好!
传旨蓝玉,即刻起兵南下,直取汉城!
让在仁川登陆张赫一部兵马,配合蓝玉的大军。
郑和那边,让他从济州岛出发,沿着高丽海岸线北上,拿下高丽的各个港口,断了他们的退路。”
前线明军大营。
蓝玉一声令下,五万明军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
明军一路南下,所到之处,高丽守军要么不战而降,要么望风而逃。
毕竟,李成桂已经下令不许抵抗,而且明军势大,谁也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与此同时,张赫率领两万水师自仁川登陆后,留下五千人驻守仁川,自己则率领一万五千人向高丽新都进发,配合蓝玉的大军。
郑和的舰队也从济州岛出发,沿着高丽海岸线北上。
高丽的港口大多没有设防,明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釜山、庆州等重要港口。
郑和让人在港口竖起大明的旗帜,同时派人去通知附近的高丽官员,让他们投降大明。
三日后,高丽新都城外。
蓝玉的大军和张赫的水师汇合,一共六万五千人,将高丽新都团团围住。
李成桂站在汉城的城墙上,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明军,脸色惨白如纸。
最不愿见到的景象,最终还是发生了。
此时,朴仁勇脸上的恭顺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漠。
“大王,大明势大,高丽根本不是对手,咱们还是投降吧,或许陛下还能留你一条性命。”
“投降?”
李成桂惨笑一声:“我李成桂征战一生,从未想过会落到这般田地。
我杀了高丽王,篡了高丽的江山,本想成就一番霸业,没想到最后却成了大明的阶下囚。”
他顿了顿,突然拔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
朴仁勇连忙上前,一把夺下他的佩剑:“大王不可!
大明陛下说了,只要你投降,就会封你为‘高丽侯’,让你在南京安度晚年。
你要是死了,不仅你自己没命,高丽的百姓也会遭殃。”
李成桂愣住了,他看着朴仁勇,又看了看城外的明军,心中充满了矛盾。
他不想投降,可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要是继续抵抗,汉城迟早会被明军攻破,到时候,不仅他自己会死,高丽百姓也会跟着遭殃。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了蓝玉的声音:“李成桂!你已无路可退,速速打开城门投降!
若再负隅顽抗,一旦城破,玉石俱焚!”
李成桂闭上眼睛,两行泪水从眼角滑落。
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他缓缓睁开眼睛,对身后的侍卫说道:“打开城门,投降吧。”
城门缓缓打开,明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汉城。
蓝玉骑着马,看到李成桂站在城门口,脸色平静地说道:“李成桂,你终于想通了。
走吧,跟我去见陛下。”
第二天,后方朱元璋大帐内。
朱元璋看着这位没当上几天高丽王的李成桂,语气平淡地说道:“李成桂,你可知罪?”
李成桂跪倒在地,声音沙哑地说道:“罪臣知罪。
罪臣杀主篡国,冒犯大明天威,愿听陛下发落。”
“你杀主篡国,本应处死。”
朱元璋说道:“但念在你最终选择归顺,没有让高丽百姓遭受战火,咱就饶你一命。
封你为‘高丽侯’,赐你一处宅院,让你在应天府安度晚年。
今后,就当个富家翁吧!”
“罪臣谢陛下恩典!”李成桂连忙磕头谢恩。
朱元璋又看向陈林,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陈林,这次平定高丽,你功劳最大。
你布的谍网,不仅摸清了高丽的底细,还策反了朴仁勇,为咱们节省了不少兵力和时间。
你说咱封你个什么爵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