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大明的皇帝竟没有一个能活到五十岁?!-《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而这朱厚照,明明身强体健,还能御驾亲征,竟落水而亡?

  大明的御医,就这般无能?

  若是换在自己朝中,这等御医早已掉脑袋!

  刘据沉吟片刻,试探道:“莫非是成祖一脉,天命短寿?”

  刘彻却摇头否认:“纵是血脉薄命,也不至无一长寿者。”

  “朕未曾听过如此诡异的事。”

  身为多疑之主,汉武帝只觉得,这明朝皇帝的早夭之事,透着股不合常理的味道。

  御医昼夜随侍,寻常小疾本不该夺命,怎会一病便崩?

  “若其中无暗手,那便是天意。”

  刘彻眯了眯眼,低声道:“成祖篡位,恐怕是殃及子孙了。”

  说罢,他长叹一声,随即在天幕上发出一道弹幕,将自己的猜测公之于众。

  洪武时期!

  “大明皇帝的寿命都不长?”

  老朱瞥见了汉武帝发出的弹幕。

  起初,这个细节他并没有特别在意。

  毕竟天幕中展现的那些后世明朝皇帝,带来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让他一时间无法把所有事情都捋顺。

  最先让他震惊的,是太子朱标的早逝;

  接着是朱棣篡位的事情,也让他大为意外;

  随后朱祁镇的遭遇更是令他咋舌。

  天幕中的一个个片段接连不断,冲击得他眼花缭乱。

  若不是汉武帝点出这一茬,他还真没往皇帝寿命这方面多想。

  “嗯……好像还真是这样!”

  细一回味,老朱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按天幕上的信息,他自己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去世,享年七十,也算高寿。

  朱棣的具体年纪不清楚,但看着也是年老而终。

  可从他们二人之后,明朝皇帝几乎清一色是短命的。

  孙子朱高炽做了二十年太子,却只当了仅仅是十个月的皇帝便归天;

  之后的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

  竟没有一个能活到五十岁!

  老朱心里一阵发懵——难道咱老朱家后代全是短命鬼?

  可自己身体底子好得很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旁的朱标也看见了那条弹幕,脸色不由凝重。

  乍一看像是巧合,可细一琢磨,未免也太扎眼了。

  老朱的眼神顿时沉了下来。

  他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什么场面没见过?

  其实在看到朱厚照的视频时,他就起了疑心——

  一个身体康健、前不久还御驾亲征的皇帝,竟会因为落水呛着就一命呜呼?

  这世上有这么巧的事吗?

  如今汉武帝再提这一点,更让他怀疑背后有人动了手脚!

  若真有人胆大包天,对大明皇帝下手,那简直是弑君大罪。

  杀意在他心中翻涌,但很快又被理智压下。

  “不对……不太可能……”

  如果真有黑手,也不可能连害好几代皇帝;

  除非那人长生不老,不然怎么可能一直存在?

  即便如此,老朱还是觉得其中有蹊跷,眉头越锁越紧。

  朱标看父亲这神情,心里多少也猜到他在想什么。

  其实他自己也觉得奇怪,但总觉得阴谋论的可能性不大。

  就算真有谋害,也就一两位皇帝,绝不至于人人都被害死。

  “父皇,会不会是老四这一脉……天生寿命就短?”

  朱标试探着问。

  老朱闻言,陷入思索,随后缓缓点头。

  也许压根没有暗杀,只是老四的子孙天生命薄。

  民间这种事并不稀奇——同族不同房,寿数差异极大。

  有的分支几代人都是早夭短寿。

  难道老四就是这种命格?

  想到这里,老朱心中一震:

  若真如此,即便太子出事,也不能把皇位传给老四!

  要是短命皇帝一代接一代,大明根基恐怕难以稳固。

  上一代的政令还未推行开,下一代就得重新来过;

  这不仅影响施政,也会给继位造成麻烦。

  好在目前朝局还算稳固,没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

  虽然历任继位年纪都偏小,但朝政并未因此大乱。

  “难不成真是老四的命数?”

  老朱抬眼看向不远处的朱棣。

  朱棣被盯得心里发毛——自天幕播放以来,他已经挨了好几顿揍了。

  难道这次又要算到自己头上?

  后代短命……也能怪到我身上来?

  ……

  贞观时期!

  太极殿中,李世民看到汉武帝的弹幕后沉吟良久,摇了摇头:

  “此言,恐有些骇人听闻。”

  若真如汉武帝所说,大明那些短命皇帝都是被人暗害,这就太不可思议了。

  古往今来,皇帝被权臣弑杀并非没有,但也没听说能连害好几代的。

  从天幕中看,大明朝廷并无权倾朝野的奸臣,更没有篡位改朝的贼子。

  如此看来,刘彻的猜测可信度不高。

  “臣也觉得,这说法过于夸张。”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附和道,“或许只是朱氏血脉天寿普遍不长,并非暗杀。”

  李世民点头道:“有理。”

  在他看来,这些明朝皇帝的死,并无明显异常。

  真要挑毛病,也就是武宗朱厚照最可疑——

  身强力壮的皇帝,竟因一次落水便撒手人寰,未免匪夷所思。

  长孙无忌等人皆赞同此言。

  但天幕透露的信息有限,他们也只能停留在猜测阶段。

  ……

  永乐时期!

  朱棣在听到刘彻抛出的那个惊人阴谋论时,不由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谋害皇帝?谁敢干这种事?!”

  “又是谁有这个能耐?!”

  他并不太愿意相信这种说法。

  若真如汉武帝所言,那岂不是说大明的皇帝随时都可能被人摆布于掌心?

  想谁死谁就得死?

  谋害一个寻常百姓尚且困难重重,更遑论一国之君?

  难道大明的天子全都是瞎子聋子不成?

  “汉武帝的怀疑虽非全无根据,却终归带着几分骇人听闻。”

  “儿臣身体孱弱,寿命不长,本属寻常。”

  “至于后世诸君,大多辛劳过度,精力耗损,也是情理之中。”

  朱高炽淡淡说道。

  虽然只登基了十个月,可他可是做了二十年的太子啊!!

  他很清楚自己体质不佳,加之日复一日地操劳国事,本就难得长寿。

  儿子朱瞻基中年早逝。

  而数位子孙亦没能活过壮年。

  这在他看来未必是阴谋,更可能是命运的安排。

  他们朱家是以刀兵夺得天下,或许这就是注定无法逃脱的宗室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