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忆当年,牵羊礼-《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王雄从小在军中摸爬滚打,更是威宁侯府这等军中一等勋贵世家成长起来的,对战争、力量这些东西最是熟悉。

  不管什么时候,手上握有杀人利器,才是推动一切政策的关键。

  土司、土民乖乖配合,一切好说,不行的话,西南的深山都容不下他们。

  又不是让你们集体搬迁,只是迁徙一些无地之民而已。

  门下省给的迁徙策略,王雄看过。

  三子抽一子,并户行政,免费给予土地补贴,一口人五亩地呢。

  “安南有大片肥沃土地,而且节气很好,水稻一年三熟,甚至是四熟都不是问题,眼下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人。不管是迁徙的汉人,还是西南土人,只要迁徙过去,把土地掌握,那安南便是我大渊皇朝永远的安南、热河两路。”

  “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辜负陛下信任!”

  “等处理好了这些事情,安定辽东,吸纳安南后,便可以继续往周边开疆拓土。除此之外,河套、西域这些地方也要加强军事,朕那四弟,许久不曾回京。”

  提到这个,宏丰帝也是颇为感慨。

  太祖爷走之前,除了他坐镇中枢,是承继大统的皇帝外,其余三兄弟,都去戍边了,辛苦的很。

  也就是老五南王,因为年纪小,逃过一劫,在京城享受了几年时间。

  去了藩地,也是江南富庶之地,是鱼米之乡!

  “对了,热河港口,朕已经命老二打造,是南下西洋的重要补给站,你要重点关注。”

  “遵命!”

  “火枪队,老二在安南留下了两百,朕再给你配备八百,便是一千,你要仔细使用。”

  王雄大喜,北王横推草原靠的就是火枪队,也就是一千多。

  有了这股战力,他在安南固若金汤,对付西南土族,绝对是不费吹灰之力。

  反正西南有大军,对土族原本就是有优势的,大山瘴气,这么多年了,也不再是阻碍中原皇朝大军的利器。

  “对了,我二舅子在忙啥?”

  “他常年不在京城,目前还在熟悉庶务,爹想让他把老三的摊子捡起来,不能总是让几个管家费神,事情太多了。”

  “也是,让他有空入宫来。”

  ------

  镇南王还在路上,王雄已经率领八百火枪兵,一千亲卫,数千将士出发南下。

  这一次去安南,王雄带去的除了士兵外,还有大量工匠院的匠人,也有商贾,都是要去开发安南、热河两路的。

  对于大渊皇朝来说,那里是处女地,开发价值极高。

  若不是时间仓促,这个队伍会更大,一路南下,都有人加入进来。

  因为放开了对商贾的压制,王雄此次南下,吸纳了不少沿途的商人。

  特别是跟着南王一起进京的,来自江南的盐商们,他们对开发安南很感兴趣。

  没办法,来到京城后,去了几次交易中心,这些商人都敏锐察觉到了,整个京城的商业版图,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若不是有交易中心存在,他们这些江南来的,人生地不熟,离开了盐业啥都不懂的盐商,是真的没有多少发展余地。

  正因如此,他们才对即将开盘销售的商贸中心很感兴趣,对于安南这一片处女地,自然也是兴趣浓厚,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开发,去搭建新的商路。

  王雄的队伍南下,刚好,路过的是这些人的地盘。

  呼朋唤友,召集人手,是免不了的。

  半路上,王雄的队伍跟镇南王凯旋大军碰上,双方都是浩浩荡荡的大队伍,若不是官道还算不错,绝对容不下他们如此大规模迁徙。

  “大舅舅!”

  镇南王见到王雄,喜不自胜。

  “好样的,有出息了,这一次打得不错,立了大功!”

  武王把安南的事情,给王雄大略叙述了一遍,还有一些可用之人都交代了。

  王雄好歹是勋贵,是未来的威宁侯,对于武王带回来的,从京营内调拨的数万大军,自然要亲切的很。

  这里面大部分的将领他都认识,曾经都是他的下属,或是同僚,大家都是属于京中勋贵集团的。

  ------

  “大郎他们走了,家里冷清了不少啊。”

  晚饭后,赵清虎还挺不适应的,参加茶话会的人都少了。

  “爹,大哥他们就是回老家一趟,一个月就能回来。”大丫宽慰道。

  “最近如何,工作可还顺利?”

  “放心吧爹,家里的产业都有人盯着,渔业公司,还有妇女救助会的管理系统也十分成熟,没什么大事的。”

  闻言赵清虎点了点头,没事就好,岁月静好,时光悠然,这样才让人舒服。

  “爹,三哥、四哥快回来了吧?”

  大哥、二哥不在家,连五哥都去辽东苦寒之地当县令了,二丫也开始想自家的哥哥们了,三哥、四哥可是出去了一年多,差不多也该回来了吧?

  赵清虎摇了摇头,“算算时间,最快也要夏天才能回来。”

  毕竟是远洋出海,直奔南北美洲。

  一去一回,以现在的龙骨帆船的速度,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

  路上若是有所耽搁,消耗的时间会更久。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这一次他们不是毫无准备出海的,物资、人员、航海路线都是清晰的,安全不会有问题。

  儿子们出去了,最后是不是会回来,说实话赵清虎心里也没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那可是广袤的肥沃土地,是跑马圈地,开疆拓土,天知道三郎、四郎会不会脑袋一热,留下一人在海外看顾基业?

  赵清虎只能是寄希望,两个儿子都是孝顺的,一年多没见自己这个老爹,心里面还念着他这个老父亲。

  当初决定送两个儿子出海的时候,他已经想到了这些。

  日后父子三人,怕是聚少离多。

  一年到头,难得见上一面的。

  倒是太子殿下不一样,第一次他负责压阵出海,只是一个象征意义。

  回来后,宏丰帝绝对不会舍得让他再去一次的。

  儿子们都走了,大丫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家里的店铺、庄子,工坊几乎都需要她管着。

  好在,还有杜真跟顾凌轩帮忙,这么多年过去,家里面也培养了不少可以信任的掌柜、账房,大问题不会有。

  再看赵清虎,基本上从这些繁琐的日常事务中挣脱出来了。

  目前他唯一比较上心的就是工匠院,以及文部的事情,当然,还有建筑公司的。

  “对了爹,咱们庄上的红薯、土豆都有多余,是卖给粮商还是咱们家囤起来?”

  赵清虎闻言有点懵,这么快就有多余了?

  “京兆府没来要?”

  “没有,直隶地区去年就有多,百姓们虽然对高产粮种很感兴趣,但是也不能全部都耕种这个,主要种植的还是小麦跟稻谷。”

  “也是!”

  一年四季,都吃红薯、土豆,绝对烧心。

  汉人对主粮的执着,除非是没条件,否则,首选大米,其次就是小麦。

  谷贱伤农,如今虽然大渊皇朝有政策扶持,但是,总不能将全国所有土地全都耕种红薯、土豆。

  这两样可不好长久保存,拉长时间线来看,少种一些就少种一些。

  “一半卖给粮商,另外一半做成红薯粉、土豆粉,建一个工坊吧。”

  “好的爹!”

  “有了红薯、土豆,多鼓励庄户养鸡养鸭,搞搞副业。”

  “放心吧爹,粮食有多余后,庄户们自发都开始蓄养家禽,庄子里面今年连养猪的都多了不少,若不是咱们家的养猪场内猪崽子足够多,怕是都没地方买。”

  “这是好事!除了鸡鸭鹅,猪牛羊也能养起来。”

  养家禽很实惠,一年半载就能下蛋吃肉。

  可若说是经济利益,绝对是养大牲口有前途。

  即便一家一户养不起,可以整个庄子合起伙来养啊。

  一直依靠草原上进口牛羊肉,啥时候才能实现牛肉自由,羊肉自由?

  “爹,咱们家的养猪场要扩建吗?”

  “当然,多多益善,尽量把规模大的养猪场分开,这样方便饲料获取,也能避免被疾病一锅端了。”

  “要不回绿竹村,建一个养猪场?”

  “可以,猪肉可以精加工,做成肉松,或是腊肉香肠,保存几个月没问题,从绿竹村运送来京城售卖就是。”

  翌日,赵清虎原本打算在家宅一天,反正最近没什么大事。

  不曾想,才吃了早餐,皇家银行的总经理来了。

  “怎么了,还找到家里来了?”

  皇家银行,有大事你可以入宫啊,你这个总经理马上都要转正了,我都可以完全放权了,还来找我?

  “爵爷,有件事情有些棘手,需要您来决断。”

  听对方叙述了一番后,赵清虎也挺意外的。

  皇家银行虽然存储了大量的黄金,但是,白银几乎没有截留,大部分都是铸造成银元,以供市场使用。

  这是谁啊,不开眼,竟然想要大量黄金?

  “是京城的千祥楼。”

  “千祥楼?”赵清虎好奇,谁啊?

  “老爷,千祥楼是京城内最大的首饰铺子,他们是做金器、银器的。”

  原来如此,赵清虎动了,大院皇家银行,大量存储金子,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金子少了,这金楼、银楼的生意不好做了,缺货了?

  “给他,反正又不是全面禁止流通,即便是日后禁止金银流通,金楼、银楼的生意还是要做的,黄金也是要做成首饰、饰品,进入千家万户的。”

  得了赵清虎首肯,人才急忙离开,直奔皇家银行总部。

  而千祥楼的东家,一位四十多岁,大腹便便的商人,早就在此等候。

  这一次他取的黄金有点多,足足一万两。

  金币,他不想要。

  他早就听说了,皇家银行的仓库内,有处理好的,纯度很高的,成色绝佳的黄金,都是一百两一块的金条。

  用这个回去打金器刚刚好。

  茶喝了两杯,都没把人等回来,正在不耐之时人回来了。

  “如何了?”

  “可以,我开条子,马上给你取出来。”

  “太好了!”

  “应该的,这原本就是你在皇家银行的存款。只是,你这有点早啊,存起一年多了,只能给你算一年的利息。”

  “放心吧,我懂的。”

  有利息就不错了,而且皇家银行还承担了火耗。

  以往放在钱庄,还要收保管费用呢,而且取出来的成色不一定有自己存进去的好,一进一出,赚麻了。

  等拿到金条后,一百根,一根十斤重,看着那橙黄橙黄的颜色就喜人。

  用这金条打造的首饰,绝对是抢手货。

  回到千祥楼,几个老匠人见了金条,也是爱不释手。

  “皇家银行的铸造技术果然高超,比咱们以前铸造的可好多了,用这个打造首饰,耗损也小。”

  “毕竟是皇家开设的银行,信誉有保障。”

  “不错,我家的钱财都存进了银行,是农业银行!”

  “皇家银行,似乎不太愿意吸纳散户的存款了,把存款业务下放给了农业银行!只可惜,我们距离房山煤镇路途遥远,否则,一定要存进煤炭银行,我听说他们那一年的利息最高。”

  “还是农业银行方便,不说这个了,几位看看,将订单上的首饰尽快打出来。京城富户多了,最近咱们千祥楼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如今是盛世,对于他们千祥楼来说,生意那是一日比一日红火。

  特别是京城有钱人多了后,金银首饰的销售直线上升啊。

  “东家,我听几个朋友说,最近银饰也卖的很好,咱们千祥楼走的高端路线,主要做的是富贵人家的生意,出售的大部分是金器,可这银器生意,也能做一做啊。”

  “怎么说?”

  “这个我也有所耳闻,听说是百姓们这两年赚了不少,一些人家愿意买些银器首饰,生意自然就好了。”

  那东家一拍脑门,这是商机啊。

  千祥楼的牌子虽然好,可谁还嫌弃生意多啊?

  百姓们有钱了?也是,京中四处都是作坊,还有煤炭商会这些,那些工人端的可是铁饭碗。

  有钱了,自然要消费。

  金器买不起,那银器呢?自家完全可以拓宽买卖啊!

  去房山煤镇开一家银饰店?还有京城内,也要开几个铺子,新区就不错,上次自己还抢到了一个铺子呢。

  “我找人商议商议。”

  想到自家的生意,胖东家脑中念头飞闪,简直是头脑风暴啊。

  酒香还怕巷子深,千祥楼这个金字招牌绝对好用。

  自家若是开了银楼,那必须广而告之啊,去《大渊日报》打广告?

  新店开业,是不是要做一些活动?

  送鸡蛋,还是送猪肉,亦或者送大米?

  “东家,出事了,出大事了!”

  正想着银楼的生意呢,猛不丁一个声音响起,吓了他一跳。

  “咋了,别瞎逼逼,东家我好得很。”

  “东家,是雪花盐业的股价,涨了,大涨,今日直接上了二十银元一股。”

  “啥?”沈多福眉角狠狠一跳,一巴掌直接拍在了小厮的脑袋上。

  这是出大事了?这是大好事啊,雪花盐业的股票,他手上有一千多呢。

  涨了不好吗,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

  “这是大好事,别一惊一乍的,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涨价了,谁下场了?”

  “大管家也不知道,命我来请东家去交易中心,说是都疯了,来了不少大商人。”

  “走吧,去看看。”

  交易中心,今天雪花盐业的股价,一路飙涨,不停翻红,求购的牌子一个接着一个竖了起来。

  聪明人都知道,肯定是有新的有钱人下场了,想要大量购入雪花盐业的股票。

  等到了交易中心,找到自家的大管家,沈多福这才开始观察人流。

  看着一个个红牌翻出来,他也好奇啊,这是谁啊,如此大手笔?

  “东家,应该是南方来的人出手了。”

  “南方来的?”

  沈多福盘着手上的大东珠,眼神明灭不定,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键。

  这一次跟着南王一起入京的,是之前江南盐会的盐商。

  这些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失去了盐业这块肥肉,但是他们家地窖里面的金银绝对不少。

  “难怪了,兜兜转转,他们还想要在食盐上赚一笔啊。”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爬起来。

  这些家伙,对于盐业还真的是执着啊,也不知道这一次准备了多少钱财来购入股份。

  江南不是有一百万股吗,京城这里也就两百万股,你们好意思?

  “东家,咱们手上的股份要出售一些吗,这一次能赚!”

  沈多福摇了摇头,“咱们家不缺这点,只是这些人下场了,日后想要购入雪花盐业的股票难了,回去吧,我有新的计划,咱们讨论讨论。”

  坐在家里面赚钱的感觉虽然很爽,可沈多福的主要精力,还是在金楼、银楼上。

  雪花盐业股价飙升的事情,赵清虎也接到了消息。

  他手中也有不少股份,目前还没有抛售的想法。

  江南盐商们入场,大量购入雪花盐业的股票,皇帝可以出手了,借机赚一笔。

  “老爷,今日无事,咱们出城?”顾凌轩建议道。

  “咋了,你在城外藏了小姑娘啊,还怂恿老爷我出城,我连出门都赖得。”

  顾凌轩无语,“老爷,我还小。”

  “不小了,再有一两年也到了娶媳妇的时候,老爷放你身契吧,好给你找一个好人家的姑娘。”

  顾凌轩摇头,目前他还没有成家的想法。

  “老爷,您还是操心操心几位少爷吧。”

  “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他们家几个儿子的终身大事,大郎、二郎不用担心,三郎、四郎操心也是白费。

  至于五郎,都已经跟威宁侯府三爷家的小姑娘定亲了,也不用他操心。

  所以,赵清虎也彻底摆烂。

  反正三郎、四郎这两个兔崽子的终身大事,他管了也白瞎。

  等两人从海洋上漂泊回来,也许能给自己带回来几个异域风情的儿媳妇。

  赵清虎对雪花盐业股价上涨的事情不感兴趣,只是听一个乐子,感慨自己拥有的财富多了罢了。

  宏丰帝可不一样,最近他的内库,又有点不够用了。

  赚得多,花的多,虽然存款数字在持续上涨,可宏丰帝怎么看怎么不够用。

  对比他心中的计划,这些钱不够啊。

  听说雪花盐业的股价涨了,宏丰帝大喜,连忙带着孙公公,微服私访去了交易中心。

  “咋回事啊,这些江南来的盐商还有钱?”

  宏丰帝不傻,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是江南来的盐商,今日集体下场,大量购入雪花盐业股票,这才让股价快速上涨。

  南王咋办事的,都把他们的盐场、店铺并购了,还能给他们留下大量财富?

  “老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宏丰帝点了点头,也对,都是数百年的家底,祖上藏了多少金银财宝谁能知道?

  “好就好在,这些人离开了江南,对于朝廷掌握江南大有好处。”

  孙公公常年跟在宏丰帝身边,政治素养是杠杠的。

  这些富户把注意力从江南转移到京城,对于朝廷掌控江南,好处多多。

  “嘿嘿!”

  想到这个,宏丰帝就开心。

  王雄在洞庭湖,杀的是血满乾坤,死了数千人。

  江南这些人胆子再肥,也被吓得够呛。

  朝廷真的举起屠刀之后,他们除非谋逆,否则只能是逃往海外。

  之前逃走的一批人,在渤海被渤海舰队给灭了,俘虏全都送去了安南,钱财已经秘密运抵京城,足有一千多万两呢,是一笔巨款,入了他的内库。

  洞庭湖的政策太好用,王雄即便回来了,宏丰帝也没有收回这个权利,而是派遣了新的官员过去,是他可以信任的人。

  如此,这就是放在江南的一个紧箍咒,谁想要闹腾,都要掂量掂量。

  有洞庭湖,那鄱阳湖,太湖,是不是也能有样学样?

  不学乖,那宏丰帝也不介意再次举起屠刀。

  交易中心内转了一圈,宏丰帝好奇,“赵爱卿怎么没来,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好奇啊?”

  “老爷,爵爷手中的股份没有你多,想来不打算对外出售的。”

  “那没办法,只能是老爷我赚一笔了。”

  宏丰帝上了二楼,让孙公公去操作,先后将五万股卖了出去。

  这就是一百万两入账啊,着实是让人开心。

  宏丰帝下场,供需立马就平衡了。

  江南来的盐商,虽然有心购入雪花盐业股票,靠着老本行赚钱,可这些家伙也是量力而行。

  这算是他们在京城商业圈露面的第一战吧。

  接下来,商贸中心才是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