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投降上-《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这不再是军事或利益的考量,而是直指一个世家大族最核心的尊严与精神支柱。

  陈瑞迎着族长锐利而复杂的目光,毫无退缩。他挺直脊梁,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族长!何为真正的保全家族?是让陈家之名,随着扬州城的灰飞烟灭而彻底湮灭于历史尘埃?还是让陈家之血,流淌在新朝的脉络中,开枝散叶,再续百年基业?”。

  “何为真正的清誉?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拉着全城无辜生灵一同殉葬的愚忠?还是审时度势,顺天应人,为族人、为满城百姓争得一线生机与未来的担当?”。

  “至于史书” ,陈瑞的声音陡然带上了一丝沉痛与决绝,“史书由胜利者书写!但公道自在人心!今日若降,或许有人会骂我们贪生怕死,背主求荣”。

  “但百年之后,当后人翻开扬州府志,看到的是‘陈氏审时度势,开城归顺,保数十万生灵免遭涂炭’!而非‘陈氏顽抗,致扬州十日,血流漂杵,阖族尽灭’!”。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陈家族老突然站了出来,他面色阴沉地看着陈瑞,大声质问道:“你口口声声说要我们投降,那么我倒想问问,如果我陈家真的投降了,会有什么好处?难道是高官厚禄,还是荣华富贵不成?”。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人群中立刻响起了一阵附和声:“是啊,我们投降有什么好处?”。

  “就是就是……”。

  众人纷纷叫嚷起来,一时间场面变得十分嘈杂。

  很显然,这些人现在最关心的并不是什么高官厚禄或者荣华富贵,而是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是否能够得以保全。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他们已经不求高官厚禄了,但是至少要能够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面对众人的质问,陈瑞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夏王并非没有给过你们机会,只是你们自己没有把握住罢了,事到如今,再来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说完,他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接着说道:“我来此之前,夏王曾有交代,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办,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够好自为之!”。

  然而,他的话并没有让众人信服,反而激起了更多的不满。

  只见又有一个族老站了出来,他的脸色十分难看,声色俱厉地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投降呢?”。

  陈瑞见状,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至少这样可以保住你们的性命,只要性命还在,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再重新获取!”。

  陈瑞那句“至少可以保住性命”如同冰水泼进了滚油,瞬间在原本就暗流涌动的大堂里炸开了锅!

  “性命?!哈哈哈哈哈!” ,刚才质问“有何必要投降”的那位族老,陈家的三房主事陈之翰,发出凄厉而嘲讽的狂笑。

  他指着陈瑞,手指因愤怒而剧烈颤抖,“陈瑞!你听听你自己说的是什么话!我陈家,江南首望!诗礼传家!累世功勋!如今竟沦落到要靠敌人施舍才能苟活的地步?!这性命,要之何用?!不过是行尸走肉,祖宗蒙羞!”。

  他的悲愤点燃了在场许多陈家族人心中那份被绝望和屈辱压抑的骄傲火焰。

  “没错!士可杀,不可辱!与其摇尾乞怜,不如玉石俱焚!”。

  “我陈家儿郎,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祖宗祠堂里的英灵看着我们呢!”。

  “投降?然后像丧家之犬一样被新朝驱使?任由他们揉捏?我陈家百年清誉何在?脊梁何在?!”。

  大堂内,属于陈家的核心圈层爆发出强烈的悲鸣与抗争之声,那些依附的小世家代表们则噤若寒蝉,缩在一旁,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祈求地看着上首的陈之遴。

  陈瑞面对着几乎要将他生吞活剥的族亲目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眼神锐利如刀,毫不退让地迎向那汹涌的怒火。

  他提高了声音,压过嘈杂:“清誉?脊梁?诸位叔伯兄弟!” 。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睁眼看看这扬州城吧!看看城头那些面黄肌瘦、眼中只有恐惧的士兵!”。

  “看看街巷里那些瑟缩在角落、等待未知命运的百姓!看看你们自己府库里还能支撑几日的粮草!再看看城外那如林刀枪、如雷炮口!”。

  他猛地踏前一步,气势陡增,目光如电般扫过每一位激愤的族人:“你们口中的清誉和脊梁,是用五万将士的性命去堆砌吗?是用二十万无辜百姓的血肉去浇灌吗?”。

  “还是用整个陈氏宗族男女老少的尸骨去证明吗?这样的清誉,是荣耀还是耻辱?!这样的脊梁,是刚直还是愚蠢?!”。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却带着更重的分量:“夏王是给了机会,但那机会不是对摇尾乞怜者的施舍!是对识时务、顺大势者的接纳!”。

  “是给扬州城一条生路!给我们陈家一个延续血脉、保留根基的可能!你们以为投降就是终点?错了!那只是起点!”。

  “一个在废墟之上,凭借我们陈家的底蕴、才智和曾经的地位,重新站稳脚跟、谋求发展的起点!”。

  “保留根基?重新发展?” ,陈之翰气得浑身发抖,厉声驳斥,“你陈瑞如今是夏王座下红人,自然说得轻巧!可我们呢?城破之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田产、商铺、家宅、积蓄,哪一样能保得住?夏军进城,能秋毫无犯?那些丘八能懂什么诗书礼义?到时候,还不是任人宰割!与其受尽屈辱后被杀,不如轰轰烈烈战死!”。

  他的话立刻引起一片共鸣。

  “对!谁知道夏王的话是真是假!”

  “杭州降了,谁知道他们现在是什么光景?”

  “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保障,我们凭什么信你陈瑞一面之词?!”

  场面再次陷入混乱,质疑、恐惧、不甘的情绪交织沸腾。

  要求陈瑞给出“具体好处”、“切实保障”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要淹没整个大堂。小世家的代表们虽然不敢大声附和,但那渴求的眼神却死死钉在陈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