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露出破绽了?-《试婚三日,我取代嫡姐嫁皇胄》

  苏月婵一声惊叫,躲开了老太君的袭击。

  老太君又扑向太后,叫着她的闺名:“嘉柔,你快来帮我拦住她!”

  太后的头发被老太君扑乱了,衣服也差点撕破。

  嬷嬷们立刻拉开了老太君,殿上乱作一团。

  太后没料到老太君竟然病到这个地步,她稳住气场,冷声道:“老太君年老昏聩,又痛失亲人,哀家不予深究。你们赶紧带回去,好好将养吧!没有哀家的旨意,不必再进宫了!”

  老太君背影佝偻,脚步踉跄,几乎是被拖出了慈宁宫。

  等她被塞上马车,浑浊的眼神立刻恢复了神采。

  她才没有昏聩,宫里的一切都是她装的。

  昨夜陛下匆匆请了过继到侯府的小侯爷来宫中做客。

  她知道陛下是以小侯爷的性命要挟她。

  侯府已经没人了,这个过继的小侯爷是她唯一的希望。她不想看见侯府再出任何事情。

  她虽然恨苏月婵入骨,但不敢动她。

  她老了,已经斗不动了,只想将小侯爷抚养长大,再去陪自己的亲人们。

  苏月婵要去宫里翻起风浪,就让她去吧。一切与侯府何干?

  楚老太君被拖走后,慈宁宫内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

  苏月婵整理着被扯破的衣襟,脸色苍白,眼含屈辱的泪水,却倔强地没有落下。

  太后看着她这副模样,心中的疑虑非但没有消散,反而像藤蔓般疯狂滋长。

  楚老太君最后那句“嘉柔”更像是某种绝望的提醒。

  “李嬷嬷。”太后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冰冷:“去苏府,传苏忠夫人王氏即刻入宫。哀家体恤苏婕妤今日受惊,想见见她的母亲,叙叙家常。”

  “是。”李嬷嬷领命而去。

  苏月婵心中冷笑,太后果然不死心。

  她低眉顺眼地站着,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破损的衣料,仿佛一个真正受了惊吓又不敢言的小女儿。

  太后给她赐座,让她在慈宁宫中等着王夫人觐见。

  约莫一个时辰后,王氏被引进了慈宁宫。她身着命妇常服,面容端庄却带着明显的拘谨和惶恐。

  甫一进门,便规规矩矩地行大礼:“臣妇王氏,叩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你女儿苏婕妤在宫中颇得圣心,特召你来见见。”

  太后仔细打量着这对母女。

  苏月婵肌肤胜雪,眉如远山含黛,一双眸子犹如狐狸,虽含着水光,却难掩其天然的妩媚流转,鼻梁小巧挺直,唇不点而朱。

  再看王氏。一张平平无奇的圆脸,肤色微黄,眉眼只能称得上端正,鼻子略塌,嘴唇偏厚。姿色平平的妇人,怎么会生出这样妖媚的女儿?

  “苏婕妤,你母亲在此,还不快上前亲近亲近?哀家知道,你们骨肉分离多年,想必有说不完的体己话。”

  苏月婵闻言,缓缓抬起头,看向王氏:“母亲。”

  王氏局促地搓着手,声音也有些哽咽:“娘娘在宫中可好?臣妇在家中日夜为娘娘祈福。”

  这互动,拘谨、生疏、带着明显的阶层隔阂,完全不像亲生母女。

  太后决定再加一把火。

  “苏夫人,都说女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哀家瞧着,苏婕妤怎么跟你长得一点都不像?”

  那双凤目锐利地盯着王氏,不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王氏身体明显一僵,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头垂得更低了,声音带着惶恐:“太后娘娘谬赞了。臣妇蒲柳之姿,能生出婕妤娘娘是上天恩赐。”

  太后语气放得更缓了些,带着追忆往事的口吻:“哀家听说,苏婕妤幼时体弱,一直在江南外祖家将养。江南水乡,钟灵毓秀,难怪养出婕妤这般剔透的人儿。”

  她顿了顿,目光温和地看向王氏,仿佛闲话家常:“王夫人,苏婕妤在江南长大,想必口味也随了那边?她小时候最爱吃什么点心?可有特别不喜的食物?哀家想着,若知道她喜好,也好让小厨房做些,慰藉她思乡之情。”

  这问题看似寻常,却暗藏杀机。

  王氏明显被问住了,眼神慌乱地飘忽了一下,手指用力绞紧了帕子。

  她嘴唇嚅动了几下,才挤出几个字:“回太后,江南点心是精致。婕妤娘娘小时候……似乎爱吃……梅花糕?”

  她的语气充满了不确定,最后甚至带上了一个疑问的尾音,仿佛在向谁求证。

  苏月婵抬起眼,声音轻柔婉转:“谢太后娘娘垂怜。母亲记性真好。江南的梅花糕,软糯香甜,女儿幼时确实偏爱。”

  太后仿佛没看到王氏的窘迫,继续闲话家常:“哀家听闻苏婕妤幼时体弱,寄养在江南外祖家中,你们母女想必聚少离多吧?”

  王氏身体微不可查地一僵,随即恭敬回道:“回太后娘娘,正是。女儿自小身子骨弱,江南水土温润,更适宜她将养。臣妇与她,确实不如寻常母女那般亲近。”

  “哦?那真是可惜了。”太后故作叹息:“小小年纪就离了父母,身子骨又弱,苏夫人当年想必是日夜悬心吧?夫人快跟哀家说说,苏婕妤幼时在江南,最常犯的是什么症候?可曾请过哪位名医圣手?用了什么方子调养,才将她这身子骨调理得如今这般康健,能侍奉君王?”

  对于真正的母亲,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但对于一个临时被推出来的母亲,这就是致命的考题。

  王氏显然不是有心机之人,她眼神乱瞟,额上汗珠滚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仿佛大脑一片空白。巨大的恐惧让她几乎窒息。

  这反应,几乎等于不打自招!

  苏月婵将手按在王氏的手臂上,脆声道:“太后娘娘仁慈,娘亲不必如何惶恐。照实说就是了。”

  她的手掌传来温热的力量,让王氏的心神稳定了一些。王氏想起了自己早夭的女儿,她循着回忆,将女儿过往种种一一道出。

  倒也寻不到什么错处。

  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撇去浮沫,语气转为温和:“苏婕妤在江南这些年,想必你与她书信往来最是频繁吧?最近一次收到她的信是什么时候?信中都说了些什么体己话?可曾提起在江南的趣事?”

  “婕妤娘娘的信中多是报平安,说在江南一切都好,让臣妇勿念。”她回答得依旧笼统模糊,生怕多说多错。

  太后靠在凤榻上,殿内沉水香的青烟依旧袅袅,但她眼中的温度已彻底冷却。

  王氏的惊慌失措、答非所问、漏洞百出,哪里像一个正常的“母亲”?

  她和苏月婵分明就是假母女!

  接下来,就不是试探了。而是如何拔掉这根扎在眼前、也扎在皇帝心上的毒刺!

  “大胆王氏,竟敢欺瞒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