捪王氏吓得浑身发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太后娘娘息怒,臣妇不知何罪之有!”
太后积攒的怒火和猜疑终于爆发:“什么骨肉情深,什么江南养病,全是谎言!苏婕妤根本不是你亲生女儿!说!她究竟是谁?是谁指使你们苏家,用这李代桃僵之计欺君罔上?”
王氏被这雷霆之怒彻底击垮,除了磕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沉默的苏月婵动了。
她“扑通”一声也跪了下来,却不是对着太后,而是转向了瘫软在地的王氏,带着哭腔,却又字字清晰:“母亲,事到如今,您还要在太后娘娘面前粉饰太平吗?”
这一声质问,让王氏微微一顿。
苏月婵眼中的泪水滚滚落下,像是承载着无尽的委屈:“太后娘娘明鉴!臣妾确实不是母亲的掌上明珠。母亲的心,未曾在臣妾身上,只因不是男儿身。”
她声音带着泣血的控诉:“臣妾从小体弱,母亲就干脆将我放到江南养病,母亲眼中只有哥哥,臣妾在江南是死是活,母亲何曾真正关心过?一年能有一封书信问候,已是天大的恩赐!信中除了‘安好’二字,可曾有过半句嘘寒问暖?可曾问过女儿喜欢什么,害怕什么,身子到底哪里不适?”
王氏完全懵了,忘了哭泣,只是呆呆地看着苏月婵。
苏月婵转向太后,额头触地:“太后娘娘问江南旧事,问病弱细节,母亲一概不知!为何?因为母亲的心,全在哥哥身上。哥哥的一餐一饭,一病一痛,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至于臣妾这个女儿,不过是苏府里一件可有可无的摆设。能用来选秀,光耀门楣,已是臣妾最大的用处!”
这番泣血控诉,将王氏之前的种种失态、答非所问、漏洞百出,瞬间扭转了方向。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硬生生堵住了太后将要落下的怒火。
太后厉声喝道,但气势已不如之前那般笃定:“空口白牙,就想糊弄哀家?你说她不关心你,不记得你幼时之事,好!哀家就去好好查查。李嬷嬷。”
“老奴在!”李嬷嬷立刻上前。
“你亲自带人去苏府,将苏府所有苏婕妤寄回的家书,还有苏府寄往江南的家书底稿,统统给哀家搜来!一张纸片都不许遗漏!”太后死死盯着苏月婵:“哀家倒要看看,这‘骨肉疏离’,到底疏离到什么地步?”
王氏瘫在地上,浑身冰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尖叫:完了!真正的女儿早夭,哪里有什么家书往来?府里也绝不会有写给“苏月婵”的信。这谎言马上就要被拆穿了!
殿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致,时间一点点过去,如同钝刀割肉。
苏月婵一直跪在殿里,腰杆挺得笔直。
终于,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嬷嬷回来了!
她手中捧着一个古朴的木匣,神色凝重地快步走到太后面前:“启禀太后娘娘,老奴在苏忠大人家里寻得了家书。”
木匣被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叠泛黄的信笺。
太后随手拿起最上面一封,信封上娟秀的字体写着“母亲大人亲启”。她抽出信纸,上面是同样娟秀却带着一丝稚嫩的字迹,内容果然是报平安,问候家中父母兄长,提及江南风物,言辞规矩,透着疏离。
王氏惊诧极了,这么短的时间,这些家书是从哪里变出来的?
即便是看见家书,太后也不相信苏月婵。
她将信纸铺在桌上,吩咐道:“准备笔墨。”
她看向苏月婵:“苏婕妤,既然你说家书是你写的,那就让哀家看看你的笔迹。就写‘母亲大人安好,女儿于江南一切尚可,勿念。’”
苏月婵深吸一口气,支撑着站起身,走到案前。她拿起笔,蘸了墨。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她的笔尖上。
在她落笔的瞬间,王氏绝望地闭上了眼。即便是伪造了家书,但那字迹不是苏月婵的,她只要写几个字,便会事迹败露。
他们苏家满门难逃处死的命运!
只见苏月婵提腕,落笔,一行娟秀工整的小字出现在纸上,竟和家书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太后拿着那张墨迹未干的纸,与匣中泛黄的信笺反复比对,挑不出任何错处。
太后捏着两张纸,指节微微泛白。
一切都太完美了!
太后最终将两张纸重重拍在案上。她找不到苏月婵是假女儿的证据!
在这一模一样的字迹面前,她无法再强行追究。
“王氏,你苛待亲生女儿,致其与你形同陌路,今日在哀家面前更是失仪失态,惊扰宫闱!罚你闭门思过半年,滚回你的苏府去!”
王氏如蒙大赦,几乎瘫软,被两个太监架着,连滚爬带的“谢恩”后拖了出去。
太后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的苏月婵:“苏婕妤,你也起来吧。今日你也受惊了。回去好生歇着。哀家乏了。”
“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苏月婵规规矩矩地磕了个头,才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她低垂着头,长长的睫毛掩去了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冰冷锐光。
回到瑶华宫,屏退左右,刚关上宫门,从里面就闪出一个人影,从后面一把搂住了她。
苏月婵闻到了熟悉的气味,放松下来。
轩辕昭从后面搂着她,亲昵地将下巴搁在她的肩膀上:“婵儿,让你受惊吓了!”
从轩辕昭决定让苏月婵假扮苏忠的女儿开始,他就在安排了各种人证物证,就是要做到天衣无缝。
那些书信是早已伪装好,放在苏忠书房里的。只是书信仅苏忠知道,并未告诉王氏。
上面的字迹也是苏月婵亲自写的,并且用特制的药水将书信变黄,达到仿造的目的。
而昨天太后看见了她的脸,她猜到太后会第一时间找老太君确认,马上让轩辕昭去侯府,先一步带走了小侯爷,作为要挟。
这些完美的证据摆在眼前,任凭太后再怀疑,也找不到错漏。
“好婵儿。接下来,你要和朕站在一起,对抗那些风雨了。”
苏月婵抬起脚尖,亲了轩辕昭一口:“那就让它们来吧!”
她可是藏着一个杀手锏呢。
太后积攒的怒火和猜疑终于爆发:“什么骨肉情深,什么江南养病,全是谎言!苏婕妤根本不是你亲生女儿!说!她究竟是谁?是谁指使你们苏家,用这李代桃僵之计欺君罔上?”
王氏被这雷霆之怒彻底击垮,除了磕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沉默的苏月婵动了。
她“扑通”一声也跪了下来,却不是对着太后,而是转向了瘫软在地的王氏,带着哭腔,却又字字清晰:“母亲,事到如今,您还要在太后娘娘面前粉饰太平吗?”
这一声质问,让王氏微微一顿。
苏月婵眼中的泪水滚滚落下,像是承载着无尽的委屈:“太后娘娘明鉴!臣妾确实不是母亲的掌上明珠。母亲的心,未曾在臣妾身上,只因不是男儿身。”
她声音带着泣血的控诉:“臣妾从小体弱,母亲就干脆将我放到江南养病,母亲眼中只有哥哥,臣妾在江南是死是活,母亲何曾真正关心过?一年能有一封书信问候,已是天大的恩赐!信中除了‘安好’二字,可曾有过半句嘘寒问暖?可曾问过女儿喜欢什么,害怕什么,身子到底哪里不适?”
王氏完全懵了,忘了哭泣,只是呆呆地看着苏月婵。
苏月婵转向太后,额头触地:“太后娘娘问江南旧事,问病弱细节,母亲一概不知!为何?因为母亲的心,全在哥哥身上。哥哥的一餐一饭,一病一痛,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至于臣妾这个女儿,不过是苏府里一件可有可无的摆设。能用来选秀,光耀门楣,已是臣妾最大的用处!”
这番泣血控诉,将王氏之前的种种失态、答非所问、漏洞百出,瞬间扭转了方向。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硬生生堵住了太后将要落下的怒火。
太后厉声喝道,但气势已不如之前那般笃定:“空口白牙,就想糊弄哀家?你说她不关心你,不记得你幼时之事,好!哀家就去好好查查。李嬷嬷。”
“老奴在!”李嬷嬷立刻上前。
“你亲自带人去苏府,将苏府所有苏婕妤寄回的家书,还有苏府寄往江南的家书底稿,统统给哀家搜来!一张纸片都不许遗漏!”太后死死盯着苏月婵:“哀家倒要看看,这‘骨肉疏离’,到底疏离到什么地步?”
王氏瘫在地上,浑身冰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尖叫:完了!真正的女儿早夭,哪里有什么家书往来?府里也绝不会有写给“苏月婵”的信。这谎言马上就要被拆穿了!
殿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致,时间一点点过去,如同钝刀割肉。
苏月婵一直跪在殿里,腰杆挺得笔直。
终于,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嬷嬷回来了!
她手中捧着一个古朴的木匣,神色凝重地快步走到太后面前:“启禀太后娘娘,老奴在苏忠大人家里寻得了家书。”
木匣被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叠泛黄的信笺。
太后随手拿起最上面一封,信封上娟秀的字体写着“母亲大人亲启”。她抽出信纸,上面是同样娟秀却带着一丝稚嫩的字迹,内容果然是报平安,问候家中父母兄长,提及江南风物,言辞规矩,透着疏离。
王氏惊诧极了,这么短的时间,这些家书是从哪里变出来的?
即便是看见家书,太后也不相信苏月婵。
她将信纸铺在桌上,吩咐道:“准备笔墨。”
她看向苏月婵:“苏婕妤,既然你说家书是你写的,那就让哀家看看你的笔迹。就写‘母亲大人安好,女儿于江南一切尚可,勿念。’”
苏月婵深吸一口气,支撑着站起身,走到案前。她拿起笔,蘸了墨。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她的笔尖上。
在她落笔的瞬间,王氏绝望地闭上了眼。即便是伪造了家书,但那字迹不是苏月婵的,她只要写几个字,便会事迹败露。
他们苏家满门难逃处死的命运!
只见苏月婵提腕,落笔,一行娟秀工整的小字出现在纸上,竟和家书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太后拿着那张墨迹未干的纸,与匣中泛黄的信笺反复比对,挑不出任何错处。
太后捏着两张纸,指节微微泛白。
一切都太完美了!
太后最终将两张纸重重拍在案上。她找不到苏月婵是假女儿的证据!
在这一模一样的字迹面前,她无法再强行追究。
“王氏,你苛待亲生女儿,致其与你形同陌路,今日在哀家面前更是失仪失态,惊扰宫闱!罚你闭门思过半年,滚回你的苏府去!”
王氏如蒙大赦,几乎瘫软,被两个太监架着,连滚爬带的“谢恩”后拖了出去。
太后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的苏月婵:“苏婕妤,你也起来吧。今日你也受惊了。回去好生歇着。哀家乏了。”
“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苏月婵规规矩矩地磕了个头,才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她低垂着头,长长的睫毛掩去了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冰冷锐光。
回到瑶华宫,屏退左右,刚关上宫门,从里面就闪出一个人影,从后面一把搂住了她。
苏月婵闻到了熟悉的气味,放松下来。
轩辕昭从后面搂着她,亲昵地将下巴搁在她的肩膀上:“婵儿,让你受惊吓了!”
从轩辕昭决定让苏月婵假扮苏忠的女儿开始,他就在安排了各种人证物证,就是要做到天衣无缝。
那些书信是早已伪装好,放在苏忠书房里的。只是书信仅苏忠知道,并未告诉王氏。
上面的字迹也是苏月婵亲自写的,并且用特制的药水将书信变黄,达到仿造的目的。
而昨天太后看见了她的脸,她猜到太后会第一时间找老太君确认,马上让轩辕昭去侯府,先一步带走了小侯爷,作为要挟。
这些完美的证据摆在眼前,任凭太后再怀疑,也找不到错漏。
“好婵儿。接下来,你要和朕站在一起,对抗那些风雨了。”
苏月婵抬起脚尖,亲了轩辕昭一口:“那就让它们来吧!”
她可是藏着一个杀手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