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双相立誓-《大秦哀歌》

  片刻后,两人几乎同时抬起头,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然与了然。

  他们再次面向嬴政,深深躬身。

  隗状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大王深谋远虑,洞悉千秋,臣望尘莫及。

  此计乃廓清朝堂积弊、永固国本之良策。

  臣隗状,顿首以拜。”

  他微微一顿,话语铿锵:“大王所虑周详,臣等只需恪守本职,依计而行。

  请大王万勿忧虑,臣及麾下所属,必全力配合大王演好此局。外必示弱,忍辱负重,凡宗室所求之职位,若非要害,皆可‘拱手相让’,绝不与之争一时之锋。

  内必固本,静观其变,臣必密令心腹,全力协助李、陆二人搜罗铁证,暗中详查其过失,务求其无所遁形。

  待大王旌旗所指,庙堂肃清之时,臣必为先锋,口诛笔伐,涤荡妖氛,还大秦一个朗朗乾坤。”

  他的表态,充满了老臣的担当与对嬴政绝对的忠诚和信任。

  芈启紧随其后,接着道:“大王英睿天成,臣芈启,五体投地。

  宗室掣肘,实乃国之大患,大王此计,化危机为良机,以退为进,臣唯有叹服。

  请大王宽心,芈姓上下,无论亲疏远近,必谨遵王命。

  凡宗室所求之职位,只要不涉军政核心,臣等皆可‘拱手相让’,任其得意;其排挤之举,臣等必‘逆来顺受’,绝不与之正面冲突,务必骄其心,纵其欲。

  然暗中,臣必约束芈姓官员,恪尽职守,稳守根本,并广布耳目,监视宗室新贵一举一动,详录其言行,助李、陆二人监察其非,确保其罪证无所遗漏。

  至于纳阿房为妃……”

  芈启顿了顿,话语转向嬴政最关心的另一件事,脸上露出真诚而恰到好处的笑容:“实乃天作之合,华阳太后亦必乐见大王得偿所愿。

  此等彰显大王威仪与情义之盛事,正当于盛宴宣告。

  若有那等不识时务、欲以‘礼制’聒噪的不谐之音,芈姓一脉,必率先驳斥,断不容些许杂音扰乱大王雅兴。”

  这番表态,既体现了对计划的深刻理解和配合的决心,也巧妙地安了嬴政在纳妃一事上的心。

  两位丞相的表态,掷地有声。

  嬴政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满意:“彩!二位爱卿深明大义,寡人甚慰,得卿如此,此计,已成大半。

  汝等所受之委屈,寡人铭记于心,待宗室顽疾肃清,东出大业开启,寡人必不负功臣。

  先生......”

  接着,他转头看向秦臻:“此局已备,可还有未尽之言,需补充提醒?”

  秦臻上前一步,对隗状和芈启拱手道:“二位丞相深明大义,臻感佩于心。

  唯有一紧要处,需再强调:此番‘退让’,非真退,更非弃守。

  核心权柄,如太仓、少府、廷尉诏狱、蓝田大营及函谷关等要害军镇之指挥权、情报秘侦之权,必须牢牢掌控在二位丞相及大王绝对信任的将领重臣手中。

  此乃大秦国本命脉,社稷安危所系,绝不能有丝毫动摇,更不容宗室蠹虫染指分毫。

  此为其一。”

  隗状、芈启肃然点头,齐声应道:“少上造所言极是,此乃底线,我等必寸土不让。”

  “其二......”

  秦臻目光扫过二人,继续说道:“‘乱’需可控。宗室蠹虫在其位,必生乱。

  然此‘乱’需控制在可承受、可逆转之范围内。

  若遇其倒行逆施,有即刻动摇国本、引发民变、或通敌叛国之实据,无需犹豫,需立刻密报大王。

  当断则断,以霹雳手段制止,万不可拘泥于计划而贻误时机。

  此间分寸,尽仰赖二位丞相与李、陆二人临机决断之智。”

  “善!先生此言,乃老成谋国之金石。”

  嬴政击掌赞道,立刻赋予权力背书:“秦法昭昭,寡人授尔等临机专断之权,若遇此等危及社稷之情状,可先斩后奏。

  寡人赐尔等密匣金令,凭此令,咸阳城内,除寡人亲卫及王宫禁苑,凡涉叛逆者,皆可调动必要力量,便宜行事。”

  “喏!臣等领命!”隗状、芈启躬身道。

  “至于其三......”

  秦臻最后看向嬴政,语气中带上了对未来的考量:“清算之时,需雷霆万钧,以儆效尤。

  然为免恐慌蔓延,株连过广,亦为彰显大王恩威并施、只诛首恶之仁德,臣建议,除首恶及核心党羽必严惩外,对于多数被裹挟、或仅尸位素餐而无大恶的普通宗室子弟,可网开一面,罢官夺爵,抄没非法所得,遣归封地或原籍即可。

  此亦符合臣先前所议‘胁从不问’之策,可分化瓦解,孤立首恶。

  大王可明诏:此乃整肃吏治,清除害群之马,非与全体宗室为敌。

  渭阳君之处置,亦循此例,以示大王对宗室元老之宽仁。”

  闻言,嬴政稍作沉吟,随即决断道:“寡人准先生所奏。

  届时,寡人会明发《罪己诏》……不,是《整肃吏治诏》,昭告天下:此番处置,只诛首恶,不问胁从;乃为肃清朝纲,非罪嬴姓宗室;

  望诸宗室子弟以此为鉴,勤修德才,为国效力,寡人绝不吝封赏。”

  此诏一出,既能震慑不法,又能安抚人心,分化宗室。

  至此,一个针对宗室集团的宏大政治陷阱,其战略目标、执行步骤、风险控制、力量调配乃至善后安抚,在章台宫书房内,被嬴政、秦臻、隗状、芈启四人反复推敲、完善,只待启动。

  时间在密议中悄然流逝。

  宫门外的喧嚣,不知何时已经平息,或许是卫尉的强力弹压起了作用,或许也是嬴肃等人闹累了,也或许是他们自以为达到了初步目的。

  但章台宫书房内的灯火,依旧明亮,一场针对宗室旧势力的惊天棋局,已悄然布下了所有关键棋子,只待三日后的兴乐宫盛宴。

  一场将彻底改写秦国权力格局的风暴,即将在三日后的兴乐宫盛宴上,拉开帷幕。

  当隗状和芈启领命告退,身影消失在书房门外时,夜色已深。

  嬴政走到窗边,望着咸阳城沉寂的轮廓,眼中燃烧着冰冷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