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相位惊诏-《大秦哀歌》

  “先生。”

  他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你说,寡人此举,是否太过冷血?对伯父…是否太过利用?”

  他终究是血肉之躯,嬴傒毕竟是看着他长大的亲伯父。

  秦臻走到他身侧稍后的位置,沉默了片刻,平静地回答:“大王非为私利,乃为大秦国运永昌,为天下一统,为后世开太平之基。

  宗室蠹虫不除,终将噬心蚀骨,断送大秦东出之路。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些许权谋手段,或涉机巧,或显无情。

  然与万世基业相比,与天下苍生免于战乱之苦相比,此等手段,如同良医刮骨疗毒,乃不得已而为之,亦是唯一可行之策。

  阵痛难熬,刮骨剧痛,然…愈后方得新生。”

  嬴政沉默良久,缓缓点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先生所言极是。这大秦的乾坤,容不得蛀虫盘踞。三日后兴乐宫,便是这场大戏的开场。

  寡人倒要看看,这群不知死活、自以为得计的蠹虫,能演出怎样一场丑态百出的闹剧。”

  “臣,亦拭目以待。愿大王手中利刃,锋芒所指,扫清一切障碍,为大秦东出之路…铺就通天坦途。”秦臻躬身道。

  离开章台宫,再次坐上返回鬼谷学苑的马车,秦臻的心绪却难以平静。

  嬴政的布局宏大而狠辣, “阿房”名号的震撼犹在心头,而宫门外那场刚刚平息的闹剧,不过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聒噪序曲。

  他掀开车帘,回望夜色中的章台宫,又望向城外工尉府的方向,那里,墨枢和张氏兄弟正埋头苦干,承载着另一场足以颠覆未来战争形态的“天火”秘密。

  两个战场,两种力量,都在积蓄,都在等待着最终爆发的时刻。

  待马车驶入鬼谷学苑,秦臻径直走向工坊。

  远远地,便看到墨枢、张景、张义三人依旧守在未完成的木鸢旁,灯火映照着他们焦虑而期待的脸庞。

  “少上造,请看。”

  墨枢第一个看到秦臻,立刻迎了上来,手中拿着一个木鸢的模型。

  秦臻看着他们,又看了看墨枢手中那寄托着未来战场决胜希望的“飞刃”,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深沉而坚定的神色。

  所有的宫廷权谋、历史宿命带来的沉重感,在这一刻,被眼前这冰冷的杀人机器和工匠们纯粹的热忱冲刷干净。

  技术,才是真正能改变规则的力量。

  他没有再想宫中的惊涛骇浪,沉声道:“继续,时间紧迫,我们的‘东风’,很快就要来了。”

  墨枢三人精神一振,虽然不明白秦臻话语中“东风”的确切所指,但那斩钉截铁的语气让他们瞬间抛开了所有的疑虑。

  “喏!”

  三人齐声应道,立刻转身,再次投入那精密的木鸢骨架和复杂的机括之中。

  灯火跳跃,将他们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

  咸阳城的暗流与工坊内的专注,在沉沉的夜色中交织,共同指向一个即将被彻底改变的未来。

  .........

  三日后,兴乐宫正殿。

  华灯初上,丝竹管弦之声悠扬,却压不住空气中那股无形的紧绷感。

  三日前章台宫外的柴薪虽已化为灰烬,但那场“逼宫”的余烬仍在每个人的心头灼烧,散发着不安的气息。

  今夜,是秦王政加冠亲政后,首次于兴乐宫大宴群臣。

  名义上是庆贺,实则是权力格局重新洗牌后的一次公开亮相与无声较量。

  殿内席位分明,上首自然是秦王嬴政;右侧首席是华阳太后,夏太后居于左侧首席。

  下首,隗状、芈启、李斯、王绾等外客、楚系重臣,关内侯、嬴傒等宗室元老,乃至秦臻等心腹近臣,皆按次位落座,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宴会应有的笑容,眼神深处却各怀心思。

  在这看似其乐融融的盛宴之下,一股无形的暗流正在涌动,牵动着每一个身处其中者的心弦。

  甚至连嬴肃等人,也被嬴政特意诏令列席,他们的目光带着期待,紧紧盯着御座之上的嬴政。

  酒过三巡,宴饮正酣。

  就在这时,嬴政缓缓放下手中的玉樽。

  那轻微的声响,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殿内的空气瞬间凝滞。

  所有的目光,无论有意无意,都聚焦在了这位年轻的君王身上。

  丝竹之声识趣地低了下去,最终归于沉寂。

  偌大的兴乐宫正殿,落针可闻。

  嬴政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嬴傒身上。

  “众卿。”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回荡在寂静的殿宇之中:“寡人亲政,承六世余烈,志在扫平六合,当锐意革新,以图万世不易之基业。

  然治国安邦,非寡人一己之力可成,需上下同心,内外协力。

  渭阳君,乃我嬴氏宗室元老,德高望重,于雍城之变中立场坚定,忠心可鉴,素有功勋,且熟知礼法,深谙宗务,于宗庙礼仪,素有功勋,乃我嬴氏血脉之楷模,社稷之砥柱。”

  嬴傒心头猛地一跳,一股预感混杂着某种被点名的激动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望向嬴政。

  此刻,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当此国事维新,百废待兴之际,寡人思虑再三,以为国赖长君,邦需柱石,宜借重老成谋国之重臣。

  故,寡人决意,擢升驷车庶长嬴傒,为大秦相邦,总揽国政,协理阴阳。

  望伯父勿负寡人之重托,勿负祖宗之厚望,勿负举国臣民之期盼,竭忠尽智,辅佐寡人,共图一统天下之大业。”

  “相邦?”

  这两个字,在寂静的大殿中轰然炸响。

  死寂。

  绝对的、令人窒息的死寂,连呼吸声似乎都消失了。

  嬴傒本人猛地抬头,整个人僵在原地,瞳孔骤然收缩,只剩下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手中的象牙箸“啪嗒”一声掉落在案几上,清脆的响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他设想过嬴政可能迫于压力给予宗室一些如郎中令、少府之类象征性的实权位置作为安抚。

  但万万没想到,竟是这权倾朝野的相位,这完全超出了他最大胆的预期。

  喜欢大秦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