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西侧的防线在暮色中像条濒死的巨蟒,被大食骑兵撕开的缺口不断渗血。王小石头趴在断墙后,嘴里灌满了沙土和血腥味。他的火枪早就没了弹药,枪管被阿拉伯弯刀劈出三道深痕,此刻只能攥着半块砖头,眼睁睁看着那些戴白头巾的骑兵在防线内肆意冲杀。
“石头!往这边挪!” 老兵周铁牛的吼声从左侧传来,他的胳膊被箭射穿,却用腰带将断枪绑在手腕上,当作短矛挥舞。三个大食骑兵正围着他厮杀,弯刀劈砍的脆响像啄木鸟在啄树,每一刀都带着风声。
王小石头连滚带爬地冲过去,用砖头狠狠砸向一个骑兵的马头。那战马痛得人立而起,将骑手甩在地上。周铁牛趁机用断枪刺穿了他的咽喉,血喷在两人脸上,滚烫得像刚出锅的粥。
“谢了,小子。” 周铁牛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嘴,下一秒却突然僵住 —— 一柄弯刀从他胸前穿出,带着血珠的刀尖在夕阳下闪着冷光。
王小石头眼睁睁看着周铁牛倒下,眼睛瞪得滚圆,仿佛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那个偷袭的大食骑兵拔出弯刀,白色头巾上溅着周铁牛的血,对着他发出意义不明的嘶吼,声音像被踩住尾巴的野狗。
“我操你姥姥!” 王小石头疯了似的扑上去,抱住骑兵的腿将他拽下马。两人在地上翻滚,他死死咬住对方的耳朵,直到满嘴都是血腥味,才感觉到对方的动作渐渐停止。
他爬起来时,发现自己手里还攥着半只血淋淋的耳朵。西侧防线的缺口已经扩大到三丈宽,大食骑兵像黑色的潮水,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他们的战术诡异得让人头皮发麻 —— 时而分散成数十个小股,用骑射袭扰唐军的补给线;时而又突然聚拢成密集阵形,用弯刀组成的铁墙冲击薄弱点。
“保持阵型!别乱!” 秦锋的吼声在混乱中格外刺耳。他的铠甲被劈开一道口子,露出里面渗血的皮肉,却依旧挥舞着陌刀,将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劈成两半。他身后的三百名太行军士兵组成人墙,用长枪和盾牌抵挡着潮水般的进攻,阵型却在不断后退,每一步都踩着同伴的尸体。
一个戴着铜盔的大食百夫长注意到秦锋的位置,突然吹响了牛角号。二十名骑兵脱离主战场,像支毒箭射向秦锋的侧翼。他们的阿拉伯弯刀在暮色中连成一片银光,精准地劈砍长枪的枪杆,瞬间撕开一道口子。
“拦住他们!” 秦锋的陌刀舞得像团旋风,却挡不住四面八方涌来的弯刀。一名骑兵的弯刀擦着他的脖颈划过,带起一串血珠。他反手一刀劈开对方的头颅,却感觉后背一阵剧痛 —— 另一柄弯刀已经刺穿了他的铠甲。
“将军!” 亲兵嘶吼着扑上来,用身体挡住后续的攻击。秦锋捂着流血的后背,看着那道被撕开的口子越来越大,突然从怀里掏出牛角号,用尽全身力气吹响。
苍凉的号声在山谷间回荡,像濒死者的哀鸣。
……
主城楼上的号角声刚落,易林就感觉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举着望远镜,镜片里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 —— 西侧防线的缺口处,大食骑兵已经撕开三道口子,秦锋的亲卫正在用身体封堵,却像投入洪流的石子,瞬间被吞没。
“怎么回事?预备队呢?” 易林的吼声震得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半个时辰前,他刚下令让新补充的两千新兵去支援西侧,此刻却连个人影都没见到。
传令兵脸色惨白地跪倒在地:“大人,预备队…… 预备队在半路被小股骑兵冲散了!他们大多是刚抓来的壮丁,连枪都不会使,一见到骑兵就溃散了!”
易林一脚踹翻案几,地图和笔墨散落一地。他冲到垛口边,看见远处的土坡后,果然有零星的唐军士兵在溃逃,后面跟着追杀的大食骑兵。那些新兵的武器扔得满地都是,甚至还有人穿着草鞋,显然没经过任何训练。
“废物!一群废物!” 易林的拳头砸在城砖上,指节渗出血来。他知道这些新兵是朝廷强征来的农夫,本该经过三个月训练才能上战场,却被急功近利的户部侍郎强行送到前线,此刻成了溃逃的导火索。
西侧的火光越来越亮,隐约能听到阿拉伯语的欢呼。李晟的火枪营还被牵制在隘口,佛郎机炮的炮弹也所剩无几。易林突然想起库房里还有二十箱备用火药,那是准备用来炸毁城门的,此刻却成了唯一的希望。
“传我命令!” 易林转身对身边的侍卫长说,“让工兵营把所有备用火药搬到西侧城墙,用投石机扔出去!就算炸不死人,也要挡住他们的冲锋!”
侍卫长刚要领命,就见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从楼梯上滚下来,甲胄上的狼头标记被血污覆盖 —— 那是秦锋的亲卫。“大人!秦将军让我们…… 让我们死守半个时辰!他说…… 他说只要撑过半个时辰,回纥援军就该到了!”
易林扶住摇摇欲坠的斥候,他的小腹插着一柄断箭,嘴里不断涌出鲜血:“秦将军呢?”
斥候的眼睛亮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咳出一口血,头歪在易林怀里,再也没了声息。
城楼下的厮杀声越来越近。易林望着西侧不断扩大的火光,突然抓起鼓槌,大步走向城楼中央的战鼓。那面牛皮战鼓是贞观年间流传下来的,鼓皮上还留着安史之乱时的刀痕。
“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在山谷间回荡,像惊雷滚过旷野。正在溃逃的唐军士兵听到鼓声,脚步下意识地停顿。秦锋的亲卫们听到鼓声,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用身体组成人墙,硬生生挡住了大食骑兵的又一次冲锋。
易林的手臂越来越沉,鼓槌上的布条被汗水浸透,却依旧机械地挥舞着。他知道这鼓声不仅是给士兵们听的,也是给自己听的 —— 只要鼓声不停,希望就还在。
……
“琉璃!” 易林的吼声穿透鼓声,“备马!”
琉璃的身影从箭楼后闪出,绿裙上沾着尘土,显然刚从伤兵营回来。“大人要亲自去西侧?” 她的声音带着担忧,手里已经牵来了易林的白马。
“我去没用。” 易林的鼓点丝毫未乱,“你去!带着我的令牌,去催回纥援军!告诉骨力裴罗,只要他能在半个时辰内赶到,潼关的战利品分他一半,我再奏请陛下,把河西的马场给他!”
琉璃的眼睛瞬间红了:“那些都是大唐的……”
“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易林的鼓槌重重砸在鼓上,“告诉骨力裴罗,再不来,他连尸体都捡不到!”
他从腰间解下鎏金令牌,上面刻着 “便宜行事” 四个大字 —— 这是李亨也就是皇帝李玙,亲赐的信物,能调动边镇的所有军队。“拿着它,用最快的速度去!”
琉璃接过令牌,翻身上了乌骓马。这匹西域宝马是骨力裴罗去年送来的礼物,此刻四蹄刨地,显然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焦急。“大人保重!”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调转马头冲下城楼。
绿裙的身影在暮色中越来越小,很快消失在通往回纥援军方向的官道上。易林望着她消失的方向,握紧了鼓槌。他知道,琉璃不仅是去催援军,更是在赌 —— 赌骨力裴罗的贪婪能战胜他的谨慎。
西侧防线的情况越来越危急。秦锋的亲卫已经不足百人,他们退守到最后一道土坡,用石块和断枪组成临时防线。大食骑兵的冲锋却一次比一次猛烈,百夫长的铜盔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显然想用秦锋的首级来鼓舞士气。
“将军!火药来了!” 工兵营的校尉带着人冲上来,将二十箱火药堆在土坡后。这些用桐油密封的火药箱在暮色中像块块沉默的石头。
秦锋看着那些火药,突然露出一丝决绝的笑容:“都打开!撒在地上!”
校尉愣住了:“将军,这是要……”
“照做!” 秦锋的声音不容置疑,“等他们冲上来,咱们就点火!就算死,也要拉些垫背的!”
士兵们含泪打开火药箱,黑色的粉末在地上堆成小山。秦锋望着越来越近的大食骑兵,突然想起易林在太行军时说过的话:“军人的价值不是活多久,而是死得值不值。”
他拔出腰间的火折子,看着火星在风中闪烁。
……
主城楼上的鼓声已经持续了两刻钟。易林的手臂像灌了铅,每一次挥槌都感觉骨头在呻吟。他的银袍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却依旧挺直着脊梁。
“大人,您歇会儿吧!” 侍卫长心疼地说,想接过鼓槌,却被易林一把推开。
“鼓声不能停!” 易林的声音嘶哑得像破锣,“鼓声一停,防线就彻底垮了!”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西侧的缺口,那里的火光已经映红了半个夜空。大食骑兵的欢呼声隐约传来,像针一样扎在每个人的心上。新补充的新兵还在溃逃,有的甚至已经跑到了主城楼下,被守兵用弓箭逼了回去。
“让他们拿起武器!” 易林对着楼下吼道,“不想死的就去西侧!就算是填,也要把缺口填上!”
那些新兵犹豫着,看着远处的火光,又看看城楼上挥舞鼓槌的易林,终于有人捡起地上的断枪,哆哆嗦嗦地向西侧走去。一个,两个…… 越来越多的人跟了上去,像一股微弱的逆流,汇入血色的战场。
西侧土坡上,秦锋的火折子已经靠近火药堆。大食骑兵的冲锋距离只剩十步,百夫长的铜盔在人群中闪着冷光。
“就是现在!” 秦锋猛地将火折子扔向火药堆。
“轰 ——”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山谷间回荡,黑色的蘑菇云冲天而起。冲在最前面的大食骑兵瞬间被吞没在火海中,后续的人被气浪掀飞,惨叫声此起彼伏。秦锋被气浪掀翻在地,耳朵里嗡嗡作响,却隐约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马蹄声。
那不是大食骑兵的杂乱蹄声,而是一种更密集、更沉重的声音,伴随着熟悉的狼嚎 —— 是回纥人的战马!
“援军!是援军!” 幸存的唐军士兵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秦锋挣扎着爬起来,看见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熟悉的狼头旗,在暮色中像片移动的乌云。
骨力裴罗的回纥骑兵终于到了。
主城楼上的易林听到爆炸声,又看到东方的狼头旗,猛地将鼓槌砸在鼓上,发出最后一声震天的巨响。他的手臂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鼓边,望着西侧渐渐平息的火光,突然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生死煎熬,终究还是撑过来了。
……
回纥骑兵的冲锋像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他们的战马比大食人的坐骑高大,骑射技艺更是精湛,很快就将混乱的大食骑兵冲得七零八落。骨力裴罗的金盔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他亲手将那个戴铜盔的百夫长挑落马下,弯刀一挥,割下了对方的首级。
“杀!一个不留!” 骨力裴罗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却透着一股狠劲。他身后的回纥骑兵嗷嗷叫着,像群闻到血腥味的狼,对溃败的大食骑兵展开了无情的追杀。
西侧防线的枪声渐渐平息。秦锋靠在断墙上,看着回纥人清理战场,突然咳出一口血。他的后背伤口已经化脓,却顾不上处理,只是望着主城楼上那面依旧飘扬的唐军旗帜,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王小石头在尸堆里找到了周铁牛的尸体,他的手里还攥着半截枪杆。这个昨天还教他如何保养火枪的老兵,此刻脸上还带着狰狞的笑容,仿佛还在与敌人厮杀。王小石头轻轻合上他的眼睛,将那半只血淋淋的耳朵放在他胸前 —— 那是他用命换来的战利品。
天快亮时,琉璃带着回纥使者回到潼关。骨力裴罗的条件比易林预想的更苛刻:除了分一半战利品,还要大唐开放西域的三个贸易口岸,并每年向回纥输送一万匹丝绸。
“答应他。” 易林的声音疲惫却坚定,“只要能守住潼关,这些都可以商量。”
使者离开后,琉璃看着易林苍白的脸,轻声道:“值得吗?”
易林走到垛口边,望着西侧防线的残垣断壁。那里的火药味还未散尽,晨光中,无数尸体像破布娃娃般散落着,有唐军的,有大食人的,还有被波及的平民。“没有值不值,只有能不能。”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至少,我们还活着。”
秦锋被抬回主城时,已经昏迷不醒。医护兵剪开他的铠甲,发现后背的伤口深可见骨,却奇迹般地没伤到要害。易林守在他床边,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将,突然觉得眼角发潮。
“大人,回纥人开始搬运战利品了。” 侍卫长进来禀报,语气带着不满,“他们连咱们士兵的铠甲都要拿走。”
“让他们拿。” 易林的声音很轻,“只要留下武器和粮食就行。”
侍卫长还想说什么,却被易林挥手制止。他走到窗边,看着回纥人将大食骑兵的尸体拖到一起焚烧,白色的头巾在火中卷曲,像朵朵垂死的花。
阳光完全升起时,战场终于安静下来。西侧防线的缺口被重新封堵,只是这次用的不再是沙袋,而是层层叠叠的尸体。易林站在缺口边,看着工匠们用石灰消毒,突然弯腰捡起一块被火药熏黑的城砖。
这块砖上还留着大食弯刀的劈痕,像道永不愈合的伤疤。他知道,这次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回纥人的贪婪、大食人的凶悍、朝廷的腐朽,都像悬在潼关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传令下去。” 易林的声音在晨风中格外清晰,“修复防线,清点伤亡,掩埋尸体。告诉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好好休息,明天…… 可能还会有仗要打。”
远处的黄河依旧东流,水声潺潺,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场惨烈的胜利。易林握紧了那块带痕的城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石头!往这边挪!” 老兵周铁牛的吼声从左侧传来,他的胳膊被箭射穿,却用腰带将断枪绑在手腕上,当作短矛挥舞。三个大食骑兵正围着他厮杀,弯刀劈砍的脆响像啄木鸟在啄树,每一刀都带着风声。
王小石头连滚带爬地冲过去,用砖头狠狠砸向一个骑兵的马头。那战马痛得人立而起,将骑手甩在地上。周铁牛趁机用断枪刺穿了他的咽喉,血喷在两人脸上,滚烫得像刚出锅的粥。
“谢了,小子。” 周铁牛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嘴,下一秒却突然僵住 —— 一柄弯刀从他胸前穿出,带着血珠的刀尖在夕阳下闪着冷光。
王小石头眼睁睁看着周铁牛倒下,眼睛瞪得滚圆,仿佛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那个偷袭的大食骑兵拔出弯刀,白色头巾上溅着周铁牛的血,对着他发出意义不明的嘶吼,声音像被踩住尾巴的野狗。
“我操你姥姥!” 王小石头疯了似的扑上去,抱住骑兵的腿将他拽下马。两人在地上翻滚,他死死咬住对方的耳朵,直到满嘴都是血腥味,才感觉到对方的动作渐渐停止。
他爬起来时,发现自己手里还攥着半只血淋淋的耳朵。西侧防线的缺口已经扩大到三丈宽,大食骑兵像黑色的潮水,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他们的战术诡异得让人头皮发麻 —— 时而分散成数十个小股,用骑射袭扰唐军的补给线;时而又突然聚拢成密集阵形,用弯刀组成的铁墙冲击薄弱点。
“保持阵型!别乱!” 秦锋的吼声在混乱中格外刺耳。他的铠甲被劈开一道口子,露出里面渗血的皮肉,却依旧挥舞着陌刀,将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劈成两半。他身后的三百名太行军士兵组成人墙,用长枪和盾牌抵挡着潮水般的进攻,阵型却在不断后退,每一步都踩着同伴的尸体。
一个戴着铜盔的大食百夫长注意到秦锋的位置,突然吹响了牛角号。二十名骑兵脱离主战场,像支毒箭射向秦锋的侧翼。他们的阿拉伯弯刀在暮色中连成一片银光,精准地劈砍长枪的枪杆,瞬间撕开一道口子。
“拦住他们!” 秦锋的陌刀舞得像团旋风,却挡不住四面八方涌来的弯刀。一名骑兵的弯刀擦着他的脖颈划过,带起一串血珠。他反手一刀劈开对方的头颅,却感觉后背一阵剧痛 —— 另一柄弯刀已经刺穿了他的铠甲。
“将军!” 亲兵嘶吼着扑上来,用身体挡住后续的攻击。秦锋捂着流血的后背,看着那道被撕开的口子越来越大,突然从怀里掏出牛角号,用尽全身力气吹响。
苍凉的号声在山谷间回荡,像濒死者的哀鸣。
……
主城楼上的号角声刚落,易林就感觉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举着望远镜,镜片里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 —— 西侧防线的缺口处,大食骑兵已经撕开三道口子,秦锋的亲卫正在用身体封堵,却像投入洪流的石子,瞬间被吞没。
“怎么回事?预备队呢?” 易林的吼声震得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半个时辰前,他刚下令让新补充的两千新兵去支援西侧,此刻却连个人影都没见到。
传令兵脸色惨白地跪倒在地:“大人,预备队…… 预备队在半路被小股骑兵冲散了!他们大多是刚抓来的壮丁,连枪都不会使,一见到骑兵就溃散了!”
易林一脚踹翻案几,地图和笔墨散落一地。他冲到垛口边,看见远处的土坡后,果然有零星的唐军士兵在溃逃,后面跟着追杀的大食骑兵。那些新兵的武器扔得满地都是,甚至还有人穿着草鞋,显然没经过任何训练。
“废物!一群废物!” 易林的拳头砸在城砖上,指节渗出血来。他知道这些新兵是朝廷强征来的农夫,本该经过三个月训练才能上战场,却被急功近利的户部侍郎强行送到前线,此刻成了溃逃的导火索。
西侧的火光越来越亮,隐约能听到阿拉伯语的欢呼。李晟的火枪营还被牵制在隘口,佛郎机炮的炮弹也所剩无几。易林突然想起库房里还有二十箱备用火药,那是准备用来炸毁城门的,此刻却成了唯一的希望。
“传我命令!” 易林转身对身边的侍卫长说,“让工兵营把所有备用火药搬到西侧城墙,用投石机扔出去!就算炸不死人,也要挡住他们的冲锋!”
侍卫长刚要领命,就见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从楼梯上滚下来,甲胄上的狼头标记被血污覆盖 —— 那是秦锋的亲卫。“大人!秦将军让我们…… 让我们死守半个时辰!他说…… 他说只要撑过半个时辰,回纥援军就该到了!”
易林扶住摇摇欲坠的斥候,他的小腹插着一柄断箭,嘴里不断涌出鲜血:“秦将军呢?”
斥候的眼睛亮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咳出一口血,头歪在易林怀里,再也没了声息。
城楼下的厮杀声越来越近。易林望着西侧不断扩大的火光,突然抓起鼓槌,大步走向城楼中央的战鼓。那面牛皮战鼓是贞观年间流传下来的,鼓皮上还留着安史之乱时的刀痕。
“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在山谷间回荡,像惊雷滚过旷野。正在溃逃的唐军士兵听到鼓声,脚步下意识地停顿。秦锋的亲卫们听到鼓声,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用身体组成人墙,硬生生挡住了大食骑兵的又一次冲锋。
易林的手臂越来越沉,鼓槌上的布条被汗水浸透,却依旧机械地挥舞着。他知道这鼓声不仅是给士兵们听的,也是给自己听的 —— 只要鼓声不停,希望就还在。
……
“琉璃!” 易林的吼声穿透鼓声,“备马!”
琉璃的身影从箭楼后闪出,绿裙上沾着尘土,显然刚从伤兵营回来。“大人要亲自去西侧?” 她的声音带着担忧,手里已经牵来了易林的白马。
“我去没用。” 易林的鼓点丝毫未乱,“你去!带着我的令牌,去催回纥援军!告诉骨力裴罗,只要他能在半个时辰内赶到,潼关的战利品分他一半,我再奏请陛下,把河西的马场给他!”
琉璃的眼睛瞬间红了:“那些都是大唐的……”
“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易林的鼓槌重重砸在鼓上,“告诉骨力裴罗,再不来,他连尸体都捡不到!”
他从腰间解下鎏金令牌,上面刻着 “便宜行事” 四个大字 —— 这是李亨也就是皇帝李玙,亲赐的信物,能调动边镇的所有军队。“拿着它,用最快的速度去!”
琉璃接过令牌,翻身上了乌骓马。这匹西域宝马是骨力裴罗去年送来的礼物,此刻四蹄刨地,显然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焦急。“大人保重!”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调转马头冲下城楼。
绿裙的身影在暮色中越来越小,很快消失在通往回纥援军方向的官道上。易林望着她消失的方向,握紧了鼓槌。他知道,琉璃不仅是去催援军,更是在赌 —— 赌骨力裴罗的贪婪能战胜他的谨慎。
西侧防线的情况越来越危急。秦锋的亲卫已经不足百人,他们退守到最后一道土坡,用石块和断枪组成临时防线。大食骑兵的冲锋却一次比一次猛烈,百夫长的铜盔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显然想用秦锋的首级来鼓舞士气。
“将军!火药来了!” 工兵营的校尉带着人冲上来,将二十箱火药堆在土坡后。这些用桐油密封的火药箱在暮色中像块块沉默的石头。
秦锋看着那些火药,突然露出一丝决绝的笑容:“都打开!撒在地上!”
校尉愣住了:“将军,这是要……”
“照做!” 秦锋的声音不容置疑,“等他们冲上来,咱们就点火!就算死,也要拉些垫背的!”
士兵们含泪打开火药箱,黑色的粉末在地上堆成小山。秦锋望着越来越近的大食骑兵,突然想起易林在太行军时说过的话:“军人的价值不是活多久,而是死得值不值。”
他拔出腰间的火折子,看着火星在风中闪烁。
……
主城楼上的鼓声已经持续了两刻钟。易林的手臂像灌了铅,每一次挥槌都感觉骨头在呻吟。他的银袍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却依旧挺直着脊梁。
“大人,您歇会儿吧!” 侍卫长心疼地说,想接过鼓槌,却被易林一把推开。
“鼓声不能停!” 易林的声音嘶哑得像破锣,“鼓声一停,防线就彻底垮了!”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西侧的缺口,那里的火光已经映红了半个夜空。大食骑兵的欢呼声隐约传来,像针一样扎在每个人的心上。新补充的新兵还在溃逃,有的甚至已经跑到了主城楼下,被守兵用弓箭逼了回去。
“让他们拿起武器!” 易林对着楼下吼道,“不想死的就去西侧!就算是填,也要把缺口填上!”
那些新兵犹豫着,看着远处的火光,又看看城楼上挥舞鼓槌的易林,终于有人捡起地上的断枪,哆哆嗦嗦地向西侧走去。一个,两个…… 越来越多的人跟了上去,像一股微弱的逆流,汇入血色的战场。
西侧土坡上,秦锋的火折子已经靠近火药堆。大食骑兵的冲锋距离只剩十步,百夫长的铜盔在人群中闪着冷光。
“就是现在!” 秦锋猛地将火折子扔向火药堆。
“轰 ——”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山谷间回荡,黑色的蘑菇云冲天而起。冲在最前面的大食骑兵瞬间被吞没在火海中,后续的人被气浪掀飞,惨叫声此起彼伏。秦锋被气浪掀翻在地,耳朵里嗡嗡作响,却隐约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马蹄声。
那不是大食骑兵的杂乱蹄声,而是一种更密集、更沉重的声音,伴随着熟悉的狼嚎 —— 是回纥人的战马!
“援军!是援军!” 幸存的唐军士兵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秦锋挣扎着爬起来,看见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熟悉的狼头旗,在暮色中像片移动的乌云。
骨力裴罗的回纥骑兵终于到了。
主城楼上的易林听到爆炸声,又看到东方的狼头旗,猛地将鼓槌砸在鼓上,发出最后一声震天的巨响。他的手臂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鼓边,望着西侧渐渐平息的火光,突然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生死煎熬,终究还是撑过来了。
……
回纥骑兵的冲锋像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他们的战马比大食人的坐骑高大,骑射技艺更是精湛,很快就将混乱的大食骑兵冲得七零八落。骨力裴罗的金盔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他亲手将那个戴铜盔的百夫长挑落马下,弯刀一挥,割下了对方的首级。
“杀!一个不留!” 骨力裴罗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却透着一股狠劲。他身后的回纥骑兵嗷嗷叫着,像群闻到血腥味的狼,对溃败的大食骑兵展开了无情的追杀。
西侧防线的枪声渐渐平息。秦锋靠在断墙上,看着回纥人清理战场,突然咳出一口血。他的后背伤口已经化脓,却顾不上处理,只是望着主城楼上那面依旧飘扬的唐军旗帜,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王小石头在尸堆里找到了周铁牛的尸体,他的手里还攥着半截枪杆。这个昨天还教他如何保养火枪的老兵,此刻脸上还带着狰狞的笑容,仿佛还在与敌人厮杀。王小石头轻轻合上他的眼睛,将那半只血淋淋的耳朵放在他胸前 —— 那是他用命换来的战利品。
天快亮时,琉璃带着回纥使者回到潼关。骨力裴罗的条件比易林预想的更苛刻:除了分一半战利品,还要大唐开放西域的三个贸易口岸,并每年向回纥输送一万匹丝绸。
“答应他。” 易林的声音疲惫却坚定,“只要能守住潼关,这些都可以商量。”
使者离开后,琉璃看着易林苍白的脸,轻声道:“值得吗?”
易林走到垛口边,望着西侧防线的残垣断壁。那里的火药味还未散尽,晨光中,无数尸体像破布娃娃般散落着,有唐军的,有大食人的,还有被波及的平民。“没有值不值,只有能不能。”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至少,我们还活着。”
秦锋被抬回主城时,已经昏迷不醒。医护兵剪开他的铠甲,发现后背的伤口深可见骨,却奇迹般地没伤到要害。易林守在他床边,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将,突然觉得眼角发潮。
“大人,回纥人开始搬运战利品了。” 侍卫长进来禀报,语气带着不满,“他们连咱们士兵的铠甲都要拿走。”
“让他们拿。” 易林的声音很轻,“只要留下武器和粮食就行。”
侍卫长还想说什么,却被易林挥手制止。他走到窗边,看着回纥人将大食骑兵的尸体拖到一起焚烧,白色的头巾在火中卷曲,像朵朵垂死的花。
阳光完全升起时,战场终于安静下来。西侧防线的缺口被重新封堵,只是这次用的不再是沙袋,而是层层叠叠的尸体。易林站在缺口边,看着工匠们用石灰消毒,突然弯腰捡起一块被火药熏黑的城砖。
这块砖上还留着大食弯刀的劈痕,像道永不愈合的伤疤。他知道,这次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回纥人的贪婪、大食人的凶悍、朝廷的腐朽,都像悬在潼关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传令下去。” 易林的声音在晨风中格外清晰,“修复防线,清点伤亡,掩埋尸体。告诉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好好休息,明天…… 可能还会有仗要打。”
远处的黄河依旧东流,水声潺潺,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场惨烈的胜利。易林握紧了那块带痕的城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