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治蝗好手-《穿越大秦三岁半》

  众人听了嬴政的话,当然只能说陛下英明。

  不管陛下的真实目的如何,

  他都愿意这么和声和气的跟他们商量,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况且,还特意给了他们这么多好处。

  又是请客吃饭,又是让子婴殿下为他们表演琴技。

  先不管那一言难尽的琴技如何。

  就冲这姿态,他们就得懂事才对。

  何况,一万石粮食,买这制冰的方子,和这新款调料的种子。

  也不算太贵。

  他们这么多人,都没有从这锅子或者辣碟里面找到一点种子的影子就能知道。

  这款新调料的种子必定很精贵。

  甚至第一百货此前都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

  可见,至少最近两年,这新调料都是供不应求的。

  如果,他们的庄子上,真的能种上这种新调料。

  这必定又是一大笔进项了。

  今年庄子上的收益,前面家仆都来禀报了。

  不愧是农家田侠,侍弄庄稼很有一手。

  那几个庄子的收成明显比他们自己家侍弄的产量高出两成。

  而且小麦的收割,还搭了上林苑的顺风车,直接一天用那收割机全收回来了。

  除了税收,剩余的直接给他们运到仓库存放。

  不知道多省心。

  虽然,时间还太短,养殖暂时没有看出什么明显的不同。

  但是,光是这庄稼收成,也足够回本了。

  可惜这次匈奴前来挑衅,榷场只怕一时半会不会开。

  但是,香料和油料这种东西,

  哪里怕没有市场。

  更何况是他们咸阳独一份的。

  等成熟了,组织一支商队往南边,东边走一趟。

  估计一个来回就能销售一空。

  根本不用担心。

  子婴见众人都一副,陛下最是英明不过的模样,

  内里的小九九是一点没有表现出来。

  可见,虽然有些想法,

  但是,大家的怨念应该不大。

  他再把立碑背书的事情再公布出来。

  想来,以后这样的事,就不需要他搞这么多前摇了。

  子婴于是举起手里的西瓜汁,朝众人举杯道,

  “为了让黔首们都知道大家这次的奉献。”

  “在这条从咸阳到云中郡的路途中,还会把大家此次的捐献事迹。”

  “原原本本的记录上去。”

  “让每个途经这条路的黔首和军士,都知晓,曾经有你们的无私付出。”

  “为了大秦的辉煌未来,让我们满饮此杯!”

  说罢,一口干了自己的西瓜汁,还朝众人晾了晾杯子。

  表示,他超豪爽的。

  众人:……

  虽然那个杯子是用来装酒的,就应该用这个姿势喝。

  虽然子婴殿下还是小孩子,只能喝西瓜汁。

  但是,这两样合到一起,咋就这么别扭呐。

  偏偏,陛下还一脸宠溺的模样,还亲自给子婴殿下的小酒杯里,又满了一杯西瓜汁。

  众人:……

  算了。

  他们粮草也出了,新奇的菜式也吃了。

  还能吹着这冰凉凉的微风,欣赏着外面的小鸭戏水图,

  也算体会到了陛下的惬意。

  等会。

  小鸭戏水?

  王绾:……

  王绾看着从边上悠哉悠哉游过去的一队小鸭子,

  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还好淳于越那老头今天没来。

  不然,看到陛下在章台宫养鸭子,非得跳起来谏言,这于礼不合。

  想到这,王绾抬手喝了口葡萄汁,掩下微微抽动的嘴角。

  这么跳脱的举动,肯定不是陛下所为。

  毕竟,他从赵国回到咸阳,这么多年的形象都是沉稳,老辣的。

  哪里会让人抓到这种把柄。

  只是,会同意子婴殿下养,也是不容易了。

  也不知道子婴殿下挨揍了没有。

  王绾忍不住偷偷瞄了眼子婴。

  见他没心没肺的一口涮羊肉,一口西瓜汁,吃得开心得不得了。

  还时不时给陛下夹一筷子。

  可见,一点小脾气都没有。

  王绾:……

  陛下可真是,

  太宠孩子了吧。

  其他人当然也看到鸭子。

  基本都与王绾的想法相同。

  见到众人的表情,李斯笑着问子婴道,

  “阿婴这鸭子,是从季太仆那里抓来的?”

  季棠从开始的专门养马,到现在什么都养。

  最近一段时间却在专门培育鸭苗。

  季棠可是太仆射,跟阿婴打交道都不多,这难道也是阿婴下的令?

  肯定是陛下令了的啊。

  这群人,就知道挑剔。

  小孩子,喜欢养些小动物,在自己家里,有什么问题。

  还好,这群老头只是在心里想想,没有表现出来。

  不然,他非得喷死他们不可。

  子婴没明白李斯问题的重点,

  眨巴着眼,天真的回道,

  “对呀,阿婴听说,云中郡遭遇了蝗灾。”

  “阿父虽带着粮食去赈灾了,却因路途遥远,没办法带鸭鸭。”

  “如果能带上上林苑的鸭鸭就好了。”

  “它们可是专门治理蝗灾的好手。”

  “比人可厉害多了。”

  “也不知道阿父在云中郡能不能找到足够多的鸭鸭。”

  边说,子婴还颇为遗憾的给自己倒了杯西瓜汁,一副惆怅的模样。

  “所以,阿婴为了以防万一,在章台宫的几个荷花池里都喂养了几只。”

  “这样,大父永远不用担心会有蝗灾光顾章台宫啦。”

  顺便,年底还能收获一桌全鸭宴。

  众人:……

  什么?

  鸭子能治蝗灾?

  这又是何人发现的?

  那位农家田侠?还是季棠?

  或者陛下?

  不然,为何季棠最近疯狂培育鸭苗做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一番,又看向嬴政。

  等着他的解释。

  嬴政:……

  这事,阿婴是同他说过。

  鸭子喜欢生活在河里,时常到河滩,堤坝,草丛中寻找虫吃。

  这些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自周代以来,蝗灾一直被当做天罚。

  所以,秦朝时常遭受蝗灾,也是东方六国长期曲曲的原因之一。

  问题是,他们自家还不是一样?

  只是,没有大秦这么频繁而已。

  问题是,他们还有洪灾和雪灾呢。

  怎么不见他们的国君自罚以谢天?

  没想到,阿婴却同他说,

  鸭子是治理蝗灾的好手。

  只要四处多养些鸭子,就能有效的抑制住蝗虫成灾。

  虽然还没有实验,但是,他是相信的。

  毕竟,阿婴的系统虽然只会种田,

  但是,蝗虫也算是虫害的一种。

  知道怎么治理也很合理。

  想来,阿婴说的不会错。

  随即,嬴政迎着众人打量的目光,点了点头。

  反正,过来一两个月就知道效果了。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