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桀骜-《北齐:家父文宣帝》

  高殷隐没了自身的情报,散播流言,让人们在猜测中恐惧。

  既然这支是齐主的军队,那当地豪族就没有谈判的资格,允许存活已经是恩赐,派出的将领足够和他们对话,让他们在想象中,膜拜齐主的模样。

  将新安戌与曲沃的死者首级叠在一起,筑成一个小京观,这是汉人的传统,也是齐师的军功,鲜卑人也颇感荣耀,在这种场合下,与豪族的洽谈顺利而从容。

  通过这些豪族,将这股恐惧逐渐传染到周围郡县,也为攻打龙头城制造便利。

  也因此,接下来的进军颇为顺利,在轻骑兵的战法之下,周军士卒除非据守关隘,否则很难逃离飞鸦军的追袭,让这支军队更蒙上了一层迷雾。

  “并非齐主!”

  一个从曲沃逃出来的周军士兵,侥幸逃到了龙头城内,对龙头城的守将郑伟汇报。

  郑伟是荥阳郑氏连山一脉的主支,父亲是郑先护,曾拥护孝庄帝打击豪族,当时豪族里最强的就是尔朱荣了,而尔朱荣又有个将领叫高欢,因此高王得势,郑伟恐惧,便回到乡里,既没跟孝武帝入关中,也不在东魏任职。

  后来西魏的独孤信率兵攻入洛阳,郑伟就跟乡人说追随宇文泰好处大大的有,集合万兵归附西魏,宇文泰授予他龙骧将军的官职,而后不断晋升。

  但这个人的性格很有问题,不遵法又粗犷好杀,在江陵防主的位置上擅自杀死副防主,因此坐罪被免官。

  从郑伟的姓氏和遭遇就知道,同为荥阳郑氏,洞林脉的郑道邕随孝武帝入关,才能卓著又有品德,被宇文泰赐姓宇文氏,是光荣的关陇集团成员。

  而郑伟依旧姓郑,因为他小心眼又爱杀戮的性格,没什么人看重他,但还是看在他早年从义有功的份上,让他来龙头城好好将功补过,早日回朝。

  有多余的精力,就冲齐军发泄吧。

  此时郑伟坐在主位上,听着败兵的汇报:“当日我在城墙上,亲耳听见是齐国太子的军队,……”

  郑伟打断他的话:“敌军有多少?将领有哪些?打的什么旗号?你们守了几日?将领呢?”

  这个败兵闻言一噎,惊慌道:“守、守了有四日,最后城破在即,出连都督让我们撤离……”

  “哼!”

  郑伟鼻腔喷出巨响,吓了败兵一跳:“毕腾这人怎么可能会让你走?定是你自己私自逃离!拖下去,斩了!”

  败兵双腿一软,浑身发颤:“大将军饶命!大将军饶命呐!”

  这话更让郑伟恼怒,大将军只是个虚衔,为了收买府兵,西魏的滥授现象很严重,较齐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周国全部继承了下来。他这个大将军,在周国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而且在西魏时期都被免掉了,现在的他只挂着一个龙头镇将的职位,提这个,就是在给他下眼药!

  一旁的副将蔡胜早就知道郑伟的性格,但还是忍不住出言劝谏:“郡公何必动怒?这人受惊惶恐,等他冷静再多问问,兴许能问出什么来。”

  郑伟一个眼神过去,蔡胜就不再言语了,很快士兵端来人头,郑伟看了一眼,让人拿出去丢了:“废物,守不住城就算了,还不敢死战!若是毕腾敢逃过来,我也杀了他!”

  郑伟起身,对着龙头各级将官大声训话:“就算来的是齐主又如何?他就没败过吗?高欢都倒在了玉壁,难道我们闻喜就挡不住一个疯子?”

  郑伟的话颇有分量,也很有道理。

  高欢折戟玉壁后,西魏牢牢占据汾南与河东,多设置军镇戌边,与齐国展开攻守形势。

  从地理形势来说,齐国的疆域有太岳、吕梁两大山脉,又有汾水流经其间,齐人又没有愚公搬山填海的精神,因此空间上比较受限,镇戌多沿汾河南北一字排列,架子是铺大了,但仅能守住关卡小道,不能对周国进行消耗,只能期待晋阳方面主动出击。

  而周国据有黄河之险,河东地势又相对开阔,构建防御体系多了几种可能,镇戌多为掎角,对齐军呈钳制之势,这就是为什么高殷要先来攻取闻喜,不拔了这个钉子户,他在玉壁周围设置要塞也是腹背受敌,挨两顿毒打。

  因此闻喜的重要不亚于玉壁,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它的厚实上。

  它比曲沃还要小一些,但卡在地势上游,居高临下,除了一旁的景山,最高的建筑物就是龙头城了,精选优质黄土夯实墙体,外围覆盖砖块加固,又引涑水形成护城河,城门设瓮城,四角设三层箭楼,城中民众六万,守军一万五千,兵粮军资储备充足,足够坚守一年。

  在旁边的景山上,也修筑数道防御的镇戌,在齐军兵临城下之时可以侧援,而若是齐军想夺占景山山头,又能享受到周军在山上设卡埋伏的层层营造,尽显匠心。

  有些人天生就是爱嘚瑟,比如郑伟,哪怕被免官,到现在他也不觉得是自己的错,何况坐拥如此坚城?

  此刻他心中洋洋得意,不仅不怕什么齐主,还在心里求神拜佛,祈祷齐军快来,把齐主击退,他就能靠这个军功重回周国上层,没准还能因此立功,得赐姓宇文氏!

  洞林的道邕和韦孝宽,不都是如此吗!哦,应该叫他们宇文道邕和宇文叔裕了!

  “传我军令,严守各路关隘,派飞马出去探查齐军消息,若真是齐主亲至……”

  郑伟舔舐嘴唇:“那咱们就等着升官吧!哈哈哈哈!”

  没来由的狂妄稳住了龙头守军的士气,郑伟这个人纵有万般不好,可有事他真上,作为将领,这一点就够了。

  ……

  “前方兵士!可是太子的军队?”

  一骑自后方飞马而来,数十支箭矢瞄准了他,见他穿着齐军军装,仍没有放下,出来一个将领问道:“汝是何人?”

  晋阳兵在齐军自有傲气,见状冷哼,从怀中取出军印,肃声道:“我乃小咸阳王麾下头骑!小咸阳王率军自晋阳拨发,沿路至此,现在在后方七十里处,我等日夜兼程,驰骑来告尔等!”

  太子的士兵目光在他身上游走,让晋阳兵格外不悦:“等等,我们去通报上官。”

  “直接带我去……”

  晋阳兵说着,就要挺马前进,顿时就有几把长槊和刀对准了他。

  八旗士兵们什么都没说,晋阳兵不敢再轻举妄动,从军多年,他感受到了一种意志。

  这种意志救过他无数次,包括今日。

  他沉默以对,直到刚刚那个将领再度出现,对他说:“跟我来吧。”

  他眺眼望前,军队仍在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