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瑰虽为蠕蠕国主,然天保三年,突厥起兵,蠕蠕为其所破,阿那瑰已自杀,其子庵罗辰聚众来奔。那愚僧不知阿那瑰已死,说的是一条虚无妄谶吗?”
高湜不知道高殷的意思,小心迎合着:“因此乃说其为愚僧嘛。或其以阿那瑰为蠕蠕主,言的是蠕蠕进犯,正对天保五年蠕蠕反叛,又遭太祖破之,已消毁其谶言。”
“就算蠕蠕未被破灭,”高殷看向郁蓝:“朕有突厥汗女为后,可汗襄助之,想蠕蠕再无回天之力。”
“正是!”
群臣纷纷致贺,只有少数人听得冷汗津津。
“对了!朕记得那年那一战,太保坐违节度而被除名了?”
贺拔仁突然被点名,抬起头来,听高殷让高湜仔细说着那年的细节。
这就是一种侮辱,贺拔仁手中握爵,心中恼怒,却不敢发作,看向太后。
见太后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常山王又隐晦神色,只觉得窝囊极了:若是高祖之时,这些小鬼哪能在自己眼前放肆!
真是形势比人强!
“不过太保毕竟劳苦功高,进而又复归原位,当真值得庆贺。”
高殷换成酒盏,将其举起:“为太保敬一杯!”
“敬太保!”
贺拔仁压抑心中怒气,笑应众人,脸肉遮掩住要杀人的眼神。
挖苦完贺拔仁,高殷又接着说:“不过朕仍觉得,阿那瑰破国的谶言不在蠕蠕,若在蠕蠕,其应言‘蠕蠕破国’,与阿那瑰何联系?”
“只怕这阿那瑰另有其人,且就在吾国之中。你说是吧?高阿那肱。”
恩德已立,接下来该树立威严了。
高殷自觉对臣子们让的利够多够好了,齐国毕竟是以武立国的军朝廷,不展现一点凶悍的模样,终究统御不了一群骄兵悍将。
齐国此时更需要一个敏感而充满意志力的男人,一个了解齐国、热爱齐国、能够领导齐国朝新时代前进,同时又在必要的时刻,能够用暴力让蠢蠢欲动野心家们屈服的男人。
此前,韩凤被娄昭君送到麾下,如果不识时务,高殷现在就要拿他来开刀。不过他既然展现了自己的忠心,那么高殷也就放他一马,选一个新的倒霉蛋。
高阿那肱的父亲高市贵,早年随高欢建义,中途又跟随过一段时间的娄昭,虽然效忠高氏,但高欢之下,和娄家更为亲密,因此高阿那肱此时才会顶峰作案,对娄昭君献媚。
众臣侧目,高阿那肱大呼冤枉:“虚假谶言,疯僧瞎话,国君岂能信之!”
肱与瑰不同字,但读音一样,鲜卑人又不好读书,一时间想不到。可一旦联系起来,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高殷趁机大怒:“汝是说,太祖信了疯僧的愚言瞎话,妄动刀兵与蠕蠕交恶,徒损兵马钱粮?那蠕蠕也是好端端的,没事就反逆了?嗯?!”
接着他冷笑:“汝刚刚,是不是说什么‘汉儿强知星宿’之类的话?嗯?!”
高阿那肱骤然色变,左右顾盼,最后看向娄昭君:“太皇太后,臣实冤之!”
“还敢攀扯太皇太后!”
高殷大怒,起身痛斥高阿那肱:“朕新登基,就在这里摇唇鼓舌,说鲜汉之别,还想拉太皇太后为汝遮掩,真无忠心臣礼!”
这话极重,高阿那肱连忙跪下,再欲争辩,又听高殷说:
“昔年步落稽反,已成两真,今阿那瑰破国,汝叫朕如何不信!”
涉及到高洋和高湛,高阿那肱不敢再争辩或向太后请求,不然就要把高湛的死亡和死因抖出来了,娄昭君要因此出了什么事,他是百死无疑,急忙磕头请求宽恕。
高演心生不忍,而且高殷还说错了,下意识地想要解释,但立刻停住了嘴。
解释什么?解释他说的不是星宿?那“汉儿强知”就是有的咯?
没有这句话?那他刚刚说了什么?何必如此慌张?
新君言辞犀利,处处布设陷阱,实在是险恶;如今又是皇帝,掌握最终解释权,他想杀谁,还真难以阻拦:毕竟自己只是皇叔,娄昭君又已经是太皇太后,已失去大半精智。
想了半天,高演最后只能为高阿那肱求情:“阿那肱惹怒至尊是不争事实,故当处罚,然其毕竟是勋臣之子,望念在其父为国建功的份上,饶恕一二!”
高殷此刻对高阿那肱发难,有些强打的感觉,但如果不强打,那么所有人都难以意识到时代变了。
正是要捏造莫须有的罪名,才能让这些人知道,自己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高殷哼了一声,命侍者呈上罪状,上面都是继位之后对各方臣子的私下调查。
鲜卑是游牧民族,古来就有着劫掠的制度,因此本性中也刻下了贪婪的习性,且北魏百年无常俸,即便高洋设置了俸禄,他们也会以此为借口向朝廷与民间大加敛财,溺于财货之辈不可胜计。
鲜卑人的大手伸向哪里,哪里的贪污就泛滥成灾!
因此搜集他们的罪状也是轻轻松松,这些小罪,不上秤没有四两重,如今在朝堂中计论,一千斤都打不住。
“受纳金帛,贪财货贿,还私下放责交易,公然与朝廷新执行的公廨钱相冲撞……汝真是好大胆子!汝父所立的功勋,都被汝消耗尽矣!”
高殷越说越怒,让侍官将罪状交给高演,高演亲自诵读,堵住他求情的嘴。
接着伸出食指,指着不断磕头求饶的高阿那肱:“捉起来!”
娥永乐率兵进入,众臣纷纷退避,无人敢阻。高阿那肱精于骑射,武艺高强,此刻却像是孱弱的儿童,被娥永乐一把抓起,连挣扎一下也不敢——他也抵不过百保鲜卑。
他被抓去殿外,口中塞进布帛,沉重的闷响一声声传入,伴随着发自肺腑的呜嚎,听得众臣心生惶恐。
新君来真的了!
高殷则谈笑自若,与皇后饮着酒,想到皇后的出身,勋贵们心中的愤怒又稍稍冷却,谨慎起来。
不多时,娥永乐进来请示,一百棍打完,该如何处置。
“把他放回家,闭门思过,日后再有犯,定斩不饶!”
高殷重重一哼,随后站在御座上,扫视群臣,负手而立。
群臣被盯得大气也不敢喘,好一会儿,高殷才面色缓和:“阿那肱之辈不学经义、不通礼法,借父荫庇却于国不忠,还妄谈鲜、汉之论……难道打仗,还要分鲜卑人杀了几多敌,汉人又杀了几多敌?”
高殷气得大笑:“那西贼有多少鲜卑人?是否就不讨伐西贼了,和他们联合起来,对我们齐国内的汉人下刀子?嗯?谁能回答朕,是不是!”
这种话无人敢接,新君正在气头上,哪怕斛律光和段韶现在出来,都可能被他治罪,如今他们期待的只有太后。
但看太后的样子,只怕是不行了,只能乖乖聆听高殷训话。
“朕作《三国演义》一书,正是欲令汝等得知:天下崩乱,自有大英雄主,秦末有汉高,汉末有光武,东汉末又有曹刘司马。夫英雄者,自有扭转国家衰颓之能,若汉高沉溺于秦、楚、汉民之别,又岂有四百年煌汉?若无司马氏一统蜀吴,则五胡之时,晋已殄灭,何来衣冠南渡,苟延江南?”
“魏孝文卓尔不群,衣冠号令,华夏同风,兼融诸族风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若其不改制,则今日吾等仍举毡称汗,向西拜天也!”
即便是最粗鄙的鲜卑人,也不得不承认,元宏的改革确实让魏国变得更好,姓氏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而齐国在高洋接受魏帝禅让时,依照的也是唐虞、汉魏的故事。
因此高殷抬出政治正确的大旗,再加上虎视眈眈的禁卫,让诸臣无话可说,更何况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和鲜卑与汉人无关,纯粹是新君要砸娄氏的场子。
可以预见的是,不远的将来,新君和娄氏就要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新君已经用行动表明了他的固执,若有犯者,不死不休,接下来就看娄氏的意志能不能盖住新君了。
再怎么支持娄氏,在这个场合与新君杠上,绝对要吃亏,现在挨打的又不是自己,稍稍认怂也无妨。
“今夜已深,就散了吧!等阿那肱醒来后告诉他,现在这里是大齐!没有什么汉儿,鲜卑儿,如今我们都是齐人!再有刻意竖立两族之别者,就是分国裂地,自绝于国家!”
说完这话,高殷拂袖,转入内堂,留
高湜不知道高殷的意思,小心迎合着:“因此乃说其为愚僧嘛。或其以阿那瑰为蠕蠕主,言的是蠕蠕进犯,正对天保五年蠕蠕反叛,又遭太祖破之,已消毁其谶言。”
“就算蠕蠕未被破灭,”高殷看向郁蓝:“朕有突厥汗女为后,可汗襄助之,想蠕蠕再无回天之力。”
“正是!”
群臣纷纷致贺,只有少数人听得冷汗津津。
“对了!朕记得那年那一战,太保坐违节度而被除名了?”
贺拔仁突然被点名,抬起头来,听高殷让高湜仔细说着那年的细节。
这就是一种侮辱,贺拔仁手中握爵,心中恼怒,却不敢发作,看向太后。
见太后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常山王又隐晦神色,只觉得窝囊极了:若是高祖之时,这些小鬼哪能在自己眼前放肆!
真是形势比人强!
“不过太保毕竟劳苦功高,进而又复归原位,当真值得庆贺。”
高殷换成酒盏,将其举起:“为太保敬一杯!”
“敬太保!”
贺拔仁压抑心中怒气,笑应众人,脸肉遮掩住要杀人的眼神。
挖苦完贺拔仁,高殷又接着说:“不过朕仍觉得,阿那瑰破国的谶言不在蠕蠕,若在蠕蠕,其应言‘蠕蠕破国’,与阿那瑰何联系?”
“只怕这阿那瑰另有其人,且就在吾国之中。你说是吧?高阿那肱。”
恩德已立,接下来该树立威严了。
高殷自觉对臣子们让的利够多够好了,齐国毕竟是以武立国的军朝廷,不展现一点凶悍的模样,终究统御不了一群骄兵悍将。
齐国此时更需要一个敏感而充满意志力的男人,一个了解齐国、热爱齐国、能够领导齐国朝新时代前进,同时又在必要的时刻,能够用暴力让蠢蠢欲动野心家们屈服的男人。
此前,韩凤被娄昭君送到麾下,如果不识时务,高殷现在就要拿他来开刀。不过他既然展现了自己的忠心,那么高殷也就放他一马,选一个新的倒霉蛋。
高阿那肱的父亲高市贵,早年随高欢建义,中途又跟随过一段时间的娄昭,虽然效忠高氏,但高欢之下,和娄家更为亲密,因此高阿那肱此时才会顶峰作案,对娄昭君献媚。
众臣侧目,高阿那肱大呼冤枉:“虚假谶言,疯僧瞎话,国君岂能信之!”
肱与瑰不同字,但读音一样,鲜卑人又不好读书,一时间想不到。可一旦联系起来,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高殷趁机大怒:“汝是说,太祖信了疯僧的愚言瞎话,妄动刀兵与蠕蠕交恶,徒损兵马钱粮?那蠕蠕也是好端端的,没事就反逆了?嗯?!”
接着他冷笑:“汝刚刚,是不是说什么‘汉儿强知星宿’之类的话?嗯?!”
高阿那肱骤然色变,左右顾盼,最后看向娄昭君:“太皇太后,臣实冤之!”
“还敢攀扯太皇太后!”
高殷大怒,起身痛斥高阿那肱:“朕新登基,就在这里摇唇鼓舌,说鲜汉之别,还想拉太皇太后为汝遮掩,真无忠心臣礼!”
这话极重,高阿那肱连忙跪下,再欲争辩,又听高殷说:
“昔年步落稽反,已成两真,今阿那瑰破国,汝叫朕如何不信!”
涉及到高洋和高湛,高阿那肱不敢再争辩或向太后请求,不然就要把高湛的死亡和死因抖出来了,娄昭君要因此出了什么事,他是百死无疑,急忙磕头请求宽恕。
高演心生不忍,而且高殷还说错了,下意识地想要解释,但立刻停住了嘴。
解释什么?解释他说的不是星宿?那“汉儿强知”就是有的咯?
没有这句话?那他刚刚说了什么?何必如此慌张?
新君言辞犀利,处处布设陷阱,实在是险恶;如今又是皇帝,掌握最终解释权,他想杀谁,还真难以阻拦:毕竟自己只是皇叔,娄昭君又已经是太皇太后,已失去大半精智。
想了半天,高演最后只能为高阿那肱求情:“阿那肱惹怒至尊是不争事实,故当处罚,然其毕竟是勋臣之子,望念在其父为国建功的份上,饶恕一二!”
高殷此刻对高阿那肱发难,有些强打的感觉,但如果不强打,那么所有人都难以意识到时代变了。
正是要捏造莫须有的罪名,才能让这些人知道,自己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高殷哼了一声,命侍者呈上罪状,上面都是继位之后对各方臣子的私下调查。
鲜卑是游牧民族,古来就有着劫掠的制度,因此本性中也刻下了贪婪的习性,且北魏百年无常俸,即便高洋设置了俸禄,他们也会以此为借口向朝廷与民间大加敛财,溺于财货之辈不可胜计。
鲜卑人的大手伸向哪里,哪里的贪污就泛滥成灾!
因此搜集他们的罪状也是轻轻松松,这些小罪,不上秤没有四两重,如今在朝堂中计论,一千斤都打不住。
“受纳金帛,贪财货贿,还私下放责交易,公然与朝廷新执行的公廨钱相冲撞……汝真是好大胆子!汝父所立的功勋,都被汝消耗尽矣!”
高殷越说越怒,让侍官将罪状交给高演,高演亲自诵读,堵住他求情的嘴。
接着伸出食指,指着不断磕头求饶的高阿那肱:“捉起来!”
娥永乐率兵进入,众臣纷纷退避,无人敢阻。高阿那肱精于骑射,武艺高强,此刻却像是孱弱的儿童,被娥永乐一把抓起,连挣扎一下也不敢——他也抵不过百保鲜卑。
他被抓去殿外,口中塞进布帛,沉重的闷响一声声传入,伴随着发自肺腑的呜嚎,听得众臣心生惶恐。
新君来真的了!
高殷则谈笑自若,与皇后饮着酒,想到皇后的出身,勋贵们心中的愤怒又稍稍冷却,谨慎起来。
不多时,娥永乐进来请示,一百棍打完,该如何处置。
“把他放回家,闭门思过,日后再有犯,定斩不饶!”
高殷重重一哼,随后站在御座上,扫视群臣,负手而立。
群臣被盯得大气也不敢喘,好一会儿,高殷才面色缓和:“阿那肱之辈不学经义、不通礼法,借父荫庇却于国不忠,还妄谈鲜、汉之论……难道打仗,还要分鲜卑人杀了几多敌,汉人又杀了几多敌?”
高殷气得大笑:“那西贼有多少鲜卑人?是否就不讨伐西贼了,和他们联合起来,对我们齐国内的汉人下刀子?嗯?谁能回答朕,是不是!”
这种话无人敢接,新君正在气头上,哪怕斛律光和段韶现在出来,都可能被他治罪,如今他们期待的只有太后。
但看太后的样子,只怕是不行了,只能乖乖聆听高殷训话。
“朕作《三国演义》一书,正是欲令汝等得知:天下崩乱,自有大英雄主,秦末有汉高,汉末有光武,东汉末又有曹刘司马。夫英雄者,自有扭转国家衰颓之能,若汉高沉溺于秦、楚、汉民之别,又岂有四百年煌汉?若无司马氏一统蜀吴,则五胡之时,晋已殄灭,何来衣冠南渡,苟延江南?”
“魏孝文卓尔不群,衣冠号令,华夏同风,兼融诸族风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若其不改制,则今日吾等仍举毡称汗,向西拜天也!”
即便是最粗鄙的鲜卑人,也不得不承认,元宏的改革确实让魏国变得更好,姓氏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而齐国在高洋接受魏帝禅让时,依照的也是唐虞、汉魏的故事。
因此高殷抬出政治正确的大旗,再加上虎视眈眈的禁卫,让诸臣无话可说,更何况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和鲜卑与汉人无关,纯粹是新君要砸娄氏的场子。
可以预见的是,不远的将来,新君和娄氏就要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新君已经用行动表明了他的固执,若有犯者,不死不休,接下来就看娄氏的意志能不能盖住新君了。
再怎么支持娄氏,在这个场合与新君杠上,绝对要吃亏,现在挨打的又不是自己,稍稍认怂也无妨。
“今夜已深,就散了吧!等阿那肱醒来后告诉他,现在这里是大齐!没有什么汉儿,鲜卑儿,如今我们都是齐人!再有刻意竖立两族之别者,就是分国裂地,自绝于国家!”
说完这话,高殷拂袖,转入内堂,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