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队和军属的管理,是一个很需要政治谋略的课题。
虽然大家都住在城内,但军人和军属差了两个区,而且平日不相见,离得近,却是手难牵。
至于假期,每七日可以准一日假期回去居住,也可以攒在一起,一次过完四日假。
但实际上,高殷就不希望士兵们娶妻成家。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结了婚,有了家庭,就有了软肋。上战场是拿命拼搏的买卖,一个不好就掉脑袋的,要是长期和妻儿家人待在一起,容易恋家,最后不敢在战场上舍身杀敌,到时候不仅没发挥战力,反而变成了兵油子。
夺取天下,而且还是要消灭两个已经成型的成熟帝国,不打硬仗是啃不下的,到时候战斗拉扯到关键,某些恋家的士兵忽然临阵脱逃,搞不好就使得一场重要战斗溃败,继而影响全面的战局,变成一根钉子丢了一个国家。
为了防止这么搞笑的事情发生,平日就要加强对士卒们的管理,高强度的训练是一回事,另一面也要培养出士兵们对军队的归属感,也就是所谓的“军心”、“军魂”。
几个人由于某些共同的因素聚集起来,选定首领,而后凝聚成团,形成团队与结社,而后就是获取更多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事情了,人们会自动寻找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以及吸纳与吸纳不同的成员,通过层级和地位让自己保持着荣誉感和归属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雏形。
这个时代的结拜风气浓厚,军队中拉帮结派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殷并不打算逆势而为,反倒觉得这样很好,至少说明他们在军队中的羁绊又加深了一层。
为了帮助他们组建与融入新团体,高殷以此前自己与禁卫武官们歃血为盟为模板,搞出一些非常具体的结拜仪式:
两人就用同一支箭穿过手臂,而后一起用力折断,将滴下的血液混酒一起饮用,表示誓同生死。
三人就互相取对方心头血,抹额抹脸抹嘴唇,一同饮酒结誓。
除了这些爆血的最强版,还有模仿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基础版,在府署内种植桃树,说誓词、烧黄纸、同饮酒,既轻松方便,又致敬了桃园三义,是目前天策府的主流结义版本。
其他还有金匠开展出的金银铜铁四款戒指刻字定制项目,留共同的发型、戴统一的配饰,在身上纹身……
府署和营地也保留着一些精神文化设施,像是转轮圣王像、月光王像和关羽像,甚至还有专门开辟的私人角斗场,有什么矛盾自己去解决。
原则上,不强求每个士兵都要结义或加入某些结社组织,但就现实而言,终究是加入的人更多。
在军队的辈分方面等级森严,新兵见到老兵要走到一侧给老兵让路,同营的还要帮忙洗衣物,说话要有精神,不能顶撞老兵;相对的,老兵也有保护同营新兵的义务。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再加上整支部队从建设时就不断宣传的《三国演义》评书会,深刻学习忠君爱国主题教育,让整个天策府的士兵们产生极其强烈的团体荣誉感,直把国家当自家,在国家大义面前,自己的小家不过是不入流的小事,一切都要为团体的荣辱让路。
“齐国苦,最苦是至尊!”
吃着至尊家的饭,听着至尊写的书,为至尊家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天策府内供奉的最多的三座造像,便是关羽、佛祖和转轮圣王。
“据传太祖出生的那晚,天现异象!高氏所居庐舍之上,赤气上腾,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大片的红光,像是天要被烧掉一样,几百里都看得到,整个晋阳的人家都吓得半死!邻居们都以为高家失火了,纷纷提着水桶,端着盆子,赶到高家来救火。嘿,你们猜怎么着?高家一切平静如常,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大伙一问,说是当时的晋州刺史——也就是咱们的高祖皇帝,又多了一个儿子。”
在一幅巨型的高洋画像面前,府内专供的说书人正拍着惊堂木,大声疾呼。
他忽然一拍惊堂木,将听得入神的战士们拍得神魂半散,语气凝重地问着:“你们说,这位是谁呢?”
战士们一面哄笑,一面带着敬畏,说:“是天保帝!”
“太祖皇帝!”
“对喽!”说书人脸上的深沉顿时化作笑颜:“能引起这样的异象,除了命系于天的皇帝,那还能有谁!太祖就在这时候降生了,他可是转轮王轮回转世,此次下到凡间来历练,给世间革新气象,这刚落地,就显出非凡来,为日后的天命之途埋了伏笔。据说那些邻居们走时,还能看到火光在高家上空盘绕着,像一条赤龙呢!”
“自小,天保帝就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才能。高祖曾经给诸子一串乱麻,让他们梳理,文襄皇帝和常山王、长广王解了许久都未解开,唯天保帝拿出刀来……”
“而后高祖又给了他一串缠在一起的佛珠,笑着让天保帝再次动刀试试,谁知天保帝放下屠刀,坐于地上,口中念念有词,佛珠的链子顿时断裂,散落成无数珠子!只见天保帝将链子拿起,伸出一头,那些佛珠又像是活了一般,一颗颗的跳到链子上,重新串了起来……”
“天保帝对旧魏弊病深恶痛绝,多次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带着皇宫侍卫们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在高殷的指示下,对高洋的造神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他的种种传说已经发展出了无数个版本,甚至还有高洋未登基前喜欢四处游历,去过江南,也走过关中,发明了无数小吃,还分别结识了不同的女子,这些女子又先后嫁给什么陈蒨之流,听说高洋去世后便向北投湖自尽,留尽了遗恨。
这些内容虽然不是《天保政论》,但核心目的与其相关。天保政论是给上层贵族和士人们阅览的,精心打造的政治论述书籍,在较高的社会阶层内传抄、流动,高殷甚至不需要有所暗示,文林馆诸待诏臣工只要对其他人简单说明,至尊将来会按照书里所折射的价值观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就有无数士人纷至沓来,争相诵读。
而对于底层,就不可以那么复杂,要将他们像笨蛋一样,说一些大而空,不切实际但好听的言论煽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沉迷在齐国的宏大叙事中。
所以哪怕是极为离谱,时间上根本不吻合的故事,也都全部往高洋身上套,人家是圣王嘛,会些影分身、缩地术之类的功夫实属正常,实在不行就夜梦、元神出窍、前世记忆,怎么夸张怎么来,甚至有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转世学说,整理出高洋从先秦到如今的每一代转世,然后又引发新的争吵,继而在底层衍生出了另一套圣王战力学。
“至尊战无不胜!稷山之战,既是转轮圣王的庇佑,也是我等忠实执行至尊教导的成果,是天保思想的伟大胜利!”
“万胜!万胜!万胜!!!”
众卒山呼海啸,宇文邕和独孤罗在府署内四处移动办公时,所听到、所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虽然大家都住在城内,但军人和军属差了两个区,而且平日不相见,离得近,却是手难牵。
至于假期,每七日可以准一日假期回去居住,也可以攒在一起,一次过完四日假。
但实际上,高殷就不希望士兵们娶妻成家。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结了婚,有了家庭,就有了软肋。上战场是拿命拼搏的买卖,一个不好就掉脑袋的,要是长期和妻儿家人待在一起,容易恋家,最后不敢在战场上舍身杀敌,到时候不仅没发挥战力,反而变成了兵油子。
夺取天下,而且还是要消灭两个已经成型的成熟帝国,不打硬仗是啃不下的,到时候战斗拉扯到关键,某些恋家的士兵忽然临阵脱逃,搞不好就使得一场重要战斗溃败,继而影响全面的战局,变成一根钉子丢了一个国家。
为了防止这么搞笑的事情发生,平日就要加强对士卒们的管理,高强度的训练是一回事,另一面也要培养出士兵们对军队的归属感,也就是所谓的“军心”、“军魂”。
几个人由于某些共同的因素聚集起来,选定首领,而后凝聚成团,形成团队与结社,而后就是获取更多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事情了,人们会自动寻找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以及吸纳与吸纳不同的成员,通过层级和地位让自己保持着荣誉感和归属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雏形。
这个时代的结拜风气浓厚,军队中拉帮结派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殷并不打算逆势而为,反倒觉得这样很好,至少说明他们在军队中的羁绊又加深了一层。
为了帮助他们组建与融入新团体,高殷以此前自己与禁卫武官们歃血为盟为模板,搞出一些非常具体的结拜仪式:
两人就用同一支箭穿过手臂,而后一起用力折断,将滴下的血液混酒一起饮用,表示誓同生死。
三人就互相取对方心头血,抹额抹脸抹嘴唇,一同饮酒结誓。
除了这些爆血的最强版,还有模仿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基础版,在府署内种植桃树,说誓词、烧黄纸、同饮酒,既轻松方便,又致敬了桃园三义,是目前天策府的主流结义版本。
其他还有金匠开展出的金银铜铁四款戒指刻字定制项目,留共同的发型、戴统一的配饰,在身上纹身……
府署和营地也保留着一些精神文化设施,像是转轮圣王像、月光王像和关羽像,甚至还有专门开辟的私人角斗场,有什么矛盾自己去解决。
原则上,不强求每个士兵都要结义或加入某些结社组织,但就现实而言,终究是加入的人更多。
在军队的辈分方面等级森严,新兵见到老兵要走到一侧给老兵让路,同营的还要帮忙洗衣物,说话要有精神,不能顶撞老兵;相对的,老兵也有保护同营新兵的义务。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再加上整支部队从建设时就不断宣传的《三国演义》评书会,深刻学习忠君爱国主题教育,让整个天策府的士兵们产生极其强烈的团体荣誉感,直把国家当自家,在国家大义面前,自己的小家不过是不入流的小事,一切都要为团体的荣辱让路。
“齐国苦,最苦是至尊!”
吃着至尊家的饭,听着至尊写的书,为至尊家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天策府内供奉的最多的三座造像,便是关羽、佛祖和转轮圣王。
“据传太祖出生的那晚,天现异象!高氏所居庐舍之上,赤气上腾,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大片的红光,像是天要被烧掉一样,几百里都看得到,整个晋阳的人家都吓得半死!邻居们都以为高家失火了,纷纷提着水桶,端着盆子,赶到高家来救火。嘿,你们猜怎么着?高家一切平静如常,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大伙一问,说是当时的晋州刺史——也就是咱们的高祖皇帝,又多了一个儿子。”
在一幅巨型的高洋画像面前,府内专供的说书人正拍着惊堂木,大声疾呼。
他忽然一拍惊堂木,将听得入神的战士们拍得神魂半散,语气凝重地问着:“你们说,这位是谁呢?”
战士们一面哄笑,一面带着敬畏,说:“是天保帝!”
“太祖皇帝!”
“对喽!”说书人脸上的深沉顿时化作笑颜:“能引起这样的异象,除了命系于天的皇帝,那还能有谁!太祖就在这时候降生了,他可是转轮王轮回转世,此次下到凡间来历练,给世间革新气象,这刚落地,就显出非凡来,为日后的天命之途埋了伏笔。据说那些邻居们走时,还能看到火光在高家上空盘绕着,像一条赤龙呢!”
“自小,天保帝就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才能。高祖曾经给诸子一串乱麻,让他们梳理,文襄皇帝和常山王、长广王解了许久都未解开,唯天保帝拿出刀来……”
“而后高祖又给了他一串缠在一起的佛珠,笑着让天保帝再次动刀试试,谁知天保帝放下屠刀,坐于地上,口中念念有词,佛珠的链子顿时断裂,散落成无数珠子!只见天保帝将链子拿起,伸出一头,那些佛珠又像是活了一般,一颗颗的跳到链子上,重新串了起来……”
“天保帝对旧魏弊病深恶痛绝,多次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带着皇宫侍卫们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在高殷的指示下,对高洋的造神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他的种种传说已经发展出了无数个版本,甚至还有高洋未登基前喜欢四处游历,去过江南,也走过关中,发明了无数小吃,还分别结识了不同的女子,这些女子又先后嫁给什么陈蒨之流,听说高洋去世后便向北投湖自尽,留尽了遗恨。
这些内容虽然不是《天保政论》,但核心目的与其相关。天保政论是给上层贵族和士人们阅览的,精心打造的政治论述书籍,在较高的社会阶层内传抄、流动,高殷甚至不需要有所暗示,文林馆诸待诏臣工只要对其他人简单说明,至尊将来会按照书里所折射的价值观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就有无数士人纷至沓来,争相诵读。
而对于底层,就不可以那么复杂,要将他们像笨蛋一样,说一些大而空,不切实际但好听的言论煽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沉迷在齐国的宏大叙事中。
所以哪怕是极为离谱,时间上根本不吻合的故事,也都全部往高洋身上套,人家是圣王嘛,会些影分身、缩地术之类的功夫实属正常,实在不行就夜梦、元神出窍、前世记忆,怎么夸张怎么来,甚至有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转世学说,整理出高洋从先秦到如今的每一代转世,然后又引发新的争吵,继而在底层衍生出了另一套圣王战力学。
“至尊战无不胜!稷山之战,既是转轮圣王的庇佑,也是我等忠实执行至尊教导的成果,是天保思想的伟大胜利!”
“万胜!万胜!万胜!!!”
众卒山呼海啸,宇文邕和独孤罗在府署内四处移动办公时,所听到、所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