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殷正独自坐在内堂中看书,等高长恭拉帘进来时,见到高殷披着毯子、伸手烤火。
听到响动,高殷放下书本,却不急着转头过来,而是先说了一句:“我猜是孝瓘吧?”
高长恭忍不住微笑,跪地行礼:“是臣。”
高殷将书放到一边,让侍者多倒了杯茶,示意高长恭饮着:“不和他们多喝会儿?”
“大战在即,全身心拿来考虑如何作战都嫌时间不够,哪有享乐的功夫?”
高殷内心啧啧称赞,上帝的骰子有时候很调皮,在调出几个大畜生后,还会给高家丢一个像高长恭这样的完美臣子。
不过反过来说,这恰好是他的不幸,因为多疑的人总是怀疑别人有所求,对帝王而言,权力、法律、财富、地位、官禄、美色……能被这些东西控制住的臣子,才是最好用的臣子。
若这些都不能收买,只能说这个人有大志向,要么流芳百世,要么……取而代之。
如果是文人,还可以往前面上面靠,像高长恭这样能征善战,道德又高的人,就很容易让平庸之君所猜忌了。
要不是高殷熟知历史,也不敢像现在这样任用高长恭。不过高长恭已经通过了他最终的考验,连亲哥都能出卖,足见其死忠。
君臣饮尽一盏,侍者又添新满,随后十分有眼力见的退出堂内,将秘密留给二人。
高殷起身从旁边取过一册图书,缓缓展开:
“我齐肇建,太祖便在此白狼城附近修筑了长城,防御蠕蠕、突厥等国,现在倒是用来对付库莫奚了。”
“此次作战,我们便依托长城,等候来犯?还是……”
防守反击,这也是个打法。异族的初始设定就是不擅长攻城,毕竟他们多是骑兵。
从匈奴人开始,常用的手段就是驱赶汉民攻城,或者是围城不打,通过长期围困、断绝外援来迫降敌军,并减少本族的损失。
骑兵的优势,自然是其高机动性,从汉朝开始,匈奴所谓的攻城入寇,主要指的就是攻入郡土。治所是郡的中心枢纽城池,一般而言守御能力不低,异族也难打,不过也不用打。
他们只需要在郡内辖区纵马驰骋、四处劫掠,攻打足够了,有着马匹,再加上中原王朝的调度需要一定时间,往往先头会非常顺利,即便郡兵出来交战,也能撤退到野外,有充足的空间与中原军队交战。
这就是高洋耗费大股国力设置长城的原因,他当然知道这样很亏,很冤大头,可齐国的外交态势很差,要同时防御周国、陈国、突厥、库莫奚、契丹甚至高句丽等国的骚扰,这是捍卫齐国主权所必要的投资。
有了这些长城和军戍后,异族的骑兵就在各个小隘口中受到阻隔,不仅能让齐人提前得到预警,同时还有一定的反击能力,虽然资耗多了些,到底是有用的。
“可这不就是又一个六镇了吗!”
高殷拍案轻喝。
要知道,六镇现在其实也没有实际收回来,虽然名义上在齐国之下,但敢去赴任的官员可不多,要说的话,更像是被董卓焚烧过后的洛阳,是一块混乱的飞地。
天保五年,高洋和柔然作战的地点是黄瓜堆,这个地方是在山西境内,桑干河北岸,是齐国抵御异族的前沿阵地。从黄瓜堆的东北方向去一百六十里左右,就是恒州,也就是未来的大同市,是长城的西线最北防御点,齐国边疆上的好大一片,说得好听点是战略缓冲区,说得难听那就是异族的后花园。
“今次他们来,打跑他们就够了?那下次再来,就再调集军队陪他们打第二、第三次?”
高殷可不想这样。
他现在做的,其实就是历史上高演应该做的工作,史书虽然说高演打了个大胜,但直到565年,幽州刺史斛律羡仍旧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为由,又修了二百里长城,才将防线基本稳固起来。
五年就能卷土重来,说明高演将库莫奚打得不够痛,不够怕!
至少要十年的时间……哪怕高殷再怎么高看自己,也得给一统天下留出十年的规划期,这个期间内,库莫奚和契丹不能来打扰自己。
“因此要在今年,一战破两狄!”
高殷点着地图上的库莫奚和契丹二族:“把他们钓出来,一网打尽!”
高长恭能理解至尊的想法,急于立功是这个心态,他也有。
因此他才更想提醒至尊:“此事只怕极难。”
高殷坐在椅子上思考片刻,随后点头:“是啊,确实难。”
库莫奚和契丹就像一对欢喜冤家,虽然奚人经常和契丹打起来,但也不会将各自彻底消灭,在遭遇强大外敌时还会默契的联手合作,而在一方失败后又迅速卖队友跑路,庇护对方的残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这样的关系,想将它们两族一起打残,比他们联合起来还要麻烦,否则也不会从北魏初年折腾到现在了。
打残库莫奚,契丹趁势扩地,将来还是要入寇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敌人罢了。
“不过现在我们有个优势……那就是敌人以为我新继位,不敢用兵,因此可以扮猪吃虎。”
高长恭心中微动:“您是说,放贼入边……”
“不可以吗?”
高殷转过头去,没再看高长恭。
高长恭心中一凛,眼前的人……终究还是君王。对君王而言,利大于弊的事情就可以做,哪怕这弊是无数条人命,也可以用“功在千秋”的说辞含糊过去。
故意让长城的守卫松懈,给库莫奚端掉几个戍所,让他们以为齐军胆怯,肆意入寇……
然后再大军齐出,关门打狗,一齐击溃!这样的招数不是没用,相反,是非常好用,但死的……可是百姓啊!
甚至于提前放出消息,在边疆制造谣言,说齐帝与突厥联姻,故此鲜卑诸将对齐帝不满,而突厥人也看不起懦弱的齐帝,打算从西部寇略齐土……契丹人若听闻,没准就会心动,再见到库莫奚在齐国境内劫掠得如此爽利,只怕也会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贪心!
到时,至尊想要的一战克二族的局面,就出现了!
只是……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如果军队不是为了保护百姓,那么这个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给他们少数人纸醉金迷?
“孝瓘。你觉得如何呢?”
高殷的靴子在地上轻划,发出难听的拖拉声。
“还是说,你也觉得这样不对吗?兰陵王啊。”
听到响动,高殷放下书本,却不急着转头过来,而是先说了一句:“我猜是孝瓘吧?”
高长恭忍不住微笑,跪地行礼:“是臣。”
高殷将书放到一边,让侍者多倒了杯茶,示意高长恭饮着:“不和他们多喝会儿?”
“大战在即,全身心拿来考虑如何作战都嫌时间不够,哪有享乐的功夫?”
高殷内心啧啧称赞,上帝的骰子有时候很调皮,在调出几个大畜生后,还会给高家丢一个像高长恭这样的完美臣子。
不过反过来说,这恰好是他的不幸,因为多疑的人总是怀疑别人有所求,对帝王而言,权力、法律、财富、地位、官禄、美色……能被这些东西控制住的臣子,才是最好用的臣子。
若这些都不能收买,只能说这个人有大志向,要么流芳百世,要么……取而代之。
如果是文人,还可以往前面上面靠,像高长恭这样能征善战,道德又高的人,就很容易让平庸之君所猜忌了。
要不是高殷熟知历史,也不敢像现在这样任用高长恭。不过高长恭已经通过了他最终的考验,连亲哥都能出卖,足见其死忠。
君臣饮尽一盏,侍者又添新满,随后十分有眼力见的退出堂内,将秘密留给二人。
高殷起身从旁边取过一册图书,缓缓展开:
“我齐肇建,太祖便在此白狼城附近修筑了长城,防御蠕蠕、突厥等国,现在倒是用来对付库莫奚了。”
“此次作战,我们便依托长城,等候来犯?还是……”
防守反击,这也是个打法。异族的初始设定就是不擅长攻城,毕竟他们多是骑兵。
从匈奴人开始,常用的手段就是驱赶汉民攻城,或者是围城不打,通过长期围困、断绝外援来迫降敌军,并减少本族的损失。
骑兵的优势,自然是其高机动性,从汉朝开始,匈奴所谓的攻城入寇,主要指的就是攻入郡土。治所是郡的中心枢纽城池,一般而言守御能力不低,异族也难打,不过也不用打。
他们只需要在郡内辖区纵马驰骋、四处劫掠,攻打足够了,有着马匹,再加上中原王朝的调度需要一定时间,往往先头会非常顺利,即便郡兵出来交战,也能撤退到野外,有充足的空间与中原军队交战。
这就是高洋耗费大股国力设置长城的原因,他当然知道这样很亏,很冤大头,可齐国的外交态势很差,要同时防御周国、陈国、突厥、库莫奚、契丹甚至高句丽等国的骚扰,这是捍卫齐国主权所必要的投资。
有了这些长城和军戍后,异族的骑兵就在各个小隘口中受到阻隔,不仅能让齐人提前得到预警,同时还有一定的反击能力,虽然资耗多了些,到底是有用的。
“可这不就是又一个六镇了吗!”
高殷拍案轻喝。
要知道,六镇现在其实也没有实际收回来,虽然名义上在齐国之下,但敢去赴任的官员可不多,要说的话,更像是被董卓焚烧过后的洛阳,是一块混乱的飞地。
天保五年,高洋和柔然作战的地点是黄瓜堆,这个地方是在山西境内,桑干河北岸,是齐国抵御异族的前沿阵地。从黄瓜堆的东北方向去一百六十里左右,就是恒州,也就是未来的大同市,是长城的西线最北防御点,齐国边疆上的好大一片,说得好听点是战略缓冲区,说得难听那就是异族的后花园。
“今次他们来,打跑他们就够了?那下次再来,就再调集军队陪他们打第二、第三次?”
高殷可不想这样。
他现在做的,其实就是历史上高演应该做的工作,史书虽然说高演打了个大胜,但直到565年,幽州刺史斛律羡仍旧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为由,又修了二百里长城,才将防线基本稳固起来。
五年就能卷土重来,说明高演将库莫奚打得不够痛,不够怕!
至少要十年的时间……哪怕高殷再怎么高看自己,也得给一统天下留出十年的规划期,这个期间内,库莫奚和契丹不能来打扰自己。
“因此要在今年,一战破两狄!”
高殷点着地图上的库莫奚和契丹二族:“把他们钓出来,一网打尽!”
高长恭能理解至尊的想法,急于立功是这个心态,他也有。
因此他才更想提醒至尊:“此事只怕极难。”
高殷坐在椅子上思考片刻,随后点头:“是啊,确实难。”
库莫奚和契丹就像一对欢喜冤家,虽然奚人经常和契丹打起来,但也不会将各自彻底消灭,在遭遇强大外敌时还会默契的联手合作,而在一方失败后又迅速卖队友跑路,庇护对方的残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这样的关系,想将它们两族一起打残,比他们联合起来还要麻烦,否则也不会从北魏初年折腾到现在了。
打残库莫奚,契丹趁势扩地,将来还是要入寇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敌人罢了。
“不过现在我们有个优势……那就是敌人以为我新继位,不敢用兵,因此可以扮猪吃虎。”
高长恭心中微动:“您是说,放贼入边……”
“不可以吗?”
高殷转过头去,没再看高长恭。
高长恭心中一凛,眼前的人……终究还是君王。对君王而言,利大于弊的事情就可以做,哪怕这弊是无数条人命,也可以用“功在千秋”的说辞含糊过去。
故意让长城的守卫松懈,给库莫奚端掉几个戍所,让他们以为齐军胆怯,肆意入寇……
然后再大军齐出,关门打狗,一齐击溃!这样的招数不是没用,相反,是非常好用,但死的……可是百姓啊!
甚至于提前放出消息,在边疆制造谣言,说齐帝与突厥联姻,故此鲜卑诸将对齐帝不满,而突厥人也看不起懦弱的齐帝,打算从西部寇略齐土……契丹人若听闻,没准就会心动,再见到库莫奚在齐国境内劫掠得如此爽利,只怕也会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贪心!
到时,至尊想要的一战克二族的局面,就出现了!
只是……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如果军队不是为了保护百姓,那么这个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给他们少数人纸醉金迷?
“孝瓘。你觉得如何呢?”
高殷的靴子在地上轻划,发出难听的拖拉声。
“还是说,你也觉得这样不对吗?兰陵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