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听铜锁说了铁娃,开始心里确实有点气,但看到铁娃的样子,气也没处撒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他也不是十恶不赦,何况现在解放了,自己能把他怎么样?看在过去对自己家忠心耿耿份上,就和他不一般见识了。他抬头看着嫂嫂金珠,见她有股怒气未消的样子,立刻明白嫂嫂的心思。他就对金珠说道:“嫂嫂,过去的事,就过去吧,法律已经追究过他的责任了,我们就不要再追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一些话我后边给你说吧。”说完,就等着金珠的答复,
金珠见张鑫说了话,也是长出了一口气说:“弟弟怎么处理,我都没意见,你看着办。”金珠也是把自己的气压了下来,交给张鑫处理。
张鑫便对着铁娃说道:“起来吧,过去的事不再提了。现在解放了,不兴过去那一套,再说,现在你和我们家,已经也没有主人和仆人那样的关系了,我们平等了,你也没有必要抓着过去放不下,听说你也没吃,赶紧起来吃饭吧。”张鑫说的轻描淡写,可铁娃还是很认真,不肯起来,觉得自己的错,就应该像铁锁那样挨鞭子,才能解除二少爷心中的恨。
金珠也想通了,觉得铁娃这次回来,确实有悔过忠主之心,人孰能无过?有错也不能一棍打死。便起了恻隐之心,上前扶了一把铁娃说道:“过去的事就让过去吧,谁也没有想把你怎么样?以后好好做人就行了,起来吃饭。”金珠是心上过去,可就是转变最快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铁娃这才抹着眼泪站起来,李翠娥顺手递给一双筷子,一碗面,说道:“趁热吃吧,等会就凉了。”铁娃接过碗,蹲在一边头也不抬的吃开了,气氛也就缓和了下来。
真是: 人非圣贤怎无过?不计前嫌天地阔。
心无邪念做派正,怎会跪着去认错?
吃罢饭,张鑫就对金珠说:“嫂嫂,我很忙,请假时间很紧,还要去陕北,梦瑶和孩子都等着我,所以回家来只能看看不能停,明天我就走,以后,我们就用书信联系,相互报平安,现在稳定了,通信也会畅通,家里有什么大事情,我一定会回来。”
金珠心里着急,忙说道:“你既然回来了,就不能多住几天?盼着你回来,回来后你就那么着急?还没顾上说说话就要走。”在金珠心里,回家来就要多住几天,父母不在,自己就是家人。
张鑫答道:“现在,身有重担也就身不由己,请假也有时间限制,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回去做。我也想过了,趁这会有时间,上父亲和大哥的坟上烧点纸,上上香,这回走了,也不知几时能回来?明天走,过泾河,到河边给母亲也烧点纸,回家来,把亲人都祭奠一番,在外边就心安了。”
生活中的人,就活着一个牵挂,对活着的人,看一眼,说说心里话,就觉得心安。对已故不能相见的亲人,那只有烧香祭奠的份了,只有这样,送去牵挂和思念,而别无他法。
金珠见张鑫这样说,就应道:“那我领几个孩子和你一起去。”说着就去叫几个孩子。
这时,铁娃说话了:“少奶奶不行,今天是你的大喜之日,上坟不吉利,还是让我带少爷去吧,地点我都清楚。”铁娃为了金珠考虑,说出自己的观点。
铁娃的话说得金珠一愣,旁边的铜锁,也觉得铁娃开窍了,就接着说:“铁娃也说得在理,既然人都有这个忌讳,我们就避避邪,活个安宁。”他赞成了铁娃的说法。
张鑫也说道:“嫂嫂,那就让我和铁娃去吧,几个孩子小,也就不去了,他们在家,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也不要想的太多,有人领着能找到坟头就行。”
金珠见大家都说话了,她也就没有坚持,想着,祭奠就得用香和纸,她忙去准备。
铁娃领着张鑫来到父亲坟前。父亲当年因病去世,张鑫知道,病痛折磨的人痛不欲生,走了老人家也就不再受罪,心里还能好受点,当来到张魁坟前,心里有着别样的伤感。
大哥与自己信念不同,可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在自己最危急的关头,他冒险为自己送信,要是自己当时被捕,那后边的结果可想而知。自己能有今天,就是大哥救了命,血浓于水,亲情胜于一切。而今,大哥为蒋家王朝尽了忠,撇下一家老小,倒在半道上,造成了家庭悲剧,这一切能怨谁?社会潮流汹涌澎湃,我们这些小人物岂能阻拦?
张鑫上前跪在坟上,用手抓起一把黄土,紧紧地攥在手中,似乎这样,就是抓住大哥的手一样。他颤巍巍的泪声道:“大哥,我看你来了,你能陪我说说话吗?你年纪轻轻,本不应该躺在这里呀。你看你走了,家里没有了支撑,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我当时外出,想着家里有你在,一切都能放下心来。谁知你却撒手西去,不管不顾的走了,你怎么这么狠心?这么不负责任呀?丢下嫂嫂、孩子和家人,你忍心吗?”张鑫满眼泪飞,心里满腔的伤悲。尽管心里明白,阴阳两隔,人死魂断,永难相见。但嘴中依然说出许多的责问,来表达对大哥的不舍和思念,心里也有着许多遗憾,这一切都是不能改变的现实,只能魂想梦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真是: 大声呼唤兄不应,手抓坟头魂不醒。
深切思念撒热泪,倾诉衷肠是否听?
情寄白云望兄收,泪洒落地入兄襟。
阴阳相隔相见难,梦中相会再言情。
正当张鑫悲痛欲绝之时,陪着流泪的铁娃,上前拉着张鑫说道:“二少爷,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要太伤心了,大少爷当时,连县太爷也惊动了,安葬的很是风光,人活的值当,咱不委屈。”铁娃也不知怎么安慰张鑫,只说出自己的看法,站在底层他,看到的只有这些。
张鑫看着铁娃,不知给他说啥好,什么叫值当?什么叫不委屈?一个在偏僻角落长大的人,如同井底之蛙,怎么知道大天世界?怎么理解谁是谁非?他没有理会铁娃,继续对着大哥说:“大哥,你放心去吧,你就去照顾好父母亲和老一辈。我回来了,家里一切就交给我吧。”说罢,就把金珠准备的香点着,插在大哥坟前,然后烧纸,看到袅袅青烟,仿佛看到亡魂空中飘动的踪影。
真是: 至古亲情最揪心,血脉相承骨血亲。
身在天涯仍牵挂,只因血缘连着根。
晚上,张良回来,陪着金珠和张鑫说了半宿话,张鑫也没少说让他照顾好嫂嫂和孩子的话,张良也给他做了许多承诺,两人相谈甚欢。
张鑫给金珠说道:“嫂嫂,现在解放了,咱不能像解放前那样行事了,我们家大风大浪都经历了,啥事都要想开点,你的心理我也明白,咱不和铁娃结怨了,就是打他一顿也没啥意义,我一走了之,就怕把麻烦留给你,我在外边经历比较多,就能想得开,这事我怕你想不开。”
金珠应道:“说心里话,我对山娃确实心有记恨,不想轻易饶了他,这次回来他确实有变化,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不和他计较了,淘那闲气没啥意思。”
张良也说道:“其实铁娃就是个实心眼,就是我三叔从中挑拨的结果,他们都受到处罚,也就算是报应了,想他们以后做人做事就规矩了。”在张良的心里,他三叔才是罪魁祸首。
金珠对张鑫说道:“咱们不说他了,就说咱们自己,你明天要走,我给你烙几个锅盔带上路上吃,你俩说话,我去起面。”金珠想着张鑫要去陕北接媳妇走,路上没吃的怎么行。
金珠说着就去忙,张良和张鑫又聊起其他话来了,他们聊到深夜,才去睡觉。
二天一大早,张良看着金珠早早起来,要给张鑫做饭烙馍,也就没有睡懒觉,起来给金珠帮忙烧锅。张鑫要过泾河,必须坐船,自然少不了他亲自相送。
吃过早饭,两人正要出门,铁娃就过来了,并且打好背包,一副要出门的样子,张鑫和张良也都看愣了,他要干嘛?张良说道:“铁娃,你不在屋里好好待着,你这身打扮想干啥?”
铁娃严肃的说道:“我在张家长大,张家就是我的依靠,我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今天二少爷回来,我就要守护着二少爷,二少爷在那里,我就要跟到那里。”
昨天张鑫回来,铜锁在铁娃面前说,二少爷当县长了,这话砸在了铁娃的心里。他心里想,当了县长,那还能少了拉马伺候的人吗?自己伺候少爷,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暗想跟着县长,以后少不了吃香的,喝辣的。在和张鑫上坟的时候,就一心想着这个事。回来后,就背了点粮食,直接去张善家换了点面,连夜起面,也是赶明烙好了几个锅盔,整理好行李,好跟着少爷一起走,他没有预先给张鑫说,就怕不让他去,他就要等走时跟着,给他来个皮条缠棍,不让去也得去,心里想好了,这次机会不能错过,当县太爷没个亲信怎么行?
张鑫被铁娃说得头大了,没想到铁娃能来这么一手。就耐心上前给铁娃说道:“铁娃,你听我说,现在解放了,人人都自由了,再也没有从前的少爷了,你和我平起平坐,没有差别了,你也用不着说伺候我的话,在家好好干活,将来娶个媳妇,在家过好你的日子就行了。再说,我现在是国家干部,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养着家奴,那是剥削,是会受处分的。”
金珠也说道:“铁娃,你胡想啥呢?你也是个成人了,怎么一点利害关系都听不出来,不要给张鑫添堵,别胡闹了,回家去,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铁娃可不这么想,认为少爷嫌弃他,也听不进别人的劝住,便双膝跪地说:“少爷,你这是嫌弃我,你不是要去陕北接小少爷和太太吗?这一路上没个人照顾怎么行?我保证,我跟你去一分钱不要,出去也不给谁说,就当赎我的罪。在你们那边,住在你们旁边,照顾着太太和小少爷就行,哪怕天天能看上你们一家人一眼,我就心满意足。再说,我也是个大活人,不缺胳膊不少腿,跑的快能干活,还能连累你不成?今天,你就说说破天,我也不会听,你走到那了,我跟到那里。”昨天晚上,铁娃不知想了多少遍,如果不让自己跟着去,自己怎么说才有说服力,今天就一股脑背诵了出来,用真心感动他们,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根本没有说出来。
张良已经历了,心中的悲痛也就没有张鑫,张亮那么强烈。他站起来,拉着张鑫和张亮说道:“人离去了,伤心难过,也是情理之中,但我们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所以,我们必须站起来,过好我们的生活,我们过好了,走了的亲人才能放下心来,他们在九泉之下就能瞑目了。”
在张良的劝说下,张鑫、张亮才起身,抹掉眼泪。前人远去在天堂,后人洒泪湿衣裳。
张良驾驶着船,将两人送到东岸,两人爬上山坡,张良在这边山坡上,看见两人,站在对岸的山顶上,向他招手告别,张良也挥着手,惜别之情,在双方挥手间传递。
张鑫他们走后,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但张亮的跟随张鑫,这个举动,真是走对了。真应了一句话:树移一步死,人走一步活。前边有人护,风雨淋不着。
后来,张鑫书信告诉金珠,他们一起到陕北,把媳妇梦瑶和孩子接到了西康,没过多久,张鑫把梦瑶,安排到了西康医院当了护士,也把张亮安排到了学校烧锅炉,各自有了自己工作。
梦瑶在学校认识了当地一个女护士小程,两人成了好姐妹。
这个小程也是个热心肠,在梦瑶家看见张亮,了解情况后,就把自己表姐,介绍给张亮。这个表姐的丈夫,早先被拉上山当了土匪,被剿匪时,丧了命,留下表姐带着两个女儿,没人照顾。这边有梦瑶做主,那边有小程牵线,结果是两厢情愿,成了姻缘,真是皆大欢喜。
为了张亮能结婚,张鑫信函回家给张良,要了张亮的户口证明,给他在西康办理落户,很快给两人办理婚事,解决了张亮单身的问题,从此,张亮也过上有家有媳妇日子。
在后来的通信中,家里人了解到,张鑫有着四个子女,张亮有着五个子女,各自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大家庭,那也是多年的后话。
真是: 傻人有傻福,好人有好报。人移一步活,为生而拼搏。
等来好时光,幸福自来到。平安度人生,心诚笑到老。
喜欢浊流滚滚
金珠见张鑫说了话,也是长出了一口气说:“弟弟怎么处理,我都没意见,你看着办。”金珠也是把自己的气压了下来,交给张鑫处理。
张鑫便对着铁娃说道:“起来吧,过去的事不再提了。现在解放了,不兴过去那一套,再说,现在你和我们家,已经也没有主人和仆人那样的关系了,我们平等了,你也没有必要抓着过去放不下,听说你也没吃,赶紧起来吃饭吧。”张鑫说的轻描淡写,可铁娃还是很认真,不肯起来,觉得自己的错,就应该像铁锁那样挨鞭子,才能解除二少爷心中的恨。
金珠也想通了,觉得铁娃这次回来,确实有悔过忠主之心,人孰能无过?有错也不能一棍打死。便起了恻隐之心,上前扶了一把铁娃说道:“过去的事就让过去吧,谁也没有想把你怎么样?以后好好做人就行了,起来吃饭。”金珠是心上过去,可就是转变最快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铁娃这才抹着眼泪站起来,李翠娥顺手递给一双筷子,一碗面,说道:“趁热吃吧,等会就凉了。”铁娃接过碗,蹲在一边头也不抬的吃开了,气氛也就缓和了下来。
真是: 人非圣贤怎无过?不计前嫌天地阔。
心无邪念做派正,怎会跪着去认错?
吃罢饭,张鑫就对金珠说:“嫂嫂,我很忙,请假时间很紧,还要去陕北,梦瑶和孩子都等着我,所以回家来只能看看不能停,明天我就走,以后,我们就用书信联系,相互报平安,现在稳定了,通信也会畅通,家里有什么大事情,我一定会回来。”
金珠心里着急,忙说道:“你既然回来了,就不能多住几天?盼着你回来,回来后你就那么着急?还没顾上说说话就要走。”在金珠心里,回家来就要多住几天,父母不在,自己就是家人。
张鑫答道:“现在,身有重担也就身不由己,请假也有时间限制,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回去做。我也想过了,趁这会有时间,上父亲和大哥的坟上烧点纸,上上香,这回走了,也不知几时能回来?明天走,过泾河,到河边给母亲也烧点纸,回家来,把亲人都祭奠一番,在外边就心安了。”
生活中的人,就活着一个牵挂,对活着的人,看一眼,说说心里话,就觉得心安。对已故不能相见的亲人,那只有烧香祭奠的份了,只有这样,送去牵挂和思念,而别无他法。
金珠见张鑫这样说,就应道:“那我领几个孩子和你一起去。”说着就去叫几个孩子。
这时,铁娃说话了:“少奶奶不行,今天是你的大喜之日,上坟不吉利,还是让我带少爷去吧,地点我都清楚。”铁娃为了金珠考虑,说出自己的观点。
铁娃的话说得金珠一愣,旁边的铜锁,也觉得铁娃开窍了,就接着说:“铁娃也说得在理,既然人都有这个忌讳,我们就避避邪,活个安宁。”他赞成了铁娃的说法。
张鑫也说道:“嫂嫂,那就让我和铁娃去吧,几个孩子小,也就不去了,他们在家,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也不要想的太多,有人领着能找到坟头就行。”
金珠见大家都说话了,她也就没有坚持,想着,祭奠就得用香和纸,她忙去准备。
铁娃领着张鑫来到父亲坟前。父亲当年因病去世,张鑫知道,病痛折磨的人痛不欲生,走了老人家也就不再受罪,心里还能好受点,当来到张魁坟前,心里有着别样的伤感。
大哥与自己信念不同,可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在自己最危急的关头,他冒险为自己送信,要是自己当时被捕,那后边的结果可想而知。自己能有今天,就是大哥救了命,血浓于水,亲情胜于一切。而今,大哥为蒋家王朝尽了忠,撇下一家老小,倒在半道上,造成了家庭悲剧,这一切能怨谁?社会潮流汹涌澎湃,我们这些小人物岂能阻拦?
张鑫上前跪在坟上,用手抓起一把黄土,紧紧地攥在手中,似乎这样,就是抓住大哥的手一样。他颤巍巍的泪声道:“大哥,我看你来了,你能陪我说说话吗?你年纪轻轻,本不应该躺在这里呀。你看你走了,家里没有了支撑,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我当时外出,想着家里有你在,一切都能放下心来。谁知你却撒手西去,不管不顾的走了,你怎么这么狠心?这么不负责任呀?丢下嫂嫂、孩子和家人,你忍心吗?”张鑫满眼泪飞,心里满腔的伤悲。尽管心里明白,阴阳两隔,人死魂断,永难相见。但嘴中依然说出许多的责问,来表达对大哥的不舍和思念,心里也有着许多遗憾,这一切都是不能改变的现实,只能魂想梦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真是: 大声呼唤兄不应,手抓坟头魂不醒。
深切思念撒热泪,倾诉衷肠是否听?
情寄白云望兄收,泪洒落地入兄襟。
阴阳相隔相见难,梦中相会再言情。
正当张鑫悲痛欲绝之时,陪着流泪的铁娃,上前拉着张鑫说道:“二少爷,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要太伤心了,大少爷当时,连县太爷也惊动了,安葬的很是风光,人活的值当,咱不委屈。”铁娃也不知怎么安慰张鑫,只说出自己的看法,站在底层他,看到的只有这些。
张鑫看着铁娃,不知给他说啥好,什么叫值当?什么叫不委屈?一个在偏僻角落长大的人,如同井底之蛙,怎么知道大天世界?怎么理解谁是谁非?他没有理会铁娃,继续对着大哥说:“大哥,你放心去吧,你就去照顾好父母亲和老一辈。我回来了,家里一切就交给我吧。”说罢,就把金珠准备的香点着,插在大哥坟前,然后烧纸,看到袅袅青烟,仿佛看到亡魂空中飘动的踪影。
真是: 至古亲情最揪心,血脉相承骨血亲。
身在天涯仍牵挂,只因血缘连着根。
晚上,张良回来,陪着金珠和张鑫说了半宿话,张鑫也没少说让他照顾好嫂嫂和孩子的话,张良也给他做了许多承诺,两人相谈甚欢。
张鑫给金珠说道:“嫂嫂,现在解放了,咱不能像解放前那样行事了,我们家大风大浪都经历了,啥事都要想开点,你的心理我也明白,咱不和铁娃结怨了,就是打他一顿也没啥意义,我一走了之,就怕把麻烦留给你,我在外边经历比较多,就能想得开,这事我怕你想不开。”
金珠应道:“说心里话,我对山娃确实心有记恨,不想轻易饶了他,这次回来他确实有变化,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不和他计较了,淘那闲气没啥意思。”
张良也说道:“其实铁娃就是个实心眼,就是我三叔从中挑拨的结果,他们都受到处罚,也就算是报应了,想他们以后做人做事就规矩了。”在张良的心里,他三叔才是罪魁祸首。
金珠对张鑫说道:“咱们不说他了,就说咱们自己,你明天要走,我给你烙几个锅盔带上路上吃,你俩说话,我去起面。”金珠想着张鑫要去陕北接媳妇走,路上没吃的怎么行。
金珠说着就去忙,张良和张鑫又聊起其他话来了,他们聊到深夜,才去睡觉。
二天一大早,张良看着金珠早早起来,要给张鑫做饭烙馍,也就没有睡懒觉,起来给金珠帮忙烧锅。张鑫要过泾河,必须坐船,自然少不了他亲自相送。
吃过早饭,两人正要出门,铁娃就过来了,并且打好背包,一副要出门的样子,张鑫和张良也都看愣了,他要干嘛?张良说道:“铁娃,你不在屋里好好待着,你这身打扮想干啥?”
铁娃严肃的说道:“我在张家长大,张家就是我的依靠,我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今天二少爷回来,我就要守护着二少爷,二少爷在那里,我就要跟到那里。”
昨天张鑫回来,铜锁在铁娃面前说,二少爷当县长了,这话砸在了铁娃的心里。他心里想,当了县长,那还能少了拉马伺候的人吗?自己伺候少爷,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暗想跟着县长,以后少不了吃香的,喝辣的。在和张鑫上坟的时候,就一心想着这个事。回来后,就背了点粮食,直接去张善家换了点面,连夜起面,也是赶明烙好了几个锅盔,整理好行李,好跟着少爷一起走,他没有预先给张鑫说,就怕不让他去,他就要等走时跟着,给他来个皮条缠棍,不让去也得去,心里想好了,这次机会不能错过,当县太爷没个亲信怎么行?
张鑫被铁娃说得头大了,没想到铁娃能来这么一手。就耐心上前给铁娃说道:“铁娃,你听我说,现在解放了,人人都自由了,再也没有从前的少爷了,你和我平起平坐,没有差别了,你也用不着说伺候我的话,在家好好干活,将来娶个媳妇,在家过好你的日子就行了。再说,我现在是国家干部,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养着家奴,那是剥削,是会受处分的。”
金珠也说道:“铁娃,你胡想啥呢?你也是个成人了,怎么一点利害关系都听不出来,不要给张鑫添堵,别胡闹了,回家去,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铁娃可不这么想,认为少爷嫌弃他,也听不进别人的劝住,便双膝跪地说:“少爷,你这是嫌弃我,你不是要去陕北接小少爷和太太吗?这一路上没个人照顾怎么行?我保证,我跟你去一分钱不要,出去也不给谁说,就当赎我的罪。在你们那边,住在你们旁边,照顾着太太和小少爷就行,哪怕天天能看上你们一家人一眼,我就心满意足。再说,我也是个大活人,不缺胳膊不少腿,跑的快能干活,还能连累你不成?今天,你就说说破天,我也不会听,你走到那了,我跟到那里。”昨天晚上,铁娃不知想了多少遍,如果不让自己跟着去,自己怎么说才有说服力,今天就一股脑背诵了出来,用真心感动他们,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根本没有说出来。
张良已经历了,心中的悲痛也就没有张鑫,张亮那么强烈。他站起来,拉着张鑫和张亮说道:“人离去了,伤心难过,也是情理之中,但我们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所以,我们必须站起来,过好我们的生活,我们过好了,走了的亲人才能放下心来,他们在九泉之下就能瞑目了。”
在张良的劝说下,张鑫、张亮才起身,抹掉眼泪。前人远去在天堂,后人洒泪湿衣裳。
张良驾驶着船,将两人送到东岸,两人爬上山坡,张良在这边山坡上,看见两人,站在对岸的山顶上,向他招手告别,张良也挥着手,惜别之情,在双方挥手间传递。
张鑫他们走后,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但张亮的跟随张鑫,这个举动,真是走对了。真应了一句话:树移一步死,人走一步活。前边有人护,风雨淋不着。
后来,张鑫书信告诉金珠,他们一起到陕北,把媳妇梦瑶和孩子接到了西康,没过多久,张鑫把梦瑶,安排到了西康医院当了护士,也把张亮安排到了学校烧锅炉,各自有了自己工作。
梦瑶在学校认识了当地一个女护士小程,两人成了好姐妹。
这个小程也是个热心肠,在梦瑶家看见张亮,了解情况后,就把自己表姐,介绍给张亮。这个表姐的丈夫,早先被拉上山当了土匪,被剿匪时,丧了命,留下表姐带着两个女儿,没人照顾。这边有梦瑶做主,那边有小程牵线,结果是两厢情愿,成了姻缘,真是皆大欢喜。
为了张亮能结婚,张鑫信函回家给张良,要了张亮的户口证明,给他在西康办理落户,很快给两人办理婚事,解决了张亮单身的问题,从此,张亮也过上有家有媳妇日子。
在后来的通信中,家里人了解到,张鑫有着四个子女,张亮有着五个子女,各自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大家庭,那也是多年的后话。
真是: 傻人有傻福,好人有好报。人移一步活,为生而拼搏。
等来好时光,幸福自来到。平安度人生,心诚笑到老。
喜欢浊流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