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一道金口玉言,便为这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风波,定下了最终的基调。
当夜,刚刚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少傅”的苏承祖,甚至连官袍都未来得及换下,便被一辆朴素的马车,直接接入了东宫。
昔日里,还略显清冷的东宫书房,此刻,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新晋的太子南渊念安,竟真的,换下了一身华贵的皇子服饰,穿着一身便于书写的青色儒衫,端坐在巨大的书案之后。
他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没有丝毫的倦意,只有一种,与他年龄完全不符的专注与沉静。
在他的面前,铺满了,从户部与兵部,紧急调阅来的、关于望江郡,乃至整个南境驿路的所有卷宗。
苏承祖,这位,帝国财政体系最耀眼的新星,则恭敬地,立于一旁,手中,拿着一支炭笔,在一张巨大的白纸之上,飞快地,书写、计算着什么。
一个七岁的储君,与一个不过未满二十的青年权臣。
这一青一少的奇特组合,竟真的,在为了一个,足以让满朝文武都感到头疼的巨大难题,而殚精竭虑,彻夜不眠。
珠帘之后,苏晓晓并未离去。
她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自己那,已经开始,真正学着去肩负起一个国家未来的儿子,和那个,同样在飞速成长的弟弟。
她的眼中,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欣慰与骄傲。
“太子殿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苏承祖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炭笔,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他将那张写满了密密麻麻数据与条陈的白纸,恭敬地,呈到了念安的面前,脸上,带着一丝,属于专业人士的自信。
“臣,已根据殿下您‘收编,转化,再利用’的核心思路,草拟出了一份,关于【皇家驰道运输总公司】的初步章程,请殿下……斧正。”
念安点了点头,小小的身子,微微前倾,开始认真地,审阅了起来。
只听,苏承祖,用一种,条理清晰,又充满了力量感的声音,解说道:
“此‘总公司’,当直接隶属于皇家内库与集贤殿,独立于六部之外,以确保其效率与绝对忠诚。”
“其人员构成,可将望江郡所有,在官府登记在册的镖局、马帮,按其原有建制,整体收编!镖头为‘分队长’,镖师为‘一级运输士’,如此,可最大程度,避免管理混乱。”
“其薪俸,可定为‘基础薪俸’加‘里程奖励’。凡,出车者,皆有基础银钱可拿,跑得越远,运得越多,奖励则越丰厚!如此,可激励其心,多劳多得。”
“至于,启动资金与运输工具……”他看了一眼念安,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便依殿下所言,第一批五百辆‘四轮重驱车’,由内帑私库直接划拨!所需资金,则由‘皇家四海钱庄’,进行第一笔专项贷款!待公司盈利之后,再行偿还!”
这个方案,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全!
它几乎,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纳入了考量,并给出了,具体而又可行的解决方案!
苏承祖说完,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得色。
他相信,即便是拿到朝堂之上,让那些最挑剔的老臣们来看,也绝挑不出半点的毛病。
然而。
念安在看完了整份章程之后,却没有立刻点头。
他只是,抬起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舅舅,提出了一个,让苏承祖,脸上的自信笑容,瞬间凝固的问题。
“舅舅。”
“这个方案,很好。”
“它解决了,所有,能跑,能打,能干活的青壮年男子的问题。”
“可是……”
念安的声音,变得很轻,却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击在苏承祖的心上。
“那些,跑不动了的老镖师呢?”
“那些,因常年奔波,而落下了一身病根的残弱之人呢?”
“还有那些,失去了丈夫,独自拉扯着孩儿的镖师遗孀呢?”
“他们,驾不了最新的马车,也押不了贵重的货物。按照您的方案,他们,注定,要被这个,全新的‘总公司’,给彻底地,抛弃。”
“我们,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获得了新的希望之后,又重新,坠入更深的绝望吗?”
死寂。
整个书房,陷入了一片死寂。
苏承祖张着嘴,额角,缓缓地,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他竟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所有的思维,都停留在了,如何,用最高效、最经济的方式,去解决“动乱”这个核心矛盾。
却完全,忽略了,那些,在时代的洪流之下,最无力,也最容易被遗忘的弱者。
格局,高下立判!
就在苏承祖,羞愧得,几乎要无地自容之际。
一阵,温柔的、带着淡淡莲花清香的脚步声,从珠帘之后,缓缓传来。
只见,苏晓晓,亲自端着一盘,还冒着热气的精致宵夜,笑盈盈地,走了进来。
“好了好了,我们家未来的国之栋梁们,先歇一歇吧。”
她将一碗,用灵泉水熬制的银耳莲子羹,放在了念安的面前,又将另一碗,推给了苏承祖。
“都忙了一晚上了,再聪明的脑子,也得填饱肚子不是?”
这充满了家常气息的温馨一幕,瞬间,便冲散了书房之内,那紧张而又略显尴尬的政治氛围。
苏晓晓,仿佛,只是一个,心疼自己儿子与弟弟的普通母亲。
她看着,苏承祖那张,依旧写满了惭愧的脸,才微笑着,仿佛,只是在不经意间,提点道:
“承祖啊,你刚才,和念安讨论的问题,我都听到了。”
“你的方案,很好,已经解决了,九成的问题。至于,念安提出的那个,剩下的‘一成’……”
她的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其实,也并非,无解。”
“我们,可以,再多走两步。”
她伸出纤纤玉指,蘸了点茶水,在桌案之上,画出了两个圈。
“这第一个圈,叫【转业培训】。”
她微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些跑不动了的老镖师,他们虽然没了力气,但他们有经验,有阅历!我们,可以聘请他们,来当‘总公司’的第一批‘教习’!专门,去培训那些,新招募来的年轻人,如何驾驶马车,如何应对途中的各种突发状况!”
“那些身体稍弱的,我们可以教他们,如何维修车辆,如何管理驿站,如何记账盘货!我们要让他们明白,即便,离开了马背,他们,依旧,是这个新时代,不可或缺的有用之人!”
“至于,这第二个圈……”苏晓晓的声音,变得无比的柔和,却也充满了,一种,足以让任何帝王,都为之动容的慈悲与远见。
“它叫【社会保障】。”
“我们可以,从‘驰道运输总公司’,以及未来,所有‘皇家产业’的盈利之中,每年,固定地,抽取半成,作为‘专项基金’。”
“这个基金,不为盈利,只为一个目的——去供养那些,真正,因年老、因伤残,而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人。让他们,可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活得,有尊严。”
“这,既是,皇家的恩典。更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对它所有子民,所应尽的责任。”
当苏晓晓,将这一整套,充满了现代“福利社会”色彩的、宏伟而又充满了人道主义光辉的最终蓝图,清晰地,展现在苏承祖面前时。
这位,帝国最年轻,也最自负的财政天才,彻底地,呆住了。
他看着自己的姐姐,那眼神,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姐弟之情。
那是一种,学生,在仰望着,一位,真正,拥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圣人时的巨大震撼与五体投地的狂热崇拜!
他知道,自己,与姐姐之间,那道,名为“格局”的鸿沟,已是,天渊之别。
当夜,刚刚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少傅”的苏承祖,甚至连官袍都未来得及换下,便被一辆朴素的马车,直接接入了东宫。
昔日里,还略显清冷的东宫书房,此刻,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新晋的太子南渊念安,竟真的,换下了一身华贵的皇子服饰,穿着一身便于书写的青色儒衫,端坐在巨大的书案之后。
他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没有丝毫的倦意,只有一种,与他年龄完全不符的专注与沉静。
在他的面前,铺满了,从户部与兵部,紧急调阅来的、关于望江郡,乃至整个南境驿路的所有卷宗。
苏承祖,这位,帝国财政体系最耀眼的新星,则恭敬地,立于一旁,手中,拿着一支炭笔,在一张巨大的白纸之上,飞快地,书写、计算着什么。
一个七岁的储君,与一个不过未满二十的青年权臣。
这一青一少的奇特组合,竟真的,在为了一个,足以让满朝文武都感到头疼的巨大难题,而殚精竭虑,彻夜不眠。
珠帘之后,苏晓晓并未离去。
她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自己那,已经开始,真正学着去肩负起一个国家未来的儿子,和那个,同样在飞速成长的弟弟。
她的眼中,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欣慰与骄傲。
“太子殿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苏承祖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炭笔,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他将那张写满了密密麻麻数据与条陈的白纸,恭敬地,呈到了念安的面前,脸上,带着一丝,属于专业人士的自信。
“臣,已根据殿下您‘收编,转化,再利用’的核心思路,草拟出了一份,关于【皇家驰道运输总公司】的初步章程,请殿下……斧正。”
念安点了点头,小小的身子,微微前倾,开始认真地,审阅了起来。
只听,苏承祖,用一种,条理清晰,又充满了力量感的声音,解说道:
“此‘总公司’,当直接隶属于皇家内库与集贤殿,独立于六部之外,以确保其效率与绝对忠诚。”
“其人员构成,可将望江郡所有,在官府登记在册的镖局、马帮,按其原有建制,整体收编!镖头为‘分队长’,镖师为‘一级运输士’,如此,可最大程度,避免管理混乱。”
“其薪俸,可定为‘基础薪俸’加‘里程奖励’。凡,出车者,皆有基础银钱可拿,跑得越远,运得越多,奖励则越丰厚!如此,可激励其心,多劳多得。”
“至于,启动资金与运输工具……”他看了一眼念安,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便依殿下所言,第一批五百辆‘四轮重驱车’,由内帑私库直接划拨!所需资金,则由‘皇家四海钱庄’,进行第一笔专项贷款!待公司盈利之后,再行偿还!”
这个方案,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全!
它几乎,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纳入了考量,并给出了,具体而又可行的解决方案!
苏承祖说完,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得色。
他相信,即便是拿到朝堂之上,让那些最挑剔的老臣们来看,也绝挑不出半点的毛病。
然而。
念安在看完了整份章程之后,却没有立刻点头。
他只是,抬起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舅舅,提出了一个,让苏承祖,脸上的自信笑容,瞬间凝固的问题。
“舅舅。”
“这个方案,很好。”
“它解决了,所有,能跑,能打,能干活的青壮年男子的问题。”
“可是……”
念安的声音,变得很轻,却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击在苏承祖的心上。
“那些,跑不动了的老镖师呢?”
“那些,因常年奔波,而落下了一身病根的残弱之人呢?”
“还有那些,失去了丈夫,独自拉扯着孩儿的镖师遗孀呢?”
“他们,驾不了最新的马车,也押不了贵重的货物。按照您的方案,他们,注定,要被这个,全新的‘总公司’,给彻底地,抛弃。”
“我们,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获得了新的希望之后,又重新,坠入更深的绝望吗?”
死寂。
整个书房,陷入了一片死寂。
苏承祖张着嘴,额角,缓缓地,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他竟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所有的思维,都停留在了,如何,用最高效、最经济的方式,去解决“动乱”这个核心矛盾。
却完全,忽略了,那些,在时代的洪流之下,最无力,也最容易被遗忘的弱者。
格局,高下立判!
就在苏承祖,羞愧得,几乎要无地自容之际。
一阵,温柔的、带着淡淡莲花清香的脚步声,从珠帘之后,缓缓传来。
只见,苏晓晓,亲自端着一盘,还冒着热气的精致宵夜,笑盈盈地,走了进来。
“好了好了,我们家未来的国之栋梁们,先歇一歇吧。”
她将一碗,用灵泉水熬制的银耳莲子羹,放在了念安的面前,又将另一碗,推给了苏承祖。
“都忙了一晚上了,再聪明的脑子,也得填饱肚子不是?”
这充满了家常气息的温馨一幕,瞬间,便冲散了书房之内,那紧张而又略显尴尬的政治氛围。
苏晓晓,仿佛,只是一个,心疼自己儿子与弟弟的普通母亲。
她看着,苏承祖那张,依旧写满了惭愧的脸,才微笑着,仿佛,只是在不经意间,提点道:
“承祖啊,你刚才,和念安讨论的问题,我都听到了。”
“你的方案,很好,已经解决了,九成的问题。至于,念安提出的那个,剩下的‘一成’……”
她的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其实,也并非,无解。”
“我们,可以,再多走两步。”
她伸出纤纤玉指,蘸了点茶水,在桌案之上,画出了两个圈。
“这第一个圈,叫【转业培训】。”
她微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些跑不动了的老镖师,他们虽然没了力气,但他们有经验,有阅历!我们,可以聘请他们,来当‘总公司’的第一批‘教习’!专门,去培训那些,新招募来的年轻人,如何驾驶马车,如何应对途中的各种突发状况!”
“那些身体稍弱的,我们可以教他们,如何维修车辆,如何管理驿站,如何记账盘货!我们要让他们明白,即便,离开了马背,他们,依旧,是这个新时代,不可或缺的有用之人!”
“至于,这第二个圈……”苏晓晓的声音,变得无比的柔和,却也充满了,一种,足以让任何帝王,都为之动容的慈悲与远见。
“它叫【社会保障】。”
“我们可以,从‘驰道运输总公司’,以及未来,所有‘皇家产业’的盈利之中,每年,固定地,抽取半成,作为‘专项基金’。”
“这个基金,不为盈利,只为一个目的——去供养那些,真正,因年老、因伤残,而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人。让他们,可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活得,有尊严。”
“这,既是,皇家的恩典。更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对它所有子民,所应尽的责任。”
当苏晓晓,将这一整套,充满了现代“福利社会”色彩的、宏伟而又充满了人道主义光辉的最终蓝图,清晰地,展现在苏承祖面前时。
这位,帝国最年轻,也最自负的财政天才,彻底地,呆住了。
他看着自己的姐姐,那眼神,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姐弟之情。
那是一种,学生,在仰望着,一位,真正,拥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圣人时的巨大震撼与五体投地的狂热崇拜!
他知道,自己,与姐姐之间,那道,名为“格局”的鸿沟,已是,天渊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