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五虎上将的那些事儿(27)-《沙雕网友援北伐》

  (今天阅兵,高兴,所以把存稿全放出来)

  曹操就这么会合了从合肥匆匆赶来的张辽部,随后朝着襄樊进军。

  听闻徐晃的败绩后,他一度再次想要把许昌的天子迁走,不过又一次被手下劝住了。

  司马懿表示就算徐晃失败,关羽也知道孙权要偷袭荆州的事情了,定然不会长久呆在襄阳——证据就是关羽愿意用曹仁换于禁等人的家眷,如果关羽要长久占据襄樊,定然会扣住曹仁不放,让魏王束手束脚,想来不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到关羽退兵的消息。

  而蒋济也表示关羽劳师远征,不可能持久,只要魏王亲率大军前往,关羽定然会退却。

  于是曹操在宛城汇合了各地抽调来的兵马,开始向襄樊进军。

  然后很快碰上了灰头土脸的曹仁一行。

  本来曹操还以为曹仁是见势不妙自行突围出来的,结果对方垂头丧气地告罪,说没能守住襄樊,还是被关羽放回来的。

  曹操觉得不可思议,又让他把经过说了一下,于是曹仁说了关羽如何水淹樊城,又用一种威力更大的霹雳车砸坏樊城城墙,攻入城内,以及如何威胁自己把襄阳也让出来,最后也没遮掩关羽放走自己几人,叮嘱要把于禁等人的家眷送回去的事情。

  曹仁说关羽针对襄阳的计策的时候,一群人都不自觉看向贾诩,后者不自然地扭扭身子,然后把头埋得更低,假装没看到其他人的目光。

  倒是曹操听完曹仁的话,突然反应过来,然后就带着人轻骑赶往樊城,果然发现关羽已经退走,问当地的百姓,关羽在此地收拢愿意南下的民众后已经退去。

  在仔细梳理了相关情报后,曹操忍不住大笑出声。

  由于其他人都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儿,于是贾诩不得不站出来充当捧角:

  “不知丞相为何发笑。”

  曹操闻言,抚掌笑声更朗,良久才收住笑意:“文和何必装糊涂?孤笑的是云长此前说的话,非是为于禁讨家眷,也不是相信孤的信誉,而是以退为进,他若是扣着子孝不放,说不得孤要南下讨个说法,但他把子孝放回来,又不占据襄樊,孤定然不会南下,而是会坐山观虎斗,他只需对付孙仲谋一方即可!”

  随军众人皆露惑色,最后还是蒋济拱手道:“既然如此,丞相可重新占据襄樊,屯兵此处,待孙刘双方分出胜负,再大军压下,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曹操摆了摆手,打断他的发言:“不可,云长以诚信待孤,孤不可趁人之危,文远。”

  “末将在。”

  “你可派人将文则及其他降将的家眷送去荆州,路上好生看护,不得有误!”

  “遵命!”

  ......

  219年的襄樊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少有的三家大战,虽然最后各家几乎都没有领土上的变化,但是士兵和粮草的损耗是实打实的,以至于大家不得不各自缩在自己的领地内,重新积蓄力量。

  期间最大的骚乱源于得知合肥方向的张辽举动其实是为了支援曹操去打襄阳而非南下后的孙权被气个半死,但最后还是捏着鼻子忍了,然后写信要求曹操给自己一些钱粮作为好处——因为他确实按照双方的约定偷袭了关羽,只是因为关羽返回太快,才没能取得战果。

  这个主意还是张昭给他出的,本来孙权还打算在信里质问曹操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信交给关羽,不过最后还是被张昭拦住了,后者指出目前损失已经有了,再在这种口头上的对错上争论并没有好处,不如看看能从曹操那里获得什么好处,有利于再建军队。

  孙权觉得张昭说得对,于是写信给曹操,曹操接到信后犹豫是否要给孙权一些实际的好处,倒不是他小气,而是襄樊之战曹军的损失也很大,加上此前汉中之战的损失,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所以最后只是赐给孙权一些绡罗丝织品、安邑御枣、西域香料、石蜜等等,这些东西价值不菲,但都是奢侈品,用来给人享受是可以的,但是对重建军队基本没什么帮助。

  孙权虽然不太高兴,不过还是迎接了使者,等送走对方之后就转头让人把孙尚香送去成都。

  这支由诸葛瑾带领的队伍途经江陵的时候让周仓拦下来了,说要请示君侯。

  于是负责送人的诸葛瑾二话不说把孙尚香的船留下,掉头就跑。

  然后关羽想起当年大哥没有出妻也没有和离,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一边觉得这事儿比孙权给儿子说亲还要损一边派人去成都请示,然后过了些日子,成都回信说既然送来了,就送去成都吧。

  不得不说数年的独居生活还是让孙尚香脾气好了很多的,如果是八年前,被如此对待她少不得要发脾气,但是这一次,她就安安静静等待,不曾吵闹。

  此外就是于禁等人的家眷真的被平安送来荆州了,领兵护送的还是张辽,关羽与他远远叙旧了一下,倒是没请对方来营里坐坐,再说张辽也不敢孤身前去,他倒不是怕关羽翻脸,而是徐晃和庞德最近在洛阳的日子都不太好,所以张辽下意识避嫌。

  不过他不明白为啥关羽老提自己儿子,张口闭口让自己回去好好教育儿子,多传点本事,不要藏私,想到最后张辽觉得大概是关羽认为当前三家对峙,短期内不会分出胜负,很可能要拖到下一代人,所以才好心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