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正在前往成都的路上。
他的父亲姜冏昔日为郡功曹,羌乱时殁于王事,故姜维年少的时候就与母亲相依为命。不久前有蜀地来的商人遇到他,突然感慨这么聪明的孩子过的这么孤苦是不应该的,愿意资助其读书。
姜维第一时间认为对方是拐卖小孩儿的人贩子,于是掉头就跑,过了两日才发现这是蜀地来的商人,来凉州这边贩糖和蜀锦顺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品可以带回去的,后者再次见到姜维就提出想拜访他的父母。
于是姜维就引着对方去见自己的母亲。
由于姜维是姜家远房偏支,所以平日里也没什么优待,也就是父亲死的时候拿到一小笔抚恤,平日过得虽然不至于食不果腹,但是也跟富足没啥关系,所以听闻对方愿意资助自家孩子不说的时候姜维的母亲还是很高兴的,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询问商人是看上自家什么东西了。
于是商人只得表示不图姜家任何东西,可以留下钱财自助,也可以在蜀地推荐大儒给姜维当老师,全看姜家老母自己选择,姜维的老母估算了一下自家那点财产,又看了看对方的阔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对方要把姜维培养成死士。
然后就拒绝了商人的帮助。
商人没办法,便告辞了。
结果姜维反而悄悄跑过去,说愿意卖一条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商人被弄的哭笑不得,把姜维叫进屋,说自家真不是买死士,还问他愿不愿意跟着名满天下的智者学本事。
姜维说愿意。
于是商人表态自己是汉中王的手下,听闻姜维的父亲是个忠义之士,是来专门找他家遗孤的,让姜维回家后跟母亲好好商量下,若是愿意,就来与自己汇合,若是不愿意,也请不要告密。
姜维回家后跟母亲商量了一下,母亲也觉得若是真是汉中王的手下,倒是可以跟着走——但多少还是有赌的成分。
反倒是姜维觉得自家没什么好图谋的,难道是图那几亩带不走的地吗?
于是姜维母子把房子和田地交给族中相熟的亲戚照顾,自冀县随着商队出发,沿祁山道南下。
虽然最早还有一点提防,不过跟商队的人混熟之后,姜维就很高兴听对方讲一些蜀地的见闻了。
比如蜀地这些年基本没什么战乱——早些张鲁和刘璋之间还有一些战争,后来曹贼和汉中王又有战争,但是这些战争大多没有波及到益州本地,虽然因为战争的缘故困顿一些,但比其他的盗匪横行、村镇居民被杀、动不动就全村人被带走充实军屯的情况而言还是好多了。
姜维回想起凉州这边的情况,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然后他又学着大人的样子请教商人的名字,商人哈哈一笑,摆出郑重的神色来:
“吾乃麋威麋不详,你可以称呼我为兄长,等到了成都,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
......
姜维只是其中一位被刘备集团提前挖掘的人才,事实上这段时间虽然大家都忙着休养生息,不过诸葛亮已经按照书上记载的人物事迹分门别类,寻找当中可以挖掘的人才了。
比如现在还叫狐笃的马忠、还在当州从事的张嶷、汉中之战时候投降目前只是牙门将的王平等人,不一而足。
当前刘备的最大目标是种粮食和赚钱——刘巴最近因为要组织人尝试各种项目,总是管刘备要人,于是刘备就把人员名单给他看,让他自己挑人。
运去南中地区的甘蔗目前还没有收获,但是刘巴已经开始张罗熬糖的事宜了,至于酿酒的事情目前依然叫停中,由于刘备想要尽快囤积更多的粮食,所以只靠带头不喝酒了。
不过为了照顾益州军民的士气,诸葛亮正在让蒋琬组织人手制作橘酒——这是他在书上看到的一种做法,不需要粮食,只要把水果收集起来,去皮去核后捣成浆,装入陶罐,覆盖稻草保温,水果当中的蔗糖、葡萄糖会在空气中的天然酵母菌作用下发酵,甚至不需要加入酒曲,益州多橘,落地的残橘收集起来就可以制作。
(没有酒曲和粮食的情况下这种果酒酒精度会比较低,某种意义上只能算饮料,但是比没有强)
当然这种酒只能用来喝,跟马超带回来的小抄上提到的高度酒精和香水还是有区别的,诸葛亮的意思是目前香水和医用酒精还是作为储备技术暂时封存一下,等拿下凉州后再行使用。
目前刘备最大的任务之一是让自己手下的臣子们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特别是某些人、极个别人、更有甚者,可惜当事人就是不怎么领情,比如法正最近忙着张罗如何在打曹操的时候不要被孙权背刺,在总结了双方的行事风格后他得出结论,如果不想孙权来背刺己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孙权揍一顿,只要孙权被揍疼了,就不会来了。
王平最近被提拔为偏将军,去上庸接替刘封的位置,刘封觉得自己可能是跟孟达发生冲突的事儿发了,这才被叫回来,心里有点闷闷不乐,不过回到成都后刘备并没有任何苛责他的发言,只是让他先休息一下,养养身子。
在府中休息了些日子后,就有人来拜访他,刘封对对方还是有印象的,来人名叫邓芝,是义阳郡新野县,不过双方并非是新野见面——邓芝早年入蜀定居但是无人启用他,还是刘备入川后与他交谈,感到对方很有才能,擢升他为郫令,然后又升迁为广汉太守。
不过双方并没有什么交情,所以刘封还是很惊讶的,邓芝上门后先是送上礼物,然后说了些客套话,然后直奔主题,询问刘封对自己的处境是怎么看的?
他的父亲姜冏昔日为郡功曹,羌乱时殁于王事,故姜维年少的时候就与母亲相依为命。不久前有蜀地来的商人遇到他,突然感慨这么聪明的孩子过的这么孤苦是不应该的,愿意资助其读书。
姜维第一时间认为对方是拐卖小孩儿的人贩子,于是掉头就跑,过了两日才发现这是蜀地来的商人,来凉州这边贩糖和蜀锦顺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品可以带回去的,后者再次见到姜维就提出想拜访他的父母。
于是姜维就引着对方去见自己的母亲。
由于姜维是姜家远房偏支,所以平日里也没什么优待,也就是父亲死的时候拿到一小笔抚恤,平日过得虽然不至于食不果腹,但是也跟富足没啥关系,所以听闻对方愿意资助自家孩子不说的时候姜维的母亲还是很高兴的,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询问商人是看上自家什么东西了。
于是商人只得表示不图姜家任何东西,可以留下钱财自助,也可以在蜀地推荐大儒给姜维当老师,全看姜家老母自己选择,姜维的老母估算了一下自家那点财产,又看了看对方的阔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对方要把姜维培养成死士。
然后就拒绝了商人的帮助。
商人没办法,便告辞了。
结果姜维反而悄悄跑过去,说愿意卖一条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商人被弄的哭笑不得,把姜维叫进屋,说自家真不是买死士,还问他愿不愿意跟着名满天下的智者学本事。
姜维说愿意。
于是商人表态自己是汉中王的手下,听闻姜维的父亲是个忠义之士,是来专门找他家遗孤的,让姜维回家后跟母亲好好商量下,若是愿意,就来与自己汇合,若是不愿意,也请不要告密。
姜维回家后跟母亲商量了一下,母亲也觉得若是真是汉中王的手下,倒是可以跟着走——但多少还是有赌的成分。
反倒是姜维觉得自家没什么好图谋的,难道是图那几亩带不走的地吗?
于是姜维母子把房子和田地交给族中相熟的亲戚照顾,自冀县随着商队出发,沿祁山道南下。
虽然最早还有一点提防,不过跟商队的人混熟之后,姜维就很高兴听对方讲一些蜀地的见闻了。
比如蜀地这些年基本没什么战乱——早些张鲁和刘璋之间还有一些战争,后来曹贼和汉中王又有战争,但是这些战争大多没有波及到益州本地,虽然因为战争的缘故困顿一些,但比其他的盗匪横行、村镇居民被杀、动不动就全村人被带走充实军屯的情况而言还是好多了。
姜维回想起凉州这边的情况,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然后他又学着大人的样子请教商人的名字,商人哈哈一笑,摆出郑重的神色来:
“吾乃麋威麋不详,你可以称呼我为兄长,等到了成都,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
......
姜维只是其中一位被刘备集团提前挖掘的人才,事实上这段时间虽然大家都忙着休养生息,不过诸葛亮已经按照书上记载的人物事迹分门别类,寻找当中可以挖掘的人才了。
比如现在还叫狐笃的马忠、还在当州从事的张嶷、汉中之战时候投降目前只是牙门将的王平等人,不一而足。
当前刘备的最大目标是种粮食和赚钱——刘巴最近因为要组织人尝试各种项目,总是管刘备要人,于是刘备就把人员名单给他看,让他自己挑人。
运去南中地区的甘蔗目前还没有收获,但是刘巴已经开始张罗熬糖的事宜了,至于酿酒的事情目前依然叫停中,由于刘备想要尽快囤积更多的粮食,所以只靠带头不喝酒了。
不过为了照顾益州军民的士气,诸葛亮正在让蒋琬组织人手制作橘酒——这是他在书上看到的一种做法,不需要粮食,只要把水果收集起来,去皮去核后捣成浆,装入陶罐,覆盖稻草保温,水果当中的蔗糖、葡萄糖会在空气中的天然酵母菌作用下发酵,甚至不需要加入酒曲,益州多橘,落地的残橘收集起来就可以制作。
(没有酒曲和粮食的情况下这种果酒酒精度会比较低,某种意义上只能算饮料,但是比没有强)
当然这种酒只能用来喝,跟马超带回来的小抄上提到的高度酒精和香水还是有区别的,诸葛亮的意思是目前香水和医用酒精还是作为储备技术暂时封存一下,等拿下凉州后再行使用。
目前刘备最大的任务之一是让自己手下的臣子们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特别是某些人、极个别人、更有甚者,可惜当事人就是不怎么领情,比如法正最近忙着张罗如何在打曹操的时候不要被孙权背刺,在总结了双方的行事风格后他得出结论,如果不想孙权来背刺己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孙权揍一顿,只要孙权被揍疼了,就不会来了。
王平最近被提拔为偏将军,去上庸接替刘封的位置,刘封觉得自己可能是跟孟达发生冲突的事儿发了,这才被叫回来,心里有点闷闷不乐,不过回到成都后刘备并没有任何苛责他的发言,只是让他先休息一下,养养身子。
在府中休息了些日子后,就有人来拜访他,刘封对对方还是有印象的,来人名叫邓芝,是义阳郡新野县,不过双方并非是新野见面——邓芝早年入蜀定居但是无人启用他,还是刘备入川后与他交谈,感到对方很有才能,擢升他为郫令,然后又升迁为广汉太守。
不过双方并没有什么交情,所以刘封还是很惊讶的,邓芝上门后先是送上礼物,然后说了些客套话,然后直奔主题,询问刘封对自己的处境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