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4年,1月下旬。
“人之初,性本善……”
郑明在刚建成不久的学舍,看着小孩子们在读书,他们是郑家的未来。
目前,整个学舍有十来间,足够目前一百多个十五岁以下的孩子读书的。
跟着郑家来的教书先生,现在还活着十多个。
等这一百多个孩子读书出来,肯定有一些会成为新的教书先生。
郑明的弟弟郑聪,妹妹郑敏,还有郑亮,朱文超,唐顺昌等人的孩子,都在这个学舍读书。
“公子,总督大人找你,让你赶快去医师馆。”
忽然一个护卫跑来找郑明。
听到是急事,郑明马上离开前往医师馆,路上询问那个护卫:“你可知道出了什么事?”
那护卫脸色一变,像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声音有些颤抖的说:“公子,好像是又有人得了怪病。”
又有人得了怪病!
跟着郑明的几个护卫闻言都是惊吓。
没想到才过去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就又出现了怪病,他们还以为之前治好了,不会再有。
郑明却不慌,还安慰他们:“别害怕,我们有足够的药,即使再得怪病,也能很快治好。”
是啊,有药,不用太害怕。
护卫们马上安心许多。
郑明在猜测,距离上次大家服用空间泉水差不多过去一个月时间,这个月时间内,没有人再得怪病。
但现在又出现了。
这让郑明不得不推测,服用空间泉水后只能保持一个月内百病不侵,一个月后估计就要看一身的体质和有没有产生相关的抗体了。
“公子来了!”
医师馆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他们担心怪病又出现,会像以前一样无法治疗,只能等死。
唯一希望就是郑明的药了。
“公子,怪病又出现了,还有没有药啊?”
“公子,为什么怪病会再出现,之前不是已经治好了吗?”
面对众人的疑惑和恐慌,郑明出言安抚道:“都不用担心,药足够,不会有事。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怪病,虽然还不能确定具体的原因。
但根据我的推测,那是因为之前服用药后,药性应该可以保持近一个月时间,时间到了,药性消失,就可能再得怪病。
不过,得过怪病后,可能会对这些怪病产生抗体,那样就不会再得怪病。
也就是说,以后得怪病的情况会越来越少,直到所有人都适应了,就不会再有人得怪病……”
听郑明如此说,众人才放心许多。
郑明这时候才进入医师馆内。
郑宽,唐顺昌,李忠,钱正妙等人都在这里。
“明儿,你先看看这几个病患,钱老他们看过几遍了,从症状上来看,应该就是怪病,需要你的药才能医治。”
郑宽看到郑明,心里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满意,刚才听郑明安抚众人的话,就让郑宽这个父亲很欣慰。
钱正妙对郑明说:“这几个,是最近两天感觉不舒服,以为不是怪病,但病情越来越严重,就找到了医师馆这里。
他们几个,之前并没有得怪病,还是第一次,目前还没有发现得过怪病,再次得怪病的,看来就像你刚才说的,得过后的人,再得怪病的可能会降低很多。”
显然钱正妙听到了刚才郑明说的话,而且很认同。
“我看看他们的情况。”
郑明上前看几个病患的情况,症状的确像热带病,“的确是怪病,属于这里特有的热带病,我身上随身带着一些药水,足够他们用。”
在郑明身上随身带着一个稀释十倍的药水水囊,取来一个杯子,给几个病患一人喂了一杯。
不到十分钟,几个病患就痊愈了。
“我的病好了。”
“我也是。”
“多谢公子。”
几人都要给郑明磕头感谢,被郑明阻止了,说他们可以回家了。
等几个人安然无恙的走出医师馆后,外面的众人见了都十分高兴,同时悬着的恐慌之心也没了。
只要郑家有足够的药,他们得了怪病也不用太怕。
接下来的十来天内,陆陆续续有得怪病的人出现,但人数加起来只有十多人,而且都是第一次得怪病。
这说明郑明的推测是对的,得过怪病的人再得怪病的几率很低了,而且服用空间泉水后,应该能增强一些体质,产生一些抗病因素,所以没得过怪病的人再得怪病的就不多。
“看来,我们这些人不用太担心怪病。”
这些天,郑宽一直在担心,现在情况远比他担心的要轻,终于可以放心下来。
现在已经是二月初。
郑明上个月,在空间内陆陆续续收获了差不多有八万斤左右的粮食,有水稻,玉米,土豆,小麦,红薯等等。
郑家的粮食还有一些,但也不多。郑明想把空间里的粮食拿出来用,需要找个由头,不然无法解释。
于是,今日郑明去了松柏港那边。
这里有商贸点,说自己从这里买了一些粮食就说的过去。
至于钱,郑明自己有几万两银子,购买不少粮食。
之前郑明让人在这边建造一处落脚地,现在来了,可以暂时在这里歇脚。
今日,郑明到了松柏港后,先去了一趟落脚点,将空间里的粮食拿出一半来放在一个木屋中,都用麻袋装好的。
然后去港口商贸点,这里最大的商贸点,或者说商贸站是粤东叶家来的,是一个与李家势力相当的海贸家族。
“原来是郑家大公子到来,有失远迎。”
叶家商贸站负责的人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他现在也知道坤甸那边是郑家,也知道来了这边几次的郑明是什么身份。
他们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吴管事,我今日过来是找你做生意,卖几万斤粮食给你们,水稻,玉米,土豆,番薯,小麦都有。”郑明直截了当的说道。
“额~”吴管事惊讶,倒不是因为郑明来谈生意,而是生意是粮食,而且数量还不少。
按照吴管事的想法,郑家现在粮食应该并不多,更无法拿出来卖。
但现在要卖几万斤,莫非是急用钱?吴管事想着。
同时,觉得郑家的生意不能不做,毕竟郑家现在是坤甸那边的地头蛇了,能插手松柏港这边。
还有就是,与郑家打好关系,以后可以长期做生意,对叶家来说是有利的。
所以,吴管事没有拒绝的理由:“郑家的生意,我们叶家愿意做,不知道公子说的几万斤粮食在哪里?”
“你跟我来,就在我们落脚点那里,你看过后再谈价钱。”郑明说道。
已经运到这边了?吴管事诧异。
“人之初,性本善……”
郑明在刚建成不久的学舍,看着小孩子们在读书,他们是郑家的未来。
目前,整个学舍有十来间,足够目前一百多个十五岁以下的孩子读书的。
跟着郑家来的教书先生,现在还活着十多个。
等这一百多个孩子读书出来,肯定有一些会成为新的教书先生。
郑明的弟弟郑聪,妹妹郑敏,还有郑亮,朱文超,唐顺昌等人的孩子,都在这个学舍读书。
“公子,总督大人找你,让你赶快去医师馆。”
忽然一个护卫跑来找郑明。
听到是急事,郑明马上离开前往医师馆,路上询问那个护卫:“你可知道出了什么事?”
那护卫脸色一变,像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声音有些颤抖的说:“公子,好像是又有人得了怪病。”
又有人得了怪病!
跟着郑明的几个护卫闻言都是惊吓。
没想到才过去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就又出现了怪病,他们还以为之前治好了,不会再有。
郑明却不慌,还安慰他们:“别害怕,我们有足够的药,即使再得怪病,也能很快治好。”
是啊,有药,不用太害怕。
护卫们马上安心许多。
郑明在猜测,距离上次大家服用空间泉水差不多过去一个月时间,这个月时间内,没有人再得怪病。
但现在又出现了。
这让郑明不得不推测,服用空间泉水后只能保持一个月内百病不侵,一个月后估计就要看一身的体质和有没有产生相关的抗体了。
“公子来了!”
医师馆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他们担心怪病又出现,会像以前一样无法治疗,只能等死。
唯一希望就是郑明的药了。
“公子,怪病又出现了,还有没有药啊?”
“公子,为什么怪病会再出现,之前不是已经治好了吗?”
面对众人的疑惑和恐慌,郑明出言安抚道:“都不用担心,药足够,不会有事。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怪病,虽然还不能确定具体的原因。
但根据我的推测,那是因为之前服用药后,药性应该可以保持近一个月时间,时间到了,药性消失,就可能再得怪病。
不过,得过怪病后,可能会对这些怪病产生抗体,那样就不会再得怪病。
也就是说,以后得怪病的情况会越来越少,直到所有人都适应了,就不会再有人得怪病……”
听郑明如此说,众人才放心许多。
郑明这时候才进入医师馆内。
郑宽,唐顺昌,李忠,钱正妙等人都在这里。
“明儿,你先看看这几个病患,钱老他们看过几遍了,从症状上来看,应该就是怪病,需要你的药才能医治。”
郑宽看到郑明,心里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满意,刚才听郑明安抚众人的话,就让郑宽这个父亲很欣慰。
钱正妙对郑明说:“这几个,是最近两天感觉不舒服,以为不是怪病,但病情越来越严重,就找到了医师馆这里。
他们几个,之前并没有得怪病,还是第一次,目前还没有发现得过怪病,再次得怪病的,看来就像你刚才说的,得过后的人,再得怪病的可能会降低很多。”
显然钱正妙听到了刚才郑明说的话,而且很认同。
“我看看他们的情况。”
郑明上前看几个病患的情况,症状的确像热带病,“的确是怪病,属于这里特有的热带病,我身上随身带着一些药水,足够他们用。”
在郑明身上随身带着一个稀释十倍的药水水囊,取来一个杯子,给几个病患一人喂了一杯。
不到十分钟,几个病患就痊愈了。
“我的病好了。”
“我也是。”
“多谢公子。”
几人都要给郑明磕头感谢,被郑明阻止了,说他们可以回家了。
等几个人安然无恙的走出医师馆后,外面的众人见了都十分高兴,同时悬着的恐慌之心也没了。
只要郑家有足够的药,他们得了怪病也不用太怕。
接下来的十来天内,陆陆续续有得怪病的人出现,但人数加起来只有十多人,而且都是第一次得怪病。
这说明郑明的推测是对的,得过怪病的人再得怪病的几率很低了,而且服用空间泉水后,应该能增强一些体质,产生一些抗病因素,所以没得过怪病的人再得怪病的就不多。
“看来,我们这些人不用太担心怪病。”
这些天,郑宽一直在担心,现在情况远比他担心的要轻,终于可以放心下来。
现在已经是二月初。
郑明上个月,在空间内陆陆续续收获了差不多有八万斤左右的粮食,有水稻,玉米,土豆,小麦,红薯等等。
郑家的粮食还有一些,但也不多。郑明想把空间里的粮食拿出来用,需要找个由头,不然无法解释。
于是,今日郑明去了松柏港那边。
这里有商贸点,说自己从这里买了一些粮食就说的过去。
至于钱,郑明自己有几万两银子,购买不少粮食。
之前郑明让人在这边建造一处落脚地,现在来了,可以暂时在这里歇脚。
今日,郑明到了松柏港后,先去了一趟落脚点,将空间里的粮食拿出一半来放在一个木屋中,都用麻袋装好的。
然后去港口商贸点,这里最大的商贸点,或者说商贸站是粤东叶家来的,是一个与李家势力相当的海贸家族。
“原来是郑家大公子到来,有失远迎。”
叶家商贸站负责的人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他现在也知道坤甸那边是郑家,也知道来了这边几次的郑明是什么身份。
他们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吴管事,我今日过来是找你做生意,卖几万斤粮食给你们,水稻,玉米,土豆,番薯,小麦都有。”郑明直截了当的说道。
“额~”吴管事惊讶,倒不是因为郑明来谈生意,而是生意是粮食,而且数量还不少。
按照吴管事的想法,郑家现在粮食应该并不多,更无法拿出来卖。
但现在要卖几万斤,莫非是急用钱?吴管事想着。
同时,觉得郑家的生意不能不做,毕竟郑家现在是坤甸那边的地头蛇了,能插手松柏港这边。
还有就是,与郑家打好关系,以后可以长期做生意,对叶家来说是有利的。
所以,吴管事没有拒绝的理由:“郑家的生意,我们叶家愿意做,不知道公子说的几万斤粮食在哪里?”
“你跟我来,就在我们落脚点那里,你看过后再谈价钱。”郑明说道。
已经运到这边了?吴管事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