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
今日,郑明,郑宽,朱氏,郑敏,郑聪,一家五口人,正在田里收割水稻。
“你们现在知道不仅种水稻时不容易,除草时不容易,收获时也不容易了吧?”
朱氏看着有些狼狈,且累着了的女儿郑敏和郑聪两人,教育着他们要明白粮食来之不易。
郑敏和郑聪连连点头,以前开垦水田,水稻播种,插秧,除草等活他们都参与过,留下了深刻的体验。
本来以为收获是喜悦的,毕竟书上是这么写的,但没想到收割水稻也这么苦,这么累。
郑明他们现在种的地,是郑府自己的,但是是郑府家丁们开垦出来的。
每个环节郑明一家人都会实打实的参与,不就是他们自己要知道,要记住粮食来之不易,也是与民同甘共苦,获得民心的方式。
大家跟着郑家来这里生存,看到郑明他们一家人都在种地,在努力,就会有同甘共苦的感觉,觉得跟着郑家来到这里还是值得的,认为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郑明他们家的这些水稻属于第二批了,第一批在上个月就陆续收割了。
虽然是第二批,但也是新开垦出来的田地,水稻产量跟第一批差不多,都在亩产一两百斤。
主要是新开垦出来的田地,不是熟地,养份不够,还有就是草很多。等以后把肥力提升上来,杂草也少了,产量肯定会增加。
现在大家种的粮食以种水稻为主,辅以玉米。
经过尝试,小麦,土豆,红薯等不适合在这种热带地区种植。
水稻最合适,其次是玉米,但因为雨水多,即使玉米种在山坡上,也会因为雨水多导致土壤肥力流失。
所以,这里种玉米的产量不高,亩产只有两百斤左右,只比现在的水稻好一些。
好在婆罗洲属于热带,坤甸又在两条河流入海前的交汇处,可以一年四季种水稻和玉米。
如此,一年下来,产量就比在大陆高许多。
有这样的年产量,人口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下午的时候。
“总督大人,李家的商船来了!”
有人来禀报。
“李家商船来了!”
“明儿,走一起去。”
郑宽带着郑明和一队护卫,前方港口码头。
李家的商队,这次比上次还要多一些,近二十艘商船,其中大船占一半,能载重四五百吨。
还有中型商船,载重两三百吨,以及其他的快艇,轻船等等。
港口码头,已经有不少人看热闹,很少能见到这么多船到这里来,稀奇。
“郑兄,我们没有来太晚吧?”
这次还是李彦昌带队来的。
他女儿李幼嫆这次也跟来了。
“不晚,不晚。贤弟这次辛苦了。”郑宽客气道。
李彦昌说道:“这次带了六船人来,有两千两百多人,路上还损失了数十人。
此外,还有两船的铁矿石,差不多有一千吨。
其他的有一些食盐,以及一千把燧发枪。”
都是郑家之前说了急需要的,李家这次很守信用,带来了不少。
李幼嫆在郑明旁边,主动开口说道:“这些人都是因为受灾无家可归的,很可怜,你们可要善待他们啊。”
闻言,郑明有些诧异,“是灾民吗?放心,来到这里,他们以后就是我们郑家的人,我们会保护他们,不让他们饿着,会让他们过上比原来好数倍的生活。”
见郑明说的真诚,李幼嫆放心许多:“他们真的不容易,来的路上还死了几十人。
对了,他们现在有不少人都十分虚弱,而且得了病,你们最好赶紧安排给他们治疗。”
这事,郑明听了很重视,与郑宽说了说,然后就让人去通知医师馆的人过来,赶紧多煮清热的药汤。
然后,郑明就可以用这些药汤来稀释空间泉水。
只要喝了有空间泉水的药水,刚来的这些人,什么病都能好,而且还有一个月的保护期,一个月后再爆发热带病,已经有足够时间应对了。
郑宽这边与李彦昌说好后,就安排水师和陆战队的人过来维护秩序,帮着将船上的两千两百多人弄下来。
码头一时间,人就更多了。
划定区域,让下船的人集中在一起,然后安排他们喝药水。
“你们听着,先在这里喝一杯药水,可以治好你们身上的病,让得病的先过来。”
“饿了的,等喝药后,有粥喝。”
“然后男的去那边的水塘洗洗,女的去另一边的那些木屋冲洗。”
有医师馆的医师带着一些人在安排。
从船上下来的男女,许多人都还晕头乎乎的,病怏怏的,坐了一个月多的船,太难受了。
现在终于到了地方,顾不得热不热,赶紧呼吸新鲜空气。
然后听从安排。
“咳咳,我恐怕不行了。”
一个被抬着过来的老头奄奄一息,他已经绝望了。
但在喝了一杯药水的六七分钟后,居然神奇的好了,而且精神焕发。
“这是好了?”
“怕不是回光返照。”
后边的人惊疑。
老头也疑神疑鬼的,但一身感觉很好,就是比较饿。
可能是自己也觉得是回光返照,趁着有了精神和力气,赶紧过去喝米粥。
米粥混着一些红薯,是郑明借着由头不时的拿出一些空间种的红薯,因此这粥不稀,半干半稀的,方便进食。
“感觉又活过来了。”
老头连喝了几碗,然后大声呐喊。
旁边负责米粥的人喊着:“你病好了,粥也喝够了,赶紧去那边水塘洗洗,身上都是味儿。”
这里的人对药到病除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都知道郑明公子被神仙托梦知道了一种药到病除的秘方,不仅能治疗怪病,还能治疗其他病。
“啊,我的病真的好了!”
“这,太神奇了……我……”
老头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病是真的好了,激动得无与伦比。
没多久,与他相似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病在喝过药水后真的就好了,简直不可思议。
李幼嫆都看得十分震惊,难以置信的看着身旁的郑明:“明哥,你们有这么神奇的药,能去百病?”
郑明自然不会承认:“只是一种特殊的药,短时间让他们的病得到治疗,但时间过了,该得病还是会得病。
以后才是麻烦时,现在时间紧迫,只能这样做。”
李幼嫆半信半疑,想再说什么,最后没有说,有些纠结。
今日,郑明,郑宽,朱氏,郑敏,郑聪,一家五口人,正在田里收割水稻。
“你们现在知道不仅种水稻时不容易,除草时不容易,收获时也不容易了吧?”
朱氏看着有些狼狈,且累着了的女儿郑敏和郑聪两人,教育着他们要明白粮食来之不易。
郑敏和郑聪连连点头,以前开垦水田,水稻播种,插秧,除草等活他们都参与过,留下了深刻的体验。
本来以为收获是喜悦的,毕竟书上是这么写的,但没想到收割水稻也这么苦,这么累。
郑明他们现在种的地,是郑府自己的,但是是郑府家丁们开垦出来的。
每个环节郑明一家人都会实打实的参与,不就是他们自己要知道,要记住粮食来之不易,也是与民同甘共苦,获得民心的方式。
大家跟着郑家来这里生存,看到郑明他们一家人都在种地,在努力,就会有同甘共苦的感觉,觉得跟着郑家来到这里还是值得的,认为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郑明他们家的这些水稻属于第二批了,第一批在上个月就陆续收割了。
虽然是第二批,但也是新开垦出来的田地,水稻产量跟第一批差不多,都在亩产一两百斤。
主要是新开垦出来的田地,不是熟地,养份不够,还有就是草很多。等以后把肥力提升上来,杂草也少了,产量肯定会增加。
现在大家种的粮食以种水稻为主,辅以玉米。
经过尝试,小麦,土豆,红薯等不适合在这种热带地区种植。
水稻最合适,其次是玉米,但因为雨水多,即使玉米种在山坡上,也会因为雨水多导致土壤肥力流失。
所以,这里种玉米的产量不高,亩产只有两百斤左右,只比现在的水稻好一些。
好在婆罗洲属于热带,坤甸又在两条河流入海前的交汇处,可以一年四季种水稻和玉米。
如此,一年下来,产量就比在大陆高许多。
有这样的年产量,人口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下午的时候。
“总督大人,李家的商船来了!”
有人来禀报。
“李家商船来了!”
“明儿,走一起去。”
郑宽带着郑明和一队护卫,前方港口码头。
李家的商队,这次比上次还要多一些,近二十艘商船,其中大船占一半,能载重四五百吨。
还有中型商船,载重两三百吨,以及其他的快艇,轻船等等。
港口码头,已经有不少人看热闹,很少能见到这么多船到这里来,稀奇。
“郑兄,我们没有来太晚吧?”
这次还是李彦昌带队来的。
他女儿李幼嫆这次也跟来了。
“不晚,不晚。贤弟这次辛苦了。”郑宽客气道。
李彦昌说道:“这次带了六船人来,有两千两百多人,路上还损失了数十人。
此外,还有两船的铁矿石,差不多有一千吨。
其他的有一些食盐,以及一千把燧发枪。”
都是郑家之前说了急需要的,李家这次很守信用,带来了不少。
李幼嫆在郑明旁边,主动开口说道:“这些人都是因为受灾无家可归的,很可怜,你们可要善待他们啊。”
闻言,郑明有些诧异,“是灾民吗?放心,来到这里,他们以后就是我们郑家的人,我们会保护他们,不让他们饿着,会让他们过上比原来好数倍的生活。”
见郑明说的真诚,李幼嫆放心许多:“他们真的不容易,来的路上还死了几十人。
对了,他们现在有不少人都十分虚弱,而且得了病,你们最好赶紧安排给他们治疗。”
这事,郑明听了很重视,与郑宽说了说,然后就让人去通知医师馆的人过来,赶紧多煮清热的药汤。
然后,郑明就可以用这些药汤来稀释空间泉水。
只要喝了有空间泉水的药水,刚来的这些人,什么病都能好,而且还有一个月的保护期,一个月后再爆发热带病,已经有足够时间应对了。
郑宽这边与李彦昌说好后,就安排水师和陆战队的人过来维护秩序,帮着将船上的两千两百多人弄下来。
码头一时间,人就更多了。
划定区域,让下船的人集中在一起,然后安排他们喝药水。
“你们听着,先在这里喝一杯药水,可以治好你们身上的病,让得病的先过来。”
“饿了的,等喝药后,有粥喝。”
“然后男的去那边的水塘洗洗,女的去另一边的那些木屋冲洗。”
有医师馆的医师带着一些人在安排。
从船上下来的男女,许多人都还晕头乎乎的,病怏怏的,坐了一个月多的船,太难受了。
现在终于到了地方,顾不得热不热,赶紧呼吸新鲜空气。
然后听从安排。
“咳咳,我恐怕不行了。”
一个被抬着过来的老头奄奄一息,他已经绝望了。
但在喝了一杯药水的六七分钟后,居然神奇的好了,而且精神焕发。
“这是好了?”
“怕不是回光返照。”
后边的人惊疑。
老头也疑神疑鬼的,但一身感觉很好,就是比较饿。
可能是自己也觉得是回光返照,趁着有了精神和力气,赶紧过去喝米粥。
米粥混着一些红薯,是郑明借着由头不时的拿出一些空间种的红薯,因此这粥不稀,半干半稀的,方便进食。
“感觉又活过来了。”
老头连喝了几碗,然后大声呐喊。
旁边负责米粥的人喊着:“你病好了,粥也喝够了,赶紧去那边水塘洗洗,身上都是味儿。”
这里的人对药到病除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都知道郑明公子被神仙托梦知道了一种药到病除的秘方,不仅能治疗怪病,还能治疗其他病。
“啊,我的病真的好了!”
“这,太神奇了……我……”
老头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病是真的好了,激动得无与伦比。
没多久,与他相似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病在喝过药水后真的就好了,简直不可思议。
李幼嫆都看得十分震惊,难以置信的看着身旁的郑明:“明哥,你们有这么神奇的药,能去百病?”
郑明自然不会承认:“只是一种特殊的药,短时间让他们的病得到治疗,但时间过了,该得病还是会得病。
以后才是麻烦时,现在时间紧迫,只能这样做。”
李幼嫆半信半疑,想再说什么,最后没有说,有些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