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家相比,叶家与郑家谈生意更加纯粹。
叶项天与郑宽,郑明最终谈下来的价格,比李家给出的要高一两成。
但也能接受,而且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需要叶家来分担风险。
因此,这笔生意谈成了。
“郑兄,合作愉快。我能预见,郑家在这里会做出一番大事出来,期待我们今后的生意更加兴隆。”叶项天客气的说着。
这次与叶家谈的生意跟李家差不多,需要叶家运来人,铁矿石,硝石,硫磺,布匹,食盐,笔墨纸砚,耕牛等等。
郑家这次还买了叶家的一些货物,主要是布匹。其中麻布一万多匹,是叶家船上所有的麻布了。
麻布做成衣服,在这潮热的婆罗洲十分适用。
此外还有,普通的丝绸,就是绢与帛,各要了五百匹。
最好的是锦,但很贵,只要了百匹。
还有棉布,能用,但没麻布在这里好用,买了五千匹备用。
价格方面,麻布和棉布算的一个价,其实棉布要贵一些的,叶项天都给的0.2两白银一匹。
一万一千多匹麻布加五千棉布,算下来差不多是三千两百多两白银。
普通丝绸(绢帛),算的2两白银一匹。一千匹,就是两千两白银。
锦最贵,三十两白银一匹,一百匹就花了三千两白银,可以换差不多一万五千匹的麻布或者棉布了。
所有布匹加起来,花了八千两百多两白银。
这还是叶项天给了优惠的价格,若是正常卖,还会贵许多。
当天叶项天就离开坤甸,回了松柏港那边。
郑明没有过去,在郑府住一晚上,明天才过去。
不过,第二天,有人来禀报他,说钟石找他。
钟石就是那个铁匠头头。
“难道是燧发枪仿造有了进展?”
听到钟石找自己,郑明就这样想着。
之前给了钟石仿造燧发枪的一些建议,但一直没有消息,现在有了,可能是好消息,郑明心里高兴。
当即,带着几个护卫过去。
钟石现在所在的地方被称为“兵造所”,他是这里的直接负责人。
兵造所,现在负责寻矿采矿,火药制造,冶炼,锻造,兵器制造,器具制造,农具制造等事情。
因为之前李家运来了一千吨铁矿石,现在兵造所在全力冶炼,打造器具。
为此,抽调了不少人到这里来帮忙。
基本上,懂兵造所这些业务的人都来了。
有数百人,搞得热火朝天的,声势不小。
远远的就能看到冶炼炉,听到锻打的声音。
需要的去燃料不用担心,这里树木很多,能容易获得木炭,同时现在已经发展一处露天煤矿,品质还不错,可以用来冶炼。
郑明过来,先看了看冶炼那边的情况,没有太靠近,比较危险的。
然后看看锻造的地方,打造兵器,打造农具的地方。
最后才去找钟石。
“公子,你来了,快看我新制作出来的燧发枪,虽然与西洋人的还有距离,但比以前的好多了,多亏了你提的思路。”
钟石献宝一样的把手中的燧发枪交给郑明。
郑明拿过来看,从表面上看,比钟石以前制造的那种要精致不少了,工艺有明显提升。
“的确提升不少。激发如何?”郑明目前比较满意,现在就看激发率了。
“公子,我们去靶场。”
兵造所有专门试火器的靶场。
当然不用郑明亲自尝试,不然有个万一,无法交代。
钟石亲自试枪,说明他对自己这次制造的燧发枪有信心。
砰!
砰!
……
不断开枪,换子弹,火药,再开枪,没有炸膛,而且激发率还可以,有西洋人燧发枪的五六成了。
差距还有不少,但相比以前,已经进步很多。
“进步很大,继续改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赶上西洋人那种水准的。”郑明称赞道。
“嘿嘿……”钟石乐呵呵道:“我有信心,正在尝试制作更好的锻压器具,若是成功,还会提升不少,到时候再请公子来见证。”
燧发枪的事情结束,郑明问了问火器的制造进度。
钟石说道:“这不刚买到了一千燧发枪,暂时不用制造这个,我们的工艺也不够。
火绳枪会制造一些,但主要还是火炮,现在我们两个港口,都还没有布置岸炮,这事总督大人很着急……”
坤甸港口,松柏港港口,现在都没有布置岸防炮,因为没有足够的炮,只能让水师用战船守着。
现在铁矿石有了,就能制造火炮布置在港口,增强安全,也为水师减轻负担。
离开兵造局后,郑明才去松柏港那边,继续弄种桑养蚕的事情。
转眼间已是四月中旬。
种桑养蚕已经进入正轨,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
这一天。
李家的船队又来了。
还是李彦昌,他从爪哇岛与荷兰人交易后回来,顺便给郑家带来一些货物。
“明哥,这次过后,我们就要往回走了,下次见面可能要两三个月后。”李幼嫆也在。
这次李家为郑家带来了十吨硫磺,价值一千多两银子,够制造不少火药了。
“硫磺被荷兰人控制着,而且更贵,我暂时弄到这么多,之后我去倭寇国那边看看,再给你们弄些来。”
李彦昌说道:“现在爪哇岛那边基本被荷兰人控制了,你们与他们虽然隔着大海,但并不太远,而且听说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婆罗洲南面,你们这里要小心些……
这些西洋人,为了钱,什么都做的出来。”
特意把荷兰人在爪哇岛的情况告诉郑家,让郑家警惕着。
郑宽并不是太担心:“荷兰人嘛,海上,我们现在暂时不是他们的对手,但在路上,不怕他。
等我的水师壮大后,在海上硬碰硬,也不会怕他。”
郑家以前打败了荷兰人,把他们赶出台岛,所以面对荷兰人并不怵。
除了硫磺外,李家这次还从爪哇岛带来不少的石灰石,以及一些高岭土,以及一些食盐。
石灰石是郑明专门让李家到了爪哇岛找找的,没想到有不少。
这次就带来了,两千吨的石灰石,价值六千两白银。
有了石灰石,郑明就可以尝试制作水泥了。
其他的,高岭土有五百吨,价值一千两,以及还有食盐有二十吨。
高岭土用来制作陶瓷,五百吨够郑家用很长时间了。
叶项天与郑宽,郑明最终谈下来的价格,比李家给出的要高一两成。
但也能接受,而且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需要叶家来分担风险。
因此,这笔生意谈成了。
“郑兄,合作愉快。我能预见,郑家在这里会做出一番大事出来,期待我们今后的生意更加兴隆。”叶项天客气的说着。
这次与叶家谈的生意跟李家差不多,需要叶家运来人,铁矿石,硝石,硫磺,布匹,食盐,笔墨纸砚,耕牛等等。
郑家这次还买了叶家的一些货物,主要是布匹。其中麻布一万多匹,是叶家船上所有的麻布了。
麻布做成衣服,在这潮热的婆罗洲十分适用。
此外还有,普通的丝绸,就是绢与帛,各要了五百匹。
最好的是锦,但很贵,只要了百匹。
还有棉布,能用,但没麻布在这里好用,买了五千匹备用。
价格方面,麻布和棉布算的一个价,其实棉布要贵一些的,叶项天都给的0.2两白银一匹。
一万一千多匹麻布加五千棉布,算下来差不多是三千两百多两白银。
普通丝绸(绢帛),算的2两白银一匹。一千匹,就是两千两白银。
锦最贵,三十两白银一匹,一百匹就花了三千两白银,可以换差不多一万五千匹的麻布或者棉布了。
所有布匹加起来,花了八千两百多两白银。
这还是叶项天给了优惠的价格,若是正常卖,还会贵许多。
当天叶项天就离开坤甸,回了松柏港那边。
郑明没有过去,在郑府住一晚上,明天才过去。
不过,第二天,有人来禀报他,说钟石找他。
钟石就是那个铁匠头头。
“难道是燧发枪仿造有了进展?”
听到钟石找自己,郑明就这样想着。
之前给了钟石仿造燧发枪的一些建议,但一直没有消息,现在有了,可能是好消息,郑明心里高兴。
当即,带着几个护卫过去。
钟石现在所在的地方被称为“兵造所”,他是这里的直接负责人。
兵造所,现在负责寻矿采矿,火药制造,冶炼,锻造,兵器制造,器具制造,农具制造等事情。
因为之前李家运来了一千吨铁矿石,现在兵造所在全力冶炼,打造器具。
为此,抽调了不少人到这里来帮忙。
基本上,懂兵造所这些业务的人都来了。
有数百人,搞得热火朝天的,声势不小。
远远的就能看到冶炼炉,听到锻打的声音。
需要的去燃料不用担心,这里树木很多,能容易获得木炭,同时现在已经发展一处露天煤矿,品质还不错,可以用来冶炼。
郑明过来,先看了看冶炼那边的情况,没有太靠近,比较危险的。
然后看看锻造的地方,打造兵器,打造农具的地方。
最后才去找钟石。
“公子,你来了,快看我新制作出来的燧发枪,虽然与西洋人的还有距离,但比以前的好多了,多亏了你提的思路。”
钟石献宝一样的把手中的燧发枪交给郑明。
郑明拿过来看,从表面上看,比钟石以前制造的那种要精致不少了,工艺有明显提升。
“的确提升不少。激发如何?”郑明目前比较满意,现在就看激发率了。
“公子,我们去靶场。”
兵造所有专门试火器的靶场。
当然不用郑明亲自尝试,不然有个万一,无法交代。
钟石亲自试枪,说明他对自己这次制造的燧发枪有信心。
砰!
砰!
……
不断开枪,换子弹,火药,再开枪,没有炸膛,而且激发率还可以,有西洋人燧发枪的五六成了。
差距还有不少,但相比以前,已经进步很多。
“进步很大,继续改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赶上西洋人那种水准的。”郑明称赞道。
“嘿嘿……”钟石乐呵呵道:“我有信心,正在尝试制作更好的锻压器具,若是成功,还会提升不少,到时候再请公子来见证。”
燧发枪的事情结束,郑明问了问火器的制造进度。
钟石说道:“这不刚买到了一千燧发枪,暂时不用制造这个,我们的工艺也不够。
火绳枪会制造一些,但主要还是火炮,现在我们两个港口,都还没有布置岸炮,这事总督大人很着急……”
坤甸港口,松柏港港口,现在都没有布置岸防炮,因为没有足够的炮,只能让水师用战船守着。
现在铁矿石有了,就能制造火炮布置在港口,增强安全,也为水师减轻负担。
离开兵造局后,郑明才去松柏港那边,继续弄种桑养蚕的事情。
转眼间已是四月中旬。
种桑养蚕已经进入正轨,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
这一天。
李家的船队又来了。
还是李彦昌,他从爪哇岛与荷兰人交易后回来,顺便给郑家带来一些货物。
“明哥,这次过后,我们就要往回走了,下次见面可能要两三个月后。”李幼嫆也在。
这次李家为郑家带来了十吨硫磺,价值一千多两银子,够制造不少火药了。
“硫磺被荷兰人控制着,而且更贵,我暂时弄到这么多,之后我去倭寇国那边看看,再给你们弄些来。”
李彦昌说道:“现在爪哇岛那边基本被荷兰人控制了,你们与他们虽然隔着大海,但并不太远,而且听说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婆罗洲南面,你们这里要小心些……
这些西洋人,为了钱,什么都做的出来。”
特意把荷兰人在爪哇岛的情况告诉郑家,让郑家警惕着。
郑宽并不是太担心:“荷兰人嘛,海上,我们现在暂时不是他们的对手,但在路上,不怕他。
等我的水师壮大后,在海上硬碰硬,也不会怕他。”
郑家以前打败了荷兰人,把他们赶出台岛,所以面对荷兰人并不怵。
除了硫磺外,李家这次还从爪哇岛带来不少的石灰石,以及一些高岭土,以及一些食盐。
石灰石是郑明专门让李家到了爪哇岛找找的,没想到有不少。
这次就带来了,两千吨的石灰石,价值六千两白银。
有了石灰石,郑明就可以尝试制作水泥了。
其他的,高岭土有五百吨,价值一千两,以及还有食盐有二十吨。
高岭土用来制作陶瓷,五百吨够郑家用很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