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买船票过来的,他们是被买来,然后卖到这里的,以后就是别人的奴仆,真惨。”
“老哥,我现在害怕啊,你说,李家不会把我们也给卖了吧?”
“不可能,那是闽南李家,他们要是敢卖我们,以后等着被闽地的人戳脊梁骨,他们家大业大,不敢这么做,不然生意也不会做到如此大。”
“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现在这个地方是哪里啊?我们坐了一个月多的船才过来,一定离家很远了吧,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回去。”
“放心。这里是南洋,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等赚了钱,我们就衣锦还乡。”
“快看,有很多人过来了,是这里的人,他们来我们这边了。”
坤甸港口码头,现在聚集了近三千人,有刚运送过来的两千六百多人,有一百多维持秩序的水师和陆战队的兵。
那两千六百多人,又分成两团,一个是一千五百人左右,是通过买船票过来的,想在南洋发财,他们多是闽粤两地的人,其中闽地的更多。
一个是一千一百多人,这些人是李家通过他们的渠道买来的人,他们现在交给郑家安排,以后就是郑家管理下的子民。
有买船票下南洋的人,觉得那些被买卖的人很惨。
殊不知,他们以后的待遇,要比他们大部分人都要好许多。
“安静,安静!”
“郑明公子来了,你们接下来如何安排,一切听郑明公子的。”
郑明带着人过来了,他先去那一千一百多人的位置。
站在地势高一些的地方,看向前方的一千多人,他们脸上有恐惧,有担忧,但更多的是病怏怏的。
“我长话短说。”
郑明对这些人就是直接了当的说:“你们是被买后带到这里的,现在我们郑家买下了你们。
今后,你们就是我们郑家的人。从此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
待会儿会有人带你们先去服用一些药水,把病治好,然后去洗洗,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吃些东西。
之后,会给你们安排住处。住的房子中,有粮食,有锅碗瓢盆,有木柴……你们可以自己煮饭吃。
过两天,会给你们分田地,或者安排工作。
总之,来到了这里,有住的,有吃的,有穿的,有田地,有工作,病了有药吃……不会让一个人饿着。而这一切,都不需要你们的钱,是给你们的。
但你们必须遵守我们郑家的规矩,谁要是不守规矩,就会得到惩罚。
好了,就这样。”
说完话,郑明不管这些人听了是什么反应,就让人带着他们离开码头,去指定的地方喝汤药,洗澡,吃东西。
“真的假的?要给那些人房子,田地?他们不是被买来的吗?不是应该做奴仆吗?”
“我是不是听错了?会有这种好事?”
“我看就是收买人心而已。他们到了这里,生死都是这个郑家说了算。”
“就是,肯定是先骗住他们。哪有这种好事,要是真有,我马上投靠这个郑家!”
郑明刚才的话,让买船票过来的那些人听了,反应很大,都不相信郑明说的是真的。
在他们议论纷纷时,郑明带人来到了这边。
“安静,都安静。郑明公子也有话跟你们说,都好好听着!”
顿时,场面就安静下来了。
没办法,维持秩序的带着刀,带着燧发枪,看着也吓人。
火器这玩意儿,知道的,都害怕。
郑明看着他们,开口说道:“刚才我对那些人说的话,想必你们也听到了。
不管你们信不信,都是真的,我不再多说,
你们是买船票下南洋谋生的,有自己的打算。
南洋这几百年来都有我们汉人过来,但到现在人都不多。而且分散,没有什么权势。
南洋这里,现在由本地人和西洋人控制了绝大部分地方和生意。
给我们汉人生存的空间不多,想要挣钱可不容易。
还有就是,你们基本都是第一次下南洋,可能不知道这里最恐怖的还是许多的怪病。
一旦得了怪病,就是九死一生。
我们郑家能够在这里立足,自然对治疗怪病有方法。
你们愿意留在这里的,我们愿意给你们治病。若是想要离开,去其他地方,那就爱莫能助了。”
南洋有很多可怕的疾病,这个在场有些人知道一些,但大部分都不清楚,是跟风过来了。
“他说的是不是真的?真有那种可怕的怪病?”
“不知道啊!我就知道南洋发财的机会很多。”
“我听说过一些,的确有些疾病比较可怕,但肯定没他说的那么严重,运气差才会得。”
“我害怕啊。”
“我现在就病了,是不是染上怪病了?我要留下来治病。”
他们议论着,郑明不着急,给他们时间消化消化。
等过了一阵,再开口说:“我可没有故意吓唬你们,愿意信就信。
现在我说说,我郑家对你们开出的条件。
你们中,愿意在我们这里安家的,会跟之前那些人一样,可以获得房子,田地,粮食,公子,病了可以看病……
不愿意在这里安家的,但想做工挣钱的,我们欢迎。给你们提供工作,工钱肯定比你们在老家的工钱高许多。
但这些工作比较辛苦,比如采矿,或者在码头搬运东西,或者在种植园干活,或者纺织……
有特殊能力的,我们会特别照顾,比如教书先生,铁匠,船匠,木匠,医师等等。
不愿意在我们郑家安家,做工的,我们不强留,你们自行离开,不要在郑家的地盘久留。”
听着还可以。
有不少人心动,也有人担心以后被郑家吃了,有人想等等看,有人想去其他地方看看。
有人问道:“公子,请问,我们可以先在这里待几天看看,再做决定吗?”
郑明:“可以。但必须遵守郑家的规矩。”
又有人问:“公子,我们若是在这里安家,将来可以离开吗?”
郑明道:“原则上不可以。但将来若是有条件,可以允许一些人回去探亲,但最后要回来。”
还有人问:“我们要是先在这里做工,以后可以离开吗?”
郑明道:“可以。做工的,来去自由。但你们做工有合约,一般三到五年,到期后可以选择离开。
不过,做工的人,在这里的一切衣食住行,看病,都要你们自己掏钱。
好了,就这样吧。给你们一刻钟时间考虑,然后愿意安家的,愿意做工的,要离开的,想看看过两天下决定的,分开站。”
最终,七成多选择看看,过两天下决定。
三百多人选择留下来安家,他们基本都是拖家带口的。
一百多人选择给郑家做工。
几十人选择在这里待两天,然后去其他地方看看。
愿意安家的和愿意做工的,郑明让他们去跟之前那一千一百多人一样,先去服用汤药,洗澡,吃东西,安排住处。
剩下的这些人,郑家在码头给他们提供住处,吃的。今天免费,算初次见面,招待一下。明天起,都要付钱了。
“老哥,我现在害怕啊,你说,李家不会把我们也给卖了吧?”
“不可能,那是闽南李家,他们要是敢卖我们,以后等着被闽地的人戳脊梁骨,他们家大业大,不敢这么做,不然生意也不会做到如此大。”
“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现在这个地方是哪里啊?我们坐了一个月多的船才过来,一定离家很远了吧,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回去。”
“放心。这里是南洋,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等赚了钱,我们就衣锦还乡。”
“快看,有很多人过来了,是这里的人,他们来我们这边了。”
坤甸港口码头,现在聚集了近三千人,有刚运送过来的两千六百多人,有一百多维持秩序的水师和陆战队的兵。
那两千六百多人,又分成两团,一个是一千五百人左右,是通过买船票过来的,想在南洋发财,他们多是闽粤两地的人,其中闽地的更多。
一个是一千一百多人,这些人是李家通过他们的渠道买来的人,他们现在交给郑家安排,以后就是郑家管理下的子民。
有买船票下南洋的人,觉得那些被买卖的人很惨。
殊不知,他们以后的待遇,要比他们大部分人都要好许多。
“安静,安静!”
“郑明公子来了,你们接下来如何安排,一切听郑明公子的。”
郑明带着人过来了,他先去那一千一百多人的位置。
站在地势高一些的地方,看向前方的一千多人,他们脸上有恐惧,有担忧,但更多的是病怏怏的。
“我长话短说。”
郑明对这些人就是直接了当的说:“你们是被买后带到这里的,现在我们郑家买下了你们。
今后,你们就是我们郑家的人。从此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
待会儿会有人带你们先去服用一些药水,把病治好,然后去洗洗,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吃些东西。
之后,会给你们安排住处。住的房子中,有粮食,有锅碗瓢盆,有木柴……你们可以自己煮饭吃。
过两天,会给你们分田地,或者安排工作。
总之,来到了这里,有住的,有吃的,有穿的,有田地,有工作,病了有药吃……不会让一个人饿着。而这一切,都不需要你们的钱,是给你们的。
但你们必须遵守我们郑家的规矩,谁要是不守规矩,就会得到惩罚。
好了,就这样。”
说完话,郑明不管这些人听了是什么反应,就让人带着他们离开码头,去指定的地方喝汤药,洗澡,吃东西。
“真的假的?要给那些人房子,田地?他们不是被买来的吗?不是应该做奴仆吗?”
“我是不是听错了?会有这种好事?”
“我看就是收买人心而已。他们到了这里,生死都是这个郑家说了算。”
“就是,肯定是先骗住他们。哪有这种好事,要是真有,我马上投靠这个郑家!”
郑明刚才的话,让买船票过来的那些人听了,反应很大,都不相信郑明说的是真的。
在他们议论纷纷时,郑明带人来到了这边。
“安静,都安静。郑明公子也有话跟你们说,都好好听着!”
顿时,场面就安静下来了。
没办法,维持秩序的带着刀,带着燧发枪,看着也吓人。
火器这玩意儿,知道的,都害怕。
郑明看着他们,开口说道:“刚才我对那些人说的话,想必你们也听到了。
不管你们信不信,都是真的,我不再多说,
你们是买船票下南洋谋生的,有自己的打算。
南洋这几百年来都有我们汉人过来,但到现在人都不多。而且分散,没有什么权势。
南洋这里,现在由本地人和西洋人控制了绝大部分地方和生意。
给我们汉人生存的空间不多,想要挣钱可不容易。
还有就是,你们基本都是第一次下南洋,可能不知道这里最恐怖的还是许多的怪病。
一旦得了怪病,就是九死一生。
我们郑家能够在这里立足,自然对治疗怪病有方法。
你们愿意留在这里的,我们愿意给你们治病。若是想要离开,去其他地方,那就爱莫能助了。”
南洋有很多可怕的疾病,这个在场有些人知道一些,但大部分都不清楚,是跟风过来了。
“他说的是不是真的?真有那种可怕的怪病?”
“不知道啊!我就知道南洋发财的机会很多。”
“我听说过一些,的确有些疾病比较可怕,但肯定没他说的那么严重,运气差才会得。”
“我害怕啊。”
“我现在就病了,是不是染上怪病了?我要留下来治病。”
他们议论着,郑明不着急,给他们时间消化消化。
等过了一阵,再开口说:“我可没有故意吓唬你们,愿意信就信。
现在我说说,我郑家对你们开出的条件。
你们中,愿意在我们这里安家的,会跟之前那些人一样,可以获得房子,田地,粮食,公子,病了可以看病……
不愿意在这里安家的,但想做工挣钱的,我们欢迎。给你们提供工作,工钱肯定比你们在老家的工钱高许多。
但这些工作比较辛苦,比如采矿,或者在码头搬运东西,或者在种植园干活,或者纺织……
有特殊能力的,我们会特别照顾,比如教书先生,铁匠,船匠,木匠,医师等等。
不愿意在我们郑家安家,做工的,我们不强留,你们自行离开,不要在郑家的地盘久留。”
听着还可以。
有不少人心动,也有人担心以后被郑家吃了,有人想等等看,有人想去其他地方看看。
有人问道:“公子,请问,我们可以先在这里待几天看看,再做决定吗?”
郑明:“可以。但必须遵守郑家的规矩。”
又有人问:“公子,我们若是在这里安家,将来可以离开吗?”
郑明道:“原则上不可以。但将来若是有条件,可以允许一些人回去探亲,但最后要回来。”
还有人问:“我们要是先在这里做工,以后可以离开吗?”
郑明道:“可以。做工的,来去自由。但你们做工有合约,一般三到五年,到期后可以选择离开。
不过,做工的人,在这里的一切衣食住行,看病,都要你们自己掏钱。
好了,就这样吧。给你们一刻钟时间考虑,然后愿意安家的,愿意做工的,要离开的,想看看过两天下决定的,分开站。”
最终,七成多选择看看,过两天下决定。
三百多人选择留下来安家,他们基本都是拖家带口的。
一百多人选择给郑家做工。
几十人选择在这里待两天,然后去其他地方看看。
愿意安家的和愿意做工的,郑明让他们去跟之前那一千一百多人一样,先去服用汤药,洗澡,吃东西,安排住处。
剩下的这些人,郑家在码头给他们提供住处,吃的。今天免费,算初次见面,招待一下。明天起,都要付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