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不好弄,其他地方的人你们需要吗?安南的,吕宋的,倭国的,苏丹人,土著人,这些要吗?”
叶项天这次带来了一千一百多人,都是通过他们叶家的渠道买卖来的,但最近不好弄人来,就打算从其他地方弄来,问郑宽要不要。
郑宽说道:“难以沟通交流的土著暂时不需要,其他的都可以。”
闻言,叶项天笑了笑,“行,从其他地方弄来人应该更容易些,下次能带来更多的人。”
这次的一千一百多人中,青壮男子有两百人,青壮女子四百多人,孩子四百多人,没有老人。
叶家开的价一直更高,郑家需要花大概两万四千多两白银。
除此之外,叶家这次还带来了铁矿石两千吨,硝石一百吨,硫磺三十吨,食盐二十吨,小麦三百吨,麻布两万匹,棉布一万匹,马七十五匹,耕牛八十一匹,菜油二十吨,燧石,书籍,茶叶,字画,笔墨等等。
价值大概是五万两白银左右。
总计,是七万五千多两白银。
叶项天离开时,从郑家买了五百吨红糖,一百吨胡椒,两千吨稻谷,普通瓷器两千件,普通丝绸(绢帛)三千件,合计价值大概是七万两白银。
瓷器是郑家自己烧制的。
生丝没有全部卖掉,郑家也在自己做丝绸,只是量不大。
普通的丝绸和瓷器,可以卖给叶家一些,好的卖给李家,或者直接卖给史密斯。
生丝,白糖,玻璃品,不卖叶家,基本是卖给李家的,只有一些玻璃品为了拉拢史密斯,卖了一些给他。
叶家带来的一千一百多人,大多是单着的,孩子分散到各地学塾念书,大人大多安排去坤江东岸。
现在郑家在坤江东岸设置了一个县,坤明县。
坤甸县,松柏县,浦吧哇县,万明县,坤江县,如今郑家一共设置了五个县。
总人口有四万人左右了。
……
一天,郑明,李幼嫆来到了坤江东岸的坤明县。
“坤明县虽然是新设立的,但已经有五六千人了。”
郑明为李幼嫆讲解:“现在我们郑家管辖的人口有四万人左右,其中耕种水稻的占三成多。
得到到了年底,我们的水田面积能达到六七万亩。
水稻田,一年可以种四季,每季产量大概每亩有两石多(五百斤左右),每月产出能有四千多吨。
除去百姓自留的,以及备用储存的稻谷,每月大概有两千五百吨可以用来售卖。”
两千五百吨,听起来很多,但也就够四万人吃两三个月的。
但对郑家目前来说,是比较多的。
“南洋这些地方,常年都很热,但也有好处,比如这水稻就能一年种三四季的,能得到很多粮食。”
李幼嫆感慨道:“我跟父亲去过倭国,吕宋,安南,马来,爪哇岛,这些地方粮食都比较丰富,能有许多对外出售的。”
倭国粮食多,其中也有因为有火山,有火山灰造就了的肥田,所以他们有一些粮食对外出售。
而需要这些地方粮食的地方,主要就是华夏了。
郑家卖给李家和叶家的稻谷,基本都运到华夏卖的。
郑明给李幼嫆说了说人口和水稻的情况,顺便跟她说了说目前桑蚕养殖园和种植园的情况。
桑蚕养殖园,现在有种植桑树超过两万亩,每月能产生丝七八万斤,人手有两千人左右。
种植园中,甘蔗种植园,面积也超过两万亩了,人手有一千多人,每月能产红糖一千五百吨以上。
胡椒种植园,面积超过一万两千亩,人手八百人左右,每月能产干胡椒三百吨左右。
椰子种植园,面积有两万多亩,多分布在沿岸地区,比较分散,而且刚种一两年,还要等几年才能结果。
以后主要是用来榨油用的。
还有藤黄果,主要也是用来榨油的,情况跟椰子种植园差不多。
香蕉种植园,控制着规模,有六七千亩,每月有几百吨产量,不好卖,主要是自己消化,多余加工成干的香蕉片和粉,放在玻璃瓶中保存。
另外还有一些菠萝种植园,榴莲种植园,瓜子,柑橘,荔枝等种植园,规模都不大,种出来基本是自己吃。
“茶叶种植园,现在在扩大种植面积,种在山上不需要占用其他的土地,以后也容易卖出去。”郑明对李幼嫆说着。
茶叶主要是种红茶和大叶子茶叶,种出来,以后可以卖给西洋人。
“葡萄牙人在吕宋有种植园,荷兰人在爪哇岛有种植园,但感觉都很粗犷,没有你弄的种植园好。”
见过郑明弄的种植园,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管理水准,以及产量,李幼嫆都觉得超过西洋人的种植园太多了。
成婚后,对郑明了解越多,李幼嫆越惊喜,尤其是郑明似乎真的在梦中受到了仙神指点,受到了仙神眷顾。
没想到自己夫君是天命之人,自己能嫁给她,是自己天大的福气,李幼嫆心里是这样觉得的。
她越来越爱郑明,越来越想多为她助力,做一个好的妻子。
“桑蚕养殖园,种植园,需要的人手也不少,目前加起来就有六千多人了,以后还需要继续增加。”
郑明继续说着:“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桑蚕养殖园和种植园,就是我们郑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必须重视。
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参与到桑蚕养殖园中,去参与织造所的事务中,多与女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她们的处境,需求,尽力去改善……”
有李幼嫆出力,跟女子们交流沟通就更方便了,郑明是男子,又在这种时代,与女子们交流多有不便。
李幼嫆认真点头,她会努力的。
现在郑家需要发展,需要快速积累实力,她作为儿媳,应该出力。
说完这些,郑明带着李幼嫆去附近的村子看看。
都是新的村子,生机勃勃。
这是让李幼嫆与村民们走近,也是让村民们认识她这个人,知道她的身份,明白她也跟郑明一样,愿意与村民多亲近,多交流。
虽然是新村子,但这些村民已经有了房子,水田,农具,家具,刮碗瓢盆,粮食,柴米油盐,以及各家都还分到了一些鸡鸭来养殖,以后有鸡蛋鸭蛋吃,有肉吃。
越了解,李幼嫆越觉得郑家这里的民众生活太幸福,不用担心饿肚子,有吃有住,有鱼有肉的,只要肯劳作,都能过上丰足的好日子。
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叶项天这次带来了一千一百多人,都是通过他们叶家的渠道买卖来的,但最近不好弄人来,就打算从其他地方弄来,问郑宽要不要。
郑宽说道:“难以沟通交流的土著暂时不需要,其他的都可以。”
闻言,叶项天笑了笑,“行,从其他地方弄来人应该更容易些,下次能带来更多的人。”
这次的一千一百多人中,青壮男子有两百人,青壮女子四百多人,孩子四百多人,没有老人。
叶家开的价一直更高,郑家需要花大概两万四千多两白银。
除此之外,叶家这次还带来了铁矿石两千吨,硝石一百吨,硫磺三十吨,食盐二十吨,小麦三百吨,麻布两万匹,棉布一万匹,马七十五匹,耕牛八十一匹,菜油二十吨,燧石,书籍,茶叶,字画,笔墨等等。
价值大概是五万两白银左右。
总计,是七万五千多两白银。
叶项天离开时,从郑家买了五百吨红糖,一百吨胡椒,两千吨稻谷,普通瓷器两千件,普通丝绸(绢帛)三千件,合计价值大概是七万两白银。
瓷器是郑家自己烧制的。
生丝没有全部卖掉,郑家也在自己做丝绸,只是量不大。
普通的丝绸和瓷器,可以卖给叶家一些,好的卖给李家,或者直接卖给史密斯。
生丝,白糖,玻璃品,不卖叶家,基本是卖给李家的,只有一些玻璃品为了拉拢史密斯,卖了一些给他。
叶家带来的一千一百多人,大多是单着的,孩子分散到各地学塾念书,大人大多安排去坤江东岸。
现在郑家在坤江东岸设置了一个县,坤明县。
坤甸县,松柏县,浦吧哇县,万明县,坤江县,如今郑家一共设置了五个县。
总人口有四万人左右了。
……
一天,郑明,李幼嫆来到了坤江东岸的坤明县。
“坤明县虽然是新设立的,但已经有五六千人了。”
郑明为李幼嫆讲解:“现在我们郑家管辖的人口有四万人左右,其中耕种水稻的占三成多。
得到到了年底,我们的水田面积能达到六七万亩。
水稻田,一年可以种四季,每季产量大概每亩有两石多(五百斤左右),每月产出能有四千多吨。
除去百姓自留的,以及备用储存的稻谷,每月大概有两千五百吨可以用来售卖。”
两千五百吨,听起来很多,但也就够四万人吃两三个月的。
但对郑家目前来说,是比较多的。
“南洋这些地方,常年都很热,但也有好处,比如这水稻就能一年种三四季的,能得到很多粮食。”
李幼嫆感慨道:“我跟父亲去过倭国,吕宋,安南,马来,爪哇岛,这些地方粮食都比较丰富,能有许多对外出售的。”
倭国粮食多,其中也有因为有火山,有火山灰造就了的肥田,所以他们有一些粮食对外出售。
而需要这些地方粮食的地方,主要就是华夏了。
郑家卖给李家和叶家的稻谷,基本都运到华夏卖的。
郑明给李幼嫆说了说人口和水稻的情况,顺便跟她说了说目前桑蚕养殖园和种植园的情况。
桑蚕养殖园,现在有种植桑树超过两万亩,每月能产生丝七八万斤,人手有两千人左右。
种植园中,甘蔗种植园,面积也超过两万亩了,人手有一千多人,每月能产红糖一千五百吨以上。
胡椒种植园,面积超过一万两千亩,人手八百人左右,每月能产干胡椒三百吨左右。
椰子种植园,面积有两万多亩,多分布在沿岸地区,比较分散,而且刚种一两年,还要等几年才能结果。
以后主要是用来榨油用的。
还有藤黄果,主要也是用来榨油的,情况跟椰子种植园差不多。
香蕉种植园,控制着规模,有六七千亩,每月有几百吨产量,不好卖,主要是自己消化,多余加工成干的香蕉片和粉,放在玻璃瓶中保存。
另外还有一些菠萝种植园,榴莲种植园,瓜子,柑橘,荔枝等种植园,规模都不大,种出来基本是自己吃。
“茶叶种植园,现在在扩大种植面积,种在山上不需要占用其他的土地,以后也容易卖出去。”郑明对李幼嫆说着。
茶叶主要是种红茶和大叶子茶叶,种出来,以后可以卖给西洋人。
“葡萄牙人在吕宋有种植园,荷兰人在爪哇岛有种植园,但感觉都很粗犷,没有你弄的种植园好。”
见过郑明弄的种植园,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管理水准,以及产量,李幼嫆都觉得超过西洋人的种植园太多了。
成婚后,对郑明了解越多,李幼嫆越惊喜,尤其是郑明似乎真的在梦中受到了仙神指点,受到了仙神眷顾。
没想到自己夫君是天命之人,自己能嫁给她,是自己天大的福气,李幼嫆心里是这样觉得的。
她越来越爱郑明,越来越想多为她助力,做一个好的妻子。
“桑蚕养殖园,种植园,需要的人手也不少,目前加起来就有六千多人了,以后还需要继续增加。”
郑明继续说着:“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桑蚕养殖园和种植园,就是我们郑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必须重视。
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参与到桑蚕养殖园中,去参与织造所的事务中,多与女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她们的处境,需求,尽力去改善……”
有李幼嫆出力,跟女子们交流沟通就更方便了,郑明是男子,又在这种时代,与女子们交流多有不便。
李幼嫆认真点头,她会努力的。
现在郑家需要发展,需要快速积累实力,她作为儿媳,应该出力。
说完这些,郑明带着李幼嫆去附近的村子看看。
都是新的村子,生机勃勃。
这是让李幼嫆与村民们走近,也是让村民们认识她这个人,知道她的身份,明白她也跟郑明一样,愿意与村民多亲近,多交流。
虽然是新村子,但这些村民已经有了房子,水田,农具,家具,刮碗瓢盆,粮食,柴米油盐,以及各家都还分到了一些鸡鸭来养殖,以后有鸡蛋鸭蛋吃,有肉吃。
越了解,李幼嫆越觉得郑家这里的民众生活太幸福,不用担心饿肚子,有吃有住,有鱼有肉的,只要肯劳作,都能过上丰足的好日子。
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