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少夫人,我们织造所主要是负责纺纱,织布,刺绣,裁衣,缝制等活……”
“在这里做工的都是女子,其中以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女子最多……”
织造所的负责人贺怡香正在给郑明和李幼嫆讲解织造所的情况。
目前,织造所的规模不小,每个县都有分所,做工的都是女子。
之所以说十五岁到二十岁的女子最多,那是因为这些人大多是念书到十五岁后没有继续读书,又是一个人的情况,就被安排到织造所来做工。
在这个时代,女子十五岁,一般都可以嫁人了。
郑家现在缺人,更希望有许多的新生命出现,希望更多人成婚。
但郑明争取了一下,现在郑家的要求是十八岁后,应该尽量成婚。
当然,没有强行要求,只是建议,并给了丰厚的成婚奖励,鼓励十八岁后尽早成婚。
于是,九成以上的女子到了十八岁后都会尽量成婚。
当然,也有例外,但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岁,织造所二十岁的女子并不多。
除了这些年轻女子外,织造所还有非单身的女子,就是成家了的,但不愿意种地,愿意干这里的活,就安排来做工。
织造所,主要是负责纺纱,织布,刺绣,裁衣,缝制,以及还要制作布袋,麻袋等活。
郑家一直在买麻布,棉布,当然不是都用来制作衣服穿了,还有许多做成麻袋,布袋,用来装货物。
织造所的活包括制作丝绸,但一般把丝绸制作的作坊安排在靠近桑蚕养殖园的地方,就近解决。
这里不算是手工,纺纱,织布,用了许多的纺纱机,织布机。
而这些纺纱机,织布机,是织造所提要求,提设计,让工造所那边的木匠给制作的。
“好漂亮的刺绣。”
“你的手好巧啊,比我绣得好多了。”
“多谢少夫人称赞,小女子可比不了您的。”
在观察一个刺绣作坊时,李幼嫆发现有不少刺绣技艺精湛的女子绣出了十分漂亮,又感觉神奇的图案。
这里的刺绣,基本是用在丝绸上,这样的丝绸能卖更高的价钱。
一般人买来穿的麻布衣服,棉布衣服,基本没刺绣,需要刺绣的回家自己绣。
说起麻布,郑家也有安排种植亚麻,不是郑明在弄,而是让农植所在安排。
不过,郑明利用空间培育了一下种子/苗,然后分发给农户种植。
只是现在规模不大,还是需要从外面买麻布。
看过相关穿越小说的郑明记得珍妮纺纱机的大致设计结构,但现在用不着,郑家没有种棉花,需要纺纱需求不大,目前的纺纱机完全能满足。
等将来有地方种棉花,或者其他原料多了,人手不够时,再拿出珍妮纺纱机来也不迟。
在织造所待了一上午,下午李幼嫆去的,郑明没再跟去。
“坤江东岸那边跟土著人打起来了?”
“是的公子,刚传回来的消息。可能是我们在山中伐木无意中进入了他们认定的地盘,然后偷袭我们的人,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后来陆战队出动,对他们进行攻击,杀了一百多人,跑了数十人,抓到到数十人,应该是一个土著人的小部落,人不多。”
郑明听了后没说什么,对于这种喜欢好偷袭杀人,不愿意接触沟通的土著,不必手软。
抓到的土著,先安排去挖矿,做苦力改造下,然后看他们以后的表现决定进一步的安排,反正人也不多。
郑明还是觉得吉克那个土著人和他的部落好,喜欢跟郑家接触,交易。
现在吉克每月都带人来坤甸港口交易,而且来的人越来越多,人家还带头学汉语,现在都能勉强用汉语交流了。
一直下去,郑明都打算以后重用这个吉克了。
与土著人的这次冲突,是目前最严重的一次,以后还会遇到。
郑家早已经做出了对此,遇到了按照规定做就行,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有火器在手,打土著人,只要不单独深入追击,没有什么难度。
这只是一个插曲,不用郑明去过问,他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十几天过去,到了十二月上旬。
这一天,每隔三个月就来一趟的葡萄牙船队来了,还是史密斯亲自带队过来了。
而且这次船队的规模比上次大了不少,应该是给郑家带来了不少货物。
郑明跟郑宽,唐顺昌,李忠等人一起去了坤甸港口码头。
“郑,我这次给你带了好东西,还有许多的货物,我可是很守信的……”
根据史密斯迫不及待的讲述,郑明他们知道了是什么好东西。
三个铸炮师,其中一个是西班牙人,两个人是葡萄牙人。
根据史密斯的讲述,这三人懂得欧洲先进的铸炮技术,而且其中的西班牙人还很擅长制造燧发枪。
如果真如史密斯所说,那这三人对郑家来说还真是宝贝。
另外,史密斯还给这三人安排了一个翻译,以及几个助手,加起来共有十人。
“郑,我是冒险把他们带来的,你有三个月时间,下次我来时要接走他们。”史密斯特意提醒道。
三个月时间?
足够了!
郑家保证把能榨出来的都给炸出来。
威逼利诱,三十六计,都可以用上,不信榨不干。
至于史密斯这次带来的货物,郑明看了看清单,有铁矿石两千三百吨,硝石一百吨,硫磺五十吨,天然碱二十吨,燧石,马匹一百二十七匹,耕牛一百一十三头,菜油五十吨,小麦六百吨,食盐五十吨,麻布两万匹,棉布一万匹等等。
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价值合计大概有七万五千两白银左右。
燧石数量不太多,主要用来制作燧发枪用。
史密斯离开时,在郑家购买了红糖五百吨,白糖一百吨,一百吨胡椒,次等玻璃两千件,上等玻璃一百件,普通丝绸五千件,锦五百件,普通瓷器五千件,上等瓷器一千件,茶叶五百斤等等。
价值合计大概有十四万两白银。
这次是妥妥的大顺差。
郑家满意,史密斯很满意,两头赚,带回去的东西能让他赚更多。
史密斯觉得郑家这次很上道,给了这么多感动,决定回去再努力下,争取早点给郑家弄来懂得欧洲先进造船术的船匠。
“在这里做工的都是女子,其中以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女子最多……”
织造所的负责人贺怡香正在给郑明和李幼嫆讲解织造所的情况。
目前,织造所的规模不小,每个县都有分所,做工的都是女子。
之所以说十五岁到二十岁的女子最多,那是因为这些人大多是念书到十五岁后没有继续读书,又是一个人的情况,就被安排到织造所来做工。
在这个时代,女子十五岁,一般都可以嫁人了。
郑家现在缺人,更希望有许多的新生命出现,希望更多人成婚。
但郑明争取了一下,现在郑家的要求是十八岁后,应该尽量成婚。
当然,没有强行要求,只是建议,并给了丰厚的成婚奖励,鼓励十八岁后尽早成婚。
于是,九成以上的女子到了十八岁后都会尽量成婚。
当然,也有例外,但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岁,织造所二十岁的女子并不多。
除了这些年轻女子外,织造所还有非单身的女子,就是成家了的,但不愿意种地,愿意干这里的活,就安排来做工。
织造所,主要是负责纺纱,织布,刺绣,裁衣,缝制,以及还要制作布袋,麻袋等活。
郑家一直在买麻布,棉布,当然不是都用来制作衣服穿了,还有许多做成麻袋,布袋,用来装货物。
织造所的活包括制作丝绸,但一般把丝绸制作的作坊安排在靠近桑蚕养殖园的地方,就近解决。
这里不算是手工,纺纱,织布,用了许多的纺纱机,织布机。
而这些纺纱机,织布机,是织造所提要求,提设计,让工造所那边的木匠给制作的。
“好漂亮的刺绣。”
“你的手好巧啊,比我绣得好多了。”
“多谢少夫人称赞,小女子可比不了您的。”
在观察一个刺绣作坊时,李幼嫆发现有不少刺绣技艺精湛的女子绣出了十分漂亮,又感觉神奇的图案。
这里的刺绣,基本是用在丝绸上,这样的丝绸能卖更高的价钱。
一般人买来穿的麻布衣服,棉布衣服,基本没刺绣,需要刺绣的回家自己绣。
说起麻布,郑家也有安排种植亚麻,不是郑明在弄,而是让农植所在安排。
不过,郑明利用空间培育了一下种子/苗,然后分发给农户种植。
只是现在规模不大,还是需要从外面买麻布。
看过相关穿越小说的郑明记得珍妮纺纱机的大致设计结构,但现在用不着,郑家没有种棉花,需要纺纱需求不大,目前的纺纱机完全能满足。
等将来有地方种棉花,或者其他原料多了,人手不够时,再拿出珍妮纺纱机来也不迟。
在织造所待了一上午,下午李幼嫆去的,郑明没再跟去。
“坤江东岸那边跟土著人打起来了?”
“是的公子,刚传回来的消息。可能是我们在山中伐木无意中进入了他们认定的地盘,然后偷袭我们的人,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后来陆战队出动,对他们进行攻击,杀了一百多人,跑了数十人,抓到到数十人,应该是一个土著人的小部落,人不多。”
郑明听了后没说什么,对于这种喜欢好偷袭杀人,不愿意接触沟通的土著,不必手软。
抓到的土著,先安排去挖矿,做苦力改造下,然后看他们以后的表现决定进一步的安排,反正人也不多。
郑明还是觉得吉克那个土著人和他的部落好,喜欢跟郑家接触,交易。
现在吉克每月都带人来坤甸港口交易,而且来的人越来越多,人家还带头学汉语,现在都能勉强用汉语交流了。
一直下去,郑明都打算以后重用这个吉克了。
与土著人的这次冲突,是目前最严重的一次,以后还会遇到。
郑家早已经做出了对此,遇到了按照规定做就行,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有火器在手,打土著人,只要不单独深入追击,没有什么难度。
这只是一个插曲,不用郑明去过问,他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十几天过去,到了十二月上旬。
这一天,每隔三个月就来一趟的葡萄牙船队来了,还是史密斯亲自带队过来了。
而且这次船队的规模比上次大了不少,应该是给郑家带来了不少货物。
郑明跟郑宽,唐顺昌,李忠等人一起去了坤甸港口码头。
“郑,我这次给你带了好东西,还有许多的货物,我可是很守信的……”
根据史密斯迫不及待的讲述,郑明他们知道了是什么好东西。
三个铸炮师,其中一个是西班牙人,两个人是葡萄牙人。
根据史密斯的讲述,这三人懂得欧洲先进的铸炮技术,而且其中的西班牙人还很擅长制造燧发枪。
如果真如史密斯所说,那这三人对郑家来说还真是宝贝。
另外,史密斯还给这三人安排了一个翻译,以及几个助手,加起来共有十人。
“郑,我是冒险把他们带来的,你有三个月时间,下次我来时要接走他们。”史密斯特意提醒道。
三个月时间?
足够了!
郑家保证把能榨出来的都给炸出来。
威逼利诱,三十六计,都可以用上,不信榨不干。
至于史密斯这次带来的货物,郑明看了看清单,有铁矿石两千三百吨,硝石一百吨,硫磺五十吨,天然碱二十吨,燧石,马匹一百二十七匹,耕牛一百一十三头,菜油五十吨,小麦六百吨,食盐五十吨,麻布两万匹,棉布一万匹等等。
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价值合计大概有七万五千两白银左右。
燧石数量不太多,主要用来制作燧发枪用。
史密斯离开时,在郑家购买了红糖五百吨,白糖一百吨,一百吨胡椒,次等玻璃两千件,上等玻璃一百件,普通丝绸五千件,锦五百件,普通瓷器五千件,上等瓷器一千件,茶叶五百斤等等。
价值合计大概有十四万两白银。
这次是妥妥的大顺差。
郑家满意,史密斯很满意,两头赚,带回去的东西能让他赚更多。
史密斯觉得郑家这次很上道,给了这么多感动,决定回去再努力下,争取早点给郑家弄来懂得欧洲先进造船术的船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