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造所。
火器铸造地。
“这些西洋人铸炮师已经来了快十天了,有什么进展吗?”
“有没有提出什么好的方法来提升我们的火炮和燧发枪的制造水平?”
郑明在跟兵造所的负责人钟石谈话,之前在忙其他事情,今天有空,就过来看看那三个西洋人铸炮师和他们的助手都做了些什么活。
要知道,自从这些西洋人来了后,郑家可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没让他们受半点委屈,就是为了得到他们手中先进的技术。
“这个嘛,还是有一些进展的。”钟石的样子,可以看出他对现在这些西洋人做的事情并不太满意。
他继续说着:“他们先看过我们的火炮和燧发枪制造后,提出了不少中肯的问题。
比如我们的火炮和燧发枪的结构不合理,需要改进。
还有打磨工艺不够精细,以及炮管,枪管制造技术不够,冶铁技术也是如此。”
郑明听着就不对味,“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不知道?他们只是提出问题,没有给出改进的方法。”
钟石应道:“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他们拿出了新的火炮和燧发枪设计结构,我们仔细看过,的确有许多优点,能让我们火炮和燧发枪的结构得到改善。
在打磨工艺上,他们也提出了方法,但这个需要他们亲自传授,我们的人学,想来只要他们尽心,我们是能学到的。
至于炮管,枪管,以及冶铁技术,他们三个说,这不是他们擅长的,只能尽力为我们进行一些改善,但别让我们抱太大希望。”
西洋人制作火器,已经采用流水,分工的方式,三位铸炮师,不可能每个环节都精通。
尤其是基础的冶铁技术,炮管和枪管铸造技术,他们并不擅长。
然而,冶铁技术,炮管和枪管技术的提升才是最难的,最基础的。
若是无法得到明显改进,那么那三位铸炮师对火炮和燧发枪的改进,就有限了。
郑明听了后,比较失望,早知道穿越前,他就不读文科,读理科,去学学机械了,“那就还让人跟我说有好消息?这些可算不得好消息,更算不上惊喜吧?难道有意外收获?”
钟石笑了笑,说:“公子聪慧,的确有意外收获。
原先我得知那三个铸炮师对冶铁,炮管,枪管的铸造没有多大运用时,很失望。
但没想到的是,就在昨天晚上,有个西洋人,就是三位铸炮师的几个助手之一。
他悄悄来找我,一开始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然后找来了一个懂葡萄牙语的翻译,这才明白对方想说什么。”
说到这里,钟石停了下,神情有些激动起来,“他说,能帮我们提升冶铁技术,还有铸造炮管和枪管的技术,以及帮我们弄一些好的有助于冶铁,炮管,枪管铸造的设备来。
公子,这要是真的,我们那可真是意外的惊喜。”
郑明倒是表现平静,“意思是还不能确定?但对方主动找来,想来有些本事的。
而且,对方应该有什么条件吧?说说看。”
“公子明辨秋毫。”钟石笑着说道:“的确如此,他有要求,需要价值一千两白银的金子。
应该是觉得一千两白银不好带着,换成金子方便携带。
一千两白银,要是以前,普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
我问了问,那个西洋人助手,他一年的工钱不到一百两白银,一千两白银,够他十多年的工钱了。”
一千两白银,对别人来说很多,很多。
但对于冶铁技术,炮管,枪管等的先进铸造技术,就没什么了。
郑明都没有多加考虑,“只要他有真的技术,别说一千两白银,就是一万两白银也值得。”
见郑明如此说,钟石十分认同:“的确是这样。公子,你要不要见见他?”
郑明想了想,最后不打算见,只要对方把技术拿出来就行,“待会儿我让人将价值一千两白银的金子送过来,你给他,并告诉他,只要让我们满意,还能得到更多的金子。”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它草。
西洋人喜欢银子,金子,满世界淘金,郑家现在掌握一些金矿,金子不缺。
当天,郑明千叶晴子把金子送过来。
钟石没有吃拿卡要,现在郑家管理下也用不到金银,所以把那个助手悄悄叫来。
将金子直接给他,对方见到金子后,十分激动:“金子,真的金子!好,好,你们是值得结交的朋友。
放心,我会把自己懂得都交给你们。”
在他看来,他掌握的这些技术,在欧洲并不重要,不然也不会只是一个助手了。
“你只要真的能提升我们的技术,我们还给你更多的报答,比现在的还多。”钟石笑着说。
“还能得到更多?行,你们放心好了。”这位助手更激动了。
并打算得到这笔财富后,回去就辞掉工作,回家买地,买房子,娶漂亮老婆,过富人生活。
技术什么的,有什么,这是东亚地区,距离欧洲太远,有什么关系呢。
人家郑家如此大方,助手觉得自己不把技术都拿出来都良心不安。
接下来的日子,这位助手脱离其他人,单独被保护起来,传授郑家先进的冶铁技术,炮管,枪管铸造技术,还有帮郑家设计打造更先进的设备。
还真是货真价实的技术牛人,郑明都想把他留在郑家,但试探说,对方非要回欧洲,就不好强留,反正他把先进技术都传授了。
最后,郑明给了他价值一万两白银的金子,让对方狂喜。
这个助手是三十岁左右的葡萄牙人,叫凯顿·汤普森。
郑明没想到自己这个举动,让他将来收获了更多的回报。
这是后话了。
马上要到1686年了。
郑宽叫上郑明,唐顺昌,朱文超,郑亮,李忠等人商量进一步扩大兵力的事情。
计划将水师兵力从一千扩大到两千人,将五百陆战队扩大到一千人,将两百护卫队扩大到三百人。
几乎是翻倍。
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估计明年上半年人口就会相对饱和,到时候郑家就要向外扩张了,现在就要做好扩军备战的准备。
至于到时候先打三发苏丹国,还是先打苏卡达纳苏丹国,还没有决定。
因为要考虑英国和荷兰人的存在,他们一个在逐渐控制三发苏丹国,一个在打苏卡达纳苏丹国。
无论郑家如何选择,都会与西洋人对上。
不仅是扩军备战,郑家还安排懂苏丹语,英语,荷兰语的碟子进入三发苏丹国和苏卡达纳苏丹国打听情报。
这些碟子,都是水师,陆战队,护卫队中培养出来的,现在到了用武之地。
火器铸造地。
“这些西洋人铸炮师已经来了快十天了,有什么进展吗?”
“有没有提出什么好的方法来提升我们的火炮和燧发枪的制造水平?”
郑明在跟兵造所的负责人钟石谈话,之前在忙其他事情,今天有空,就过来看看那三个西洋人铸炮师和他们的助手都做了些什么活。
要知道,自从这些西洋人来了后,郑家可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没让他们受半点委屈,就是为了得到他们手中先进的技术。
“这个嘛,还是有一些进展的。”钟石的样子,可以看出他对现在这些西洋人做的事情并不太满意。
他继续说着:“他们先看过我们的火炮和燧发枪制造后,提出了不少中肯的问题。
比如我们的火炮和燧发枪的结构不合理,需要改进。
还有打磨工艺不够精细,以及炮管,枪管制造技术不够,冶铁技术也是如此。”
郑明听着就不对味,“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不知道?他们只是提出问题,没有给出改进的方法。”
钟石应道:“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他们拿出了新的火炮和燧发枪设计结构,我们仔细看过,的确有许多优点,能让我们火炮和燧发枪的结构得到改善。
在打磨工艺上,他们也提出了方法,但这个需要他们亲自传授,我们的人学,想来只要他们尽心,我们是能学到的。
至于炮管,枪管,以及冶铁技术,他们三个说,这不是他们擅长的,只能尽力为我们进行一些改善,但别让我们抱太大希望。”
西洋人制作火器,已经采用流水,分工的方式,三位铸炮师,不可能每个环节都精通。
尤其是基础的冶铁技术,炮管和枪管铸造技术,他们并不擅长。
然而,冶铁技术,炮管和枪管技术的提升才是最难的,最基础的。
若是无法得到明显改进,那么那三位铸炮师对火炮和燧发枪的改进,就有限了。
郑明听了后,比较失望,早知道穿越前,他就不读文科,读理科,去学学机械了,“那就还让人跟我说有好消息?这些可算不得好消息,更算不上惊喜吧?难道有意外收获?”
钟石笑了笑,说:“公子聪慧,的确有意外收获。
原先我得知那三个铸炮师对冶铁,炮管,枪管的铸造没有多大运用时,很失望。
但没想到的是,就在昨天晚上,有个西洋人,就是三位铸炮师的几个助手之一。
他悄悄来找我,一开始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然后找来了一个懂葡萄牙语的翻译,这才明白对方想说什么。”
说到这里,钟石停了下,神情有些激动起来,“他说,能帮我们提升冶铁技术,还有铸造炮管和枪管的技术,以及帮我们弄一些好的有助于冶铁,炮管,枪管铸造的设备来。
公子,这要是真的,我们那可真是意外的惊喜。”
郑明倒是表现平静,“意思是还不能确定?但对方主动找来,想来有些本事的。
而且,对方应该有什么条件吧?说说看。”
“公子明辨秋毫。”钟石笑着说道:“的确如此,他有要求,需要价值一千两白银的金子。
应该是觉得一千两白银不好带着,换成金子方便携带。
一千两白银,要是以前,普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
我问了问,那个西洋人助手,他一年的工钱不到一百两白银,一千两白银,够他十多年的工钱了。”
一千两白银,对别人来说很多,很多。
但对于冶铁技术,炮管,枪管等的先进铸造技术,就没什么了。
郑明都没有多加考虑,“只要他有真的技术,别说一千两白银,就是一万两白银也值得。”
见郑明如此说,钟石十分认同:“的确是这样。公子,你要不要见见他?”
郑明想了想,最后不打算见,只要对方把技术拿出来就行,“待会儿我让人将价值一千两白银的金子送过来,你给他,并告诉他,只要让我们满意,还能得到更多的金子。”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它草。
西洋人喜欢银子,金子,满世界淘金,郑家现在掌握一些金矿,金子不缺。
当天,郑明千叶晴子把金子送过来。
钟石没有吃拿卡要,现在郑家管理下也用不到金银,所以把那个助手悄悄叫来。
将金子直接给他,对方见到金子后,十分激动:“金子,真的金子!好,好,你们是值得结交的朋友。
放心,我会把自己懂得都交给你们。”
在他看来,他掌握的这些技术,在欧洲并不重要,不然也不会只是一个助手了。
“你只要真的能提升我们的技术,我们还给你更多的报答,比现在的还多。”钟石笑着说。
“还能得到更多?行,你们放心好了。”这位助手更激动了。
并打算得到这笔财富后,回去就辞掉工作,回家买地,买房子,娶漂亮老婆,过富人生活。
技术什么的,有什么,这是东亚地区,距离欧洲太远,有什么关系呢。
人家郑家如此大方,助手觉得自己不把技术都拿出来都良心不安。
接下来的日子,这位助手脱离其他人,单独被保护起来,传授郑家先进的冶铁技术,炮管,枪管铸造技术,还有帮郑家设计打造更先进的设备。
还真是货真价实的技术牛人,郑明都想把他留在郑家,但试探说,对方非要回欧洲,就不好强留,反正他把先进技术都传授了。
最后,郑明给了他价值一万两白银的金子,让对方狂喜。
这个助手是三十岁左右的葡萄牙人,叫凯顿·汤普森。
郑明没想到自己这个举动,让他将来收获了更多的回报。
这是后话了。
马上要到1686年了。
郑宽叫上郑明,唐顺昌,朱文超,郑亮,李忠等人商量进一步扩大兵力的事情。
计划将水师兵力从一千扩大到两千人,将五百陆战队扩大到一千人,将两百护卫队扩大到三百人。
几乎是翻倍。
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估计明年上半年人口就会相对饱和,到时候郑家就要向外扩张了,现在就要做好扩军备战的准备。
至于到时候先打三发苏丹国,还是先打苏卡达纳苏丹国,还没有决定。
因为要考虑英国和荷兰人的存在,他们一个在逐渐控制三发苏丹国,一个在打苏卡达纳苏丹国。
无论郑家如何选择,都会与西洋人对上。
不仅是扩军备战,郑家还安排懂苏丹语,英语,荷兰语的碟子进入三发苏丹国和苏卡达纳苏丹国打听情报。
这些碟子,都是水师,陆战队,护卫队中培养出来的,现在到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