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放开经济第一步,明郑银元-《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十五元宵过去,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

  浦吧哇县城。

  今日,吴平准备去县衙门登记落户,正式在这里安家,结束纯打工的日子,想要过得更好,想要分配到老婆,以后有孩子。

  当他路过布告栏时,发现不少人在围观,似乎出了什么事,好奇过去看看。

  “还有人没听明白?好,我再给你们念念,说说其中的道理。”

  布告栏今日贴上了新的布告,也是马上要施行的新政策。

  负责贴布告的两个衙役负责轮流讲读,他们都很年轻,且读过书,会基本的算术。

  吴平过来,正好听到一个衙役重新念布告的内容。

  布告写的是大白话,容易读,也容易理解。

  “总督府有新政策……”

  这里的所有政策都出自总督府,这是名义,是官方,具备强制性。

  “即日起,所有做工者,将每月按时发放工钱,每月工钱不得低于一银元……”

  什么是银元?

  别人不知道,吴平知道,因为他们做工,每月给的就是郑家发的银元和铜币。

  郑明弄出来的新银币和铜币,银币正面有一个“明”字,以及“1元”等字样,背面有稻穗图案,以及“壹圆”,“郑”等字。

  整个银币,有带齿痕的边缘,防摩擦,防伪。

  同时银币可以吹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让人觉得神奇,觉得这种银币很好。

  一两白银,兑换一个一元的明郑银币,差不多有两成多的火耗。

  铜币也是采用同样的工艺,但无法吹出声响。

  一个银元(银币),可以换一千个铜币,也就是一千文。

  “什么,做工给工钱,以后就不能领取粮食等物品了?”

  有人听了这个,顿时觉得不安心。

  以前做工,没有工钱,但会按时发放许多的粮食,财米油盐,肉,布匹等等物品,日子过得很滋润。

  现在突然改变,今后给工钱,但不能领物品了,让不少人惊慌,觉得不安稳。

  衙役解释道:“这是总督府的命令,所有人都要遵循。

  而且这只是试行,有半年的适应期,也就是半年内,既可以领工钱,还可以照样领物品,相当于拿双份。

  半年后,可能取消物品发放,只领取工钱。

  这是命令,不得违抗。”

  如此,有人即使不安,也只能照做,想着这半年内要多储备物品,以防万一。

  做工工钱由相关部门发放,属于官府管的官府发放,属于郑明管的郑明发放。

  不过,那些纯打工的人不用这个新政策,这新政策针对已经安家,选择做工的人。

  “放心,已经有的房屋,自留地,都是你们的,不会收回。”

  “将来落户安家的,都会给房屋,还有就是孩子读书依旧不需要花钱,看病也是同样不需要花钱。”

  听到这个,大家安心不少。房子和自留地还是自己的,孩子读书不要钱,看病不要钱,这些基本的保障都还在。

  衙役继续说道:“此外,为了减轻家里有孩子和老人带来的负担,每月,孩子,老人都可以领五百文铜币,也就是相当于五钱银子,半个银元。”

  这么一算,一家六口人,两个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两个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加起来每月就能领2个银元。

  有了这层保障,大家又安心不少。

  衙役又说道:“至于大家担心以后的财米油盐,布,锅碗瓢盆,会不会贵的买不起?

  无须担心,这些东西,以后总督府会专门开设店铺,会给最低的价格,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

  有了钱,还可以买那些稀有,更好的物品,像玻璃瓶,丝绸,瓷器,字画,珠宝金银首饰等等。”

  到此,大家觉得新政策似乎很好,将来的日子也许真的会比现在好。

  尤其是,多劳多得,有了足够的钱,可以买更好的东西。

  以往发放物品,奢侈的东西可是无法发放的,以后有钱可以买了。

  物价方面,总督府已经有策略,由总督府开设店铺。

  粮店,布店,盐店,煤炭店,家具店,杂货店(刀具,锅碗瓢盆),铁铺,饭店,酒肆等等。

  目前决定大米的价钱是百斤大米只要0.1银元,一个银元就能买一千斤大米了,价格非常低。

  还有食盐,一斤定的是十文,麻布/棉布,也是十文一匹,两者也都是0.1银元,价格很低。

  菜油更便宜,五文一斤。

  保证这些基本的生活物品价格低廉,就可以保证民众的基本生活能过好。

  按照现在做工的工钱,种植园做工的,月薪有三个银元,挖矿的五个银元。

  其他的工钱,最低不能低于一个银元。

  可想而知,已经是高工资,低物价了。

  当然,民众买低廉的物品,不能进行倒卖。

  这是郑家给大家提供的保障,不能让人拿去倒卖了。

  私下交换,以物易物,赠予,还是可以的。

  有钱的可以买奢侈品,比如奢侈的白糖,冰糖,玻璃品,香蕉片/粉,皮革,丝绸,瓷器,沉香,稀有水果,珠宝金银首饰,稀有肉鱼,好酒,字画,好的笔墨纸砚,好的家具,艺术品,古董等等。

  在基本生活好的情况下,还可以提升生活品质。

  婆罗洲这里草木长得快,不缺柴火,当然也可以买煤炭,木炭等来烧。

  这政策,是郑明推动的,了解其中利弊后,郑宽等人最后支持郑明这样做。

  人口少,一切物资集中管理,分发是可行的,但人口多了后,一直这样,就不利于长期的发展,会滋生许多好吃懒做的。

  所以必须进行改革,而这个政策只是试探的第一步。

  先给做工的工钱,这些人拿到了工钱,消费能力最强,最能活跃经济。

  此外,郑明也是在试探新货币的发行,银元,铜币。

  铜币不用太担心,大家以后都习惯了用,不会抵触。

  银元中基本都是银子,相当于使用白银,抵触应该不会很大,但要大家习惯,需要一些时间。

  若是银子和银元之间选择,现在许多人会选银子。

  所以,银元推行需要尝试,需要推广,让大家慢慢习惯。

  “似乎是好事。”

  大概听明白新的政策后,吴平赶紧去衙门登记落户安家,以后就能享受这些新的政策了,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