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史密斯拿钱真办事,带来十多个船匠-《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在叶项天带着叶家船队离开后的第六天,李家的船队来了坤甸港。

  这次是由李彦盛带队前来的。

  “二叔,休息下,喝杯茶。”

  “行,一路过来遇到的风浪有点大,颠簸厉害,歇歇再跟你说这次带来了哪些东西。”

  郑明的态度,李彦盛挺满意的,笑呵呵的接过茶。

  喝过茶,没多久,李彦盛就精神起来,身上的一些小毛病都好了,顿时就知道郑明贴心的在茶里加了那种神奇的药,这下对郑明很满意了。

  郑明这么懂事,李彦盛以后不多帮衬些,都不好意思。

  这次李彦盛带来两千六百多人,其中汉人四百多人,包含一百多买船票下南洋的,剩余两千两百左右的人,都是倭国人。

  看来李家在倭国的渠道很稳定,而且对方的势力不小,不然做不到这么多,且稳定的人来交易。

  这些倭国人中,青壮男子有五百多人,青壮女子有九百多人,孩子有七百多人。

  郑家要花费约四万六千多两白银。

  前前后后,带来郑家这里的倭国人已经有好几千,但七成都是青壮女子和孩子,没有老人。

  来的倭国青壮年男子,为郑家提供了不少的苦力。青壮女子,让许多男子成了家。

  到现在,郑家管辖下的人口已经接近六万人了。

  等超过十万人,形成规模,之后的人口增长就会快许多,光是每年的新生儿至少都有一万多。

  李彦盛这次带来的货物有:一千五百吨铁矿石,六十吨硝石,二十吨硫磺,五百吨小麦,二十吨菜油,二十吨食盐,麻布三万匹,棉布一万匹,书籍若干,燧石若干,合计价值约三万两千多两白银。

  在坤甸歇了两天,李彦盛前往爪哇岛。

  十多天后,从爪哇岛给郑家带回来了两千吨石灰石,两千五百吨火山灰,三十吨食盐,二十吨硫磺,两百吨高岭土。合计价值约一万五千多两白银。

  “爪哇岛的荷兰人还是老样子,做的事情是不断加强对爪哇岛的控制……”

  去爪哇岛时,李彦盛还为郑家打探那边荷兰人的动静。

  荷兰人在南洋的大本营就是在爪哇岛。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就这两个月。”

  李彦盛也是知道郑家要向婆罗洲东南方向扩张,要与荷兰人开战:“荷兰人主力在爪哇岛,在马六甲地带,婆罗洲兵力不多,而且用了不少苏丹人和土著人,他们自己的人并不多。

  一开始打他们,应该没问题。

  关键是,后面荷兰人会组织多大规模的舰队过来……到时候,需要的话,我们李家可以出动一些武装商船相助你们。”

  无论是李彦昌,还是李彦盛都愿意尽力帮着郑家,这也代表着李家的态度。

  李彦盛没有多待,很快就离开了,走的时候带走了从郑家这里拿到的货物。

  五百吨红糖,百吨白糖,五万斤生丝,两百吨胡椒,普通玻璃品两千件,上等玻璃品三百件,合计价值约十二万六千多两白银。

  玻璃烧制采用氧化铅玻璃烧制方法后,效率,品质都提升了许多,现在规模也扩大了许多,每月能提供不少的玻璃品。

  随着人口的增加,桑蚕养殖园,甘蔗种植园,胡椒种植园,椰子种植园,藤黄果种植园,这些的规模都在扩大。

  其他品类的种植园,因为市场有限,规模一直控制着。

  桑蚕养殖园,其他的种植园,这些之间,在尝试着间种和轮种,以减少病虫害,改善土壤,稳定甚至增加产量。

  目前来看,有结果的,效果都很好,以后会扩大。

  ……

  郑明将人和货物安排好,会时常查看桑蚕养殖园和种植园的情况。

  还有就是很关心修路,修水利的情况,常往万明河东岸和坤江东岸跑。

  以及会去看看煤矿那边换装生铁轨道车的进展。

  偶尔去各地学塾,以及去万明书院,坤甸医师书院看看。

  或许去看看李幼嫆接管的织造所。

  他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些。

  其他的军政要务,他都会参与,但多是学习,多听少说,具体的事情由郑宽,郑亮,朱文超,唐顺昌等人在做。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初。

  “哈哈,郑,我又来了,这次带来了你最需要的东西。”

  史密斯带着葡萄牙船队来了。

  “哦?莫非成了?”

  郑宽闻言,顿时有些激动。

  史密斯强调道:“没错。我可是花了大价钱,冒了很大风险才把人带过来的。”

  意思是,郑家应该再多给些好处。

  听史密斯的讲述,他这次带来了十多个船匠,这些船匠中有掌握欧洲最先进造船术的人。

  成份也复杂,不仅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还有法国人,英国人,甚至还有一个荷兰人。

  多个国家的船匠,真不知道史密斯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些人弄来的。

  史密斯没有具体说,但反复强调他花了很多钱,暗示郑家要补偿他。

  若是这十多个船匠真的掌握欧洲先进的造船术,郑家愿意给史密斯更多的好处。

  郑宽亲自去见了见这十多个西洋人船匠,许诺他们丰厚的待遇和报酬,听的那些船匠眼里放光。

  看来,这些船匠本来的工资不是很高,能来这里,或许有胁迫,但多半更多的是想挣更多的钱。

  史密斯许诺了他们丰厚的报酬,而且说了,郑家给他们多少,都是他们的。

  双份报酬,若是幸运,报酬足够多,他们下辈子就不用愁了,所以愿意来此冒险。

  郑明这边在接收史密斯这次带来的货物。

  有铁矿石三千吨,硝石百吨,硫磺五十吨,小麦一千吨,天然碱三十吨,菜油五十吨,燧发枪五百支,食盐百吨,燧石若干,麻布五万匹,棉布两万匹,马一百二十三匹,耕牛一百一十八头,合计价值约十万一千多两白银。

  或许是想多挣钱,或许是想郑家更卖力打荷兰人,或许是觉得以后与郑家的生意可能会出现波折……反正这次史密斯运来了比以往都要多得多的货物。

  尤其是有五百支燧发枪,想来史密斯要弄这么多来也不容易。

  郑家这次也卖给史密斯不少货物,有红糖八百吨,白糖两百吨,胡椒三百吨,普通瓷器七千件,上等瓷器两千件,普通玻璃品五千件,上等玻璃品一千件,普通丝绸五千件,锦一千件,茶叶一千斤,合计价值约三十万零三千多两白银。

  瓷器,玻璃品,丝绸,茶叶,郑家把大部分库存都卖给了史密斯,让他尝到更多甜头,笑得都合不拢嘴。

  那十多个船匠,史密斯说他们这里待半年时间,之后接他们离开。

  半年时间,足够了。